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鳳翔之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南無臭蛋字數:2560更新時間:24/06/27 06:05:41
    李茂貞爲他的輕率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

    他的這次出擊帶有濃重的賭博性質,如果馬景沒有騙人,那麼李茂貞將重創朱溫,從而換來關西地區的長期穩定。如果李茂貞謹慎一些,先鞏固西、南的戰略縱深,放任朱溫“撤兵”,那麼關西地區將會長期面臨朱溫的威脅。

    李茂貞大勢已去,不得不將投降提上日程。既然朱溫聲稱是來迎接昭宗的,那麼李茂貞就同意將昭宗送回長安,洗脫自己“挾天子”的罪名。

    迎接昭宗,不與李茂貞爭搶地盤,這是朱溫的口號,而這句口號是基於李茂貞握有重兵的前提。如今,李茂貞元氣大傷,兵力幾乎消亡殆盡,他還有什麼資格跟朱溫討價還價?

    朱溫用“蚰蜒塹”圍困鳳翔,即在城外挖出彎曲盤旋的戰壕,架設鐵絲網,鐵絲網上懸掛銅鈴,還佈置軍犬。這種防禦工事非常實用,一直沿用至今。

    在這種形勢下,李茂貞的勢力日益瓦解,其部下要麼投降西川王建,要麼向朱溫投降。其中,李茂貞的養子李彥詢、李彥韜就陣前起義,出城投降朱溫。

    朱溫派司馬鄴攜帶奏章進城。司馬鄴原爲同州匡國軍留後,在朱溫西進時主動投降,又幫朱溫勸降了華州鎮國軍節度使韓建,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口才。

    隨後,朱溫不斷向城中進獻食物、綢緞等物資,孝敬昭宗。

    昭宗每次都要把包裹原封不動地先送到李茂貞那裏,請他過目查驗。昭宗具有豐富地被挾持、軟禁的經驗,此舉是爲了向看管者證明自己的清白,免得遭猜忌。

    而李茂貞自知其勢力已經今非昔比,再也不敢如此狂悖,不敢再“驗貨”,一律免檢放行,以證明自己不曾“軟禁”皇帝。

    幾天後,朱溫派使節正式商談和解事宜,同意暫時停火,並同意百姓出城砍柴摘菜,汴軍不再對其阻撓、劫掠。

    朱溫聲稱已經修復了宮殿,準備迎接聖駕迴鑾。昭宗也派高級官員回訪。

    但是李茂貞還是不甘心就此失敗,他試着再搶救一下。在停火協議期內,李茂貞突然出兵攻擊城西的汴軍,再次被打敗。

    朱溫允許城裏的百姓出城討生活,一方面是出於政治觀瞻,擺出人道主義至上的君子相;另一方面,也是給李茂貞挖坑。朱溫命投降的官員穿上紅色官袍(四、五品官服)回到城裏,號召城裏人投降,投降的人就以外出樵採爲由,光明正大地從城門走出,投送到汴軍懷抱,也有人在夜間縋城而出。

    李茂貞氣急敗壞,不斷襲擾汴軍大營,卻屢戰屢敗,軍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他還有一線希望,那就是他的堂弟——李茂勳。

    11月1日,鄜州保大軍節度使李茂勳,再次率部一萬餘人,增援鳳翔,駐紮在城北山坡至上,與守軍點燃烽火,遙相呼應。

    朱溫圍點打援,打了個大援,放下這一萬多人不管,命令孔勍直接掏李茂勳的老巢,進攻鄜州、坊州。

    短短三天,兩州相繼陷落。在此戰中,孔勍留下了“雪夜下鄜州”的佳話。

    拿下鄜州之後,孔勍下令保護李茂勳及其將領們的家屬,城中社會秩序井然有條,百姓生活沒有遭受任何騷擾,隨後將李茂勳全家遷至河中。

    李茂勳得知消息後,率軍逃回。

    失去了最後的支援,李茂貞真的困守孤城。汴軍每晚都在城外擂鼓吹號,聲勢震天,城中守軍不得休息,非常疲憊。

    白天,雙方士卒則進行單調且乏味的詬罵,用辭也很單一。汴軍罵岐軍“劫天子賊”,岐軍罵汴軍“奪天子賊”。

    汴軍把城外的野草割得乾乾淨淨,別說糧食蔬菜,連草都不剩。

    城裏的糧草極爲短缺,時值隆冬,城裏凍餓而死的軍民難以計數。有的饑民躺在牀上虛弱地呻吟,還沒有斷氣,就被其他饑民用刀子剮下肉來吞食。街市上也出現了販賣人肉的商販,每斤一百錢,同時,狗肉是每斤五百錢,民賤不如狗。

    李茂貞不得不用狗肉來供應昭宗的飲食,總不能讓天子吃人吧。

    昭宗及小皇子的衣服,也拿到街市上賣掉,換錢買東西吃;用水泡過的松果或柿皮來充當草料,餵養皇帝的御馬。

    李茂貞增加了守衛行宮的軍隊,名爲守衛,實爲看管。他倒不是看管昭宗,而是看管宦官,因爲他們是李茂貞與朱溫談判的最後籌碼,適時割捨的棋子。

    在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宦官內部出現了嚴重分裂,開始怨恨韓全誨等人。

    爲求自保,宦官們開始推薦韓偓當宰相。韓偓耿直而剛烈,既不服從於宦官勢力,也不肯與崔胤等文官勢力同流合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韓偓極力反對崔胤“誅盡宦官”的主張。所以宦官們開始上下運作,讓韓偓當宰相。

    宰相蘇檢派親信向韓偓透漏了這一想法,試探他的意思。韓偓大怒,先批評蘇檢等人“來路不正”,再指責他們尸位素餐,最後一針見血地指出,如今“宰相”是個高危職業,很可能被當做“岐汴爭雄”的犧牲品,現在你們朝不保夕了,還想拉我當墊背?媽的媽——姥姥!不當。

    這時候,走投無路的李茂勳派來使節,向朱溫表示投降,並改名爲李周彝,我們下文沿用“李茂勳”。

    至此,李茂貞在秦嶺以南的全部州縣,都投降了王建;關中所屬州縣,全部投降了朱溫。

    李茂貞獨守鳳翔孤城,束手無策,不得不再次向朱溫發出求和請求,這一次,他將拿閹黨納投名狀了。

    在寫給朱溫的信中,李茂貞強調道,這次災禍全是韓全誨等宦官所引起,之所以把皇帝接到鳳翔,完全是出於保護皇帝安全的考慮,而絕不是挾天子。您既然要匡扶社稷,迎回聖駕,那就煩勞您大老遠跑來,我願率領身邊僅存的這點兒殘兵敗將,鞍前馬後地服侍您的左右。

    說的話很婉轉,很動聽,翻譯過來一句話:我投降了。

    朱溫的回覆也很堂而皇之,大意是說:我本來就是來迎接皇上的,您要是能與我同心協力,就再好不過了,咱都是爲人民服務嘛。

    得到朱溫有意和解的承諾後,昭宗皇帝與李茂貞、蘇檢、周承誨、董彥弼等主要頭頭腦腦們共進晚餐,商討和解事宜。

    席上,昭宗點破主題,說道:“親王以下,每天都有凍死、餓死的。就連行宮裏的親王、公主、嬪妃,也只能吃稀粥度日,現在連稀粥都供應不上了,諸位愛卿,你們有什麼意見嗎?”

    衆人啞口無言,默不作聲。

    昭宗點點頭,“朕認爲,應該儘快和解。”

    十幾個鳳翔士卒在行宮外攔住宦官韓全誨,劈頭蓋臉一頓臭罵,說我們鳳翔生靈塗炭、滿城軍民凍餓而死,全都是因爲你們這幾個大閹人!嚇得韓全誨跑到李茂貞面前哭訴。

    李茂貞安慰韓全誨,“幾個沒文化的小兵,他們懂個什麼?”命人斟了兩杯酒,給韓全誨壓驚。

    韓全誨又給昭宗磕頭哭訴。昭宗同樣是好言安慰。

    轉身出門後,李茂貞的養子李繼昭攔住韓全誨,對他說道:“從前,楊復恭害死了楊守亮一家,今天,你也想害死我李繼昭一家嗎?”隨後對韓全誨破口大罵,罵痛快了,就出城投降了朱溫,拿去了“繼”字,恢復原名“符道昭”。

    “倒楊運動”中,楊復恭逃到楊守亮的興元府,尋求庇護,最終,楊守亮與楊復恭全部被消滅。李繼昭用楊復恭的典故,喊出了李茂貞集團內部的真實心聲。

    李茂貞何許人也,他絕不會當第二個楊守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