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遠征軍的返回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執筆見春秋字數:4456更新時間:24/06/27 06:13:20
    北境,品仁納灣。

    這裏位於亞洲大陸東北方內海處。

    在當初五萬遠征軍出發後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三十年時。

    朱英就下令大明在這裏建立了單獨的站點。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爲了遠征軍返回的時候,能夠節省掉許多麻煩。

    前來的船艦,都是東海水師。

    當年送遠征軍的時候,就是在這個位置停靠,然後遠征軍開始步行。

    按照朱英的要求,東海水師輪流派遣船隻在這裏駐紮,兩個月一次輪換,保障此據點有足夠的糧食,人員大致在百人左右。

    “不知道朝廷爲什麼要在這裏設置一個驛站,咱們兄弟的運氣是真不好,碰到了冬季。”

    “我整個人都快要凍麻了,卻還要在這裏巡邏。”

    “在這樣的地方,真就跟是流放一樣,還好再過一個月就能回去了,還能趕上正旦。”

    冰天雪地裏,兩名士兵正在巡邏。

    說話的叫嚴春,他旁邊的是本家兄弟嚴良。

    “咱們運氣已經算不錯的了,回去還能過個正旦,下一批來的可就慘了,只能在這裏過年了。”

    “誒,其實我也不是很想回去過年,多發半月餉錢呢,拿着這錢多好,每次回去,都要應付那,應付這的,還是在船上舒坦。”

    嚴良隨口回道。

    兩人一路邊走邊聊,一直走到了一處山坡上。

    在山坡這裏,插着一面大明旗幟。

    兩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舊的旗幟收起來,然後把新的旗幟掛上去。

    或許是因爲昨晚的風雪太大,旗杆已經被吹倒了,兩人費了很大的力氣,才重新弄好,並升上旗幟。

    “咦,我眼睛不是花了吧,怎麼看到遠處好像有人過來。”

    嚴春看向遠處,下意識揉了揉眼睛。

    “是真有人,十多個人,快,火繩槍戒備,該死,風雪太大了,火繩可能會點不着。”

    “把弓箭拿出來,這些可能是附近生活的蠻夷,我們才兩人,怕是對付不了。”

    嚴良看得仔細,對面十多人,身上都披着各類獸皮,頭髮凌亂,明顯不是好相與的。

    而就在兩人戒備的時候。

    遠方的十多人看到升起的大明旗幟,變得驚喜若狂。

    而這些人,正是五年前的遠征軍。

    其中帶頭的,是當年大明軍事學院的優秀學子,王天路。

    “快看,那是咱們大明的旗幟,我們到了,終於到了,哈哈哈!!!”

    “五年,整整五年了,沒想到我真的還能回來。”

    “走啊,快走啊,去到營地,我們就能有吃的了。”

    “兄弟們,堅持住,馬上就要到了。”

    以王天路爲首的十六人,在這個時候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氣,向着旗幟所在的地方快步過來。

    “來人止步,何方人士,速速報上名來。”

    “此乃我大明之駐地,膽敢擅闖者,休怪我大明將汝等滅族。”

    嚴春看着臨近的十幾人,扯起嗓子大喊。

    嚴良不由說道:“哥,這些人怕是聽不懂咱們的話。”

    嚴春無奈道:“管他能不能聽懂,咱們也得喊兩句吧。”

    王天路聽着喊聲,非但沒有生氣的感覺,反而是感到非常的親切。

    “前面的兩位兄弟,我們是遠征軍,現已經返回,這是我的百戶令牌。”

    王天路從懷中把身份證明拿出來,而後高高的舉在手上。

    嚴春和嚴良雖然看不清楚,但聽到聲音也知道是大明人,當即就放下心來。

    百戶?

    離得近了,王天路把令牌丟向兩人。

    嚴良趕忙去撿起來,仔細的瞧了一番。

    “哥,還真是百戶令。”

    嚴春聞言,連忙也查看一番,這下子確認無誤了。

    他們只是底層的小兵,百戶可是正兒八經的軍官。

    “東海水師麾下,兵士嚴春,弟嚴良,拜見百戶大人。”

    兩人趕忙作揖。

    同時心裏有些震驚,對於五年前遠征軍的事情,他們自然知道一些,否則也不用每年都留守在這裏了。

    只是這麼多年過去,從來沒有聽說有人返回的事情。

    沒成想讓他們兄弟真碰到了。

    “好說好說,軍營可是離這不遠,我等跋山涉水而來,已然是多日未能吃上一頓飽飯了。”

    “還請兩位小兄弟引路。”

    王天路的話讓嚴春嚴良兩兄弟連忙引路。

    在兩人的帶領下,很快來到了軍營。

    王天路百戶的身份,顯然已經在這裏跟最高軍官並列了。

    軍營立即安排了大量飯食。

    按照規定,在發現遠征軍回來的情況下,他們必須馬上送回京師。

    當天晚上,這裏就有一艘船隻連夜出發。

    ——

    大明皇宮。

    朱英在宮女的伺候下,起身穿戴衣服。

    在牀榻上,睡着的是倭國公主香子。

    倭國雖然已經滅亡,但朱英並沒有去掉倭國王室,而是保留了下來。

    不過他們喪失了任何的權力,也不再享有任何的特權,只是名義上的王室。

    唯一獲得的,是大明對倭國王室的一些俸祿賜予。

    俸祿的多少,取決於當地賦稅的相關程度,而不是由大明國庫承擔。

    畢竟倭國王室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現在倭人的精神象徵。

    治理原倭國的四大行省,這不是一個快速就能達成的過程,只能是慢慢來。

    “殿下。”

    被吵醒的香子連忙從牀上起來,她想要親自伺候朱英更衣,不過顯然有些晚了。

    “沒事,你先休息吧。”

    朱英輕輕點頭,示意香子並不需要這樣,然後就離開了房間。

    對於香子,朱英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意見,跟其他的妃子一視同仁。

    而香子因爲倭國被滅的關係,一直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太孫所嫌棄,因此在很多方面,都變得更加的努力了。

    在昨天晚上,即便是有些承受不住,香子也是盡自己的全力,要讓太孫滿意。

    對於這一點,朱英還是比較欣慰的。

    “殿下,兵部尚書已經在正殿等候了。”郭忠在旁邊小聲的說道。

    朱英點點頭:“他來這般早,怕是還沒吃早點,你讓光祿寺準備兩份早點,就讓他跟我一起吃吧。”

    郭忠連忙道:“是,殿下。”

    今日並無朝會,你讓兵部尚書茹瑺過來,朱英是打算跟他商量一下準備對付天竺的事情。

    海洋上的季風就要來了,而大明的寶船也可以藉助季風啓航。

    除了兵力的運輸外,還涉及到大量的騎兵調度,包括一些後勤準備。

    寶船在這方面的作用很大。

    而且停靠在海邊的寶船,就相當於一個移動堡壘,隨時給藍玉的軍隊留下後路。

    避免出現孤軍作戰的情況。

    自從草原平定後,朱英就開始準備調動草原上的騎兵。

    畢竟這麼多的騎兵留在草原上其實也沒有太大意義,而且因爲玉米飼料的關係,戰馬也不一定只能在草原上牧場才能進行養殖。

    因此在最新的安排中,草原上的種馬將會陸續向着大明內部進行遷徙。

    除了戰馬外,還有馱馬。

    雖然大明的火車正在四處建造,但是馬不管是作爲騎兵,還是運輸,都有相當大的作用。

    因此朱英也在讓民間,地方官府,包括海商,去尋找各地的種馬,以豐富大明馬的數目和種類。

    開設馬場,在如今的大明已經成爲了一個新型的生意。

    在官府的引導下,許多商人也開始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一些並不適合耕種的土地,被開發成馬場,用來進行馬匹的養殖。

    可見在以後的日子裏,大明馬的數量會呈現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因爲數目的增加,馬匹的價格也會隨之下跌。

    在坦克,汽車這些現代工業出現之前,未來的數百年裏,馬的重要性都佔據了主要的地方。

    即便是現在大明有了三十萬的騎兵,但朱英顯然想要打造更多的騎兵隊伍,這更加利於對其他地方的征伐。

    而對於藍玉的軍隊,朱英正是準備再調五萬騎兵過去。

    一些細節上,朱英要跟兵部尚書茹瑺商討一番。

    對於朝廷準備攻打天竺的事情,兵部尚書茹瑺可要比朱英更加上心。

    兵部在戰爭之中,主要承擔的是關於後勤的作用,但如果因爲後勤的關係,從而導致增大將士的傷亡,兵部可是要負擔主要責任。

    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在這些詳細統籌方面的安排,朱英的能力並不會比常年處理這些事情的茹瑺要強。

    當然,因爲關乎重大,所以朱英很多方面還是要聽一下茹瑺的一些安排。

    甩手掌櫃也不是代表什麼事情都不管。

    “謝太孫殿下賜宴。”

    茹瑺沒想到太孫還會讓他一起吃早點,以邊吃邊聊的形式作彙報。

    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

    其實茹瑺在出發的時候,已經是在路上吃過兩個燒餅了,但面對太孫的賞賜,即便是撐着,那也只能吃啊。

    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作爲臣子就沒有拒絕的道理。

    聽着茹瑺做出的詳細彙報,包括交上來的奏章,朱英也比較滿意。

    基本上也看不出什麼問題。

    接見茹瑺,主要還是表達自己對此事的重視。

    早點吃完,事情也基本上談完了。

    朱英看着茹瑺一幅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由問道:“茹尚書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說,不必忌諱。”

    茹瑺稍稍有些遲疑,而後說道:“回稟殿下,是關乎到一些各地衛所的事情。”

    “臣不知,該不該說。”

    朱英無語,都到了這份上了,你還問該不該說,難道我要說一句不該說嗎。

    “只管道來。”

    茹瑺拱手作揖:“回稟殿下,是關乎到各地衛所的事情。”

    “臣最近這些時日發現,因爲朝廷不斷徵兵的關係,從而導致軍隊的數目正在增漲,而有一些人,爲了謀取自己的私利,擅自動用個人關係,插手新兵的調動。”

    “臣一開始覺得,這並非是什麼大事,因此也就沒有多放在心上,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發現這等事情,竟在京營都已然出現。”

    “一些勳貴家族參與其中,暗中操控士兵入伍之事,但凡是給足了寶鈔的,就讓他們去到更好的軍營,而沒給錢的,就只能去到一些差的軍營。”

    “這等不公平之事,目前已然在招收新兵之際廣泛出現,甚至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明碼標價之事。”

    “招收新兵,操練,調度事宜,目前主要由各地軍事學院在負責,兵部無權插手,也無監管之人。”

    “臣認爲,如果長此以往,必然滋生不良之風,也容易導致新兵滿懷怨恨之心。”

    朱英沒有因爲茹瑺的一面之詞,就直接選擇相信,而是問道:“茹尚書可有掌握一些證據。”

    茹瑺苦笑道:“臣手裏確實有一些證據,但這只是京師的一些地區。”

    “臣聽聞,在京師之外,這樣的現象尤其嚴重。”

    微微遲疑一番,茹瑺才繼續道:“臣聽聞,這裏頭的一些勾當,甚至有錦衣衛的參與。”

    說到這份上,茹瑺已經是冒了很大風險了。

    錦衣衛是皇帝直屬機構,平常的大臣根本不敢得罪他們。

    朱英也沒想到這個事情會牽扯到錦衣衛。

    如果錦衣衛真的參與了進去,那可就不是什麼小事了。

    爲了更好的掌控大明各地的情報,因此對於錦衣衛,朱英一直都在擴建之中。

    在朱元璋的手裏,錦衣衛主要活動區域限制在京師之中。

    雖然其他地方也有錦衣衛機構,但人數很少。

    朱英入宮後,就逐漸把之前羣英商會的情報人員,跟錦衣衛進行了一番融合,並且投下了不少寶鈔,開始打造全國性質的錦衣衛情報機構。

    這也是爲了更好的掌控地方上的動向。

    地方錦衣衛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還要超過當地的治安官,雖然他們主要是針對他國細作,後監督當地官員。

    雖然隊伍的龐大,總會出現一些蛀蟲。

    但是朱英沒想到的是,竟然已經影響到了軍隊裏。

    軍隊,是朱英的底線,任何人膽敢越過雷池一步,必然不能輕饒。

    不過這件事從茹瑺的口中說出來,朱英也要考慮,是不是兵部想要爭奪一些關於新兵的權力分配。

    只是目前來說,嚴查各地錦衣衛的情況進行覈實,才是目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