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來自安老爺的文化洗禮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歷史系之狼字數:5282更新時間:24/06/27 05:53:47
    厚德殿外,劉安眉頭緊鎖。

    厚厚的降雪覆蓋了整個長安城,這並非是什麼壞事,農家的人指明這是常瑞雪,又將是豐收的一年。

    氣候似乎正在發生某種變化,觀察天象的官員們說,對比往年,各地的溫度明顯下降,雪災已經明顯減少,哪怕是氣候最爲惡劣的燕,夏等地,情況也在逐步變好。

    這讓劉安喜出望外,還有幾個大臣趁熱打鐵,上書嚴明當今殿下治國有方,故而天降洪福,應該開始祭祀。

    劉安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特意賞他們前往廷尉跟宣莫如認真稟告這件事。

    劉安就覺得納悶,爲什麼自己都執政這麼久了,這些人還是將自己當作小孩子來糊弄呢?阿父不在,自己可以立功,但是絕對不能搶功,阿父很樂意看到自己做成很多事,但是如果自己效仿他來搶奪功勞,說什麼自己上位,天降洪福,阿父會很不高興,阿父不高興其實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他麾下那羣人會很不高興。

    劉長離開之後,劉安顯然變得成熟了很多。

    他要忙碌的事情很多,而他跟劉長不同,劉長喜歡開個頭,讓羣臣來忙碌,而劉安卻喜歡事事親爲,他整日都在忙碌,從早忙到晚,基本沒有什麼空閒時日去外出狩獵,好在,他也並不喜歡外出狩獵,偶爾能抽空讀個書,寫點東西,他就已經很知足了。

    他終於明白,自己在處政方面,跟阿父差了太多。

    他也想過要跟阿父那樣,將大事分攤給各個大臣們,自己坐享其成,但是這並非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羣臣到底可以發揮多少主觀能動性,這需要君王的意見,若是沒有君王給羣臣們指明方向,那最後大臣按着君王的思路所擬定出來的政策,往往跟君王的預期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而他也想過依賴張相,通過張相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國相是周昌,或許還有可能,可張蒼,就連劉長都無法讓他全身心的工作,何況是劉安呢?

    這坐享其成也是需要有本事的,劉安發現自己玩不來這一套,沒有強求,當即開始下一個模式,親力親爲。

    雖然這麼做會非常的疲憊,可劉安年輕力壯,精力充沛,加上他的文化水平較高,親自閱讀奏章也沒有什麼問題,所以到目前各方面的事情都比較順利。

    劉安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威望,羣臣不再敢輕視他,他通過權衡地方諸侯王和羣臣的關係,讓廟堂和地方達成了某種平衡,劉安有了制裁羣臣的手段後,又希望在廟堂裏達成平衡,張相不管朝事,他只能拉攏晁錯,通過晁錯來對羣臣對峙,達成廟堂內部的平衡。

    劉安是越來越像君王了,他的手段愈發的老辣,當他板起臉的時候,就連劉長的驕兵悍將都不敢太放肆。

    劉安站在厚德殿外,看着漫天的大雪,眼裏是深深的憂愁。

    夏無且站在一旁,披着很厚的衣裳,可依舊瑟瑟發抖。

    在另外一旁,則是一個逐漸長開的英武少年。

    少年看起來猶如翩翩君子,眼神凌冽,臉色略尖,顯得他有一種莫名的清冷,他斜着頭看向了夏無且,然後開口了。

    “老狗!”

    “這醫可是你舉薦的,若是我大嫂和猶子出了什麼事情,我非烹了你!”

    夏無且滿臉的悲苦,早知道自己就不回長安了啊。

    大的走了,沒想到小的還在。

    在劉長離開的這段時日內,緹縈有了身孕,並且即將臨盆,爲了保險起見,劉安讓夏無且爲自己舉薦幾個有名的接生醫.正在長安外遊玩的夏王劉賜得知這件事,火急火燎的返回,並且不忘記恐嚇一下夏無且。

    劉安不悅的說道:“賜不許對夏公無禮!”

    “夏公這些年勞苦功高,哪裏是你這小輩可以羞辱的?!道歉認錯!”

    劉賜撇了撇嘴,面對大哥卻不敢反駁,在劉長出征之後,劉安其實就充當了某種父親的角色,他要治理的不只是天下,還有自己的家庭。

    劉賜首當其衝,這些年裏也不知挨了大哥多少噸打,反正比起從前有長進,現在差不多是四天揍一次,不再是過去的三天一次了,這就是浪子回頭的鐵證啊!

    劉賜不情不願的嘟囔道:“夏公,恕我無禮”

    夏無且急忙搖着頭,他可不敢得罪這個傢伙,劉賜年紀輕輕,卻已經繼承了門楣,將家族理念發揚光大,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的成爲了遠近知名的紈絝,臭名昭著,惡跡斑斑,堪稱長安一大害。

    敢招惹他的人實在不多。

    各地的諸侯王也都很喜歡他。

    這些年裏,陸續有數位諸侯王先後來廟堂裏拜見劉安,表明自己的立場。

    而他們來到長安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去揍劉賜。

    按着趙王的說法,這有種揍老七的快感,讓人愛不釋手,想要揍劉賜的諸侯王請排隊,一個一個來!

    劉賜也不白捱揍,他這些仲父們揍完他還給錢給物的。

    自從劉長開闢了乞討式治國新理念後,劉賜發揚光大,開闢出了屬於自己的沙包式治國理念,想起自己爲大夏所付出的心血,劉賜潸然淚下。

    “老臣當不得.大王性情直爽,有高皇帝之風!”

    劉賜聽到他的誇讚,忍不住笑了起來。

    劉安卻怪怪的看了夏無且一眼,怎麼感覺伱是在偷偷抹黑我家的家風?

    就在他們等候的時候,遠處又出現了幾個人。

    “怎麼樣了??怎麼樣了??”

    曹姝的聲音很是急促,劉安急忙上前,滿臉的擔憂,“阿母.外頭風大,您何必外出呢?您不必擔心的”

    曹姝卻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你現在長大了,這樣的事情都敢瞞着我?!”

    劉良扶着曹姝,從相貌上來看,他跟劉賜一模一樣,身高相貌都是一樣的,只是.劉良的旗幟跟劉賜截然不同,很難想象,同樣的一張臉,一個看起來孤傲清冷,另外一個看起來卻是那般陽光。

    劉賜不悅的看着弟弟(哥哥),罵道:“讓你看着阿母,連這點事你都做不好?”

    劉良無奈的解釋道:“阿母直接詢問了城陽王.我如何攔得住呢.”

    “你就不會堵上城陽王的嘴?”

    “閉嘴!”

    劉安訓斥了一句,然後看向了曹姝,“阿母.只是不願意讓您太過擔心而已,沒什麼事,您可以詢問夏無且.而且吧,緹縈本身醫術就十分了得,說不定現在還在教那些接生醫該如何進行接生呢.”

    劉安倒是沒有說謊。

    因爲劉長在農業商業方面做到了極致,因此劉安只能通過文化取勝。

    他在加強大一統思想宣傳,建立大漢國家意識的同時,也在醫學領域進行了不少的革新,其中接生醫就是他最關心的一項了,劉安做出了一件引起無數爭議的事情。

    他在地方設立了由女性爲主的接生醫,緹縈就負責整理接生知識和相關的醫學內容,太子妃都被拉出來做事了。

    劉安注意到了地方的接生難題,孕婦的難產率極高,而阿父推行醫館後,這樣的情況也並沒有能得到什麼改善,劉安經過調查發現了其中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醫館是不能主動上門的,孕婦忽然生產,家人不敢讓她趕路,也來不及去找什麼醫,索性就由家裏有過生產的老人或者鄰居有過生產經驗的老人來進行接生工作。

    第二個原因是醫館的醫生都是男的。

    大漢的風氣不像後來那麼拘束,但是,接生這種事情,若是讓男醫來做,那些當家的男性似乎還是有些不情願。

    劉安開始想辦法解決這樣的難題。

    他設立了專門的學校,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女性醫生,並且願意在醫館裏給她們官職和爵位,希望通過她們來解決難題的問題,儘量的保住更多人的性命。

    讓女子來學習新技術,並且讓她們擔任官職,給與她們爵位??

    殿下這是要幹什麼啊??

    大漢的女性是可以有爵位的,但是她們的爵位是來自阿父或者良人.或者是來自皇帝的直接賞賜,比如做了什麼讓皇帝十分開心的事情,直接點名賞賜高級爵位,可爵位在女性羣體裏並不普遍,通常只是男人的東西。

    劉安的想法引起了廟堂的轟動。

    羣臣就圍繞着到底該不該讓女性接受完整的教育,該不該讓女性當官,該不該讓女性有爵位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到最後討論甚至變成了該不該讓女性擁有考太學的資格,該不該讓她們學習學問等等。

    羣臣大多是反對的,秦國對女性的態度是保護且不尊重,秦國保護女性,不許良人對她們進行毆打,也允許她們離婚,漢朝繼承了秦國的制度,在律法上支持離婚,只是在民間輿論上可若是憑藉着這些就說秦漢是非常尊重女性的,那也不太對,女性還是被當作附屬品,除卻正式的妻,其餘的妾都是私人物品,可以轉贈或者購買,就是正式的妻,在良人面前也很少有發言權.哪怕是皇帝的女兒一樣。

    爲什麼老劉家總是生兒子呢?因爲女兒是沒有被記載,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

    我們所知道的那些公主,都是因爲做過什麼大事,或者嫁給了什麼人而留下了名字,例如漢文帝的女兒,若不是嫁給了周勝之,有了記載,那就真的沒有人知道他還有女兒.

    爭論還在繼續,劉安卻已經開設好了學府,支持女性前來學習。

    原本劉安還以爲想讓女性主動來接受相當教育不太容易,可事實跟他所想的不同,在學府開設的那一天,就有數千女性慕名而來,希望能學習接生的知識,希望能擔任官職。

    劉安覺得,自己似乎還是輕視了她們。

    那些負責教授的老師都快不夠用了。

    而她們還提出了其他要求,她們希望啓蒙學府能招收女孩來入學,甚至希望給與女性參與廟堂考覈的權力,一視同仁。

    來自劉安的文化轟炸讓羣臣吵開了鍋。

    曹姝顯然也知道這些事情,她看起來還是有些擔心,沒有再說什麼,站在一旁等候了起來,劉安急忙將自己的外衣披到了阿母的身上,一同等待。

    “怎麼樣了?怎麼樣了??”

    隔着大老遠,都能聽到樊卿那急促的聲音,樊卿,雍娥,劉姈,曹姝的三個女兒趕到了現場。

    她們一來,就開始嘰嘰喳喳的說個沒完。

    劉賜拉了拉劉安的衣袖。

    “大哥,你不是說要用女人當官嗎?我覺得可行啊,讓她們當御史啊,一開朝,就讓她們開始議論,保準羣臣聽着就頭暈,什麼都答應了.”

    劉姈耳尖,聽到了劉賜的嘲諷。

    她仰起頭來,不悅的說道:“那還不如讓我們來當夏王呢,反正當夏王什麼都不用懂。”

    劉賜笑着,揉了揉她的腦袋。

    就在這個時候,負責接生的女醫生激動的走了出來。

    “殿下!殿下!恭賀!恭賀!!”

    聽到女醫生的話,劉安鬆了一口氣,緊繃着的神經頓時鬆懈。

    “男孩.是個男孩!”

    劉安渾身都哆嗦了起來,他也說不上這是個什麼滋味,他呆滯的走進了殿內,完全不顧及身後的幾個人,衆人開心的笑着,劉賜更是抱起了劉姈,大聲歡呼着。

    劉安抱着懷裏的小生命,激動的坐在了緹縈的身邊。

    那小家夥皺巴巴的,緹縈滿頭大汗,卻還是看着自己的孩子,隨即又看了看劉安,笑着說道:“怎麼感覺更像阿父啊?”

    劉安再次打量着孩子,方纔沒注意,緹縈這麼一說,好像還真的很像阿父。

    “像阿父也很好啊,只要別像賜就行”

    “緹縈啊真的是.”

    劉安抿了抿嘴,卻不知該說什麼,緹縈笑着回答道:“殿下不必言謝。”

    “醫館那裏的事情如何?沒有出什麼大事吧?”

    劉安搖着頭,“你就安心休息好了,先不要擔心那些女醫生的事情.我會儘快解決的。”

    緹縈長嘆了一聲,有些後怕的說道:“生產,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殿下當初所想的是對的,接生醫不能不重視我在親自體驗後,有了更多的想法.”

    劉安笑呵呵的聽着妻說着這些事情,有個醫術了得的妻,多好啊。

    緹縈說着說着,忽然盯住了劉安,“殿下這臉色來,衣襟稍微往下.您是不是喝酒了??我不是說了嘛?您不能飲酒,您的身體特殊飲酒易得癬.還有,來,對我哈氣!”

    劉安抿了抿嘴,好吧,也有不好的地方。

    他抱着懷裏的孩子,溫柔的看着妻,“你放心吧,我會解決的,其實很好解決,其實我不曾動用而已”

    劉安所引發的文化震動擴散到了各個領域,尤其是在太學,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在太學內的中場之上,兩位學子就按着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若是給與女人爵位,那孩子該去繼承誰的爵位呢?”

    “父母都有爵位,這豈不是亂套?”

    “賞賜的耕地該怎麼辦呢?”

    “若是女人都去當了官,那誰來持家呢?自古都是男主外,女主內.這麼做會使得內外不安,陰陽顛倒,實在不是治理國家的辦法!”

    “況且女子向來愚笨,目光短淺,遇危則亂,遇安則奢,從未聽聞有賢明之相有女兒身”

    有學子提出自己的看法。

    而坐在他面前的人,身材高大魁梧,孔武有力,看起來很嚇人,實際上卻很溫柔,正是劉勃。

    劉勃平靜的說道:“這些年裏,大漢的領地已經非常龐大了,各行各業明顯出現了人手上的不足讓女人也參與到各行各業之中,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能增加人力的行爲.能做事的人多了,大漢才能興盛,而一個家庭裏,若是雙方都能掙錢,那這個家庭是否就會變得更加富裕呢?國家興盛,百姓富裕,爲什麼說是不合適的呢?”

    “至於持家的事情,我們並非是要強迫女人都去當官工作,我們只是不反對而已他們要如何持家,難道還要過問您的意見嘛?”

    “至於您說女子愚笨.請問您阿母是如何人?”

    對面那學子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在以孝治國的大漢,說自己阿母的壞話,這不只是會葬送政治生命,物理意義上的生命可能也要一起被葬送。

    “我並非是女子不敬,只是覺得不合適做官而已”

    朝議再次開始,羣臣相繼入場。

    最近的大漢並不太平,因爲女性的問題,羣臣們爭吵的也很激烈,權貴們似乎都是持反對態度的,殿下先前一直想讓那些泥腿子們跟我們一樣擔任官職,瓜分我們的利益,這本來也就算了,現在甚至還想讓女人也騎到我們頭上來??又來一個瓜分利益的,這如何能行啊??他們打定主意,無論殿下這次用什麼辦法,他們都絕對不同意。

    這次的朝議與過去截然不同。

    一個手持龍頭柺杖的老婦人緩緩走進了厚德殿,羣臣驚悚的起身。

    老婦人朝着上位緩緩走着,嘴裏還在唸叨着。

    “我聽人說.你們覺得女人不懂治國不配任職,不配擁有爵位?”

    ps:今天是真的沒辦法更新了,昨天把存下來的那部分給用掉了今天徹底沒存稿,明天早起早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