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你對小龍蝦怎麼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與門字數:2240更新時間:24/06/27 05:29:28
    “小龍蝦?”

    “嗯。”

    徐輝只見餘歡點了點頭。

    那目光,忽的就像是探照燈一樣盯着他,眉毛凝着,嚴肅而專注。

    徐輝一時不免有些緊張,愈發口齒不清:

    “作爲廚師來看,當然是可以,用來做口味蝦了,口味蝦的特點,有四個,色豔,湯濃,味重,香辣。吃小龍蝦,還是得五月中下旬的時候,溫度升高,一直到,九月份,入秋,這個時間段的小龍蝦,肉質,最飽滿,最好吃!”

    口味蝦便是香辣小龍蝦,屬於比較正宗的說法。

    和口味蛇、口味蟹一起,這幾道湘菜,乃是星城夜宵界的三大巨頭。

    特別是口味蛇,適合皮肉分開吃,蛇皮入味彈牙,蛇肉牙口一咬之下能撕成線,極其考驗廚師的火功。

    哪怕再對吃蛇這檔子事感到抗拒,但只要嘗過正宗的口味蛇,絕對口嫌體正直。

    羊城和星城,大概是最喜歡吃蛇的兩個城市。

    不過以後再也吃不到了。

    咳咳,不要知法犯法!

    餘歡稍許斟酌,繼續問:“還有呢?”

    “……”

    徐輝沉吟了一下,方說:“除了我們湘式的口味蝦以外,還有潛江油燜小龍蝦,粵式蒜蓉,淮揚十三香,哦,還有滷蝦!”

    聞言。

    餘歡點了點頭。

    這徐輝,在這個時候對於小龍蝦,還算有一定的認知。

    小龍蝦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此時被污名化嚴重,謠言四起。

    比如,小龍蝦是小日子用來清理屍體的,還對其進行了基因改造。

    比如小龍蝦生長在下水道很不乾淨。

    比如小龍蝦重金屬超標。

    小龍蝦不能吃的新聞,隔三差五就跑出來,挑動下大衆的神經。

    直到明年,媒體開始關注小龍蝦產業,專家教授紛紛發文高強度闢謠。

    通過密集的報導,推動小龍蝦普及,稻田養蝦法也開始在長江中下遊地區風靡。

    六月到十月份種稻,十月至來年五月養蝦,一稻兩蝦連作,廣大農民伯伯也算多了許多收入。

    產業鏈成熟之後,到2017年,小龍蝦成爲當之無愧的夜宵之王。

    此時主營炸串的文和友,彷彿嗅到了機會,開始轉型,今年下半年嘗試着在星城開了它的第一家龍蝦館。

    天時地利人和,文和友以此立足發展,多年後作爲超百億估值的獨角獸,年銷售額超過2億,甚至成爲了一張旅遊名片。

    “我那個土豪朋友,有投資做小龍蝦館的想法。”餘歡指尖慢慢叩着桌面:“徐輝,你怎麼看?”

    元芳,你怎麼看?是今年的流行熱詞。

    “啊?什麼,我怎麼看?”

    餘歡感覺跟他打交道不是一般的難受。

    明曉他以後好歹能靠手藝,一個人撐起一家不大不小的館子,肯定也不是蠢人,只是性格有點呆。

    索性嘗試,能不能給他醍醐灌頂一下:

    “今後已經不是大魚大肉大碗飯的時代了,我和我那個土豪朋友,覺得小龍蝦的前景非常不錯。”

    徐輝靜靜地聽着,半晌才點頭說:“歡哥,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想請我,在你們店做小龍蝦?”

    餘歡不禁長嘆口氣:

    “你個剛從新東方出來的,就算進了大飯店的後廚,最多是打荷切配,離上竈臺還遠着。在我們店做小龍蝦?你能做好小龍蝦嗎?”

    “哦,歡哥,我知道伱們是要做,大生意的。”徐輝撓了撓額頭。

    “不是看不起你,反而對你期望很大。”餘歡沉吟:“我那個土豪朋友,明年年底,準備先投資一千萬,如果給你一年時間,能不能帶技術入股?到時候,可以給你十個點的份額,你仔細想想。”

    餘歡叩着桌面的指尖忽然一滯,補充道:

    “當然了,口味這一塊,必須要做到頂尖,不弱於人。”

    他看過徐輝未來的境遇,此舉也算千金買骨。

    這哥們是個人才。

    徐輝剛剛二十,一個還沒有見過世面的靦腆小夥子,被餘歡說得是一愣一愣的,聽到一千萬就腦殼昏。

    咽了口唾沫:“我哪裏來的技術?”

    “小龍蝦的做法又不是不傳之祕,館子多得是,哪裏好哪裏壞,你個學廚的不知道?”餘歡老神在在:“去學習,去鑽研!你明年就把這一件事做好,我保你飛黃騰達!”

    徐輝的頭腦在被衝昏之際,還留有一絲清醒:“歡哥,爲什麼是我?”

    “因爲我們後續投資比較大,需要一個信得過的,在菜品這一塊把好關。請那些老師傅的話,裏面門道太多了,個個都是老怪物,我和我朋友都很忙,沒空跟他們玩。”

    “你是說,要我,做總廚?”

    這孩子終於開竅了。

    餘歡苦苦皺着的眉頭,終於得到舒展,笑了起來:“沒錯。”

    “歡哥,你別跟我,開玩笑了!”徐輝一臉不敢置信。

    “我沒跟你開玩笑,”餘歡撫掌:“就從這家店開始,我給你五千塊,你自己拿去做採購。一個月的時間,看你這五千塊,到最後是虧還是賺。”

    聞言。

    徐輝莫名感覺哪裏有點不對。

    意思是他除了顛勺,還要管理這個店?

    還要去買菜?

    到底誰是老闆?

    事情的發展過於離奇。

    他本來只是過來炒炒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蓋碼飯,想着賺個五千塊,讓今年的春節過得滋潤一點的……

    莫名捕捉到一個關鍵點:“爲什麼,是一個月?”

    “這個你就別問了,”餘歡擺手:“這段時間你就吃住在店裏,自己把那個小房間的雜物收拾收拾,再買個折疊牀應付一下。對了,你姐徐倩在幹什麼?”

    “在家裏,不是睡覺,就是看電視,哦,還有吃飯。”徐輝說到他姐臉上就有些怨念:“都胖的跟個豬一樣了。”

    徐倩和餘鬆年兩個人,體型相得益彰。

    幾年後兩邊父母還商量着要結親家,兩個年輕人也有那意思。

    不過餘老爺子不同意,嫌徐倩在村裏風評太懶散了。

    二伯最是聽他爹的話,這事也就吹了。

    餘歡的評價是,這年頭的年輕人都是起牀困難戶,一回家了都是睡到天荒地老。

    徐倩只不過胖了點,無端受了許多指摘。

    餘歡當即拍板:“叫過來給我做事,兩千一個月!”

    “哦。”

    徐輝撓了撓額頭,一臉小心翼翼試探地說:

    “你講的,都是真的,歡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