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路人四九字數:3412更新時間:24/06/27 04:40:47
    清英雙方議和之際,定海英人正水深火熱裏。因水土不服,疫病起,百人死;清人堅壁清野,縣城空無一糧,英人被迫出城覓食。定海民衆齊心合力,捕獲十幾英人。

    不久,懿律率軍返回定海,向浙江巡撫伊里布索要被俘人員。伊里布以道光撫夷令,奉雞鴨牛羊“犒師”。幾經交涉,與懿律達成共識:維持定海現狀,待英方與琦善會談完畢,再定釋放俘虜與交還定海事宜。懿律後顧之憂,乘艦南下。

    1840年10月20日,林則徐接吏部公文,文曰:“奉諭旨交部嚴加議處,來京聽候部議,以直督琦署廣督,其未到之前,以巡撫怡暫行護理。”

    粵軍民不捨,自發爲則徐“公餞”,52面頌牌,贊則徐“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煙銷瘴海、風靖炎州、德敷五嶺、威懾重洋、勳留東粵、澤遍天下”。則徐一一謝過,正準備赴京候處,又接“奉旨革職,並折回廣東,準備查問差委”。

    11月9日,廣東水師船“陽右六號”擱淺,英艦開炮攻擊。因“撫夷”令,官兵不敢開槍還擊,只能跳海逃生。

    關天培、賴恩爵、陳連升等極其憤慨,上書怡良,力求一戰。林則徐亦建議怡良,速奏聖上,自衛護粵。

    11月20日,懿律督率艦隊抵粵,突感不適,所有事項均交由義律辦理。義律命“女王”號巡洋艦懸白旗,開至沙角炮臺,遞送伊里布公函及商討談判事宜。前有夷人炮擊師船事,三江口協副將陳連升不由分說,開炮相迎。

    11月29日,琦善抵粵,欲嚴懲陳連升。怡良、關天培力保,琦善遂罷,卻道:“吾皇諭令撫夷,爲表祥和之態,嚴禁官兵開槍放炮,民間募勇,先散千餘,大角沙角大小橫檔之海防設施,扼要拆除。守備白含章等,速速接洽夷人,廣開和談。本大臣爵閣部堂 不似林督,以天朝大吏,終日刺探外洋情事。”

    12月1日,義律會見白含章,列賠償商欠煙價、軍費2000萬兩、開放口岸、割地、在北京建領事館、領事裁判權、中英平等交往以及自由傳教等十四款項。

    白含章道:“貴國動兵,軍費自取;我朝爲防堵,花費甚巨,此錢誰出?煙價無賠償之理。既是商欠,應找商人,官府本不承責;但我天朝寬懷爲本,可代償300萬。以前是英商與粵官府,故用稟文,今後中英官方對話,體例自可變通。”

    義律將款降至1600萬,含章加至400萬,且曰:“割地斷無可能,與爾貿易,已是皇恩浩蕩。”

    義律與含章交涉多次,無果,煩意徒生,照會琦善,再提大沽口約定。

    琦善恐日久生變,償款提至六百萬,割地一事,不敢主張,上奏曰:“英人蠻橫,以戰相訛,請降旨600萬兩賠款,並於廣州之外,再加廈門、福州兩處通商,以抵割地之害。若仰沐聖恩,假以偏隅尺土,其地亦甚難擇。”

    義律那廂,琦善再送牛羊米麪犒軍,以祈轉圜。

    義律吃肉喝湯,亦不滿足,下通諜曰:12月6日零點之前若割地等事無滿意答覆,戰事再起。

    琦善聞,急向虎門增兵。

    白含章道:“吾皇諭旨,不可輕開邊釁。”

    琦善道:“豈可引頸受戮,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2月6日,義律再下通牒;然琦善仍以靜制動。義律再不忍,二十餘英艦分作兩隊,東西各向,狂轟大角、沙角炮臺。大角炮臺貨要庫中彈燃爆,守軍死傷200餘。千總黎志安眼見大勢已去,忍痛將十幾門大炮推入海中,突圍而去。大角炮臺失,英人遂水陸並進,合攻沙角。

    十里遠處,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潮州鎮總兵李廷鈺,靜佇靖遠、威遠二炮臺,因琦善裁撤,兵力有限,無力應援。

    三江口協副將陳連升指揮沙角炮臺守軍600餘人,激戰竟日,傷亡殆盡,英人攻入,連升揮刀肉搏,中彈殉國。

    8日,義律釋放戰俘、致書關天培:沙角歸英國管理,廣州開埠通商,貨物均在沙角集散,停建所有炮臺。否則將兵臨虎門。

    關天培急向琦善求援。琦善遣兵200,馳援虎門。又謂白含章道:“大角沙角瞬間即失,虎門即便增兵萬餘,也是枉送。”

    白含章道:“義律釋放吾兵,實乃不意再戰。所提各款,非無協商之處。”

    琦善道:“打即不過,那便再談。”

    11日起,琦善與義律連商六日,草簽五約:一、英撤兵大角、沙角、舟山。二、琦善同意奏請給予相港一處寄居。三、賠償600萬兩白銀,即付100萬,餘五年付清。四、兩國平等交往。五、清國新年後十日內廣州開埠通商。

    16日,義律私情致請琦善釋放兩商人。

    琦善回諮:貴公使大臣來文,已悉。所請釋放港腳黑人、法蘭西人,本大臣爵閣部堂即飭去員,帶交貴公使大臣可也。

    月底,琦善接道光帝諭令:看此光景,該夷反覆鴟張,恐難以理喻,必當一面論說,一面準備多方羈絆,待其稍形疲憊,乘機剿戮,方可制服也。

    聖意兩端,琦善騎虎難下;而夷人,非惟防不勝防,抑且事無底止。風箱兩頭,首鼠兩端,琦善只能一拖二拖再拖,企圖一拖了之。

    1841年1月20日,琦善再接諭旨:逆夷寄居相港,要求過甚,情形桀驁,既非情理可諭,即當大申撻伐。逆夷再或投遞字帖,亦不準收受,並不準再向該夷理論。現已飛調湘、川、黔軍馳援,着琦善與林則徐、鄧廷楨一同妥善辦理攻剿事宜。朕意已決,斷無遊移。琦善身負國恩,不可失之冒昧,亦不能有所畏懼,務必籌劃萬全之策,妥善籌辦。

    琦善看過,兩眼迷離,片刻無語。

    義律欲生米速熟,未經琦善同意,單方公佈穿鼻協議。琦善怒,拒不蓋欽差大臣關防。

    義律依約撤兵定海、大角、沙角;進佔相港,照會賴恩爵撤守。琦善會晤義律,一口咬定相港問題仍需候奏。義律堅持穿鼻既定之約,何況定海、大角、沙角已先行歸還。兩人相持不下,談判陷入僵局。

    林則徐觀穿鼻之約,驚,急會怡良,言琦善割地干係重大,不可等閒視之。怡良恍然大悟,連夜上奏,彈劾琦善割地賣國。

    則徐、怡良急,琦善更急,再疏:地理無要可扼,軍械無利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堅。若開戰似必不能勝。夷已歸還大角、沙角、定海,奏懇恩准新年伊始英商仍來廣州貿易,防照葡萄牙人澳門寄居之例,準其就粵東外洋之相港地方泊舟寄居。

    琦善疏罷,左支右絀,變通穿鼻條約修正草案:一、準令英人來粵通商,並在相港一處寄居。應即永遠遵照,不得再赴他省,不得再有滋擾。二、英商來粵船隻仍與十三行議辦,不必與天朝官員通達公文。三、嗣後英來粵商船如有夾帶鴉片,則船貨沒官,人即治罪。四、英國前次負屈之處,現已概行說定,以後永無異議。

    義律不允,仍以穿鼻條約爲準,否則將兵戎相見。琦善再請義律複議,且曰:此兩不甚相遠矣。

    義律哭笑不得,運籌一天,再定六款:一、英人赴廣州貿易,仍領牌出入。凡船進口查無違禁之物,即行放入,毋庸出結。二、兩國官員平行往來交結。三、准將相港一島給予英國。四、嗣後居住相港的中國人、英國人犯有罪案,由兩國官員協同辦理。五、嗣後英商帶進違禁貨物者,如鴉片煙土者,並正項貨物走私漏稅,任聽官憲緝拿。六、條款之文,今議由欽差大臣蓋付關防,公使大臣簽名付印爲據,再由大英國主和大清皇帝再蓋公印。

    琦善拒,乞緩十日。義律限五日,否則炮轟虎門。

    2月16日,道光帝諭旨到:夷佔我大角、沙角,逆形顯著,惟有痛加剿洗,以示國威。着奕山爲靖逆將軍,隆文、楊芳爲參贊大臣,馳赴廣州討賊。琦善、關天培撤職留任,著即督帶將弁奮力剿除,申天討、建殊勳。着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琦善慘然一笑,上奏道光帝:《善定事宜》之六款項,系義律單方私擬,事關重大,未敢輕許。

    琦善疏罷,復又照會義律:倘再如上次之不候迴文即滋擾,則前議一切皆歸烏有,本大臣爵閣部堂萬難再爲周旋。

    2月19日,五日期限到,英艦虎門集結。琦善急書兩封,一曰萬事尚可商,二曰必欲相港全島,須奏明定議。特囑送信人,如義律恭順,兩信並交;否則只交第一封。

    義律耐心早失,怒喝清國信使。伯麥提醒五日已到。

    義律道:虎門早是囊中物,不戰屈人之兵是最好之選擇;我們不要清國的人民,不要清國的財富,不要清國的土地,我們要的是貿易,自由平等的貿易。再等五日又如何?

    伯麥道:我們與清國的戰爭難道不是爲了財富嗎?

    義律道:清國人雲:人、物兩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義律不攻,琦善亦懼,急向虎門增兵,截止22日,共派兵3150名,僱勇5800名。

    琦善嘆:“小小虎門,兵勇麇集,大炮溢滿,無復安插,夷船百炮齊轟,尚能剩幾?”

    2月24日,十日時限到,琦善無復,義律下令進攻。伯麥乘艦觀覽,見下橫檔島無一兵一卒,喜;即刻佔領,並連夜建起野戰炮臺。第二日,英軍自戰艦、下橫檔發炮攻擊上橫檔、永安二炮臺,兩小時不到,上橫檔島諸炮皆毀,清軍全線潰退。側方之憂解,泊麥令十八艘軍艦集中300餘火炮,齊轟東面的靖遠、威遠、鎮遠三炮臺。

    關天培、麥廷章殊死應敵。自晨戰至午,炮臺大炮全被摧毀,守軍死傷大半。

    伯麥勸降,天培無視。傍晚,英軍攻入,天培督軍死戰,身着多傷血流如注,仍不言退。忽一炮彈襲來,天培隕絕於地。

    天培僕人孫長慶尋將軍遺軀,英人許且鳴炮送。長慶見將軍“辮髮已割,左腕刀傷,身受炮火,焦無完膚。”,嚎。

    則徐聞之泣呼: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送面如生。

    虎門破,英軍溯江而上,勢如破竹。

    1841年2月27日,攻佔烏涌炮臺,3月1日,攻佔琶州炮臺,前鋒直抵廣州城下。

    琦善慌,忙派廣州知府餘純保議和。

    義律道:三日爲限,以《善定事宜》約,欽差、巡撫、將軍、林則徐、關天培五人簽字畫押,方可。

    琦善躊躇兩日,不籤。第三日,正自躊躇,參贊大臣、湖南提督楊芳率部趕至。琦善雙手一攤,千斤重擔自肩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