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齊聚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貪看飛花字數:2625更新時間:24/06/27 06:42:25
    “住手!”郭信一聲怒喝,場面瞬間隨之一片寂靜,所有人都難以置信地看着郭信。

    李業呆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放開小娘指着郭信破口大罵:“娘的,你敢攔老子!”

    郭信卻已經從案後走出,李業全然不怕,也捋起袖子迎了上來,嘴裏還不忘着咒罵。

    見李業攥着拳頭要過來廝打,郭信輕哼一聲,還沒等李業衝到面前,就搶先一個箭步近前朝李業胸口踢去。

    郭信在家中常年習練武藝,而李業又本就矮小瘦弱,因此雖然腳下留着力氣,但還是瞬間將李業踹翻在地。

    李業撐着爬了起來,吼叫着又將作勢撲過來。

    這時衆人看局面失控,哪還敢繼續看戲,分了兩撥人分別抱住郭信和李業,烏泱泱地苦勸起來:

    “喝多了!兩位都醉酒了!”

    “爲個娘們不值得!”

    “郭二郎得給一個面子……”

    李業口中惡語不停,扭着身子還想掙脫要來廝打,郭信則趁此機會向躲在角落中的小娘使了個眼色。小娘會意,當即奪門而出。

    待小娘的身影消失在院外,郭信接着大喊一聲:“我喝多了,李郎擔待!”

    接着便甩開衆人,頭也不回往外走去。

    不多片刻,史德珫和鄭諄也從後面跟了上來。

    史德珫走在郭信身旁,毫不顧忌地大笑:“我本以爲我史某是真兒郎,沒想到意哥兒敢打,這才他娘的是真丈夫!”

    鄭諄卻是滿臉疑慮,低頭後悔道:“都怪我今日來這地方要郭郎來找,否則也不會鬧出這事……”

    郭信無法向兩位友人解釋剛纔的一切,更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一個李業更不值得放在心上。

    三人向坊外疾步走去,正當要走出後坊時,身後突然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

    “郎君留步!”

    郭信回頭,果然是剛纔那唱曲的小娘。小娘和兩個樂師追趕過來,等到近前,兩個樂師還在呼哧呼哧沒緩過氣,小娘就先躬身朝着郭信長長作了一揖:

    “還未來及謝過郎君出手相救。”

    郭信不知道該說什麼,半天才吐出兩個字:“無妨。”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那廝不該逼你。”

    小娘的眼睛楞了一下,隨即開口道:“郎君真是仁心,在這樣的場子裏每天不知有多少娘子受人刁難逼迫……只望沒給郎君添麻煩罷?那位李郎君似乎很有權勢。”

    史德珫扭頭瞧見李業等人沒有從身後追上來,聽聞這話立馬回頭哈哈大笑:“權勢個屁,這廝的爹乃是咱河東蕃漢兵馬都孔目官,除了北平王的兒子,誰還能欺負到他頭上?”

    郭信瞪了一眼史德珫,接着寬慰小娘:“李業動不了我,至於娘子也不必擔心,李業那廝雖然有王府背景,但眼下多事之秋,北平王正在收攬軍民之心,如今我既已出手,這事傳出之後會很不光彩,那廝有礙於此不敢動你。”

    郭信不知小娘是否聽懂,也不知她是否相信,只見小娘眨巴着眼睛表情複雜:“實在不知怎麼謝過郎君。郎君若是喜歡僕家唱曲,待日後再來時,直接在前面尋人喚崔玉娘便是。”

    郭信笑着點點頭:“我記下了。”

    於是名叫崔玉娘的小娘對着郭信三人又拜了兩拜,這才跟着兩個樂師告退回去。

    見人已離去,鄭諄望着遠去的背影低笑道:“郭郎真是好手段。”

    史德珫也晃起腦袋笑着道:“都說美人配英雄,這娘們如花似玉,正好配上咱英雄蓋世的郭郎。”

    “不對不對,”史德珫又突然想到了什麼,認真看着郭信:“那娘們遮着個破紗不敢見人,難保不是長得奇醜無比。”

    三人從春樂坊出來,鄭諄兩人還想拉着郭信去清水河邊踏歌賞樂,郭信卻已無心在城中閒逛,於是叫上郭樸,和二人告辭後就往家走去。

    回到郭府時已是下午,郭威還沒從王府回來,張氏去了崇福寺,兄長郭侗素來不喜自己叨擾,最近又正在閉門養病讀書。

    郭信無事可做,感到剛纔宴上的酒勁上來,決定先回房歇會兒再說。

    ……

    郭信再度醒來是被郭樸搖醒的。

    郭信揉着眼睛,發覺外面天色已經暗了幾分,便問郭樸:“什麼時辰了?”

    “還未到戌時……先不說這個,郎君回來了,正喚意哥兒去見呢。”

    一聽郭威回來,郭信瞬間清醒了精神,蹬上靴子,一邊問他:“榮哥兒來了麼?”

    “和郎君一塊回來的。”

    於是郭信頷首不再多言,直去後院尋郭威與郭榮。

    黃昏漸漸已過渡爲漆黑的夜色,一路上府中僕人正將張掛在屋檐下的一盞盞燈籠次第點亮。燈芒透過薄薄的燈籠紙變成暖紅色的光,想到自家齊聚一堂的情景,郭信心中已生出久違的溫暖。

    還未走近,一陣爽朗的大笑已從廳堂中傳出。郭信心想:郭威跟郭榮心情不錯,外面的局勢應該還很樂觀。

    於是郭信快步奔到堂下,大聲抱拳行禮:“孩兒見過父親,母親,二位兄長。”

    “我家二郎來了,快進來!”郭威的聲音中氣十足。

    或許是郭信知道郭威濃墨重彩的未來,又或許是父親二字本身就具有某種力量,每次見到郭威都讓郭信略帶緊張,在堂下把胸膛又挺了挺,這才邁步走進廳堂。

    廳堂內已經齊聚了郭威和郭榮兩家——郭榮娶了妻子劉氏後就分出去單住,二人去年還生了個兒子郭誼,眼下正在襁褓之中。

    郭威不知是心情太好還是喝了酒的緣故,面色紅潤異常,打郭信進來後就用一種說不上來的眼光盯着他細細看了數遍,籲了一口長氣:“意哥兒竟也長成這樣一番大兒郎了。”

    郭信不知郭威從何說起,於是轉頭看向郭榮,卻見郭榮也是一臉笑意地看着自己。郭信心下不解,只好老實接話:“孩兒幸得有父親管教,才算長大成人。”

    郭威眯着眼瞧瞧郭信,又看看郭侗:“青哥兒意哥兒年歲漸長,只有我是年歲漸老了。”

    一旁的張氏笑吟吟地給郭威續上酒:“哪有人這樣說自己的。”

    郭侗也應和道:“母親說的是,父親正值壯年,殿下和整個河東也要依仗父親操持大計。”

    郭威將張氏敬來的酒一杯入肚,仍舊搖頭:“歲月催人老。”

    郭榮笑道:“父親這是捨不得意哥兒了。”

    郭信聞言一怔,自己又不是閨閣待嫁的小娘,什麼叫捨不得自己?

    還是郭榮出言解開了郭信心中的疑惑:“意哥兒還不知道,父親剛許了你們兄弟二人去府中和軍中各謀差事。”

    郭信聞言當即喜形於色,上午還與郭榮提到從軍這事,沒想到才過去幾個時辰就成了真!

    旁邊的郭侗也顯露出欣喜的神色,朝郭信提醒:“二郎還不快些謝過父親大哥?”

    郭信回過神來,當即朝正首的郭威拜了下來:“孩兒必當奮勇,不墜父親英名。”

    郭威擺擺手:“再多的道理意哥兒也都懂得,阿父只有一點告訴你,那就是萬事皆要以家國爲重。”

    “孩兒一定謹記在心。”郭信肅然抱拳應對,心中卻閃過一絲悵惘。

    按照原本的歷史,自己與郭侗、張氏,甚至那個襁褓中的侄子郭誼,不久的將來都會死在劉家授命的刀下,到頭只會剩下郭威郭榮二人獨存於世。

    郭信面上稱是,只在心中暗想:家國爲重,爲的是誰的家、誰的國?

    張氏極爲高興,指着郭侗郭信對郭威道:“大郎喜好經綸,二郎喜好弓馬,我家倒是文武雙全了。”

    郭信心情複雜地在郭侗身邊坐下,耳邊只剩下了家人們笑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