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兇獸論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歷史系之狼字數:3183更新時間:24/06/27 06:09:54
    正元三年,元月。

    曹魏鎮南將軍王基率兵八萬,討伐吳國。

    一時間,南方驚懼。

    正在公安等地交戰的蜀國將士們都不約而同的停止了交手。

    蜀國開始不斷的朝着白帝城和永安方向增兵,開始運輸大量的物資,令右將軍閻宇和永安都督宗預兩人整頓軍隊,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而就在蜀國將軍隊派往永安的時候,曹魏鎮西將軍鄧艾開始召集大軍,令諸葛緒,司馬望等人開路做好後勤的準備,以大軍朝着漢中的方向前進。

    這讓蜀國頓時雞飛狗跳。

    蜀國又連忙停止了對永安地區的增兵,開始將部分兵力朝着漢中,劉禪拜衛將軍姜維爲大將軍,令他前往漢中,抵禦鄧艾等人。

    同月,車騎大將軍毌丘儉返回了淮南,開始召集大軍,陳列在前線。

    青州的胡遵,豫州的文欽也開始籌備大軍,響應毌丘儉,做出了要進攻吳國的姿勢。

    這一刻,壓力來到了吳國的身上。

    孫綝聽聞消息,大驚失色,急忙停止了進兵,又決定抽調荊州前線的軍隊來抵禦曹魏的軍隊。

    天下的局勢驟變。

    一瞬間,蜀國和吳國都驚懼的發現,三國的實力差距彷彿在一年之內就被拉到了巨大。

    當今曹魏所帶來的壓迫感,實在是令人不安。

    蜀國和吳國再次開始瘋狂的暴兵,官員們四處狂奔,做好應對這場可能要到來的龐大戰爭的準備。

    而此刻的洛陽內,卻是格外的祥和太平。

    城池內人來人往,哪怕是大雪紛飛,也沒有能阻止衆人的熱情。

    今日洛陽內有官方性的祭祀,主要是慶祝新年的開始,祈求今年能同樣的風調雨順。

    曹髦跟幾個人坐在食肆內,食肆的大門敞開着,能看到那熱鬧的場景。

    曹啓驚愕的看着外頭,雙手都因爲激動的顫抖。

    “兄長,原來洛陽是這樣的啊!”

    “我都不知道”

    每看到有不同的人路過,曹啓都能驚呼起來。

    司馬炎坐在他們的對面,有些憐憫的看着曹啓,低聲對曹髦說道:“陛下,將宗室囚禁起來,實在不是什麼仁義的行爲都是自家的親人,豈能如此苛刻呢?”

    這你別問我,你去問文皇帝去!

    曹髦在心裏吐槽了一句,隨即回答道:“我知道,往後會越來越好的。”

    司馬炎又讓老闆給曹啓拿了些孩子所喜歡吃的東西,這些東西幾乎將曹啓的案給擺滿了。

    曹啓看向司馬炎的眼神裏滿是感激。

    “多謝司馬公!”

    “不必稱公,稱兄長即可。”

    曹髦還是望着外頭,對兩個人的行爲視而不見。

    難怪你能跟曹家宗室們成爲好朋友呢。

    食肆內,此刻是滿滿當當的顧客,甚至位置都有些不夠用,就連司馬炎都忍不住感慨道:“我從未在洛陽見過這麼多的人。”

    曹髦卻知道其中的理由,這是商業復甦的徵兆。

    大魏的商業發展一直都有着極大的阻礙,這種阻礙是來自社會治安的不穩,來自大族們的壟斷,來自廟堂的打壓。

    百姓們的消費能力低下,甚至可以說幾乎就沒有消費能力,在曹操時期的大魏,那就是個非常純粹的軍管政府,廟堂組織屯田,這些耕地是公田,百姓們只負責勞作,給廟堂打工,每年領取餓不死的糧食。

    文皇帝時進行了一些改革,他的第一步改革就是谷帛易市,允許百姓們用糧食和布帛來進行交易。

    當時魏國也有五銖錢,但是在民間的流通度很低,直到明皇帝時,五銖錢方纔再次流通,只是吧,民間以布帛穀物進行貿易的情況還是很頻繁。

    具有消費能力的大族,他們是不會消費的,他們遇到喜歡的東西,更喜歡用搶和讓對方獻的方式來得到。

    貨幣體系不穩定,商業也很難發展的起來。

    曹髦上位之後,大族開始收斂起來,社會治安得到了加強,大族們不再搶東西,開始用錢去買,然後洛陽內的商賈們就多了起來,就是如此的簡單。

    在三國之中,曹魏的貨幣甚至是最穩定的,蜀國的也還好,最不穩定的就是吳國的貨幣,他們國內是假幣橫行,導致百姓們都不認可官方貨幣

    就在曹啓跟司馬炎熱情的交流的時候,曹髦忽然站起身來,留下了錢財,快步走出了此處。

    曹啓跟司馬炎一愣,急忙跟着走出來。

    張華攔住了他們,笑着對曹啓說道:“大王,今日就到這裏吧,請您先回去。”

    曹啓已經是非常的滿足,他過去一直都被困在王宮裏,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他很是聽話的上了車,隨即離開。

    司馬炎當然是跟在了曹髦的身後。

    兩人就這麼一路來到了縣衙的門口,司馬炎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縣衙所掛出的告示。

    周圍聚集了不少人,正看着那告示。

    這告示乃是關於鄉試開啓的名單。

    所謂的鄉試,考察的是基本的道德名聲,這需要衆人本地的“三老”開一封證明,證明此人擁有參與考覈的資格。

    倘若是平日裏有不好的名聲,不受鄉里愛戴的人,也拿到了這樣的證明,那給他開證明的人就要遭受處罰。

    後漢時三老甚至發展了郡三老,國三老的地步。

    但是在大魏,已經沒有真正接受任命的三老了,但是民間依舊是有“鄉約架構”,也就是各地的民間百姓會自發的聚集在一起,選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來代表他們與官府進行對接。

    雖然這人不是以官方的身份,但是依舊在民間佔據着極大的影響力,但是在道德社會崩潰之後,地方官員就不在意這些民間代表了。

    這些民間代表並不能簡單的跟地方豪強劃上等號。

    這跟往後的鄉紳還是不同的概念。

    曹髦注意到,聚集在這裏的大多士人,都是些寒門出身的人,這從他們的穿着就能分的出來,雖然如今的大族喜歡上了穿破爛,但是裝窮跟真窮還是很好區別的。

    他們站在此處,讀着那縣衙的告示,有幾個人皺起了眉頭來。

    “這是要找家鄉的老者來開示證明”

    他們竊竊私語了起來,曹髦聽他們的意思,不少人都覺得這有些沒必要。

    考覈就考覈,何以要搞什麼證明之類的,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聽着衆人的抱怨,一旁的司馬炎忍不住開口說道:“姐夫,我朝並不重三老,何以非要讓他們來選拔呢?讓中正來審視不就好了嘛?”

    曹髦轉身離開了此處,跟着司馬炎上了馬車。

    “此舉是爲了重設三老。”

    “地方沒有三老來教化,就會敗壞天下的風氣。”

    “當今賊人衆多,有傷道德,都是因爲三老不存的緣故。”

    司馬炎恍然大明白,他問道:“真的是這樣嘛?”

    “不是。”

    “啊??”

    司馬炎滿臉的迷茫,曹髦這才說道:“其實這跟科舉的關系不大,甚至跟道德的關係也不大,主要就是爲了保護百姓。”

    “前漢時的鄉三老,會領着百姓們與官員對峙,每當官員們需要修建水利,動用百姓的時候,他們就會起身來商談,甚至當皇帝家裏出了事的時候,他們也會給皇帝寫信來勸諫”

    “他們能直接給皇帝寫信告知地方的事情,官員們故而不敢太放肆。”

    “到了後漢,三老就普遍由豪強來擔任,主動承擔了魚肉百姓的差事,不再爲百姓們開口。”

    “因此到了我朝,三老制就不再被重視了。”

    “那您爲什麼還要設立呢?”

    司馬炎有些不明白,曹髦開口說道:“豪強來擔任三老的事情,可以效仿前漢的制度,規定三老的條件,對他們的年齡,出身都做出限制,讓百姓們自己選出合格的老者來擔任。”

    “當然,這未必能完全預防,但是,這能防止官員們肆無忌憚的行使權力。”

    “大族,諸侯,酷吏,豪強,其實每一個都是對大魏不利的因素,可偏偏他們又能互相遏制。”

    “當初,朕以爲治理國家就是殺掉一頭又一頭的兇獸,殺的乾乾淨淨。”

    “後來,朕方纔發現,兇獸是殺不完的,殺了一頭又有一頭,想治理天下,就要讓兇獸們關進牢籠內,讓他們彼此對峙,互相限制”

    “朕如今在廟堂裏重用酷吏,地方上定然會出現效仿的人,他們會不顧民間的情況,爲了自己的政績而胡作非爲,這個時候,就需要放出另外一頭兇獸來,對付酷吏。”

    司馬炎皺起了眉頭,“可若是那些真心想要做事的官員們要怎麼辦呢?他們豈不是也要被地方所挾制?”

    “官員面對地方本來就是處於強勢地位的,倘若連這都收拾不了,那還要他們有什麼用處呢?!”

    聽到曹髦的話,司馬炎又有些擔心的問道:“這兇獸太多,倘若他們暴起傷人又該怎麼辦呢?”

    “肉就一塊,不夠兇獸們來分,且兇獸多貪婪,只要上位者不是孫綝那樣的人,就不會出現兇獸們羣起而攻的情況,肯定是會彼此拉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