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錯失良機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南無臭蛋字數:2837更新時間:24/06/27 06:05:41
爲何要在二選一的時候,挑王行瑜下手呢?
首先,從犯罪性質入手,王行瑜是稱兵犯闕的主犯,李茂貞是從犯。
討要尚書令的人,是他王行瑜;要求吞併禁軍基地的,是他王行瑜;在長安城挑頭作亂、焚燒剽掠東市的,是他弟弟王行約;最早提出要皇上移駕的,是他弟弟王行約;在長安爲爭搶昭宗而大打出手的,是他弟弟王行實……
是他,是他,還是他。
其次,從綜合實力分析,王行瑜相對來說是個軟柿子。
李茂貞的綜合實力要高於王行瑜,在關西集團中,王行瑜扮演的也是李茂貞的小跟班。剿滅王行瑜更容易一些。
最後,是地緣政治的考量。
留下的這位,是要用來制衡李克用的。參照第二條,只有李茂貞具備這個實力。
因此,昭宗要力保李茂貞,而拿王行瑜背鍋。
昭宗派兩位親王到李克用那裏解釋,讓李克用務必接受李茂貞同志誠摯的道歉,等剷除了逆賊王行瑜之後,再討論其他問題。爲了拉攏討好李克用,昭宗密令兩位親王一定要屈尊管李克用叫“大哥”。
兩位王爺可都是昭宗皇帝的親兄弟,皇上的兄弟跟你稱兄道弟,你李克用多大的臉!
李克用派他的兒子李存勖前往皇帝行宮,給昭宗請安問好。
李存勖當時還是一個年僅11歲的小孩兒,年紀雖輕,卻長得器宇軒昂,儀表不俗。
昭宗對李存勖的相貌很是驚奇,愛撫着小朋友的腦袋,說道:“孩子,我看你不凡,日後必成國家棟梁,你可要盡忠於皇家。”
李克用清掃了長安地面,上疏請求聖駕還朝。
8月27日,昭宗抵達長安。
在李克用的軍事支持下,昭宗剛到長安就下詔將關西集團的走狗、吃裏扒外的宰相崔昭緯免職。不久之後,再貶崔昭緯爲梧州司馬,不久賜死;
崔昭緯的同黨,劉崇魯,被貶爲崖州司戶;崔昭緯的兄弟——靜難節度副使崔鋋,也同樣罪不可赦,此前,昭宗特意下詔全軍,“破賊之時,勿令漏網”,非弄死那小子不可。
這是整頓文官集團的好機會,可歷史很會開玩笑,剛剛剷除了文官集團中的毒瘤,宰相孔緯就因病醫治無效,於長安逝世。昭宗不勝其悲,“難道上天不願看到大唐復興?何故斬我手足?”
李克用繼續對王行瑜窮追猛打,王行瑜實在招架不住,於是向李茂貞求救,李茂貞派兵一萬協防。
李克用上疏,要求昭宗詔令李茂貞退兵,同時還要批准自己對李茂貞發動進攻。
昭宗發佈最高指示:既然李茂貞主動誅殺元兇李繼鵬,說明他已經回心轉意,既往不咎,你不準打他。
另詔李茂貞:瘋了吧你?別這麼不懂事兒!趕緊退兵,要乖喲。
王行瑜丟城失地,連連敗退,兒子王知進也被生擒。李茂貞派來的鳳翔援軍也被李克用擊潰。萬般無奈之下,王行瑜逃回邠州大本營,派使節呈遞奏章,表示願意投降。
李克用率軍包圍邠州城。
王行瑜登上城樓,哀嚎痛哭,向李克用哭道:“我王行瑜有什麼罪?脅迫皇上,那是李茂貞、李繼鵬父子幹的好事,跟我毫不相干!不信去鳳翔問問,我願意親赴京師,負荊請罪。”
李克用“呵呵”一笑,冷嘲熱風道:“王尚父(王行瑜求封尚書令不成,昭宗賜號‘尚父’以寬慰他),幹嘛如此卑躬屈膝?我可承受不起啊。不是我要爲難你,而是朝廷有詔討伐三個賊子,您恰巧榜上有名,我是奉旨辦事而已。至於去朝廷請罪嘛,這事兒,我可做不了主。”
王行瑜自知不敵,於是放棄負隅頑抗,帶着全家老小,棄城北逃。逃到半路途中,被部下誅殺,人頭連同妻兒老小二百餘口,被押送朝廷。
李克用進入邠州,查封庫房等機關要地,出安民榜安撫百姓,上疏朝廷奏捷。
在攻克邠州之前,昭宗皇帝還送給李克用一份大禮,這份大禮基本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昭宗把老婆送給了李克用。
昭宗皇帝的魏國夫人陳氏,顏值高而且有才華,才色雙絕,在後宮裏獨佔鰲頭。昭宗皇帝把她賜給了李克用,使喚丫頭隨行奴婢們,也一同賜給了李克用。
等李克用拿下邠州之後,昭宗又晉封李克用爲晉王,李克用的爵位由兩字郡王(隴西郡王)上升到了一字並肩王(晉王),從此,“晉王”這個稱號將陪伴李克用的一生。自李克用以下,凡有功之臣及其子孫全部加官晉爵。
李克用派謀士李襲吉到朝廷叩謝皇恩,李襲吉祕奏昭宗,“關中一帶長期以來不能安寧,主要是受關西集團威脅,應該利用這次軍事行動,把鳳翔也一勺燴了,方能一勞永逸,安享太平。晉王就在渭水北岸,只等陛下一聲令下,大業可成!”
昭宗下詔褒獎李克用對國家的忠誠和英勇,特別強調:王行瑜才是罪大惡極的始作俑者,自朕離開京師之後,李茂貞、韓建都幡然悔悟、浪子回頭,不斷給朝廷進貢,以贖罪。國家遭逢此難,更應該休養生息,不可再生戰端!
使者宣讀詔書完畢,李克用私下找到他,說道:“我看皇上這意思……似乎是猜疑我的動機啊。要知道,李茂貞才是威脅中央的叛徒,李茂貞一天不殺,朝廷一日不寧。煩勞您通融一聲,我沒別的意思,就想爲國除賊、爲民除害。”
此地無銀三百兩。你沒別的意思,別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昭宗再下詔書,明確告訴李克用:戰爭結束了,你也該早日回家洗洗睡了。另外,念你打仗這麼辛苦,朕特准你不必親自來京師覲見謝恩了,早點兒回去吧。
李克用駐紮在渭水北岸,與長安隔渭水相望,可以說是近在咫尺,起步價的距離。昭宗愣是不讓李克用入京師。
顯然,昭宗畏懼李克用甚於李茂貞。
李克用開會徵求大家的意見。將領們義憤填膺,“近在眼前,豈有不朝見之理?明擺着,是防着我們!皇上太糊塗,太偏心了!”
將領們羣情激憤,要求李克用即刻入京,先踏平鳳翔李茂貞,然後……你懂的。
李克用猶豫不決,就問他身邊的頭號智囊——蓋寓。
蓋寓深受李克用的信任,聰明機智,最能揣測李克用的心靈世界,每次都能用李克用愛聽的話婉轉地規勸、提議,因而每次提議都能被李克用採納。
李克用性如烈火,脾氣暴躁,有時會對沒有犯錯的將領大發雷霆,一般人只會勸李克用息怒,而蓋寓卻會裝出更加怒不可遏的樣子,挺身而出,大罵這位無辜將領,恨不能當場宰了他,李克用反而會立刻恢復了理智,轉而勸蓋寓冷靜,無辜將領也就得到了原諒。
李克用本身是沒多少文化的,所以蓋寓勸諫的時候,總能以接地氣的俚語、通俗的比喻,讓李克用快速明白某個道理。因此,李克用非常信任和器重他。
在河東軍,蓋寓的名望地位僅次於李克用。無論是朝廷還是其他藩鎮的使節,只要來河東辦事,在給李克用送完禮之後,必然要再給蓋寓送去一份。
可以說,蓋寓在河東集團中穩坐第二把交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朱溫層多次派人挑撥離間,在河東境內散佈謠言,說蓋寓心懷二心,要取代李克用。李克用聽到這些話後,總是“哈哈”大笑,不但不猜忌蓋寓,反而對他更加優厚。
但凡有人想通過賄賂謀取官職或封地,最快、最穩的途徑也是通過蓋寓疏通關節,讓蓋寓在李克用面前美言幾句。李罕之、劉仁恭之輩,皆是如此。
諸將七嘴八舌地爭論不休,李克用本人也舉棋不定,這時候,李克用就要認真聽取蓋寓的意見了,蓋寓的意見將成爲李克用的最終決策。
蓋寓說道:“以前王行瑜那幫人,稱兵向闕,犯上作亂,害得天子出奔、人民逃散。今日,天子尚未坐穩龍椅,人民亦成驚弓之鳥,大王如果渡過渭水,恐怕京師會再次陷入恐慌。依我看……就不要去京師了。還請大王三思。”
李克用笑道:“連蓋寓都不願意我入朝覲見,何況天下人民了。”於是上疏朝廷,說自己不願讓京師驚懼,也不敢久駐渭水,以免驚擾附近百姓,那麼……拜拜了。
李克用即日點齊兵馬,拔營起寨,兵退河東。
消息傳來,京師一片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