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開始新征程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閒話桑麻字數:2979更新時間:24/06/27 04:45:00
中平元年夏,公元188年,前將軍、並州牧、西鄉侯高燚以趙雲、徐庶、楊彪、徐晃等人爲內應,以張燕大軍爲外援,成功挑起李傕與郭汜內亂,趁機將天子劉協救出長安,戰火廣及司隸一帶。
高燚本意,是將劉協迎入宛城,待萬事俱備,便讓劉協歸帝位於劉辯,不過由於高燚因爲身在揚州不得脫身,而袁紹又拒絕接納劉協,致使曹操有機會帶兵面見劉協,並將其迎入許都,中間雖然有田豐沮授張頜等人嘗試阻撓,終功虧一簣。
得知此事,高燚也不勉強,一面授意孫策與太史慈人馬聯手,剋日評定揚州各郡,一面遊走於曹操劉備呂布等諸侯之間,或暗中制造矛盾,或充當和事老,使其目光無法南顧。
李傕郭汜二人接連戰敗,終死於賈詡與鍾繇之手,張濟自知失勢,統兵前往南陽,終在樊城之地與劉表起戰火,兵敗身死,張繡繼承遺志,又聽賈詡建議,與劉表結盟,共同對付曹操。
曹操有心剷除西涼餘孽,統兵前攻張繡,卻反中張繡計策,導致大敗,期間高燚也成功在各州組建了完善的情報網絡,並將成員命名爲鷹眼,由陳到及其妹凝香統領。
至如此,高燚勢力已經廣及天下各州,其他諸侯,皆不足與敵。
幷州方面,有高燚自有精銳十萬人馬,分別是:
顏良原所統兩萬餘人,號爲左軍,因故由龐德暫領;
文丑原所統兩萬餘人,號爲右軍,因故由狄莫暫領;
趙雲原所統兩萬餘人,號爲前軍,因故由秦翻暫領;
裴元紹所統萬餘人,號爲後軍,因故由新降徐榮暫領;
高燚自統三萬餘人,號爲中軍,高燚不在之時,由裴元紹兼領。
除此之外,設監軍由徐庶擔任,各軍再分設督軍、護軍、參軍若干,由各軍推舉。
其餘幷州各郡,無論太守、主簿、督郵、功曹等等,皆由高燚或徐庶過目,以防別有用心之人作亂。
幽州方面,公孫瓚由於袁紹聯合外族的緣故,不得不一直縮小自己的勢力範圍,若不是有高燚派去的趙雲力挽狂瀾,只怕公孫瓚早就被袁紹攻滅了,即使如此,公孫瓚的被滅也只是時間問題,高燚只能讓自己在冀州的顏良田豐等內應不斷阻撓袁紹攻打公孫瓚,給自己目前的戰略計劃爭取時間。
冀州方面,高燚基本已經在軍事與內政上滲透到袁紹勢力的方方面面,單是顏良、文丑、張頜與麴義的自領人馬就已經接近五萬,袁紹對其可謂是恨得咬牙切齒卻又不得不依賴重用,而淳於瓊的立場也在張頜等人的一直努力下倒向了高燚這裏,答應合適的時機會前來投靠。
而田豐與沮授和高覽由於擅自前往虎牢關阻止曹操迎天子之事,被袁紹漸漸冷落,這樣反而有助於日後田豐與沮授離開袁紹陣營,而袁紹這一愚蠢做法,則是把唯一效忠自己的實力大將高覽推向了對立面高燚那裏。
青州方面,如今已經是袁譚掌控全州,不過所謂的掌控全州,只是相對於黃河以北之地而已,至於黃河以南,則是一部分是曹操支配,一部分呂布支配,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卻是經常小衝突摩擦不斷,可以想見日後必定會有一場驚天動地的廝殺。
兗州方面,曹操經歷了呂布偷襲之事,對軍務與防務格外上心,雖然是四面爲敵,卻是把兗州整治得異常清平,絲毫不輸於高燚多年經營,足見曹操的實力不一般,尤其是迎了天子劉協遷都許縣之後,曹操幾乎集合整個兗州的人力與物力修繕都城,其堅固程度只怕也是僅次於宛城了。
因此高燚放棄了像對付袁紹一樣,在軍事上對曹操勢力進行滲透的想法,只是在曹操最重視的人才上面做手腳,而安排荀彧、荀攸、郭嘉、楊彪和徐晃、許褚的加入曹操的陣營頗費了一番心思。
豫州方面,由於大部分都是曹操的勢力,只是汝南一帶因爲陳到的前往江夏上任而導致成了空白地帶,好在高燚新收的李通熟知汝南當地情形,高燚便命令李通代領汝南原陳到留守的零散人馬數千,等待合適時機,出手迷惑敵人。
徐州方面,由於呂布是友軍,因此高燚不想過多干涉,只以貂蟬爲首加強徐州情報網的組建,而且也是卓有成效。
揚州方面,高燚的計劃一直都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表面以吟風爲主,孫策與太史慈分治揚州,實則是高燚調度一切,兩家人馬合計也有五萬,只不過如此一來,高燚與吟風,高燚與孫策勢力都發生了不可避免的分歧。
而這分歧也在曹操樊城大敗時終於爆發,高燚最終明白了吟風是曹操早就佈置在自己心中的一枚棋子,不久之後的壽春之戰意外重傷的吟風趁機交出手中權力,對外宣稱自己死亡,斷絕了曹操意欲操縱高燚的計劃。
除此之外,江夏陳到駐軍已經發展到三萬,嵩山周倉駐軍則由十萬精簡到五萬,精簡下來的壯丁全部派到宛城去,與宛城留守的文聘和武安國協防,宛城是高燚根基所在,不禁城堅糧廣,所留守也多爲精銳,加上協防人馬,也不下十萬人馬。
而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自然也在高燚的攻略計劃之中,只不過令高燚猶豫不決的是誰先誰後的問題,畢竟涼州與自己只是暫時性地和平共處,如果攻打漢中,難保韓遂不會胡思亂想,只靠馬騰是有些杯水車薪的。
而攻打劉表,倒是有賈詡和甘寧爲內應,但是荊州毗鄰多州,顯然牽一髮而動全身,袁耀還好說,曹操可就難說了,而且按最樂觀的結果,即使高燚拿下啦荊州全境,從荊州攻打益州的難度比上天也低不了多少,要不然也不會有李白的那篇蜀道難了。
正在這個時候,袁紹的一封表章幫了高燚一個大忙。
由於袁紹想要削弱高燚的影響力,便上表許都以高燚領京兆尹、行徵西將軍,而又表高燚兄長高幹接替並州牧之職。
袁紹的這一做法讓高燚不由喜出望外,他一面寫信表示對袁紹的提攜之情感謝,等到許都的真正詔命下達以後才前往長安上任,而此前幷州各地早已被高燚經營得井井有條了。
袁紹不知道的是,高幹與高燚畢竟兄弟同心,雖然歷史上高幹確實被袁紹表爲幷州刺史,屬於袁紹勢力,但現在畢竟不同於歷史,而高幹也是對袁紹的種種作爲十分不滿,袁紹想通過將高燚從幷州支走且籠絡高幹的目的最終只能是一個泡影,畢竟幷州州牧府上到府中主簿、別駕、長史、都郵及各級小吏,下到各郡縣留守人馬與將校守備,都是高燚心腹之人了。
京兆這裏,高燚趁機以領京兆尹、行徵西將軍的名號,坐鎮長安,將京兆一帶軍政大權攬於一身,並且遙控馬騰韓遂勢力,更有了名正言順的資本。
不過高燚也不敢太過專權,雖然跟馬騰韓遂關係好,但是實質意義上來說還是盟友,若是越界,則很可能化友爲敵了,這一點上,高燚很慶幸有長安令鍾繇爲自己斡旋,因此他才能得以抽出空閒來,前往宛城探親。
宛城之中,高燚此時正在檢點人馬,數月以來,他將自己現在所轄勢力的軍隊重新做了部署,爲日後更進一步的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末將文聘、武安國,檢點人馬已畢,請主公示下!”
臺下二將頂盔摜甲,威風凜凜,領着數千宛城守備人馬,躬身抱拳,傲立風中,宛如雕塑一般,只等着高燚訓話。
高燚見了,不由有些恍然,想起了以前,自己與手下文武一齊談笑風生的歲月,而如今,爲了統一大業,這些人紛紛去了天南海北,很難再聚集在一起過,趙雲去了公孫瓚那裏、顏良文丑張合田豐沮授許攸去了袁紹那裏,郭嘉典韋徐晃荀彧荀攸在曹操那裏、劉曄在劉勳那裏、賈詡在張繡那裏、太史慈管亥呂蒙管絃等人也在揚州立足、孫策周瑜難保日後會是什麼結果。
還有張遼、陳到、狄莫、甚至何小刀,都成了駐守一方的大將,看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宛城的安危,有幸靠着諸位的守護!”高燚唏噓了一下,繼續朗聲說道,“而且日後,更需要諸位永遠守護下去!”
高燚說着,高舉落月搶向天,校場之上士兵們的歡呼聲也聲徹雲霄,傳得很遠很遠。
人馬稀稀疏疏散去,
高燚策馬也出了校場,一面在宛城之中行走,一面觀察着城內建築數月以來的變化,他慶幸自己這次來得早,否則再過一段時日再來,一定會認不出這座城池了。
走了不知多久,高燚覺得有些百無聊賴,便下了馬牽着四處閒逛,卻被不遠處的一陣爭吵給吸引過去了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