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後主李煜(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南無臭蛋字數:3034更新時間:24/06/27 06:05:41
    力推井田法改革的,是李平。李平、朱元,兩位道士,臥龍鳳雛般的存在。當初受河中李守貞的委託,來南唐搬請救兵,李璟已經答應出兵,然而未等出師,李守貞就被郭威剿滅,二人從此滯留南唐。“三徵淮南”時期,二人曾立下戰功,得到李璟的賞識,但後來朱元變節投周,李平受此牽連被剝奪實權。前文已有詳述。

    李煜即位後,一朝天子一朝臣,隨着“四兇五鬼”集團的覆滅,曾經被其壓制的官員紛紛得以重用,其中就包括潘佑。

    潘佑,原爲幽州人,他的爺爺潘貴是劉仁恭手下部將,劉守光弒父殺兄,潘貴之子潘處常逃往淮南,被徐知誥收留。潘佑便是潘處常之子,作爲將門之後的潘佑,竟然是個學霸,受到了中書舍人陳喬、戶部侍郎韓熙載的聯名推薦,在李璟時進入朝廷,後來成爲李煜的幕僚,被李煜視作潛邸心腹,登基後提拔他爲中書舍人知制誥,並親切地稱之爲“潘卿”。此前李煜奉勸南漢劉鋹納土歸降的書信,就是出自潘佑之手,據說潘佑起草的時候文不加點,一氣呵成。

    潘佑亦以中興南唐爲己任,屢次上疏批評時政,痛陳滿朝文武皆尸位素餐,口吐芬芳,言辭激烈。李煜幾次找他私下談話,問他對文武公卿們的真實態度,潘佑不加掩飾,“陛下請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朝堂的諸位,都tm是垃圾!”

    李煜數次下詔褒獎,對他的直言勸諫表示讚揚,但總不能一口氣罷免全部文武百官吧,人事調動要一步步來。

    見李煜沒有壯士斷腕的魄力,潘佑氣得連上七疏,要告老還鄉。

    既然你說滿朝文武全是垃圾,除了奸臣就是廢物,那麼你倒是給朕說說,誰人可用?

    問到點子上了。潘佑當即向李煜大力推薦一位經天緯地之才——李平。

    潘佑酷愛道家學說,與道士出身的李平私交甚好。李平最善高談闊論,滿嘴跑火車,能把李璟忽悠瘸了,忽悠潘佑也不在話下。潘佑經常向他討教道家學說,有一次,李平掐指一算,說令尊大人潘處常同志已經在天宮裏成爲仙官了,把潘佑哄得花枝亂顫。

    聽到潘佑的舉薦,李煜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召見了前朝老臣李平,問他如何才能改善南經濟。

    李平強烈安利的“井田制”。

    李煜本身就是個文藝青年,“好古務農”,認爲李平復古主義的主張簡直就是堯舜禹再世,於是立刻讓他牽頭督導“井田制”改革,把復興國民經濟的重任交到李平手中。

    土地兼併始終是農業社會永遠繞不開的頑疾,權貴階層將窮人們的財富掠奪,然後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如今的資本家同樣如此,只不過他們掌握了一種叫做“金融”的工具,效率更高,手段也更爲隱蔽,顯得是那麼文明,在不知不覺之間割裂了整個社會。

    抑制土地兼併,是歷朝歷代都要面對的難題。難就難在解決問題的途徑看似千變萬化,但總結起來只有一條,就是狗嘴裏搶骨頭,把財富從權貴手中轉移到廣大窮人手中。因此,古往今來對抑制土地兼併的改革都會面對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力阻撓,這種阻力甚至連皇帝也很難克服。

    李平的這次“井田制”改革,跟幾十年後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很類似,準確的說,是王安石變法跟李平的這次變法很類似。不過李平不是王安石,李煜更不是宋神宗,王安石變法尚且失敗,何況是李平!根據後人對王安石作品的研究,發現王安石果然是受到了李平改革的影響。李平是王安石改革路上的引路人。

    不出意外,在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勢阻撓下,李平的“井田法”很快就宣告失敗。

    李平的變法失敗後,最憤恨的人不是李平,而是他的舉薦人潘佑。

    潘佑接連上章,大罵朝中奸臣當道,禍國殃民,洋洋灑灑,前後累計萬言,噴人都噴成一部長篇了。光罵奸臣還不解氣,潘佑甚至連李煜也一塊兒罵了,罵他忠奸不分,罵他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罵他是夏桀商紂、是東吳孫皓,難逃國破家亡的下場,一定會淪爲千古笑柄……

    被罵了一個狗血噴頭,李煜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時候,張洎等奸臣們趁機煽風點火,指控潘佑是受了李平的指使,才敢辱罵聖上的,他們向來恃功自傲,自以爲是前朝老臣而不把陛下您放在眼裏,更因自己能力有限搞砸了變法而甩鍋給滿朝忠臣和聖明的陛下……

    李煜下令,將李平、潘佑抓入大獄,聽候發落。聽到消息後,潘佑在家中含恨自殺,而李平也在獄中自縊身亡。

    殺李平、潘佑在後來成爲大宋興兵的藉口之一。李煜在亡國入宋後,也非常後悔殺此二人。

    至於張洎等人,後文還會詳述。

    “井田制”改革的失敗,表面上看,是李煜輕信讒言,被政治鬥爭所耽誤,但根本邏輯則是李煜沒有足夠的膽識和能力,無法撼動既得利益集團,無法衝破權貴階層的牢籠,故而必然失敗。

    當資本家控制了金融命脈之後,皇帝、國王、總統、首相……就只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歷史上,漂亮國共有5位總統遇刺,只有里根僥倖存活,大多數人只知道林肯和肯尼迪,卻不知道還有兩位總統——加菲爾德、麥金萊,他們可以告訴你既得利益集團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回頭再看李煜推行的所謂改革,真的是避重就輕,捨本逐末,最終還是無可挽回地走向了增發貨幣的不歸路。

    前文講述南楚馬殷的改革時,提到鑄造鐵錢的馬殷就使南楚經濟迅猛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還是最初那個例子,馬殷增發貨幣爲市場注入流動性,是因爲南楚處在一個相對穩定和平的發展時期,好比村莊A,經濟活動高度發達而導致的貨幣流通量不足,而南楚經濟活動高度發達的原因是馬殷採用了大謀士高鬱的方法,使南楚成爲茶葉貿易集散地、是中原與南方諸藩的商貿樞紐、物流中心,而這些恰恰是如今的南唐最爲缺乏的。

    南唐畫虎不成反類犬。任何時候,改革都要結合本國的基本國情,而不能生搬硬套所謂的“先進經驗”。

    在李煜振興國民經濟遇阻的時候,大宋及時地釜底抽薪,給引火燒身的南唐募捐了三桶汽油。

    962年6月,趙匡胤給李煜下了一道詔書,要他歸還橫海軍、懷順軍等在江南的家屬;963年7月,趙匡胤又給李煜下了一道詔書,要他歸還從後周柴榮時期到今天以來,所有滯留在南唐的中原將士及家人,以及被南唐官府裹挾南渡的揚州百姓。

    人口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特別是戰亂年代,所謂的恢復經濟、勸課農桑、鼓勵耕織等,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充足的勞動力。人口資源才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恢復經濟、擴軍備戰,沒人都是扯淡。無論是兩國交戰,還是遊牧民族侵擾,除了搶錢搶糧之外,更是要搶奪人口,特別是有文化或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

    趙匡胤一紙詔書,就從南唐抽調走了大量的勞動力、丁壯。作爲回報,大宋也遣返了一批幾乎不具備勞動、作戰能力的老弱病殘南唐俘虜。

    除此之外,大宋還對南唐實行了貿易戰——折博務。

    折博務與回圖務有所不同。回圖務又稱“博易務”,其核心是“易”,可以簡單理解兩國之間的國營供銷社,負責外貿進出口業務;而折博務的核心是“折”,即商人必須把商品賣給官府,官府再給商人以等價的茶、鹽。

    折博務等於給外貿上了一道防火牆,商貿活動被官府嚴格管控,限制了貿易規模和利潤。也就是說,大宋通過折博務輕鬆拿捏南唐的經濟命脈。

    同時,大宋還嚴格禁止商人、遊客出境到南唐。

    看起來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吧,就跟今天的漂亮國對我們進行貿易戰、貿易封鎖一樣,什麼反壟斷、反傾銷……折博務是它們的祖宗。

    南唐的經濟亟待恢復,既需要出口創匯,又需要進口緊俏的商品以供內需,大宋偏在這個時候實行全方位經濟封鎖和貿易打壓,使得南唐的商品很難有效地出口創匯,急缺的商品又得不到及時供應補充。

    經濟復甦?你能復甦算我輸。——趙匡胤

    目前網上不乏所謂的軍迷,甚至很多所謂的軍事專家,大談什麼全方位立體化戰爭,說現代戰爭不再是兩軍正面廝殺這麼簡單,而是包含了輿論戰、金融戰、信息戰等……請翻看祖宗留下史書,咱老祖宗早就將這套運用的爐火純青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清君側,誅晁錯”難道不是輿論戰?榷場、折博務難道不是貿易戰的組成部分?

    戰爭,從來就不是羣毆械鬥。

    可悲的是很多公知或是崇洋媚外,或是別有用心,總是刻意貶低中華文化,把一切先進的東西都歸結爲西方的智慧……國外空氣都是香甜的,即便裏面含有外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