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其一 娑娜·音樂的生命力
類別:
網遊競技
作者:
夜隱梟字數:2116更新時間:24/06/27 05:44:32
在德瑪西亞,欣賞音樂是一件很普通、卻又多少有點奢侈的事情。
說音樂普通,是因爲在鄉間的酒館裏,往往都有專門駐場的吟遊詩人,只需要付出三五個銅子,就能讓他們拿出捂在自己懷裏或五弦或七弦的琴,麻利地撥動起來。
雖然在大多數時候,他們彈奏的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調子,內容也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總體來說缺乏新意,但至少價格公道。
如果想要聽多少帶點顏色的新貨……那就得加錢才行了。
對於風氣保守的德瑪西亞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刺激”的娛樂項目了——要是再刺激一點,就不合法了,被治安官老爺發現的話,是要被請到治安所裏坐坐了。
不過,雖然僱傭吟遊詩人彈唱一曲的價格不貴,但在商品經濟並不發達、農民們大多依賴於自給自足的德瑪西亞,有閒錢去僱吟遊詩人彈唱一曲的人也並不多。
在繳納了給貴族老爺們的賦稅之後,農民們需要留足一家人一年的口糧、下一年的種子,剩下的部分才能考慮出售。
而出售所得,大部分都會用在新一年的柴米油鹽和衣服工具上,有閒心去酒館聽曲的,大多都會被打上“敗家”的標籤。
所以,別看這些吟遊詩人整天抱着琴待在酒館裏,每天還有合作酒館老闆限量供應的免費酒水,但實際上他們收入來源的大頭,其實來自於婚喪嫁娶之類的司儀和演奏。
畢竟,正經人誰有空天天去酒館裏、花辛苦掙來的錢聽曲子啊?
而如果有人想要聽一點“更高級”的音樂,那他們就要辛苦一點了——光照會的唱詩班會在德瑪西亞境內舉辦巡迴演出,每到一地,他們會在當地光照會的禮堂外搭起舞臺,演奏光照會的音樂。
和民間的音樂不同,光照會的唱詩班始終保持着對於音樂的鑽研,一直希望音樂可以推陳出新,因而幾乎每次巡演,表演的內容都會有所變化,對於少能接觸音樂的平民來說,光照會唱詩班的巡演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可以近距離接觸音樂的機會。
……………………
第一次進行巡演的娑娜,曾經很不適應這種亂哄哄的環境。
孤兒出身的娑娜不是什麼不食人間煙火的大小姐,否則她也不會主動參與到演出的第一線來。
畢竟,對於大部分“身份高貴”的唱詩班音樂家來說,這種巡演往往意味着去鄉間度假,他們不需要自降身份去給那些“沒有品味”的人演奏。
他們的演奏只會出現在當地領主的宴會禮堂之中。
而娑娜卻不一樣。
和拉克絲這種純純將藝術作爲工具的人不同,在音樂上,娑娜也是有所追求的——在巡演之中站上舞臺、面對大衆演奏不僅是因爲娑娜對貴族和平民的一視同仁,也是因爲她在追求着更有活力的音樂。
她希望自己的音樂得到平民聽衆的反饋,而不是貴族們帶有禮貌性的讚美。
但在最開始的時候,她的演奏效果卻很差。
別說得到反饋了,在琴聲之中,甚至前排的觀衆都露出了昏昏欲睡的模樣,這無疑讓娑娜相當失落。
難道在不使用魔法的情況下,自己的音樂就這麼缺乏感染力嗎?
一個經常參加這種表演的前輩解答了她的疑惑。
“你剛剛的彈奏幾乎讓我潸然淚下,但對於面前的這些觀衆來說,它實在太過委婉了。”
娑娜眨了眨眼睛。
“對於他們來說,音樂是新奇的事情,是讓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放鬆下來的事情,而不是額外花時間、花精力去理解的事情。”
娑娜恍然。
這是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平民和貴族之間巨大的差異。
也是她第一次驚喜的意識到,自己之前音樂之中缺少的究竟是什麼。
此外,這也解答了一個一直困擾着娑娜的問題:明明貴族議會向來對光照會對基層施加影響力的行爲嚴防死守,甚至對光照會的傳教進行了諸多的限制,但爲什麼各地的領主卻會支持光照會的巡迴演出。
之前娑娜以爲,這是因爲各地領主需要光照會透露出來的、關於雄都的內部消息,是光照會利用了外地領主和雄都貴族之間的縫隙。
《五代河山風月》
但現在看來,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有恃無恐。
也許民衆會樂於聆聽光照會帶來的新奇音樂,但他們卻並不會花時間去理解其中的宗教意味。
只有最直白、最直接的傳教佈道,才能真正讓民衆明白光照會的意圖。
想通了這一點,娑娜在後續的演出之中,很快就有了全新的風格,她選擇了最容易被平民接納的、經常用於婚喪嫁娶、大悲大喜的曲目來作爲基礎,對原有的民歌曲目進行改編和延伸。
不出所料的,這種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一次不再有人昏昏欲睡,前排的聽衆更是扯着嗓子、面紅耳赤地大聲叫號。
演出結束之後,娑娜甚至聽見了有人信誓旦旦地表示“等自己娶媳婦,一定要請這位小姐來演奏”,結果卻被反過來調侃“你敢請她來,你的新媳婦把你耳朵擰下來”。
雖然粗俗的言辭讓娑娜仍不住面色緋紅,但在面紅耳赤之餘,娑娜也再一次感受到了音樂所蘊含的勃勃生機——也許,音樂的生命力不僅僅在於音樂本身。
更在於聽衆們的需求和渴望。
————————
卡爾亞的小課堂·光照會的巡迴演出:
在被貴族議會排擠的情況下,光照會想了很多辦法擴展自己在民間的影響力,除了效果最好的慈善之外,光照會也在藝術領域使了不少勁。
不過,很可惜,這些努力往往收效甚微——有不少貴族子弟會因爲對藝術的追求而“離經叛道”地向光照會靠攏,但在民間,光照會的藝術卻幾乎沒有掀起一點水花。
或許,更加簡明的教義才是光照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沒有這一基礎,光照會的其他努力最終也只能是一片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