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張不疑!挑釁他們!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歷史系之狼字數:5269更新時間:24/06/27 05:53:47
    當張不疑騎着高頭大馬,帶着隨行的甲士走進了長安城的時候,這裏的甲士並沒有敢上前攔他。

    面對這位傳聞中的新三公,長安新貴,城門校尉即刻行禮拜見。

    張不疑瞥了他一眼,不悅的問道:“我帶人前來,爲何不盤查?!”

    “張公前來,如何敢盤查?”

    “陛下讓你駐守長安,就是讓你盤查來往之衆人的!你若是因懼怕而不敢盡職,那你還有什麼顏面站在這裏呢?!”

    城門校尉心裏暗罵了一句晦氣,可還是急忙謝罪,令人盤查張不疑一衆,就在盤查的時候,張不疑已經完全進入了三公的身份之中,不可自拔,他也不忘了要點醒這位“不稱職”的城門校尉,慢條斯理的說道:“往後啊,無論是誰人進出,都要盤查,除卻陛下之外,其餘衆人,都不能隨意進出!”

    “便是先帝要進出,也得盤查!”

    “先帝??”

    城門校尉一愣,笑着說道:“張公說笑了,高皇帝如何還能進出長安啊...”

    “我說的是宣室殿裏的那位先帝!”

    “啊??陛下何曾退位?”

    “怎麼?!你莫不是看不起我家陛下?!”

    “不敢!!”

    城門校尉低着頭,臉色蒼白。

    張不疑傲然的說道:“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國無二君,家無二尊,從今日起,再有人敢言語我家陛下的,處斬!”,如果說劉長開口就是老昏君,那張不疑開口就是奸臣,自古昏君身邊就一定會有幾個小人來輔佐,而張不疑擔任這種身份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當這位新三公走進了長安的時候,城門校尉擦去了汗水,不悅的對左右說道:“真佞臣也!!”

    張不疑來到皇宮的時候,就已經變了臉色,不再是原先那般桀驁的模樣,彎着腰,滿臉堆笑,簡直就是佞臣之中的佞臣。

    “陛下!”

    在跟着近侍走到厚德殿之後,張不疑迫不及待的行禮拜見。

    劉長此刻正跟劉盈坐在一起說着什麼,被張不疑這麼一叫,劉長眼裏滿是無奈,看了看一旁的劉盈,“亂叫什麼?!陛下在這兒呢!”

    張不疑卻並沒有起身,只是保持着拜見劉長的姿勢。

    劉盈驚訝的打量着他,並沒有生氣,笑了笑,問道:“這是留侯家的長子吧?”

    “是啊...二哥啊,這廝平日裏就是胡言亂語。”

    “無礙,你都已經謀反了,稱得起一聲陛下。”

    劉長這才瞪了張不疑一眼,罵道:“傻站着做什麼?滾過來!”

    張不疑笑呵呵的坐在了劉長的身邊,很是激動的說道:“陛下!我當三公了!”

    “這就是寡人下的令,還需要你特意來告訴寡人嗎?!”

    張不疑看起來很是激動,根本壓抑不住內心的那種喜悅,滿臉的笑意,這也正常,畢竟他爹都沒能當過三公,他當上了,這三公可是百官之首,天子左右手,尤其是御史大夫,很多人都誤以爲御史大夫只是監察,實際上,御史大夫的職權極大,根本就是國相預備役,那是多少人做夢都想要得到的位置啊。

    說起來,若不是如今青黃不接的,朝臣又不太聽話,這御史大夫的位置還真輪不到張不疑這廝。

    “好了,別笑了,多難看啊...給留侯留點面子吧!”

    劉長嫌棄的看着得意忘形的張不疑,“你怎麼回來的這麼快?”

    “哈哈哈,陛下以要任來委託,我怎麼敢晚來呢?”

    反賊此刻算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無論劉長怎麼罵,都是那副笑吟吟的模樣。

    “好了,你且坐一會,稍後我再跟你說!”

    劉長說着,又繼續跟劉盈聊了起來,很快,就有人端着飯菜走了上來,張不疑有些驚訝,近侍所拿來的飯菜,只是兩碗粟,上頭還有些野菜,非常的簡陋,劉盈同樣如此,他茫然的看着面前的粟,翻來覆去的看,“長弟啊,這是什麼意思?”

    “你說要請我吃飯...我可是半天都不曾用膳...”

    劉盈看着劉長,大費周折的,你就請我吃這個?

    劉長卻拿起了飯碗,也不回答,只是大口吃了起來。

    劉盈遲疑了片刻,也吃了幾小口。

    “陛下簡樸!以身作則!勤儉至此!實在令人感動!臣...臣...”

    張不疑揉着雙眼,感動的“哭”了起來。

    劉長瞪了他一眼,“少放屁!你再這樣,寡人就讓欒布來擔任御史大夫了!”

    張不疑頓時低下了頭,不再奉承。

    “兄長,我先前外出,遇到幾個農夫,跟他們談話的時候,說起了爵位的事情,他們都很開心,說當今天子讓他們吃上了飯,肯定是因爲稅收的太低,因此天子才無奈的賣爵,這都是那些百姓們讓我帶給你的...說怕你餓着肚子!”

    劉盈瞪圓了雙眼,“可..這都是你做的啊...”

    “是啊,所以我們倆一起吃,也有你的份,你吃不吃?”

    劉盈低着頭,看着手裏的粟,頓時也開始大口吃了起來。

    劉長用衣袖擦了擦嘴,“二哥,如今這天下百姓,對天子可是相當的尊重啊...視爲聖君...我看啊,就這麼下去,等你死了,也能混個不錯的諡號...事我來幹,功勞你來背...何其不公也?”

    那粟並不多,劉盈很快就吃的一乾二淨。

    他笑得很是開心,這頓飯的滋味實在是太香甜,竟比酒肉更香,他也學着劉長那般隨意的擦了擦嘴,不顧劉長的抱怨,咧嘴笑着說道:“這怎麼是不公呢?事也不是你在做啊,最不公的就是陳侯了,事他來做,出事了也是他背...”

    “哪有,一直都是寡人勤勤懇懇...”

    “哈哈哈...長弟啊,這都不重要,天下百姓過得好,這最重要...我雖一事無成,可能看到民間這般富裕,倒也如願了!”

    劉盈鬆了一口氣,彷彿有什麼重物從他的身上掉落那般,只覺得無比的輕鬆。

    劉長拍了拍劉盈的肩膀,“二哥啊,會越來越好的...你要是在皇宮裏待得心煩,便去各地轉一轉...只要每次去不會給我帶幾個嫂子回來,那就沒問題!”

    劉盈知道劉長還有大事要做,就沒有繼續打擾,剛剛走到了門口,劉盈忽然板着臉來,大聲的罵道:“你就這般羞辱我?!且等着吧!!”,咆哮之後,劉盈便怒氣衝衝的離開了。

    張不疑此刻目瞪口呆,“他...他...怎麼敢...”

    張不疑猛地跳起身來,就被劉長一把拽着,強硬的按在身邊。

    “這是我吩咐好的,你就別再跳了!”

    劉長環着張不疑的脖頸,問道:“知道我爲什麼讓你來擔任三公嗎?”

    “因爲我的才能!”

    “呵,你還真是自信啊!”

    “爲了監察百官?”

    “也不是...你看啊,如今的廟堂,死氣沉沉的,暮氣太重,你呢,又是坐不住的性格,我讓你擔任三公,就是想讓你帶動其餘大臣,讓他們忙碌起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那我具體該怎麼去做啊?”

    “去招惹那些大臣,去諷刺他們,挖苦他們,讓他們仇視你,痛恨你...”

    張不疑還是有些困惑,“陛下,您爲什麼要跟羣臣過不去呢?若是覺得羣臣年邁,換一批不就好了?”

    “換一批,你說的容易...目前誰能取代他們?他們如今都開始享福,能不幹就不幹,完全沒有衝勁,寡人想做什麼,他們都想要勸阻,你得讓他們動起來,讓他們不能安心享福....”

    劉長這麼一說,張不疑大概就明白了。

    “我要去挑釁他們,讓他們不得安寧?”

    “對!挑釁他們!這種事,你是最擅長的!”

    “我知道了!”

    張不疑頓時自信滿滿,在招惹別人方面,他是頗有造詣的,既然是天子下令,那他就只好全力而爲之了。

    劉長又對他吩咐了幾句,這才揮揮手,讓他離開了皇宮。

    送走了張不疑,劉長便來到了陳平他們處理奏表用的別殿裏,陳平坐在上位,看着屬吏們忙碌着,這些平均年齡二十出頭的年輕屬吏們,此刻很是忙碌,不斷的翻閱奏表,劉長到來之後,他們也依舊沒有停下手裏的工作,畢竟劉長來這裏的次數也不少,他們也都習慣了。

    劉長坐在了陳平的身邊,看着那些忙碌的傢伙們,不由得笑了笑,這些可都是他以後的三公九卿啊。

    “仲父啊...各地的情況如何?將士們,官吏們還都滿意嗎?”

    “自從大王提升他們的俸祿待遇之後,民怨少了很多,只有少數人還在抱怨,其餘大多數,都是不再反對...畢竟拜爵換取的粟落在他們自己的身上。”

    “只是,限制爵位之後,納粟的人就不如原先那麼多了。”

    “這無所謂,拜爵之事,不過是權宜之策!”

    “只要能挺過這段時日,往後,大漢的糧食就不會再緊缺...雖然稅賦低,可耕地卻越來越多...”

    “我已經吩咐太尉,準備在邊關地區正式開始軍屯,明年之後,糧食就不會成爲讓大漢頭疼的難題了。”

    劉長顯然不是只有賣爵這麼一個辦法,賣爵不過是爲了過渡,支撐起這段時日裏的支出而已。

    如今的廟堂,分成了內朝和外朝,內朝作爲輔佐官,雖然職位都不是很高,卻能幫着劉長來批閱奏表,權力極大,而外朝那就是純粹的做事,雖然也能商議政務,可對決策的影響力儼然是不如內朝的。

    外朝的領袖是周昌和張蒼,內朝的領袖是陳平,三方對峙,劉長才能安心去享樂。

    如此對立,並沒有造成政務混亂,反而是一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

    陳平看了一眼劉長,“只是這些糧食,只怕是支撐不住多久。”

    “哦?”

    “大王若是執意外出作戰,這點糧食,還是會很快就被消耗完的。”

    “存糧食不用來打仗,等着別人來搶嗎?”

    劉長不在意的說道:“北軍和唐國的軍隊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匈奴那邊的消息,就能即刻出征了。”

    陳平早已習慣了這位窮兵黷武的大王,沒有絲毫的意外,“大王若是要親自出征,國之大事,還是得選擇一個人來託付。”

    “我早就有了人選!”

    “大王啊...天子可當不起這般重任,如今廟堂所推行的事情諸多,要推廣大王所編寫的新文字,還要舉辦科舉,還要印刷書籍,戍邊軍屯,收復南越,鹽鐵之事...天子可管不過來啊。”

    聽到陳平的話,劉長一愣,“兄長不行嗎?”

    “不行。”

    “那你來?”

    “臣還得處置奏表...怕是不妥。”

    陳平搖了搖頭,劉長皺起了眉頭,陳平提醒道:“諸事正是最繁忙,也是最重要的時候,若是大王不能找出一個合格的人選,只怕會引起大亂,諸事不順。”

    “哼!這點小事,豈能難到寡人?”

    “寡人雄主也,這不過是小事!寡人自有安排!!”

    劉長傲然的回答道。

    陳平便沒有追問。

    .......

    “阿母~~~~”

    “你嚎什麼?!”

    呂后不悅的瞪着面前的“雄主”,劉長突如其來的一嗓子,嚇得她差點連手裏的竹簡都給丟了出去。

    劉長委屈的看着她,“我要外出打仗了,國內的事沒有人看着!”

    “所以呢?”

    “阿母要幫我呀!!”

    呂后看向他的眼神滿是嫌棄,“你不是說讓我安心享福嗎?這才多久?你平日裏的能耐哪兒去了?”

    “不是寡人沒有能耐,是羣臣不行,沒一個能鎮得住的。”

    “呵...”

    呂后冷哼了一聲,看着一旁偷笑的劉安,認真的說道:“看到了嗎?要引以爲戒,不能學你阿父。”

    “我知道了!”

    “你知道了什麼?找你阿母去!”

    劉長喊道,劉安卻躲在呂后的身後,嘟囔着嘴,低聲嘀咕着什麼。

    呂后搖了搖頭,“你要去打哪兒?”

    “烏孫和稽粥。”

    “去多久?”

    “不知道...冒頓無法再領兵了,應當不會太久。”

    “嗯...好,你安心去吧,國中之事,我會幫你看着的。”

    “多謝阿母!”

    劉長笑着,急忙坐在呂后的身邊,咧嘴傻笑着,便要爲她揉捏肩膀,“用不着!去忙你的!”

    “阿母,我沒啥可以忙的...多陪您會吧。”

    “用不着你陪...出去!”

    “哦....”

    劉長再次自信的離開了長樂宮,這點小事,根本也難不倒自己,自己不愧是一代雄主啊。

    萬事不決找阿母,有太后坐鎮,劉長哪怕是外出個兩三年,只怕都不會出什麼問題。

    很快,匈奴這邊就傳來了最新的消息。

    匈奴人已經打成了一團,冒頓的幾個兒子全面開戰,護塗和闥固組建了同盟,一起來攻打實力最強的稽粥,稽粥的部族被忽然襲擊,打的節節敗退,而在護塗身邊的陸賈,傳來的消息是非常詳細的,包括匈奴如今各部的位置,交戰的位置等等。

    這個消息,也是讓韓信感覺到出征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大漢即刻準備出征,想要將在北地之外的稽粥部全部消滅,最好能滅掉與稽粥關係密切的烏孫國,韓信作爲統帥,開始積極的制定戰略,並且召集各地的大將,沿路徵發民壯,那些好不容易積累的糧食,也沒辦法保得住了。

    而劉長則是來到了北軍校場,整日與將士們一同吃住,關係密切,唐國的軍隊也分批前往北地等地,做好出征的準備。

    諸侯國們也開始運送糧食,這次的戰役,並不需要諸侯國們協助,北軍和唐國的軍隊就足夠了,其餘諸國能送點糧食就好。

    就在大漢忙着征戰的時候,張不疑卻很愜意。

    他在享受着作爲三公的樂趣,在御史府內開始辦公,御史要負責的事情很多,劉敬足足給張不疑講了四五天,張不疑才勉強明白了不少,隨即,他又接見了自己的屬官們,御史大夫的屬吏很多,同時,屬官也不少,原先很多的老臣,此刻都成爲了張不疑的麾下,張不疑那叫一個得意。

    這從龍之功,他總算是體會到了。

    就在張不疑得意洋洋的在御史府內辦公的時候,國相周昌來到了這裏。

    周昌是最反對張不疑來擔任御史的大臣了,他帶着衆人來到這裏,也是出自規矩,作爲國相,安撫新的同僚,幫他們解決困難,這也是國相必須要做的,周昌這個人跟王陵一樣,不會將私人恩怨強加在國事之上。

    周昌拄着柺杖,看着面前的張不疑,認真的說道:“既擔任御史,那就不要再像從前那樣,要承擔重任...不能疏忽,爲王事...”

    周昌囉囉嗦嗦的說教着,這也算是新官赴任的一個程序了。

    可站在他面前的張不疑,此刻卻神色恍惚,只是在回憶着當初大王的安排,周昌說的話,他也沒有怎麼聽進去。

    要挑釁他們,要讓他們不得安寧。

    張不疑反覆的思索着這番話。

    “你知道了嗎?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周昌又問道。

    挑釁!挑釁!

    張不疑猛地擡起頭來,看着周昌,開口罵道:“老狗!”

    那一刻,周昌愕然,隨即,勃然大怒,他舉起了柺杖,朝着張不疑的腦門便是狠狠來了一下。

    張不疑頓時倒地。

    御史府的衆人都嚇懵了。

    發生了什麼事???

    ps:上午是受邀去了當地的一個學校,給學生們講網絡,發現了不少的讀者,其中也有很多想要寫書的年輕人,網絡發展的越來越快,這職業終於不再是“不務正業”了,校領導也很支持學生們去創作,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