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路人四九字數:1725更新時間:24/06/27 04:40:47
    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

    左宗棠接旨,憂心忡忡,上疏曰:西行萬里,別無他戀,惟船事未成,恐其半途夭折,至爲焦慮。自通商以來,西方各國羣起輕視之心,動輒尋釁逞強,無所不至。此時東南之要務,莫過於自造輪船。

    糧臺總管胡雪巖上言:啓稟左帥,創造輪船一事,關係重大,非常之功,非他人可任。左帥一去,則費不能支,而事終於廢。

    左宗棠道:前江西巡撫沈葆楨,能久於其事,且一氣貫注;此人丁憂在籍,鄉居侍養,吾即登門拜訪。雪巖兄速去上海,恭請法人日意格、德克碑;所有輪船部件購買、製作及成型下水之印押擔保事宜,務必經法國駐上海領事簽字畫押。

    胡雪巖道:採買畫押事宜,煩請左帥放心,吾即赴滬籌辦。左帥西行,必定凱旋;然曾滌帥之入魯剿捻,能否功成?

    左宗棠道:吾之行西,勝負參半。滌老不成者有四,一、捻騎之飄忽遊移,克滌老之畫河圈圍。二、滌老之湘軍,習於困圍絕援。三、滌老隨意裁撤百戰之餘部,甚寒軍心。四、滌老重用之淮勇,乃李少荃之家軍。

    賴文光、張宗禹等入魯,復爲劉銘傳、潘鼎新、丁寶楨三部圍追堵截,不得已再退豫境。

    樑王張宗禹道:曾妖保甲連坐,魯豫堅壁清野,吾等覓不得糧資;諸兄皆亡家窮人,無糧資兵力之接濟,不必輕戰,逢大敵輒走。

    魯王任柱哂曰:吾部騎戰絕倫,願開戰陣,與衆淮妖決一死戰。

    幼沃王張禹爵與任柱不睦,憤然道:莽夫妄爲,易爲妖乘,吾等以遵、樑二王馬首是瞻。

    荊王牛宏生道:魯王言之有理,誅妖一部,方出絕境。

    遵王賴文光道:爲戰之道,勝算五成,方戰!吾等糧資不繼,飢腸轆轆,恃何而戰?吾意,復分二路,疾走避之,待妖力竭,合圍誅之。樑兄率部西驅,長途迂迴,作入陝之勢;吾偕魯王、德王、魏王、荊王諸兄,出其不意,再行入魯,攻撲運河,進魯東覓糧尋資;倘有反覆,亦西驅走南,佯進川蜀,調妖追逐;待妖氣衰,再會樑兄,合力誅之。

    德王唐日榮道:遵王殿下言之有理,非千里轉進,不能疲此妖孽。吾等角逐魯豫,牽妖大部;樑兄入陝,聯合當地義軍,以爲犄角之勢。

    賴文光道:德王勿發誑語,陝西連年戰亂,糧資無幾,樑兄不必輕赴,逐鹿中原,圍殲曾妖,方成大業。

    1866年10月底,樑王張宗禹、幼沃王張禹爵,率軍五萬,西進洛陽。遵王賴文光督率捻軍大部,折返山東,攻撲運防。

    曾國藩急令鮑超率霆軍自南陽北驅,劉鬆山、劉秉璋、楊鼎勳部躡蹤追逐張宗禹一部;又令劉銘傳、潘鼎新、丁寶楨部,嚴防山東運河一線。

    張宗禹攻洛陽不能,東、南二路又皆強敵,只得西驅陝州,兵入關中。

    劉鬆山等急稟曾國藩,冀越境追逐。

    曾國藩接報,道:陝西民亂經年,無糧資可籌,張捻必定回竄;各部分扼要衝,以防張捻復返。

    趙烈文道:吾兵不入秦,楊嶽斌、劉蓉、穆圖善之陝軍必定返旆東顧,以衛西安省城。陝甘官員自顧不暇,必定彈劾滌帥縱捻溢出。

    曾國藩道:越境追逐,一着不慎,賊復返攻豫,又當如何?吾即集中霆、湘、淮各部,先殲賴捻,爾後揮軍入陝?然若圍賴不成,豈不……

    曾國藩苦思不得,忽覺一氣直貫腦際……

    國藩醒來,已是僵臥於牀,嘆曰:癢病之軀,無能制捻,吾即上奏兩宮,請開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之缺,所得封爵暫行註銷,並請另簡欽差大臣接辦軍務。吾自以散員留營效力,不主調度。

    趙烈文道:湘勇多裁,流捻難扼,滌帥患病未痊,前時業已告假,今朝已實不能堅撐。

    曾國藩道:吾非薄情之人,必再具折續報水陸陣亡病故員弁,匯單請恤;山東撫臣閻敬銘、藩臺丁寶楨澄清吏治,講求軍務實際,二公皆乃良臣,吾即奏請兩宮,交部優敘。

    張宗禹入陝,慈禧大驚,急敕左宗棠火速赴任,又曰:李鴻章年富力強,可扼捻匪;喬松年、李鶴年亦有奏請。惟這兩江總督之人選,確亦棘手。

    慈安太后道:曾國荃彈劾官文貪庸驕縱、欺罔徇私、寵任家丁、貽誤軍政、籠絡軍機、肅黨遺孽。這督撫不和,諸事掣肘;剿匪事急,於國無益。

    恭親王奕訢道:兩權相害取其輕,曾國藩回顧兩江,諸事無恙。另,左宗棠奏請福建船政大臣專折奏事,可否允准?

    慈禧太后道:左臣宗棠慮及造船勢在必行,不以離閩而擱置,實是沉毅有爲,目光遠大。沈葆楨撫贛年間,兵略、吏治皆並卓然;國家首創船政,事必棘手,即着該前撫總司其事,並準專折奏事,即刻木質關防印用,以昭信守。曾撫彈劾官督,宦海激盪,亦屬常事。著刑部尚書綿森、戶部侍郎譚廷襄,馳赴湖北查證。

    慈禧太后言罷,速諭內閣:曾國藩勳望夙著,積勞致病,自系實情,著再賞假一個月,在營安心調理。欽差大臣關防著李鴻章暫行署理。曾臣俟調理就痊,即行來京陛見一次,以慰廑系。朝廷賞功之典,具有權衡,該大臣援古人自貶之義,請暫註銷封號,着毋庸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