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亡國長鏡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南無臭蛋字數:2897更新時間:24/06/27 06:05:41
    宋軍一聲衝鋒號,昇州被攻克。

    在昇州被攻克的時候,南唐君臣都在幹什麼呢?如果是拍電影,可以用一組長鏡頭來表現,非常有意境:

    鏡頭從昇州外圍航拍,穿過大街小巷,最終進入皇宮。

    首先佔據c位的是硝煙滾滾的城頭,宋軍如潮水一般涌上城牆,勢不可擋,部分南唐守軍仍做殊死抵抗,而在鏡頭的邊緣,已經可以看到宋軍主力衝破城門,涌向了街道;

    鏡頭從激戰的城頭快速俯衝到城中主路上,在這裏,南唐將領咼彥、馬誠信及弟弟馬誠俊等率領數百勇士,堅持巷戰,很快就因寡不敵衆而全部陣亡;

    掠過咼彥、馬氏兄弟的屍體,鏡頭再度升起,期間還被宋軍旗幟拍打、遮擋了幾下,旗幟下是袒胸露背的殷崇義等45位南唐高級官員,他們赤裸着上身,跪在地上高呼願降,接受宋軍將士的搜身檢查;

    鏡頭沒有停留,繼續越過一道院牆後,進入到勤政殿學士鍾蒨的家,鍾蒨身穿朝服,端坐在庭院正中,他的家人正被亂兵屠殺,而他不爲所動,直至亂兵把他的頭顱砍下;

    鏡頭穿牆而過,這裏是三朝老臣廖澄家,有人勸他趕緊投降活命,廖澄手握酒杯,說自己義不貪生,隨即將毒酒一飲而盡,自殺殉國;

    鏡頭再次騰空而起,越過昇州城內的千家萬戶,加速飛向皇宮,地面上是人頭攢動的巷戰,背景聲音是“叮叮噹噹”的金戈碰撞聲和吶喊聲,漸漸地,背景音裏由弱漸強出現了兩個男人爭吵的聲音,終於在鏡頭抵達皇宮的一剎那,讓我們聽清了爭吵的內容;

    爆發激烈爭吵的,是南唐的鷹派人物陳喬、張洎。此前,每當李煜心灰意冷,打算投降議和的時候,二人都會竭力勸阻,紛紛表示願意以死報國,陳喬更是自滅滿門以示絕無私心。如今,城破之際,陳喬與張洎相約來到皇宮。

    陳喬跪地哭道:“臣負陛下,請陛下將臣誅殺。”

    李煜垂頭喪氣地看了他一眼,“事已至此,卿死無益。你我君臣一同投降北上吧。”

    陳喬說道:“倘若宋帝追究戰爭罪責,陛下該如何作答?不如現在殺了我,到那時,陛下就把一切罪責都推到我頭上。”

    李煜仰天長嘆,頹然離開。

    陳喬泣不成聲,回頭看向張洎,“走吧,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就是現在。”陳喬約着張洎一起自殺殉國。

    “不約!”張洎突然反悔,說如果咱倆都死了,將來誰替主子辯護?這樣吧,你先死,我陪主子北上,我做主子的辯護律師……

    陳喬暴怒,隨即與張洎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這就是剛纔的背景音。

    隨着鏡頭由遠及近,二人的身影也逐漸來到c位,只見陳喬拂袖而出,鏡頭跟隨他來到政事堂。陳喬喊出兩位基層辦事員,“來,你們兩個,拿繩子勒死我。”

    二人不從。

    陳喬怒目圓睜,“這是命令!”然後解下自己的腰帶,“完事後,請幫我收屍,謝謝。”

    二人在廊下的空地上挖了一個淺坑,又拆下辦公室的門板,將陳喬的遺體草草掩埋。爲了防止被敵人破壞,二人沒有起墳頭,也沒有留下任何標記,讓陳喬同志永遠地沉睡在這片他深愛的土地上。

    在二人埋土的時候,鏡頭再次移動,穿越迴廊,來到內殿,如果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迴廊上堆滿了柴薪,但是鏡頭沒有停留,更沒有給出特寫,只是快速地遊移掠過。

    匪夷所思的是這裏的安靜祥和與外面的嘈雜失序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爲這裏只有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他的名字叫李煜。

    李煜的表情是驟雨初歇的落寞與平靜,是絕望之後的淡然與從容,他正提着筆,繼續着剛剛被中斷的文藝創作。

    鏡頭從他的臉上緩慢下移,照到了桌案上的書稿,這就是被後世廣爲傳頌的。

    鏡頭繼續緩慢下移,隱入書案中,鏡頭也隨之被完全遮擋。

    至此,長鏡頭結束,畫面切換,皇宮外面已經是隊列整齊的宋軍,領頭的是宋將曹彬、潘美等人。

    李煜攜帶文武百官,奉降書順表,出宮投降。先見潘美,潘美還禮;後見曹彬,曹彬微微抱拳,“恕甲冑在身,不能還禮。”隨後曹彬派千餘精銳駐守宮門,規定任何人不得入內,敢擅闖者,格殺勿論。

    在將士們行動的時候,曹彬忽然小聲對李煜說道:“你抓緊回宮收拾東西,金銀細軟啥的能帶多少就帶多少,帶出來就算你的私人財產,如果被我的將士們搶先登記造冊,就算我軍的戰利品了。快去!”

    李煜千恩萬謝,隨後回宮搶劫自己。

    根據事先的消息,李煜在宮中堆滿了柴薪,做好了舉族自焚的準備。當曹彬讓李煜回宮收拾行囊包裹的時候,部將們紛紛勸阻,說萬一他投火自焚,您如何向皇上交代?

    曹彬笑而不答。部將樑迥、田欽祚等急了,恨不得違背其軍令,衝進宮中把李煜揪回來。

    “放心,李煜沒那個魄力!”曹彬不無嘲諷地冷笑道。

    據史料記載,李煜初次議和時,曹彬、潘美等人是在城外的船上等候,然後招呼李煜來船上喝茶,與船頭相連的是一塊兒狹窄的木板,李煜在碼頭上徘徊不敢前,曹彬命兩位侍從將他攙扶到船上。於是曹彬對部將們說,李煜連一個獨木橋都不敢走,足見其貪生怕死的懦弱本性,況且聖上已經許諾饒他不死,他此時又豈會投火自焚?諸將紛紛誇讚曹彬的膽識。

    另據記載,戰爭之初,李煜曾多次對身邊人說一旦宋軍兵臨城下,他就披堅執銳,親登城牆,與將士們背城一戰,共保社稷,如果實在打不過,那就聚集柴薪、舉族自焚,君王死社稷,絕不當俘虜!趙匡胤聽說後,輕蔑一笑,說這是傻叉自嗨呢,過過嘴癮,騙其他人當炮灰而已,徒有其口、必無其志,如果真有這膽魄,孫皓、陳叔寶豈會成爲囚徒?

    心裏話能說出來嗎?說出來的能是心裏話?下賤!

    果然,李煜在收拾完家當之後,又如約出宮,在五百精銳宋軍的護送下,北上汴州。

    在破城之時,升元寺有座十丈高的高閣,裏面躲着士大夫、豪民富商的家眷,共有數百人之多,攻入城內的吳越兵在樓下放火,付之一炬,數百人在響徹雲霄的慘叫哭喊聲中化爲灰煙。

    李煜投降後,曹彬讓他命各地軍隊放下武器,接受大宋佔領軍的管理。各州相繼歸順,唯獨江州將領胡則、宋德明拒不執行,堅持抵抗。曹彬遂派先鋒指揮使曹翰前往平定。江州城池險固,易守難攻,曹翰用了整整半年多,在付出慘痛傷亡後才攻克城池,俘虜二位叛將。

    主謀胡則當時已經罹患重病,被綁在牀上,擡到曹翰面前。曹翰厲聲責他拒命之罪。胡則以“犬吠非其主”自辯,這是被俘將領的慣用說辭,意思就是各事其主而已。曹翰將胡則腰斬,又誅殺了宋德明,隨後又下令屠城。史籍記載,“死者數萬人,所略金帛以億萬計”。

    975年12月1日,捷報傳回汴州:生擒李煜,南唐滅亡!

    此一戰,共得十九州、三軍、一百零八縣、六十五萬五千零六十五戶。

    羣臣入朝稱賀,而趙匡胤卻失聲痛哭起來,“宇縣分割,民受其禍,攻城之際,必有橫罹鋒刃者,此實可哀也!”衆人無不欽佩趙匡胤同志的胸懷和覺悟。

    開寶九年正月,亡國之君李煜抵達汴州,隨後曹彬送來“平江南露布”,也就是常說的“捷報”,只不過這種捷報無需加密、不用封口,就是要讓更多的人、更早的知道這個好消息。

    在這篇“平江南露布”中,有“孤城奸臣”、“僞署臣僚”等措辭,亦有“穹旻助順,海嶽知歸”、“當聖明臨御之期,是文軌混同之日”等讚譽。

    在關於獻俘儀式的討論會上,有人主張套用南漢劉鋹的獻俘禮。

    而趙匡胤最終決定不以亡國禮對待李煜,“勿宣露布”,李煜等人只需穿白衣紗帽在明德樓下待罪,然後趙匡胤下詔釋罪寬慰。因爲南唐畢竟曾奉正朔,從法理上說,南唐不能再算作“敵人”,宣露布、獻俘等儀式只針對敵國,用在李煜身上顯然不合適,不利於民族團結。

    趙匡胤授予李煜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改封李煜爲隴西郡公。

    太平興國三年七夕佳節,李煜死於汴州,享年41歲,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李煜是最爲人熟知的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下面將以三個視角來深度還原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