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政治補償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煌煌華夏字數:2274更新時間:24/06/27 06:16:13
第143章 政治補償
得到楊旦的准許,開書院的前期工作就算是準備妥當了,陸遠隨後趕回工部找到潘潢。
書院開在哪?
“老夫在城南有一座三進的宅子,有房屋一百餘間,平日也不住人荒置在那,不如就留作書院之用吧。”
陸遠想了想點頭:“城南也不錯,那就城南吧。”
“伯興對這書院看來還挺上心。”潘潢呵呵一笑:“竟連這般小事也親自過問。”
陸遠笑着言道:“若是將來咱們這書院真能出些個兩榜進士,也是一件大好事。再者說晉叔公出面,替咱們邀請了那麼多的儒學賢師,若將來連一個進士都不出,也是給晉叔公等人臉上抹黑啊。”
“考慮確實有理。”
潘潢嗯出一聲來:“明日老夫安排人去將那宅子修葺翻新出來,爭取十日內交付給你。”
“多謝潘部堂了,潘部堂高風亮節,爲了培育後生,願意讓出家宅供書院所用,誠可應了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將來書院開辦之後,下官定要爲潘部堂立碑刻傳。”
潘潢哈哈大笑數聲,擺了擺手:“替國朝培育人才乃老夫份內之事,就算是散盡家財又有什麼可惜,伯興太過言重,立碑刻傳太過了。”
“一點也不過。”陸遠正色道:“倘使君臣上下,皆如部堂這般無私高潔,國朝何以不興盛,立碑刻傳自是應該,如此,也能號召地方賢紳向部堂您學習,慷慨解囊,助資勸學。”
潘潢這才勉爲其難點頭:“既然是爲了天下寒生好,那老夫就厚顏應下吧。”
陸遠微笑:“合該如此。”
言罷,起身便欲告辭,被潘潢喊住。
“伯興且慢。”
“部堂有何示下?”
“張閣老來了一封信。”潘潢從桌上拿起一封信遞給陸遠,後者接過並未急着拆看,而是等着潘潢繼續向下說。
“看看吧。”
陸遠這才動手。
信的內容不長,但很勁爆。
原應天巡撫孫世祐不是被趕走了嗎,如今應天巡撫一職空缺,張治讓南京方面舉薦一個人擔任應天巡撫,並且明說,這件事嚴嵩也同意了。
嚴嵩竟然捨得將應天巡撫這個職務讓出來!
另外王學夔陛辭致仕,北京吏部尚書的位置也空了出來,嚴嵩打算將鄭曉再調回北京接任吏部尚書,南京的吏部尚書誰來做,要有個人選。
看罷信,陸遠將之還給了潘潢,眉頭皺起。
後者開口說道:“說說你的看法。”
“嚴嵩,這是打算向咱們示好啊。”
陸遠給出自己的看法:“一個吏部尚書、一個應天巡撫,他倒是真大方。”
“鬥下去是兩敗俱傷,若是不鬥反而是合則兩利,嚴嵩爲人多奸狡,透徹着呢。”
潘潢對嚴嵩的行爲倒表示理解:“張閣老的信是昨晚才送進的南京,老夫幾人今早商議了一下,決定問問伯興你的意見,我們都老了,將來很多事要伱做主,你也談談,要不要接納嚴嵩的好意啊。”
這話說的真客氣,可陸遠是一個字都不信。
真要是尊重陸遠,爲什麼不在昨天晚上找陸遠通氣,反而是現在商量出結果後最後一個告訴陸遠。
說到底,潘潢等人肯定是打算接受嚴嵩的示好,可又想到陸遠之前受過暗殺的事,所以最後告訴陸遠的目的,是想讓陸遠懂事點,忘掉之前和嚴嵩之間的不愉快。
一念至此,陸遠言道。
“嚴閣老平素裏雖說有些嚴苛,但誰讓他是首揆呢,很多事也有不得已而爲之的難處,既然現在嚴閣老願主動坦誠相待,若是咱們再錙銖必較,反倒是顯得咱們心胸不夠豁達了。
下官私以爲,推薦浙江巡撫朱紈來擔任應天巡撫,是妥當合適的。”
這一次空出了一個吏部尚書一個應天巡撫,兩個都是要職,論起含金量當然還是吏部尚書更值錢,嚴嵩主動將兩個位置的舉薦權都推給江南,江南也不能真貪婪無度全吃下來。
嚴嵩給江南面子,江南總也要嚴嵩面子。
朱紈是嚴黨,把應天巡撫給朱紈,吏部尚書就不給了。
潘潢臉上露出了滿意和欣賞,沉吟片刻後開口。
“開春了,萬物復甦,北直隸剛剛歷經戰亂亟待重建,百廢俱興的時候啊,老夫幾人商議後,想讓你戶部再調三百萬兩給北京送去。”
陸遠不吭,靜坐等着。
給自己的補償來了。
“並且我們幾位打算向內閣合詞舉薦,讓你陸伯興,出任南京吏部尚書。”
“你是翰林學士,自桂萼始至今日,翰林學士無不兼做吏部尚書,你也只有做了南京的吏部尚書,下一步才能順順利利位列臺閣。”
吏部尚書!
陸遠罩在袍袖中的雙手瞬間握緊,鼻息也加重三分。
耳邊,潘潢的聲音還在響起。
“伯興啊,你雖然年輕,但是爲人厚道樸實,做事亦有尺度分寸,無論是張閣老還是韓部堂都對你非常欣賞,晉叔公悅之公這些位老恩師也對你很滿意,希望你以後不要讓他們失望,也不要讓老夫等人失望。
好好在吏部幹幾年,歷練沉澱,將來兩江魁首這個位置,非你陸伯興莫屬。”
“下官一定謹記部堂和各位上司的教誨,日後定孜孜矻矻、兢兢業業,竭盡全力使我江南才俊涌現、運勢升騰。”
“對你陸伯興,我們還是很信任的,放手大膽去做吧。”
“下官告退。”
望着陸遠離開,潘潢感慨了一聲。
“文邦兄、廷延兄,希望你們兩位這次沒看走眼,可千萬不能讓我江南,再養出一個白眼狼了。”
嘉靖三十年三月初一,一道聖旨進了南京城。
“.改都察院僉都御史、巡撫浙江朱紈爲左副都御史、巡撫應天;改翰林學士、南京戶部左侍郎陸遠爲南京吏部尚書、翰林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
這道聖旨,在南京城乃至整個江南士林掀起滔天巨浪。
大明朝自開國尹始至今,最年輕的吏部尚書誕生了。
嘉靖二十六年外放知縣,四年後,南京吏部尚書!
這般升遷速度,僅次於大禮議那一特殊時期的張璁。
張璁僅用一年時間便從詹事府詹事的身份完成十二級跳,官拜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比進步之快,陸遠遠遠無法和張璁相比,但和張璁靠着聖恩一步登天不同。
這條路,陸遠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踏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