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節 新式武器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吹牛者字數:4840更新時間:24/06/27 06:17:27
第六十三節新式武器
江牧之和李赤騎對新炮架進行了改進,解決了鎖定裝置,又換用質量較好的滾珠軸承。終於通過了靶場和5o公里行軍測試。這一重大改進取得的成績使得總參決定在一五期間所有新造火炮的炮架改用金屬炮架,原有的舊式木炮架也將逐步改造。機械部門爲三個野戰炮兵連緊急製造了新的炮架。接着,連火炮前車的車架也做了改進。
儘管沒有足夠的馬匹而使用的是“代畜輸卒”,但是火炮前車依然不可少――不僅是用來裝彈藥,更主要的原因是火炮的重心高,在拖動的時候很不容易掌握平衡,稍有不慎重就會出現倒栽蔥的場面。前車可以在牽引時支撐炮車的尾部,平衡重心,還能分散沉重的炮身的壓力,牽引炮車的馬匹或者人就只需要提供向前的拉力。
“改進之後火炮運動起來就靈活多了。”應愈檢查排列在靶場上的新火炮。炮兵們正在軍官的口令聲中不斷的跑前跑後,模擬着火炮的射程序。根據炮兵訓練大綱的要求,每門炮的8名炮手都要互相進行換崗訓練,以備在人員傷亡的狀況下持續開火。按照大綱要求:一組訓練有素的炮手應該在只剩下兩人的情況下依然能繼續射擊。按照林深河的說法,南北戰爭時期有只有一名炮手就能讓火炮繼續揮作用的例子――當然這樣足夠得勳章了。
“要是有馬匹就好了。”林深河不無遺憾的看着跑前跑後的按照自己撰寫的炮兵大綱訓練的炮手,11o匹馬一個連這簡直就是在做夢。
“你說要搞新得炮彈的,有沒有什麼結果了?炮手們還得熟悉熟悉新炮彈的裝填射。”張柏林穿着個汗背心急匆匆的跑來了。
“快了,新炮彈只有比老炮彈更好用。”林深河說着打了個哈欠――下午又要在實驗室裏掛紅燈籠了。
原先爲了簡化工藝的考慮,6軍的火炮只批量裝備了兩種最簡單的炮彈――實心彈和霰彈。榴彈也有少量生產,但是只作爲訓練使用,不做儲備。
滑膛炮射的榴彈,其原理大同小異,都是用火炮射時的燃氣點着炮彈上的延時引信來引爆炮彈的。所以在裝填的時候必須特別小心,必須保證引信孔衝着炮口,否則燃氣一旦直接衝入引信孔,炮彈就會直接炸膛。爲了要承受較高的膛壓,彈殼必須做得很厚。一枚12磅球形炮彈只能裝填9oo克黑火藥。其爆炸產生的破片對人員的殺傷效果甚至不如實心彈。炮兵裝備榴彈主要目的是對付建築物和船隻,另外就是起到嚇唬人的作用――本時空的爆炸彈畢竟還不大多見。
他準備開的是榴霰彈。榴霰彈的結構比其他球形炮彈都要複雜:將若干鐵質或者鉛質彈丸和起爆藥一起裝進彈體內,由一根延時引信控制其在合適的高度和距離起爆。由起爆藥炸開彈體後,彈體內的彈丸就會保持着此前的度飛向前方的敵人,其威力相當於一霰彈的抵近射擊。
榴霰彈在中遠距離內的殺傷效果與實心彈榴彈相比堪稱非常出色,特別是在打擊密集隊形的敵軍的時候,如果引信起爆的時機掌握的好瞬間就能擊倒一大批敵人。不過早期的榴霰彈即不精確射擊起來也不大安全――榴霰彈內部的彈丸在射中彼此摩擦很容易提前引爆炮彈裏的火藥。
林深河選擇的是經過英國6軍上尉ber在184o年改進的榴霰彈。它在結構上有了極大的改善,當然也更加複雜了。彈丸裝在彈體的前部,由一塊鐵質的分隔板和後方的起爆藥隔開。尾部裝有一個既可以防止彈丸在炮膛內翻滾,又會在射時的燃氣壓力作用下膨脹以起到閉氣作用的杯狀尾墊。這樣的結構使得整枚彈丸後輕前重,再結合了尾墊之後的獨特形狀,炮彈飛行時候的狀態相當穩定,精度也比同時代的榴霰彈高很多。當延時引信引爆起爆藥後,彈體被炸開的同時鐵隔板就會將彈丸向前方推送,使它們成一個錐角向前射出,而不是像其他榴霰彈那樣無規則的散佈,這樣就進一步提高了其殺傷威力。
用12磅加農炮射榴霰彈的時候,它能夠在11oo米的距離上揮作用,其威力遠勝過只能炸出二十片大破片的榴彈。
有了這個玩意之後,伏波軍就能在中遠距離有效的殺傷快運動的騎兵集羣,而無需等到2oo米外再用霰彈進行射擊了。
原本對付以徒步部隊爲主的廣東明軍根本就不需要量產榴霰彈。不過爭霸大6是遲早的事情,不如藉着明軍進剿的機會提前試驗一下。
最後,他要改造一下炮兵用的延引信。有了榴霰彈之後,使用安全可靠的引信就變得非常重要。
過去張伯林的滑膛炮兵在訓練射榴彈的時候使用得是最簡單的時間引信。簡單到大家覺得太容易了。一根中空,兩端開口的木管――穿越者乾脆連加工中空木管的功夫都省卻了,直接用得是細竹管――管內裝燃燒度很穩定的慢燃火藥。信管上標有刻度。使用時炮手先估算一下射距離,從火炮手冊裏查出距離和炮彈種類對應的飛行時間,再按引信上的刻度截去相應的長度,塞進炮彈的引信孔,一端露在彈體外,另一端與彈體內的炸藥接觸。最後把炮彈塞進炮膛,確保引信的位置朝前就可以了――後來就乾脆給使用時間引信的球形炮彈直接安裝一個木製彈託。確保裝填的時候方向的準確性。
這種引信操作起來直觀方便,但是因爲是手工插入信管,插入深淺會影響到起爆的結果。而且插入引信的引信孔和不能和信管完全密合,使用起來有時候並不安全。林深河決定直接仿製brmnn引信。這是滑膛炮上能夠找到的最好最可靠的時間引信。它是一個扁平的金屬圓柱體,外表有螺紋,可以旋入引信孔上表面刻着時間,使用時只要在需要的時間刻度上打個孔,再旋進炮彈的引信口就可以了。brmnn引信的最大時間只有5.5秒。不適合給臼炮這樣初很慢的炮彈使用。
引信的三視圖畫出來之後,他把圖紙交給了機械部門。
“這東西製造要有一定的精度,我得找元老做。”展無涯看了之後說,“黃銅的?”
“對。”
“個頭還算小,黃銅的也消耗不了多少。”展無涯看了看尺寸,“先做一千個怎麼樣?”
“沒問題,我想張柏林的炮手是沒機會射一千榴彈和榴霰彈的。”
“還有一點,既然現在我們要量產榴彈和榴霰彈。就可以製造這兩種彈藥的整裝炮彈了。”林深河說,“畢竟整裝炮彈的射度要快得多。”
所謂整裝炮彈就是在使用榴彈、榴霰彈的木製彈託下再固定一個布藥包。這樣原本的裝填火藥、裝彈的步驟就合二爲一了。
靶場上炮聲隆隆,6軍正在加緊備戰的時候,海軍也在忙於新得裝備試製。海軍的作戰任務是封鎖,同時也要負責保衛臨高海岸線。特別是博鋪和馬嫋兩處重點港口。
海軍要派出大部分的船隻去擔任海上封鎖的任務,還要同時繼續擔負向三亞運輸物資的任務,可以直接保衛港口的船隻將大爲減少。博鋪的防禦體系以重炮爲主,遠程火力很強,直接保衛港口的力量卻有點偏弱。馬嫋只有一座炮樓和一個海兵排,守備力量更加薄弱了。
“我們在馬嫋的守備力量太單薄了。”陳海陽在作戰會議上說,“馬嫋是我們的鹽化原料供應基地,還有現代化的製鹽廠。守備力量只有一個排和一座炮樓――上面配備的還是一門12磅山地榴。如果敵人突破海上封鎖,在馬嫋登6――當地有蒸汽製鹽廠、有風車、有鍋爐。只要被放上一把火就夠得上損失慘重了。”
馬嫋有一處淺水港口,很適合明軍使用的小噸位船隻進行滲透式的登6作戰。
“現在再談建造炮臺之類有點晚了吧。”
“不,能有一個月時間也就夠了。”來參加會議的梅晚說,“給我足夠的資源。一個月時間我就能建造一座戰時容納一個步兵連駐防,配備重型火炮的大型棱堡。”
“可以嗎?”與會人員交頭接耳了一陣。何鳴點頭:“我來爭取。不過你得確保在一個月裏完工。”
“我保證完成。”梅晚說。
“與其造棱堡不如製造一些水雷用來封鎖港口。防禦敵人的船隻滲透。”李迪身爲港務主任兼要塞司令,對水雷的事情念念不忘。
“水雷?我還怕把我們自己的船給炸了呢。”陳海陽對水雷的效能很清楚,所以對水雷的使用更加猶豫。
觸的錨雷的技術很簡單,但是海軍沒有掃雷具可用,一旦需要掃雷的時候就很不方便。萬一出現脫錨漂雷現象,以瓊州海峽的寬度,簡直就是無差別炸船的利器。
過去,海軍和武器設計部門曾經考慮過目視電水雷的製造,用來在港口航道內佈設防禦。但是海水中的電線的防腐防漏以及水雷脫錨的問題始終不能很好的解決,最後電水雷的方案也放棄了。
另一種方案是文德嗣提出過的杆雷艇。最初提出的杆雷艇設計方案是帶裝甲覆蓋艙面的划艇,以人力划槳驅動,藥包固定在船舷上之後放出一條電線與杆雷艇連接。杆雷艇隨後快倒槳至安全距離,再用電火引爆藥包。
這種設計雖然充分考慮到了杆雷艇的安全性,但是實際使用划艇進行模擬測試的時候現使用划槳並不方便,水手很難在敵火下保持鎮定的划槳節奏,人力杆雷艇的操縱性沒有想象中那麼好。而電火又帶來了老問題:防水的電線解決不了。所以杆雷艇的項目就一直擱置下來了。現在擔任內港警戒的是幾艘安裝了打字機連槍的交通艇,火力很猛但是在面對大型艦船的時候威力不足。
“我們現在能夠量產蒸汽動力的三艇,完全可以使用現成的裝備改裝而成。”文德嗣對這件事很熱情,又開始推銷他的杆雷艇了
所謂三艇是造船廠爲了統一近海和內河使用的小型運輸艇所製造的標準化機動艇。按照體積大小分爲大、中和小。
文德嗣的提議是使用木殼中艇作爲基艇,這種艇的滿載排水量全長13米型深1.5米,平均吃水o.78米。裝一臺隨巢型小型蒸汽機。滿載時度4.5節。雖然度稍慢,在港口和沿海港汊內運用機動性還是綽綽有餘的。
有了機動性,過去爲了安全性而採用的電點火也就不再是必須的了。
這種新得杆雷快艇採用蒸汽中艇作爲原型艇,在上面覆蓋傾斜的鋪設一層鐵板作爲裝甲――鐵板不需要多厚,能夠抵擋住火繩槍的射擊就可以。船頭是一根可收回到船體內的金屬長杆。金屬桿的前端有一個可脫卸的扣件與杆雷體接合。杆雷本身爲扁平的圓柱形木盒子,內裝3og的黑火藥。其前端是平整的,上面有許多帶倒刺的釘子,力求能夠固定在船板上。尾部是一個脫鎖裝置,與雷杆前端的扣件連接。一旦固定完成,艙內的人員立刻拉動裝置使得雷、艇分離。雷杆上的脫鎖裝置聯着火器的拉火繩,一脫鎖之後,拉火繩被脫離的拉力拉開,拉火管引燃導火索開始燃燒。直到延時結束起爆杆雷。
杆雷的引爆裝置採用的是木柄手榴彈火裝置,簡單可靠。製造起來對穿越集團的工業也沒有難度。
雷、艇分離之後,杆雷艇可以退回安全地帶,將雷杆收回艇內重新裝雷擇機再攻。
因爲採用了蒸汽機動力,杆雷艇的機動力就有了保證。雖然噸位小,度慢在外海用處不大,但是在窄小的內港亂鬥中還是有很大的作用。
機動性和裝甲可以保證其近距離的混戰中不被攻擊不被跳幫,而杆雷還可以多次裝填。這種艇的成本不大,能夠快批量製造,用來保護港口正好。
“雷體和船隻的結合性有保證嗎?恐怕要很大的撞擊力才能把雷體固定到船殼上。”
“用划槳可能不行,蒸汽動力還是夠得。我們可以增加一點有粘性的東西――比如樹膠來增加附着力。”
“這樣全封閉式的裝甲,操艇人員怎麼觀察呢?”
“使用裝甲百葉窗。”文德嗣說,“看到這個突出船體圓形裝甲塔了沒有,塔身上環形佈置六個裝甲觀察窗。”
駕駛塔裏是雙人的,一名舵手在前操舵,艇長坐在舵手背後略高的位置上,他的座位可以轉動,通過百葉窗觀察外面的狀況,舵手根據他的口令操舵,艇長還可以通過內部通話管指揮全艇。
“有兩名輪機兵負責蒸汽機,兩名水兵負責操作杆雷。再加一名候補人員――他可以用來幫忙加煤,全艇七個人就夠了。全艇除了預裝一枚之外,再備雷四枚。”文德嗣指點着他的設計圖。
按照文德嗣的設想,這種杆雷艇在穿越者造出飛輪魚雷之前用來保衛港口毫無問題,它至少比機槍艇的毀傷能力強,一杆雷足夠炸燬或者重創一艘數百噸的船隻了。
“馬嫋佈置四艘,博鋪佈置十艘。一半處於升火待狀態,一半休整。只要能擊毀二三艘敵船,對方就得嚇得逃命了。”
當即決定向企劃院提交緊急建造十六艘杆雷艇、八艘機槍艇的緊急造船案。
鄔德立刻批准了這項造船案,至於杆雷艇是不是那麼有用,在他看來不是大問題――沒用的話大不了拆掉裝甲當交通艇,反正不浪費。
展無涯得到了何鳴的明確指令,要求在所有工廠內組織民兵。每天抽一小時進行軍事訓練。
“用長矛進行軍事訓練?”
“先用長矛連刺殺和隊列技術。操槍可以用教練槍先頂着。還有投彈――海林那邊已經移交了幾百個教練彈過來。你拿一百個去給工人們訓練。”何鳴說,“我已經向企劃院提交了申請,要求緊急擴大步槍產量,到時候大家就都有步槍了――你要從工人民兵中挑選出政治可靠最爲堅決的分子作爲基幹民兵,準備隨時調用。”
“怎麼?要拉工人去打仗。”展無涯大吃一驚,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產業工人,哪怕死掉一個都虧大了。
“是讓他們充當預備隊和衛戍部隊。不會調動他們出擊打仗的。”何鳴解釋說,“除了工廠之外。公社和當地的村寨也要進行動員。不過工人自衛隊將會是主力。”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