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危!!!!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歷史系之狼字數:5509更新時間:24/06/27 05:53:47
    柴奇被人扶着,艱難的坐在了劉長的面前,迫不及待的

    說起了正事。

    '那路屬實難走啊那些賊人多是躲在山林之中,亞夫便以重金請了百餘嚮導”

    柴奇先前是跟着羣賢去了巴蜀討伐賊寇,柴奇雖然不是羣賢本出,可因爲言行頗合羣賢的作風,故而被劉長派往羣賢的隊伍裏,與周亞夫

    一同出征,人數並不多,除卻周亞夫的本部三幹人,還有從巴郡召集的一幹民壯,以及北軍的一個屯。

    “那戰況如何?”

    “不知道啊我連敵人的面都沒有見到”

    柴奇也是倒黴,跟着大軍進山作戰,還沒有見到敵人,便從山上摔落,若不是夏侯竈救下了他,只怕就要摔死在巴蜀羣山之中了,“我險

    些就要變成大漢第一個摔死的侯了”

    “那邊的山路甚是難行,下了雨,便更是不堪亞夫登山的時候,便讓我們用繩子綁着腰,大家連在一起免得有人摔落”

    那你怎麼還會摔傷呢?”

    哦,是我摔下去之後才制定的。”

    “那你也算是對戰事有些貢獻了。”看着大王這幸災樂禍的模樣,柴奇煩悶的說道:“這般貢獻,倒不如沒有。”

    “無礙以後有的是機會,來,吃點肉補補身子!”

    兩人坐着聊了起來,劉長搖着頭,“你們出發都這麼久了到現在都沒有人傳給我戰報”

    柴奇沉思了片刻,問道:“他們登山時用繩子互相捆綁着不會都一同摔死了吧?”

    “放屁,哪有幾幹人一同摔死的道理?”

    "那就是路途遙遠驛卒大概還在路上。”

    劉長想了想,大概是這樣。

    劉長還不曾去過巴蜀,與柴奇吃着肉,問起了巴蜀那邊的情況,柴奇倒是知無不言,他熱情的爲大王彙報起了巴蜀那邊的民生情況。

    "那邊的美人呦那叫一個養眼,若不是怕不是敬亞夫的爲人,我是真想在那邊納幾個妾的,我身爲侯,納八個妾不過分吧?”

    “不過分,不過分,繼續說!”

    “她們可比長安的美人要豪爽多了,還有人圍在我們校場外,愣是說要找個良人去。”

    “哈哈哈,依寡人那羣賢的德性,豈不是要爭着做巴蜀婿?”

    "大王實在是太輕視我們了,我們都是連忙推讓,推着推着夏侯竈和樊伉就打起來了。”

    “最後夏侯竈打贏了,便告知那美人,等打完仗便去尋她。”

    “哈哈哈!”””那邊的美酒也是好吃。“有多好吃?”

    “就這麼給大王說吧,爲了這頓酒,挨亞夫一頓軍棍也值當!”

    “那你挨了幾次?”

    “我挨的比較少,挨了六次。”

    “那邊有跟中原不同的牛肉,配上那酒,當真是人間一絕啊,若是再有美人服侍”

    聽到柴奇講述巴蜀的民生情況,劉長頓時就有些坐不住了,他義正言辭的說道:“巴蜀乃是大漢之寶地,寡人不去巡察是不行的,寡人當

    親自前往,好生治理巴蜀,讓巴蜀能成爲大漢之糧倉!”

    兩個混蛋在這裏聊的很是開心,柴奇一番話說的劉長心裏直癢癢,恨不得現在就飛去巴蜀,好好品嚐一下當地的民生情況。

    新擔任的謁者僕射張釋之站在一旁,臉色愈發的漆黑。

    所謂謁者僕射,就是負責朝廷禮儀與傳達使命,算是給劉長跑腿的,當然也是監

    督他有沒有不對的行爲。

    顯然,現在劉長的這個行爲就已經很不對了。

    張釋之平靜的說道:“巴蜀道路艱難,路途遙遠,大王要前往巡察,怕是要以年計,若大王去了,那廟堂之事又當如何呢?只怕大王是去

    不成了。”

    劉長一愣,柴奇卻不悅的看着張釋之,罵道:“我與大王交談,哪有你插嘴的份!”

    劉長有些困感,“不對啊,當初秦王巡遊天下,也沒有那麼長的時日,寡人出巡巴蜀,怎麼還要那麼長的時日呢?”

    柴奇咧嘴笑了起來,“"大王啊,這個我是知道的!”

    “哦?”

    “我聽聞,那秦王之所以行路快,是因爲他的戰馬有八條腿”

    "放屁!"

    劉長居然還期待這個傢伙能說出緣由呢,他看向了張釋之,張釋之很是平靜的回答道:“馳道。”

    那一刻,張釋之看到自家大王的眼裏射出一道精光來,他猛地反應過來,瞪大了雙眼。

    “大王啊!臣老矣,請讓臣告老還鄉吧!”

    周昌坐在劉長的面前,臉上滿是絕望,鐵了心的要告老還鄉。

    不能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就不是佞臣的問題了,再待下去以後就該被後人掘墳了。

    張釋之慚愧的站在一旁,他這屬實是有些對不起周相。

    “大王大漢能做國相的人這麼多,要不就換一個吧!”

    “臣實在是做不了。”

    劉長笑呵呵的安撫着周昌,“周相啊,這件事,除了您還有誰能辦好呢?當初以秦國的國力,都能修建十幾條馳道,如今大漢國力昌盛

    遠超秦國,爲什麼反而不能修建了呢?”

    “大王啊秦修馳道,道寬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樹,伐木爲車軌,兩旁以鐵築如此浩大的工程,大漢如何能辦的起?”

    “哼,秦王辦得,我唐王就辦不得?”

    “秦辦完最後一條馳道之後,秦就滅亡了。”

    周昌這次表現得很是堅決,哪怕劉長以張不疑來要挾,周昌也不服從。

    張釋之趁機說道:“大王您有所不知,當初連年戰爭,使得馳道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大漢初立,連顏色相同的馬都找不到,缺乏戰馬,

    因此這馳道便荒廢了,因爲沒有作用,在高皇帝開始就拆馳道爲用,大漢要百姓們開墾土地,很多馳道是修建在平坦原野上的,因此都變成

    了耕地”

    “況且,大王,這馳道乃是耗費天下百姓來爲天子修建一條能前往各地的道。”

    “如今濫用民力,秦國又怎麼能不滅亡呢?”

    這馳道,並非是後世的道路,這是鐵路,是有軌道的,同時,它也不是全國百姓所可以用的,這是皇帝專屬,只有皇帝的馬車可以在馳道

    來回行走,其他人,便是太子也不行!

    因此,張釋之才會說秦王的行爲就是以天下之力爲自己修建道路。

    不過,這道路也不能說沒有作用,這馳道加強了廟堂與地方的聯繫,畢竟縮短了皇帝前往各地所耗費的時日。劉長大手一揮,說道:“寡

    人豈是秦王那樣的昏君?寡人不是要重建馳道,是要維護原先的秦馳道,秦修建了那麼多馳道,就是毀了八成,也該有完好的吧?這些馳道就如此荒廢了,豈不是可惜?”

    “何況,寡人不是要弄什麼皇帝道,修補之後的馳道,以後就讓將士們和官吏們通行,讓他們可以隨時稟告軍情,讓官吏們可以前往各地

    下令,如此豈不是有大功於社稷?”

    劉長詢問道。

    這馳道,是全世界第一個“鐵路網”,從咸陽出發,包括了全國,乃制巴蜀,南方這樣的地方,都有馳道,始皇帝耗費了那麼多的人力和

    物力來搞出了這樣的大工程,公元前兩百年修建的全國性鐵路網啊,這多離譜?

    可這鐵路網在漢朝就荒廢了,主要就是大漢缺糧,缺錢,大漢初的幾代皇帝都不願意濫用民力去搞這些東西,而原意搞事的某位武帝執政

    的時候,馳道早就沒有了可以修補的可能,已經完全被摧毀了。

    但是現在不同啊,馳道雖然損壞嚴重,可秦王的基礎還在,若是修補一番,還是能用的。

    而且劉長是準備將這秦王留下的鐵路網掌出來用以國事的。

    有現成的鐵路網不去用,放任其被損壞,唐王可做不來這種事。

    "大王.您的想法很好,只是,就是修補秦國留下的馳道,那也是不小的支出啊”

    “要調集多少民力啊?”

    “要耽誤多少耕地啊?”

    周昌發自靈魂深處的質問,將沉浸在美夢之中的劉長又拉回了現實。

    “這大漢怎麼就這麼窮呢?做什麼都沒錢!”

    劉長抱怨着,心裏很是煩悶,大王創業未半而中道沒錢生措地方了,過去的秦王把天下的民力都用到幾十年之後了,弄得大漢只能過着這

    般苦日子。

    老漢人窮慣了,連一萬民壯都不敢調用。

    劉長終於明白,阻礙自己實現宏圖大志的,只有錢。

    周昌還在喋喋不休的給劉長說着這些工程的困難,而張釋之此刻皺着眉頭,回想着大王方纔的言語,若有所思。

    “周相啊我們怎麼這麼窮啊”劉長感既道。

    “實在是大王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各處都缺錢啊”

    劉長想了片刻,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叫道:“寡人有妙計了!”

    周昌驚懼,您可幹萬不要有妙計啊。“大大大王,您欲何爲啊?”

    “我們不是缺錢嘛?”

    “是啊。”

    “那我們多鑄錢不就好了,收天下之銅,需要多少錢就做多少錢!”

    劉長激動的說道。

    周昌眼前一黑,張釋之卻說道:“大王錢不能用來吃,若是大王能憑空造出糧食來,或許還能辦成。”

    劉長有些失望,“寡人這上哪兒變出糧食來匈奴都跑光了,想借點糧食都不容易這匈奴人也不厚道”

    周昌鬆了一口氣,看着一旁的年輕人。

    他先前並沒有理會這個年輕人,畢竟能被大王留在身邊的人,德性如何,周昌是最清楚的,當時張不疑的那一句老狗,周昌現在想起來都

    覺得很生氣,有的時候他躺在牀榻上一晚上都睡不着,一直都是在想着這件事,越想越氣。

    可經過方纔的那些言語來看,這個年輕人似乎很有才能啊,而且性格不像那些舍人一樣可惡。

    注意到周昌的眼神,張釋之低頭微微行禮。

    周昌將這個年輕人記在心裏,隨即告別了劉長,匆匆離開。

    劉長鬱悶的坐在殿內,“可惜可惜啊,現成的馳道啊,修補修補就可以用的”

    "大王,您真的會允許其他官吏和將士們用馳道嗎?”

    張釋之好奇的詢問道。

    ”那是自然,這馳道多好啊,雙向的,一個從咸陽呸,新城出發,一個從外地到新城來到時候,我們將新城與長安連起來,就能讓廟堂的

    政令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地方,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地方的情況大漢的疆土會越來越大,當初阿父分封諸王,就是因爲廟堂無法及時治理地方”看着大王臉上那憧憬之色,張釋之忽

    然說道:“若大王真是如此想的那大王在各地之風評,多有不實。”

    “他們都說寡人什麼?”

    “說您網剛愎自用,濫用民力,暴虐殘酷,貪圖享樂”

    "哈哈哈~~"

    劉長完全不在意這些,他搖着頭,“寡人大度,不在意這些言語況且,他們說的也不能說都是錯的,畢竟這馳道修成了,寡人肯定是要

    最先上去巡察一下巴蜀的”

    張釋之輕笑了起來,“大王,若是如此,臣願意爲您功成這件事。”

    “你??”

    “周相辦不成的事情,你能辦成?”

    “怎麼,你能憑空弄出糧食不成?”

    “臣會盡力而爲。”

    “比如?”

    “比如大王所說的錢幣。”

    張釋之很是認真的說道:“大王要多鑄錢,這是不對的,可如今的錢幣,也很不對高皇帝時,各地私鑄錢幣,弄得天下貨幣混亂,無法交

    通,到太后陛下之時,因天下貨幣混亂,故而廢除私鑄幣,不許郡縣百姓鑄幣,又因爲貨幣不同,太后親自設立五銖錢,百姓常常剪幣而

    用,太后便以圍邊。”

    提起五銖錢,很多人都下意識認爲是漢武帝時的變革,卻很少有人知道,

    呂后才是第一個做這件事的人,並且,親自參與了錢幣的設計,以五銖爲計重單位,只是後來被廢除了幾次,到武帝時又經歷了幾次改

    革,大概是他們都不願意用太后所設立的錢幣,改來改去,最後還是五銖最香。張釋之說道:“只是,太后做五銖錢,卻不曾廢除半兩錢,

    部縣不鑄幣,諸國卻還在鑄幣若是大王能確定五銖幣,禁用其他錢幣,再廢除諸侯國私自鑄幣的權力,專門設立一個機構,來負責錢幣

    之事,就能爲廟堂憑空變出不少的糧食。”

    “這麼做能變出糧食來??”

    張釋之點着頭,又說道:“制於馳道之事,完全可以分段交給沿路的部縣和諸侯國來操辦廟堂缺錢,可這些諸侯國可是富裕的很”

    劉長眼前一亮,拉着張釋之的手,“好啊,你的想法與寡人不謀而合啊!”

    “寡人也不瞞你,其實寡人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其實苦於沒有人能執行,因此沒有提起!”

    張釋之也有些驚訝,“不曾想原來大王也有這樣的想法,那爲何方纔不告知周相呢?”

    “咳,周相對寡人有偏見,怕是不肯聽從寡人方纔就是特意給你表現的機會,寡人看周相對你很是滿意,不如你去找周相,來談論這

    件事,看看周相能否按着寡人的意思來操辦此事!”

    “唯!!”張釋之即刻答應了。

    當他走出皇宮的時候,卻是不由得感既。

    “都說大王不好讀書,粗鄙莽夫,今日看來,實在是世人之愚見,真雄才偉略之君也!”

    劉長此刻卻咧着嘴,傻笑着來到了長樂言官。

    “阿母!!"

    聽到這叫聲,呂后便長嘆了一聲,清了清面前的案牘,等劉長坐下來之後,很是乾脆的問道:“說吧,什麼事?”

    “阿母,我是特意來拜見你的,寡人堂堂大丈夫,便是遇到什麼事,也都是自己來解決,豈能勞煩阿母?”

    “哦”

    呂后明白了,問道:“那你做成了什麼事?”

    這廝來長樂官,如果不是來求助的,那肯定就是來炫耀的。

    呂后對這廝實在是太清楚了。

    劉長果然傻笑了起來,“寡人今日想到了一妙計!”

    很快,劉長就說起了錢幣和馳道的事情。

    “嗯.或許可以。”

    呂后只是點了點頭,劉長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呂后的身後,輕輕揉着她的肩。

    “阿母,您說怎麼樣才能讓周相答應操功這件事呢?”

    “要不您跟他吩咐一聲?”

    劉長這手都跟呂后的頭一樣大了,放在她的肩膀上,猶如兩個熊掌一般,劉長滿臉堆笑,活脫脫一個小人模樣,呂后滿不在乎的說道:

    “若是周相不許,我便與他說說。”

    “太好了!阿母!”

    劉長激動的坐在呂后的身邊,還想要贈一蹭,奈何,他已經長大了,阿母也抱不動他,呂后很是嫌棄,“"你這般大的人,安都不這麼與我

    鬧!你還整日粘着我做什麼?!”

    呂后看着面前這個憨憨,伸出手來,幫着他擦了擦嘴角的漬,

    “唉家門不幸啊我怎麼會有你們樣的孩子”

    “阿母,你下次罵大哥的時候能不能不要將我帶上?”

    “你大哥今日來過。”

    “嗯?

    呂后眯起了雙眼,“他說想給祥換個封國。”

    “啊??河西不是挺好的嗎?他想封到哪裏去?”

    “不是你大哥是另有他人教唆。”

    劉長臉上的笑容頓時就凝固了,“阿母,無礙的這些事,我自己就能處置好了,您就安心休息不必理會的。”

    呂后住着柺杖,緩緩起了身。身軀有些佝僂,白髮蒼蒼。“長啊我老矣。”

    可是我的眼神還不錯,看的還算清楚。”

    “有些人啊,是留不得了。”

    PS:昨晚沒有本章說可以抄,就開了直播,當場跟讀者們要本章說,得到了不少評論,還得到了一個神評,有個哥們問我晁蓋以後會不會

    跟南越王有交際。也就是本章說不在了,不然這評論一定是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