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高粱!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撲街寫手路人甲字數:3554更新時間:24/06/28 17:48:16
“王家,賈家已經動手了。”
“抵押了倉庫裏的糧食貸款後,繼續大規模向市場上收購糧食,今天市場上糧食價格已經漲到三塊一斤。”
“但蘇家等幾家還沒動手。”
“···”
聽到幹事的彙報,冀南根據地經濟戰負責人忍不住搖了搖頭,
一時間,他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件事。
抵押土地賣糧食,然後抵押糧食繼續賣糧食,循環往復。
槓桿已經開始了,
並且一直在加大。
一旦糧食跌價,恢復到五月份的價格,這羣地主,傾家蕩產後,還要欠一屁股債。
別說土地糧食,恐怕連所謂的祖宅,也會被收繳。
在佈置這個計劃之初期,經濟戰負責人其實心裏十分沒底,陷井如此的直接,目標直指地主們視爲命根子的土地。
這些狡猾奸詐的地主,真的會上當麼?
但如今計劃執行到現在,
現實情況告訴他,
正如那位偉大的思想家所說的那樣,
當利潤高到一定程度,資本就會失去腦子。
這羣狡詐的地主,在和部隊減租減息鬥爭中,狡猾奸詐宛如老狐狸,讓他屢屢吃大虧的地主們,一個個蠢的簡直不像有腦子的人。
他挖了一個坑,丟了一些銀元,一個個就主動的向坑裏跳。
前赴後繼,
有時候,他甚至還沒有進一步引誘,就有不少地主主動跳進去了。
比如,
王家,賈家。
“那位蘇老太爺還真是老狐狸啊!”
經濟戰負責人嗤笑了一聲。
“有腦子,但不多。”
一位參謀嗤笑了一聲,說出了來自李大團長的一句名言。
如果有腦子,就不會囤積糧食了,也不會和部隊對着幹了。
這麼明顯的陷阱,都自己跳進來。
“開始吧。”
經濟戰負責人命令道。
爲了讓冀南根據地,那些殘存的遺老遺少地主心甘情願的把土地交出來,他們還需要最後一招。
···
當夜。
遼縣。
“這是,高粱?”
沈泉看着今天要運輸的糧食,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高粱也是糧食。
還是主食。
但高粱吃起來很味道很澀,吃多了還會有些肚子不舒服,營養也遠不如大米和白麪,所以高粱是粗糧。
之前不一直是白麪和大米的麼?
怎麼變成粗糧了?
“六十輛卡車?”
“每一輛都裝滿。”
看到卡車數量,沈泉忍不住再次眨了眨眼睛,十分驚訝。
部隊馬上要打通向呂梁山根據地和邊區的運輸通道,
雖然公路不可能馬上建設好,但預計動用三十輛卡車,和五萬民兵和十五個主力團,三萬匹騾子向邊區運輸糧食物資。
目標是每月運輸五萬噸。
畢竟,陝甘邊區是部隊的核心,抗大就在這裏,也是培養人才的關鍵所在。
李雲龍搞來的的那些先進知識,先進軍事理念,管理體系,如今都被抗大編纂爲教材,爲部隊培訓先進技術人才。
爲此,不僅僅需要大量資金,還需要海量資源。
銀元好運輸,
雙翼運輸機多飛幾趟,就能運輸足夠多的銀元,從而繁榮陝甘邊區的經濟。
但糧食不行,
只能靠陸地運輸。
考慮到運輸損耗,每個月向陝甘邊區運輸,需要消耗大約十萬噸糧食。
分配給冀南根據地的糧食,只有每天一千噸,
但一次性六十輛卡車,即便不算騾馬運輸隊,每天也是近兩千噸糧食。
是高粱的原因麼?
沈泉思索着。
雖然心裏思緒不停,但沈泉手裏動作也不停,安排好裝車後,立刻帶着運輸隊出發。
隨着公路和橋樑的加固,如今,通行六十輛卡車車隊,已經不是問題。
···
“高粱是粗糧。”
“口感差,從健康角度看,不適合長期使用。”
“所以,一斤細糧,可以換十斤粗糧。”
複述了一遍資料中關於高粱的描述,李雲龍語氣得意洋洋:
“只需要分出兩萬噸細糧,換成高粱,就能徹底解決糧食不足問題。”
在再次向系統申請提升糧食額度失敗後,李雲龍當即換了一個思路,將細糧換成粗糧。
“陸老闆大氣啊!”
趙剛忍不住感慨一聲。
高粱雖然是粗糧,但可以作爲一種主食,營養價值是差一些,但也差不到哪裏去,能吃飽,也能吃好。
很多窮苦人家都以高粱爲主食。
一換十,
這明顯是每月二十萬噸糧食後,無法繼續提升的情況下,故意留下的漏洞讓獨立團鑽了。
市面上,高粱價格也只有細糧的一半而已,還是進口的有優質包裝的細糧。
“高粱好啊!”
隨後趙剛就是對高粱的誇讚。
高粱是粗糧,口感不佳,市面上對這種糧食需求量不高,商人也不願意把高粱運輸到其他地方銷售。
如此一來,高粱就能維持一個非常穩定的價格。
能讓真正需要糧食的老百姓,低價獲得足夠的糧食。
···
第二天.
冀南地區,澤縣。
天一早,王一五日常來到根據地的糧食售賣點,收購糧食。
此時糧食售賣點已是人山人海。
因爲限購,每人每天只能買五斤進口細糧,還必須持有根據地身份證明才能購買糧食,以及最重要的,一直沒有變化的一塊錢一斤糧食。
所以購糧隊伍很長很長。
在王一五看來,如果不是進口細糧是五斤一包的最小密封包裝,不然限購會更加嚴格。
所以,他只能在糧食售賣點蹲着,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那些買到糧食的人,然後囤積起來,或者賣給其他大商人。
再或者,分批運輸到日本人控制區售賣。
雖然八路軍嚴查將糧食運輸到日本人控制區,但也規定了,根據地內的居民,單人攜帶十五斤以及以下糧食出根據地,是不違反規定的。
這條古怪的政策,讓王一五那商人的本能感覺到了不對勁。
既然是強硬的限制糧食價格,爲何還要開放單人十五斤不違法?
直接禁止流出不更好?
還能更好的控制糧食價格。
雖然單人只有十五斤,
但人多一多,流失的糧食也不是小數目。
這樣一放鬆,雖然大糧食商人無法通過向日本人運輸糧食獲利,因爲單人限運十五斤,以及根據地工錢很高,前往日本人控制區路途遙遠,難以管理等因素。
僱人運輸到日本人地盤根本不划算。
但普通老百姓卻可以通過倒賣糧食獲利,因此還吸引了大量鬼子控制區的老百姓過來定居。
甚至還放出豪言,今後都使用市場手段,解決經濟問題,創建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
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王一五確實感受到了,根據地的行政人員,都是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讓他做買賣都很方便。
但也讓不少商人有機會囤積糧食,尤其是那些大地主,
他都知道了,八路軍沒道理不知道。
那些大地主,
想到這裏,王一五頓時瞪大了眼睛。
是故意的?
八路軍是故意的。
可目的是什麼?
難道··
世代經商,跟隨父親走南闖北的王一五敏銳的感覺到了一絲背後的可能。
八路軍在釣魚?
以及,
這真的是一支老百姓的隊伍?
思緒到這裏,王一五就看見,那張平時寫着今日出售糧食數額的黑板上,字跡出現了變化。
沒等八路軍工作人員誦讀,他當即認真看去。
“今日出售精品散裝高粱四萬斤。”
“每斤三毛錢!每人限購五斤。”
“高粱?”
王一五心裏一驚。
高粱雖然也是糧食,可以當主食。
但市場之所以對八路軍放出來的糧食需求如此巨大,根據地都漲價到三塊三冀南幣一斤,日本人控制區漲價到六塊錢冀南幣一斤。
根本原因是之前八路軍放出來的,都是大米和白麪,玉米麪等細糧,好吃易消化,而且有精良的密封防水包裝,能長期保存且不易損壞。
實際上,散裝的進口細糧,要比精美包裝的市場價差一塊多。
現在高粱··可不會這麼受市場歡迎。
當王一五買到幾斤散裝高粱後,更堅定了心裏的想法。
高粱質量很不錯,都是上品,但高粱是粗糧,口感不佳,再加上散包裝,包裝不密封防水,不適合長期保存,註定了市場不會怎麼受歡迎。
但作爲糧食,確實不錯。
王一五也是吃過高粱的。
高粱能吃飽飯,能讓人有力氣幹活。
“每天四萬斤。”
“現在冀南根據地一共五十個糧食售賣點,每個四萬斤,那就兩百萬斤,是一千噸!”
“真的是給老百姓謀福利?”
王一五有些發楞。
四百萬斤粗糧,已經能滿足全冀南地區人們的糧食需求了。
如此一來,
作爲商人,他走過南闖過北,見慣了掌權者的各種嘴臉,克拿卡要習以爲常,但真正爲老百姓的,還真實第一次見。
而且,
這裏的經商環境,也真的不錯。
新冀南幣,和銀元一樣堅挺,自從發行以來就沒貶值過,比法幣好太多了。
“要不要,就在這裏紮根下來?”
他心裏突然泛起一個想法。
這兵荒馬亂的,鬼子勢力,果脯中央軍,晉綏軍,還有土匪,幹遊商太危險,他現在也存了一些本錢。
在冀南根據地做一個小生意,比當遊商安穩多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