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先明後不爭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煌煌華夏字數:2811更新時間:24/06/27 06:16:13
第234章 先明後不爭
聽到嚴嵩給出這般含糊不清的回答,陸遠自然是不會願意答應。
有的事可以做但不能說,嘉靖的態度如此曖昧,明擺着就是自己又想落銀子,又不想擔事,好方便將來出了問題隨時甩鍋。
既然你皇帝想玩拉扯,那就陪你拉扯。
“要麼說還得嚴閣老坐鎮中庭,咱們大家夥才有主心骨。”
陸遠開口就是捧:“像這些個事情,我們看不透還得嚴閣老來主持,既然嚴閣老也說了,皇上的意思是讓咱們大家一起議,那就請嚴閣老來教教下官等人,這開了海之後,到底怎麼替朝廷賺銀子,怎麼替朝廷解決財政上的困難。”
張治幾人現在也反應過來,怪不得剛纔衆人就開海的事聊的火熱時,陸遠不願意說話。
沒毛病。
與其日後和嘉靖鬧矛盾,還真不如現在就將話說破,君子先明而後不爭。
是故,開口支持。
“對啊,嚴閣老您先談談吧,看看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替朝廷解決掉這財政上的困難,下官等人也好跟着學學。”
懂事的都在裝傻,只有不懂事的才會冒死衝塔。
比如一個叫做蔣宗祥的工部侍郎。
“張閣老、陸部堂,這種事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呢,開海嘛,就是做買賣唄,把咱們大明朝的東西拿出去賣給那些蠻夷,從他們的手中賺到的銀子自然也就能拿來解決朝廷在財政上的窘困了。”
他這話一說嚴嵩就無名火起。
顯着你了?
整個大明朝就你一個聰明人,其他人全是傻子是吧。
陸遠呵呵一笑:“蔣侍郎的意思陸某算是聽明白了,就是說咱們開海賣咱們大明的瓷器、茶葉、絲綢之類的東西,而後歸入國庫來解決朝廷的財政難題,是嗎。”
“當然.”
“咳咳。”嚴嵩適時的咳嗽起來,這也打斷了蔣宗祥的話。
陸遠轉頭去看身後的嚴嵩:“嚴閣老這是覺得蔣侍郎的話不對?還是覺得這開了海也不一定有用?”
後者算是看明白了,陸遠現在是一點面子都不給自己。
非一個勁的擠兌自己。
“陸部堂,適才蔣侍郎說的也沒有錯,開海禁當然是爲了開源,爲了替朝廷補虧空,不過朝廷的用度也多,你不在內閣,很多事情不太清楚,總是要內閣向皇上呈報後再做定奪打算。”
陸遠哦了一聲:“嚴閣老這麼一說陸某就聽明白了,那陸某還有一個問題。”
“陸部堂請說。”
“開海通商就需要造海船、需要僱傭人手、需要護衛,除此以外,我們向外夷賣商品,商品哪裏來的?天上是掉不下來瓷器、茶葉這些東西的,需要生產,生產需要成本,這些花銷是誰來出。”
嚴嵩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這個陸遠把所有的帳算的太細了,爲什麼就不願意搞一本糊塗賬出來呢。
糊塗,這種事不能糊塗。
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呢,這件事陸遠當然要算細。
眼下江南的經濟最好,將來的發展也會逐步趨向健康良善,陸遠不希望被無休止的吸血。
如果這筆賬不算明白,那就意味着江南要出場地(港口和工廠)、人工(造船和生產加工的工人)、商品成品,這些東西全是江南出,結果賺到的銀子歸嘉靖一個人,那這個國家永遠好不了。
“陸部堂說來說去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明說吧。”
陸遠便放下手中的茶,輕咳一聲:“既然閣老問了,在座的也都是同爲皇上效力的同僚,那陸某就說幾句關起門來的話。”
話音落下陸遠又緘口,只是看向張文憲。
後者還有些不明白其中意思,直到嚴嵩開口。
“除內閣、六部九卿之外,其餘人都先各回值房當值去。”
張文憲這才明白陸遠剛纔爲什麼要看自己。
法不傳六耳,有些話不能讓太多人聽到,免得傳揚開。
倒不是怕傳進嘉靖耳朵,只怕被那些中下級官員知道,再胡言亂語,添油加醋。
等沒有了閒雜人等之後陸遠才繼續向下說。
“海禁之前,朝廷負責海貿事宜的是江南織造局和廣州、泉州市舶司,這裏面江南織造局負責出商品,市舶司負責出船,跟船的護衛由福建、廣東臬司衙門來負責。
但江南織造局只有絲綢,其他的諸如茶葉、瓷器、紙張、藥材、器具、胭脂等各類商品包括事關養蠶繅絲、開渠水利等各種技術及從事生產者留在當地教導協助,這些都由當地的官府來負責。
但即使是江南織造局負責出的絲綢,其從生產加工到最後出成品,都是地方負責的,地方收稅收上來的絲是原材料,沒有原材料就算織造局有一萬架織機、十萬名工人,他們又拿什麼來變出絲綢。
如此說來,我大明朝整個對外貿易,陸某將其稱之爲出口,出口的商品、技術、人力都是朝廷在擔負,但賣出的銀錢卻不歸地方,這些東西都是國家的稅收。”
大明朝是實物稅,種茶的茶農交的就是茶葉,種藥材的就交藥材,相當於大明是將自己的稅收通過貿易變成真金白銀。
其他的諸如冶鐵、製鹽都有專門的課司來徵稅。
陸遠如此說,簡單理解就是本該國家的一切通過這個轉換的過程後變成了真金白銀,流入嘉靖皇帝一個人的內帑。
損國家而肥皇帝。
幾十年的海禁,相當於大明朝是沒有出口這一項,而國內的內需也並不大,所以對於原材料的消耗不多,相關的生產業、製造業也發展不起來,從業人員就業崗位也有限,因此整個國家的生產力處於一個相對低迷的層面。
但是開了海禁,多了一個出口,那麼相關產業就會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對於原材料的消耗會翻倍。
消耗的越多就意味着原屬於國家的稅收會大量流失。
看似都變成了真金白銀,可這些真金白銀如果不能進入國庫來提振國家經濟的話,那麼就是毫無意義。
而大明朝的稅收九成來自江南。
這不是吸血是什麼?
“所以陸部堂是不支持開海了?”
嚴嵩聽完陸遠的話,直接質問道:“是這個意思嗎?”
陸遠皺起了眉頭。
這個嚴嵩裝糊塗呢。
“如果嚴閣老是這麼曲解下官說的話,那便這麼認爲吧。”
陸遠懶得和嚴嵩擡槓:“您是首揆,您說下官不支持,那下官便不支持。”
耍無賴是吧,行,你嚴嵩鐵了心當忠臣拿國家財政當兒戲,那擺爛吧。
不開海傷的是大明朝又不是我陸遠。
接着海禁才好呢,正好讓遠東安全佔據汪直滅亡後的海貿空白期。
陸遠一說不支持,張治和韓士英就改變了口風。
“適才聽到陸部堂這麼說,才知道原來這開海的事那麼複雜,確實都應該考慮到再做打算,需得從長計議。”
兩人表完態,張治還看向徐階,眼神裏帶着警告。
後者連忙出聲附和。
“對對對,嚴閣老,咱們還是從長計議。”
早先還都統一立場支持開海,可現在又瞬間變成了內部不和。
嚴嵩吊起一口氣來,只好看向歐陽必進。
“歐陽閣老,你也說說你的意見吧。”
後者斟酌一番後開口。
“之前陸部堂說的話也有一定道理,海貿海貿,既然是貿易就是有買有賣,我大明朝賣的是東西都是從地方收上來的稅,這些稅是國家的,只不過經織造局、市舶司的手賣出去罷了,那麼這賣來的銀子,到底是朝廷的還是織造局市舶司的?
事實上,到底賣了多少錢,織造局和市舶司也不會告訴內閣,他們的帳只有司禮監知道。”
???
所有人都明顯一愣。
誰都沒有想到,在這麼一個問題上,歐陽必進作爲嚴嵩的小舅子竟然會立場堅定的支持陸遠。
這叫做大公無私,還是叫反戈一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