第四十二章加速兵工廠建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撲街寫手路人甲字數:3477更新時間:24/06/28 17:48:16
    “目前,已經完成初步作戰目標。”

    “全面並徹底的破壞,包括正太線,同蒲線,平漢線在內的鬼子運輸線,據點。”

    當參謀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參謀部的參謀們齊齊歡慶:

    “太好了!”

    “哈哈··”

    “···”

    等參謀們釋放心中的歡喜後,副總參才繼續說道:

    “接下來,我們的任務就是打通通往邊區的通道,然後組織人手修建可供卡車隊通行的公路。”

    此次大戰還有一個核心目標。

    打通通往陝甘邊區的運輸通道,然後通過獨立團的重型卡車隊,向陝甘邊區運輸糧食等物資,支持抗大的培養人材。

    從而徹底打破果脯對陝甘邊區的封鎖。

    成爲八路軍的大後方。

    “是!”

    參謀們幹勁十足。

    百團大戰的順利實施,讓衆參謀們看到了自身的實力。

    不僅僅超乎鬼子,超乎晉綏軍,超乎果脯的預期,甚至還超乎了總部參謀們的預期。

    不知不覺間,原來八路軍已經這麼強大了!

    ···

    “沒想到··”

    “我們已經如此強大了。”

    會議室內。

    師長,老總,副老總幾人會面。

    師長忍不住感慨一聲。

    十天時間,完成預計十五天,甚至二十天的作戰任務。

    如此情況,讓即便是他們都不得不驚歎,己方實力增長之迅速。

    “這次我們能提前完成作戰任務,不僅僅是因爲,李雲龍搞來的那些先進武器彈藥。”

    “核心原因在於老百姓的幫助。”

    “尤其是是太嶽和太行根據地的民兵,幫了大忙。”

    副總參總結道。

    爲何能提前完成作戰目標?

    除了先進充足武器彈藥,帶來的部隊戰鬥力提升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充足且士氣高昂的民兵部隊。

    古語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個道理,在當前,不僅僅沒有被淘汰,反而愈發重要。

    隨着先進武器裝備的大量裝備,八路軍對後勤的需求也極大增加,部隊自身能攜帶的補給,只能支持一兩天的行軍和戰鬥。

    而這次戰鬥,涉及整個華北平原。

    部隊本身又主要駐紮在郊區,補給輜重的運輸,只能靠人背馬扛。

    雖然李雲龍每個月都能搞到手一批優良的馬匹騾子,但時間太短,幾個月下來,包括馬匹騾子加起來,也只有三萬多匹。

    並不多。

    其中大部分還要裝備在部隊中,能交給後勤運輸隊的就很少了。

    對運輸提升不大。

    真正爲一百個主力團解決運輸後勤問題,並且幫助運輸傷員,輔助戰鬥,運輸戰利品的,甚至直接參與戰鬥的。

    是四十五萬民兵!

    是的。

    四十五萬民兵。

    比鬼子華北方面軍總兵力還多一半。

    隨着每月獲得糧食數量的增加,起源於太嶽根據地的民兵訓練計劃,也推廣到了太行根據地,以及冀南根據地。

    太行根據地的老百姓,遠超太嶽,冀南地區的老百姓,也很多。

    最終人數擴大到四十五萬之巨。

    不過,因爲不脫產,實際上,這四十五萬民兵,可以算做是老百姓。

    只不過得益於軍事訓練,和統一組織,糧食補貼政策,這些民兵,幾乎是全體向着部隊,並且全部都是最優良的後備兵員。

    尤其是訓練時間最長的太嶽根據地的七萬多民兵,大部分甚至進行可以直接進入部隊,稍微訓練,就能直接拉上戰場。

    雖然因爲缺乏武器,這些民兵戰鬥力很差。

    但在後勤,作戰輔助,運輸傷員方面,卻幫了大忙。

    這次部隊能提前七到十天完成作戰任務,龐大的,聽從組織,且有一定戰鬥技巧軍事技能的民兵部隊,功不可沒。

    “要想辦法推廣到其他根據地。”

    老總說道。

    相較於動員的老百姓,

    民兵部隊因爲訓練,紀律性更強,組織效率也更高效,管理成本低很多很多,行動效率也高很多。

    “那就需要將糧食運輸到每一個根據地。”

    副總參說道。

    糧食不是問題。

    如今,太嶽根據地每個月有十五萬噸細糧,五十萬噸高粱。

    足以滿足百萬民兵的訓練需求。

    唯一的麻煩是運輸。

    單純的依靠人背馬扛,有一半的物資,甚至更多的會損耗在運輸過程中。

    而且十分危險。

    並且還會佔用大量人力。

    雖然如今部隊民兵部隊極多,但民兵們需要從事生產,全職運輸,效率低,需要海量物資。

    更麻煩的是··

    “五臺山那邊很麻煩啊!”

    師長說道:

    “雖然這次我們徹底破壞了鬼子正太線,但鬼子實力終究是強過我們的,無法長期佔領,也就無法打通運輸通道。”

    “而向五臺山運輸糧食,必須通過正太線。”

    “糧食依靠空運,不現實。”

    獨立團有十架雙發運輸機。

    部隊也湊齊了十五組機組,和七十多位後勤人員。

    但十架飛機,單次運輸能力只有十五噸,而且,還擔負着運輸銀元,人員,空投報紙的任務。

    不可能用來運輸糧食。

    “看來,加加速兵工廠建設計劃了。”

    老總說出了問題的核心。

    隨着獨立團每個月一批裝備的供應,以及每個月五十門120迫擊炮,十萬發炮彈的供應,數十萬噸糧食,各種藥品物資輜重。

    如今部隊變得空前強大。

    十天時間,就徹底破壞了鬼子的兩千公裏鐵路線,拔掉近千個據點,數百座橋樑。

    但破壞容易,守住難。

    “每個月四個團的武器裝備,嚴重不足。”

    “戰鬥損耗太大。”

    老總補充說道。

    雖然獨立團只有五千人,但實際上,每個月出來的裝備有四個團規模。

    還都是主力團。

    也就是能裝備大約一萬人。

    這也是陸老闆來了短短半年時間,不僅僅太嶽根據地全面換裝,連太行根據地,冀南根據地也能夠有十來個團換裝的原因。

    但經過這一戰,老總發現,

    雖然如今,全軍有二十多個裝備比鬼子還好的主力團,能夠在多地正面抗衡鬼子聯隊,甚至旅團級的兵力。

    直接和鬼子野戰,這種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這種戰鬥,損耗也非常大。

    “是啊。”

    師長點頭贊同,並舉例說明:

    “這次新二團佔領沙凹據點後,和新一團,三十八團駐守,面對鬼子四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的進攻,雖然堅守一週時間,但損失也非常大。”

    “人員傷亡倒是不多。”

    “尤其是武器裝備,七天的戰鬥,基本上報銷了兩個團的裝備。”

    戰鬥中,損耗的不僅僅是彈藥,還有武器。

    雖然備用零件多,但遺失,或者被火炮徹底破壞,也是無法修復的。

    而野戰,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我們的實力,比起鬼子終究還差得遠。”

    “正面野戰,別說華北方面軍,就連第一軍也打不過。”

    老總繼續說道。

    以如今的八路軍實力,藉助地形,藉助充足的民兵,藉助補給優勢,別說第一軍,就算是鬼子十一軍過來,也能擋住。

    但平原野戰,

    或者長期消耗戰。

    就嚴重不足了。

    “我贊同。”

    “我們需要更多的武器裝備。”

    副總參說道:

    “尤其是需要我們自己生產的裝備。”

    “據說··”

    說道這裏,師長展開了對未來的暢想:

    “據李雲龍說,這次計劃如果成功,我們兵工廠生產的武器裝備,能達到他背後那位老闆支援的武器裝備工藝水準。”

    “這是真的麼?”

    雖然有報紙印刷機器的證據在眼前,但師長依舊難以置信。

    李雲龍弄來的武器裝備,製造工藝有多強,師長他們這羣有足夠眼界的人,最能清晰感受到。

    別說小鬼子。

    就算是美國人,甚至德國人,英國人製造出來的武器,也遠遠不如。

    如果己方能掌握如此製造工藝。

    那豈不是直接站在世界最先進?

    每次想到這裏,師長都感覺難以置信。

    “那兩臺印刷機你又不是沒看到。”

    副總參笑呵呵的說道:

    “其他我不知道,但那個操作屏幕,還有那臺管理電子計算機,起碼先進世界二十年。”

    九十年的印刷機,已經有了電子計算機,雖然相對性能差,但放在這個距離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出世還有六年的時代。

    妥妥的天頂星黑科技。

    “那就開始吧。”

    老總看向副總參。

    師長也看向副總參。

    建設兵工廠,不僅僅需要設備,

    隨着冀南根據地經濟站穩腳跟,機器設備問題已經不大,不僅僅那位美利堅商人,喬治·高爾文,還有其他商人也前來淘金。

    只要根據地繼續保持,白銀和世界市場的差價,就能踊躍吸引過來。

    設備完全不是問題。

    還需要人才。

    而人才,雖然有潛伏在各地的地下黨,蒐集,但效率太低。

    還需要根據地主動吸引。

    “我馬上安排,新華報發佈招募信息。”

    副總參說道。

    公開擊斃宮野道一後,新華報的名氣已經徹底打出來,運輸機也解決了運輸問題,能及時鋪滿全國各地。

    沒有什麼,比用新華報招募人才更好的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