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吃喝不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歷史系之狼字數:5262更新時間:24/06/27 05:53:47
    “將軍,前面就是邯鄲了...”

    趙綰無奈的看向了護送自己的這位不是很靠譜的大將,夏侯竈。

    趙綰奉命前往北方,在整個尚方裏,他的業務水平不算最高,但是能說會道,比起尚方裏那些只會埋頭苦幹的人來說,他更適合被派去做這些事情,當然,他麾下也是有匠人跟隨的,這些都是業務能力較強的那些人。趙綰知道這次前往北方定然不會太順利,北方的諸多郡國,都希望能多佔點利益,尤其是在很多地方都發現了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他們肯定都會想方設法的拉攏自己。

    隨着大漢連年的發展,大漢對煤炭,鋼鐵的需求量一直都在不斷的提升,鐵制品已經完全推廣普及,冶煉技術不斷的提升,經濟飛速發展,這都需要大量的鐵,銅。

    經由尚方改善了數次的高爐冶煉技術,也已經在各地得到了推廣。

    趙綰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這是給尚方長臉的好機會,況且,若是在北方操辦妥當,就能在此處建立一個完善的冶煉鏈,按着陛下的話來說,這裏會變成大漢一處強有力的工業區。尚方就會在這裏紮根,無論是對墨家,對大漢,乃至對地方,這都是一件好事,沒有什麼壞處。

    他覺得這並非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皇帝爲什麼會如此慎重,甚至派遣了一位戰功赫赫的悍將來與自己同行。

    對這位將軍,趙綰是多有耳聞的。

    夏侯竈在朝中的名聲並不是很好,羣臣都說他是皇帝的寵將,平日裏無法無天,格外驕橫,除卻天子無人能制。

    這一路走來,夏侯竈也是讓趙綰明白了這些傳聞是多麼的如實,他壓根就沒有正眼看過趙綰,總是高高的仰起頭來,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就是遇到一些郡守前來迎接,他都不拿正眼去看人家,跋扈到了極點。

    這即將到達趙國,趙綰心裏卻有些害怕。

    這位將軍不會因爲這態度跟趙王起了什麼衝突吧?

    聽聞那位趙王也不是什麼好脾氣,更北邊的燕王就更不用多說,若是夏侯將軍與他們起了什麼衝突,那自己可怎麼辦呢?

    趙綰想着這些,心裏滿是擔憂。

    他實在是想不通陛下爲什麼要多此一舉,派個人跟着自己前來,明明自己就能辦好的事情。

    儘管不解,可他也不敢得罪夏侯將軍,只能是很客氣的說道:“將軍啊,因爲您的威名,這一路上都沒有盜賊敢近身,您實在幸苦,稍後到了趙國後,您就安心休息,我來與趙王等人溝通,等前往燕國和代國的時候,還是要需要您多勞累的。”

    聽到趙綰這麼說,夏侯竈也不反駁,很是無禮的打了個哈欠,“好,那就你來辦吧!”

    果然,當他們靠近邯鄲城的時候,趙王率領羣臣們前來迎接,對尚方算是給足了顏面。

    趙綰急忙下馬,前往行禮拜見,夏侯竈卻只是遠遠的行禮,就算是見過了。

    劉如意沒有理會夏侯竈,他的眼睛完全是盯着趙綰一個人。

    “趙君!

    終於將你盼來了!”

    劉如意很是開心,緊緊的拉着趙綰的手,隨即就將麾下的衆人介紹給了他。

    袁盎輕笑着點頭,趙綰急忙回禮,其餘大臣他也不怎麼認識,唯一認識的就是韓嬰了。

    韓嬰此刻很是驚訝的看着他,大概也想不明白一個儒家的後生怎麼就變成了墨家的。

    趙王很是開心的拉着趙綰上了車,朝着城內行駛而去。

    夏侯竈並沒有覺得自己受了輕視,他才懶得與這些人打交道。

    陛下曾告訴過自己,不能以地域來判斷一個人:唐國不都是蠻夷,不明白禮儀的才是蠻夷,樑國不都是豪強,魚肉百姓的才是豪強,膠東不都是奸商,欺行霸市的才是奸商,趙國都是蠢物。

    夏侯竈一直都銘記陛下的教誨,與這些蠢物打交道會拉低自己的才智。

    夏侯竈直接領着其餘匠人前往休息。

    趙王帶着趙綰回到了自己的王宮,親自設宴來款待趙綰,隨即又問起了一些長安的情況,交談的相當不錯。

    “您這次來,是爲了修城的事情?”

    “不是修城,乃是選擇一座城池,設立廠房,大規模的進行冶煉,如今廟堂缺鐵,南北軍的裝備要換,很多地方開墾都需要大量的鐵,民間也是如此...”

    趙綰認真的解釋起了自己的來意。

    劉如意很是開心的說道:“既然要選擇城池,何不選擇我邯鄲呢?我邯鄲人多,交通方便,您就在這裏設立廠房,在這裏冶煉,不是很好嗎?”

    趙綰早就預料到了趙王會讓自己在趙國境內選擇一座城池,但是他沒預料到趙王會讓自己選邯鄲,這也太離譜了!怎麼不乾脆設在你的王宮呢?

    這是給廟堂冶煉,又不是給你趙國冶煉!

    趙綰急忙說道:“邯鄲好是好,就是距離其他幾國太遠了,還是得選擇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地方...”

    劉如意頓時板着臉,不悅的說道:“我趙國的鐵礦難道就很少嗎?這些年裏,我們給廟堂多少鐵礦呢?現在代國和燕國有了鐵,廟堂就要否定我們過去的貢獻了嗎?何以如此呢?我趙國本來發展的很好,這堪輿家閒的沒事,非要往他們那邊跑,現在可好,他們的存貨比我們還要多,將來趙人都要往他們那邊跑了,我們趙國何其慘啊,廟堂現在還要去扶持他們?趙國才是北方之中心啊!

    ”

    趙綰急忙說道:“趙國得天獨厚,無論是氣候還是在其他方面,都遠勝代燕,大王所擔心的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劉如意冷笑了起來,“我算是看出來了,無論堪輿家還是尚方,都是代,燕的人,就是不將我們放在眼裏!”

    “我覺得設立在趙國境內就很好,您遠道而來,不如就留在這裏,多考慮一段時日吧。”

    趙綰大驚失色,勐地站起身來,“大王這是要軟禁臣嗎?!臣乃是奉陛下的詔令而來,您怎麼能如此呢?!”

    劉如意擡起頭來,“怎麼是軟禁呢?反正你要做什麼事,沒有趙國的允許是不行的吧?”

    趙綰大怒,急忙看向了一旁的袁盎。

    只能期待趙相能解決這麻煩了。

    袁盎看起來有些生氣,勸說道:“大王,怎麼能這樣呢?這是廟堂所吩咐的事情,陛下的詔令,怎麼可以不遵從呢?”

    他說着,隨即又看向了趙綰,笑着說道:“您不要擔心,大王不會扣留您的,只是這選擇的城池若是對趙國不公,就怕這些官吏不肯全力而爲啊,您也知道,這官吏實在是難以治理,我會勸說大王的...”

    袁盎笑呵呵的說着,趙綰的臉色卻直接冷了下來。

    他看了看劉如意,又看了看袁盎。

    “我雖然不是什麼大賢,可也未必就看不破這種簡陋的計策,兩位莫要這般哄我...”

    面前這兩人,分明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簡陋的計策,如何能瞞得住趙綰。

    而袁盎也完全不在意,只是笑着說道:“說起來,我趙國人最多,其實在趙國內設立,還是很有好處的....”

    趙綰不情不願的被送去休息,心裏卻是滿肚子的火。

    他沒有想到,這趙王居然如此膽大包天,根本不將他這半個天子使者放在眼裏,至於袁盎,爲了趙國的利益,他甚至也能縱容趙王亂來!

    趙王雖沒有說囚禁他這麼誇張,但是在府邸門口,卻能看到好幾個甲士,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

    看來,這件事沒有自己所想的那麼好辦啊....

    趙綰整整一夜都沒有能睡好,一直都在想着該怎麼說服趙王。

    次日,他還沒有起身,就聽到門外傳來了一陣喧譁聲。

    他勐地坐起身來,就看到一人闖進了自己的屋內。

    夏侯竈大步走進了屋內,不屑的看着他,“今日不啓程?”

    “啓程..啓程..只是那趙王...”

    “那就準備好!”

    夏侯竈丟下了一句話,就站在了門口,趙綰急忙收拾了起來,很快,他就跟着夏侯竈走出了府邸,諸多隨從早已準備妥當,衆人匆匆朝着城門的方向走去,剛剛走到了城門,就被趙王和袁盎所追上了,兩人都騎着駿馬,趙王更是跳到了趙綰的面前,“事情還沒談妥,怎麼就要走了呢?”

    趙綰正要回答,夏侯竈卻擋在了他的面前,他低着頭,直勾勾的看着趙王。

    “昨晚談了那麼久,還沒有談妥嗎?!耽誤我的時日?!”

    劉如意看着夏侯竈,當然,他認識面前這個是誰,劉如意看向了一旁的袁盎,袁盎急忙上前,認真的說道:“夏侯將軍,昨晚...”

    “乃公問你了嗎?你是個什麼東西?也配跟我說話?!”

    夏侯竈大聲呵斥着,瞪圓了雙眼,盯着面前的劉如意,“廠房的事情,現在就給我談,半個時辰內談妥,沒談好,就跟我一同上路,在路上慢慢說!”

    劉如意氣壞了,“你這廝敢對寡人無禮?”

    “你說什麼?”

    夏侯竈上前一步,緩緩捲起了衣袖。

    袁盎連忙拉住了趙王,低聲說道:“大王,莫要招惹這廝,這廝真敢動手...他對陛下都敢動手的。”

    劉如意深吸了一口氣,只能容忍。

    在夏侯竈的督促下,事情談的很順利,劉如意再也不敢說些什麼話,對趙綰的態度都有些變化,從下命令式的口吻變成了哀求式的口吻,請求他在接下來辦事的時候一定要多想想趙國,並且積極的彰顯出趙國的優勢來。

    當他們一行人離開邯鄲的時候,趙王和趙相更是依依不捨的送別。

    走在道路上,趙綰有些複雜的看着一旁的夏侯竈。

    他忽然朝着夏侯竈行了一禮。

    “將軍,先前對您多有無禮,請您寬恕。”

    “啊?什麼無禮?”

    趙綰苦笑着說道:“我終於明白陛下爲什麼讓您跟隨了,這些諸侯王們都是陛下的近親,壓根不將廟堂大臣放在眼裏,而那些國相,眼裏又只有本國利益,完全不在乎大局,得虧讓您跟着,否則我是壓根辦不成這事啊。”

    夏侯竈不在意的揮了揮手,“別怕這些犬入的,他們也就只能欺負你這樣的軟蛋,也不敢真的對你動手,下次若是再有人恐嚇你,你直接揍他就是了,別管他是誰!”

    他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代國。

    趙國跟代國的距離並不遠,而待遇卻不同,他們剛剛進入代國的領地,就遇到了前來迎接他們的代王一行人。

    面對代王,夏侯竈可就要激動的多。

    “你個豎子!

    ”

    “哈哈哈~~~”

    夏侯竈大笑着,快步走到了劉勃的面前,對着他的胸口就是來了幾下。

    “不錯啊,來代國後是更壯了,來,跟仲父過過招!”

    劉勃苦笑着,急忙說道:“絕不是仲父的對手。”

    夏侯竈還想要說些什麼,忽然看向了站在一旁的代相,夏侯竈瞪了他許久,若有所思的說道:“你這廝看着好生眼熟啊...”

    代相同樣盯着他,看了許久,方纔說道:“當初將我戰車偷着開出去一頭撞進食肆裏的就是你吧?”

    夏侯竈恍然大悟,勐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我想起來了!”

    “劉大害!

    ”

    “首先,對比你年長的人不該直呼其名,另外,乃公叫劉不害!

    !”

    代國的氛圍比趙國要好很多,劉勃是個講道理的人,面對趙綰,也沒有提出什麼非分的請求,對他也很是客氣,說起浮丘伯的事情,他也很是傷心。

    趙綰在這裏沒有遭遇到什麼爲難,認真的與衆人說起了自己的目的,充分的瞭解了代國的情況。

    夏侯竈則是整日纏着劉勃,說是要跟他打一場。

    趙綰更偏向在代國這裏修建集中性的鍊鐵廠,不只是因爲這裏的煤炭,還是因爲這裏的官吏,這裏的人怎麼看都比趙國那羣人要好相處,在這裏修建的話能少了很多的麻煩。

    可就算要在這裏修建,燕國還是要去的。

    在北方諸國裏,最難相處的大概就是這位燕王。

    趙王也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燕國的王城距離代國也並不遙遠,當趙綰等人到達這裏的時候,燕王的態度卻是有些不冷不熱的。

    “怎麼派的是尚方啊?堪輿家的人呢?”

    面對燕王的詢問,趙綰也不知該回答什麼。

    此刻的燕王儼然變成了絕對的堪輿吹,心裏認定的顯學只有堪輿家,因爲羅鏃的舉動,燕國從一個貧苦的大國,變成了一個有金礦的大國,這區別可太大了。不只是金礦,鐵,銅,煤,那是應有盡有...要是再有個銀礦什麼的,那是真的不得了。沒銀礦也沒有關係,就現在這些資源,就夠燕國發展個幾百年的了。

    燕國有極好的養馬場,又有這麼多的資源,燕王現在是什麼都不愁了。

    心情大好,甚至都不願意去爭什麼冶煉的利益。

    他似乎都有些看不上隔壁兩個“窮鄰居”了。

    這對趙綰來說,倒也是件好事,不必跟這個人來爭吵什麼。

    燕王這個人已經徹底飄了,只要開口,句句都繞不開自己的鐵礦,按着夏侯竈的話來說,這廝恨不得將有礦寫出來貼在腦門上,恨不得將自己吃飯的快子都給換成鐵製的。

    而趙綰在宴會上還見到了被封爲上賓的羅鏃。

    羅鏃看起來有些茫然。

    當趙綰來拜見他,表示很傾佩他點石成金的能力時,羅鏃許久都沒有說話。

    怎麼會這麼巧呢?

    自己去的地方還真的都能挖出好東西來??

    趙綰笑着說道:“我這次前來的時候,陛下還特意吩咐我,讓我告知您,在這裏勘探完畢之後,可以前往夏國進行勘探,既然是北部諸國,就不該落下夏國,夏國的資源本來就少,一直都是依靠着中原,若是他們也能找到什麼東西來,往後對夏國的發展也很有幫助....”

    羅鏃苦笑了起來,“這也不是我去了就能有....”

    燕王聽到兩人的談話,卻信誓旦旦的說道:“羅公啊,您就是太謙遜了,何以如此呢?有才能的人就不該如此謙遜才是,既然陛下讓您去夏國,那在勘探完之後,您就去看看好了,您怎麼可能沒有收穫呢?”

    羅鏃只是苦笑着,自己如今被捧得這麼高,也不知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燕王此刻又跟夏侯竈聊了起來。

    “我還以爲你是來調查水賊的呢。”

    “不知爲什麼,這沿岸的水賊忽然就多了起來,還想要劫掠倭島的銀船...還好被樓船軍發現,及時將他們打退,否則不堪設想啊,倭島的船隻都載運着大量的白銀,我們這裏的黃金也可能要走水路,如今這水賊太多,實在是讓人不安啊,你是廟堂的將軍,爲什麼不上奏廟堂,來清剿這些水賊呢?說起來,我已經三次出兵去清剿水賊了,可這些水賊都朝着南邊跑了,那邊我又不能過去...實在糟心啊!”

    夏侯竈皺起了眉頭,“哪裏來的這麼多水賊??”

    “利益所驅使啊,想想,一艘載滿了真金白銀的大船啊,能劫一艘,幾輩子吃喝不愁啊...”

    夏侯竈眼前一亮,隨即搖了搖頭,趕忙將某個危險的想法壓了下去。

    “那你說那些水賊的家底是不是很豐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