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三】我意逍遙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空留塵緣嘆字數:2107更新時間:24/06/27 06:27:13
    丈三不是張三李四。

    丈三也非身高丈三。

    丈三的名字與丈二和尚有所關聯。

    丈二金剛,難有人能觸及其腦袋,因而被喻作腦袋迷糊,摸不清事情原委。

    丈三比之丈二多出尺許,便意味着更加迷糊不堪。

    這是丈三對這江湖的態度,糊塗,但難得糊塗。

    丈三原本算不上什麼正經名字,但他自己並不在意,他的一生便沒有個正經名字,或許還在少林時的法號能稱上正經名字吧。

    丈三是窮苦人家的孩子,至於被生身父母喚作什麼,他也早已記不清了,不是二狗子,便是小柴火吧。

    丈三的家不過是個普通的窮苦人家,窮苦人家家中的孩子多,飯便不夠吃,只能留下身強體壯的孩子,而送走體弱多病的孩子,儘管強壯的孩子可能會吃的更多,但隨着他們的成長更能維持家裏的生計。

    很不幸,丈三便是那個被送走的體弱多病的孩子。

    不論如何,丈三便被這麼送走了。

    慶幸的是,他碰上了個好心師傅,這位師傅在村中化緣,恰巧碰見丈三父母,也應了他們的請求,將丈三帶上了少林。

    很慶幸,丈三沒去當乞丐或是去當苦力,若是如此,恐怕他早已無法生存於世了。

    他去的是少林,在那裏至少能管得他一日三粥,也教會他如何強身健體。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艱苦的環境之下,確是能早一步將這些孩子推入現實的深淵,他們的心智不得不早點成熟以應對這社會。

    丈三很懂事,他不怪他的父母將他送走或者說是遺棄,也或許是出自對於生身父母僅有的那絲無聲反抗,在少林寺中,丈三逐漸變得強壯,變得高大。

    丈三師從清心大師,屬淨字輩,賜號淨空。

    淨空,或說是丈三,稟性吃苦耐勞,這點同大多入少林中的弟子一般,他的天資算不上聰穎,但或許就是憑着比他人多出那麼一股勁兒,便讓他在少林年輕一輩中位列前茅,頗受賞識。

    在他成人的那年,他入選了少林新晉弟子的十八銅人組,可說被選入十八銅人的,於少林弟子而言皆是莫大的榮譽。

    初時,丈三有過愉悅,有過自豪,但很快他便發現他對少林的生活已是感覺到索然無味。

    他從體弱多病被父母送離家後,他憑着那股反抗勁兒,他變得身強體壯,更是躋身十八銅人陣列,而後,那股勁兒就這麼散了。

    丈三也發現了自己心境的變化,他以爲他是沒有了目標才會如此,後來他才發現,他的人生從一開始便沒有半點目標,之前的所作所爲,簡而言之,竟不過是“賭氣”二字。

    丈三依然同往常一般在少林寺裏修煉、修煉、修煉,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已是厭了倦了。

    外夷犯邊的三年,丈三亦是作爲少林寺中的精英弟子衛護着中州黎明百姓的安寧。

    也是在那三年中,丈三忽而發現自己並不該在少林寺中,雖然他不排斥長久待於一處,但他更喜歡的是隨性而然,讓他真正厭煩的是作爲名門正派的少林寺中的條條框框。

    期間,他曾與幾位師兄師弟在一處溪邊垂釣,垂釣屬殺生,本也不是少林弟子該做之事,因而,這些年輕的少林弟子都是偷偷摸摸做的,生怕被人發現向師傅師伯告密,或是直接被師傅師伯們撞見,那麼他們免不得遭受一番訓斥,再得被鎖在思過閣中抄背上幾天經文,以儆效尤。

    師兄師弟們釣魚釣的提心吊膽,只有丈三是完全沉浸在這份閒適之中,因而,當一個孩童落身在他們面前時,他的師兄師弟們竟是“丟盔棄甲”奪路而逃,唯有丈三看清了孩童的模樣。

    這孩童不過十歲出頭的模樣,眉清目秀,身着白袍,看不出武功深淺,可他那靈動的眼神和柔和的微笑,卻有一絲逍遙快哉的純真讓丈三心中一動。

    “小師傅,你這可是破戒了?”

    “沒……暫時還沒。”

    “哈哈!你那些師兄弟都跑了,你爲什麼不跑?”

    “小僧,不知道他們爲何要跑。”

    “難道你不怕我去找你們師傅告狀?”

    “……怕。”

    “小師傅喜歡垂釣?”

    “喜歡。”

    “哈,喜歡便去做。”

    “不能做。”

    “這又是爲何?”

    “不符少林規矩,更是破了殺生之戒。”

    “哈哈,那便離開少林好了。”

    “離開少林?那……小僧,還能去哪?”

    “天下之大豈能沒有你容身之處,小師傅啊,跟着自己的心走,太過壓抑自己,終究會走上邪路的呀。”

    “……”

    “若是有一天,小師傅想通了,便可來找我。”

    低頭沉思再擡頭的片刻,白衣少年已在丈三眼前遠去。

    “小施主,那天該去哪尋你?”也不知爲何,丈三竟不由自主的喊了出口。

    “無相門,找名爲孤蘇澈的掌門。”

    “無相門?孤蘇澈?”不論是幫派名或是這幫主名,於丈三而言均太過陌生,然,離去的少年,或說是個孩童,那般不符其年齡的成熟和那自在逍遙的瀟灑,讓他不由得心馳神往。

    中州重歸安寧第二年,鬼見愁帶着那把鐮刀匕刃,孤身上少林苦求拜讀一番少林絕學《易筋經》和《洗髓經》,雖說鬼見愁並非少林中人,更是滿手血腥,惡名昭彰,但丈三心中卻認爲,鬼見愁有資格得見一覽這兩部少林經典,不爲別的,只因兩年前,少林承過鬼見愁的情,隴地那百人騎兵團的覆滅當時許多師伯師叔從各方面都能推知是鬼見愁所爲,便也說明鬼見愁曾爲天下蒼生做出了足夠的犧牲,他的過不該被忘記,他的功卻也應得到應有的回報。

    然,少林終究是少林,無規矩不成方圓,鬼見愁負氣而走,卻未拔刃出鞘。

    鬼見愁的留下的是背影,卻也帶走了淨空的心。

    淨空發現他看不懂這名門正派的規矩方圓,更看不懂江湖的善惡美醜,最終,在不久後,少林寺中不再有淨空,或說淨空本是空。

    他來到了無相門中,他叫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