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這節目,你們敢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如意鍵盤字數:3312更新時間:24/06/27 04:38:46
    古臺長站在窗前,深紫色的平絨窗簾被他緩緩合上。

    辦公桌旁一盞老幹部落地燈,成了這間屋裏唯一的光源。

    “他們臺長具體在幹嘛,我不清楚。”古臺長散出了兩隻煙:“但他們電視臺最近好像在拍一部電視劇,叫什麼……金佛?”

    江山劃亮了一根火柴,幫身旁的胡嘯點上。

    看着在玻璃菸缸裏,漸漸熄滅的柴火,告訴了古臺長一個事實:

    “廣-東電視臺的領導班子,這一會正在東-莞的一家招待所裏看電視!”

    1979年改開時代,在商業廣告解禁之後,收視率立刻就成了各地電視臺的生命線。

    打今年開始,原本以播放新聞與紀錄片爲主的電視臺,開始走上了關注國民娛樂生活的大衆媒體。

    “看電視?”

    古臺長還沒來得及提出質疑,胡嘯已經搶先了一步:“他一辦電視臺的,還用上外面看電視?”

    “對啊,”古臺長也覺得離譜,忍不住笑道:“怎麼?這東-莞的電視不是廣-州臺辦的?”

    說完,自己忽然意識到了什麼,立刻看向正在播放的《羊城賀歲萬家歡》。

    關於廣-東電視臺的傳聞,古臺長也聽過一、二。

    但現實,遠比他瞭解的還要離譜。

    看看這場廣-東臺與香江無線合辦的《羊城賀歲萬家歡》有多轟動,就知道廣-東電視臺平日裏被對方擠兌的有多憋屈。

    1985年,全國的電視臺都因爲《四世同堂》,掀起了一個個廣告播放高潮。

    但,唯獨廣-東電視臺的《四世同堂》,從頭到尾28集幹放,真正的純淨無廣告。

    如此知名的電視劇,居然沒招來一家投放廣告的企業。

    與內陸其它電視臺不同,廣-東臺的壓力來自鄰居香江。

    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國家有政策,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回國探親,可以免稅帶一件家用電器回來。

    那個時候,估計70%的廣-東家庭都有‘南風窗’,所以一下子涌進了好多電視機。

    香江電波強,在廣-東以南,只要豎一條魚骨天線,就可以把香江四個頻道給收齊了。

    對面的電視臺,日日夜夜就琢磨一件事:觀衆的喜好,以終爲始的戰果就是全勝。

    可憐那段時間的廣-東臺,僅有的一些收視率高的連續劇。

    還都是從外面引進的《霍元甲》《陳真》《血疑》《加裏森敢死隊》……

    古臺長此刻的眼神,已經暗了下去:“他們不會是上東-莞看香江的節目去了?”

    “不然呢,”江山指着電視機,道:“瞧瞧,多好看。”

    胡嘯這一會都不捨得參與他倆的話題,但仍感慨了一句:“的確好看,不比電影差。”

    “我也覺得,”江山繼續看電視:“這個唱歌的叫鄭少秋,他以後會和那位胖胖的主持人,成爲兩口子。”

    “不可能吧,”胡嘯準備搖鈴了:“你怎麼連這都知道?”

    江山眉目一揚:“我剛從廣-州回來沒兩天啊!”

    “噢,”胡嘯想起來了:“難怪!”

    原來如此,古臺長也轉過了彎:“所以你知道他們在東莞看電視?”

    其實何止是電視臺臺長,廣-東廣播事業局的骨幹也跟着一起去了。

    盯着無線臺的《歡樂今宵》,邊看邊琢磨,最後制定出了一套方案。

    創辦一個屬於自己的《歡樂今宵》,於是令廣-東臺引以爲傲的《萬紫千紅》誕生了。

    臺長劉志不但因爲取了萬紫千紅的名字,得了7塊錢獎金。

    還因爲這一成功的節目,被請到各地電視臺傳授經驗。

    江山點了點頭:“我聽說他們在東莞的招待所住了一個多星期,天天看電視學習。”

    “學到什麼了?”古臺長特想知道結果。

    江山指了指電視機裏的晚會:“估計是想學香江電視臺的晚會吧。”

    古臺長將目光,重新投向了電視機。

    前不久,他知道廣-東電視臺和香江辦了一臺晚會。

    結果收到了幾萬封的觀衆來信,要求電視臺重播。

    於是,他也找對方要來了一盤錄像帶,來看看究竟有多精彩。

    萬萬沒想到,這一盤錄像帶的水平,就夠浦江電視臺追二十年的了。

    “老胡,”古臺長又問胡嘯:“你覺得廣-東能學出個什麼?”

    胡嘯重新點上了一支煙,替老朋友仔細想了想:“最關鍵的問題是伱們學了,也不敢播啊!”

    古臺長深有感觸:“這話不假。”

    此刻,電視機的伴舞正光着大腿踢正步。

    三個人停止交談了一會。

    等雜技上來時,剛想進入交流,又發現雜技助理小姐姐穿的更少。

    黑色的比基尼外,只套了一件豬八戒的珍珠坎肩。

    於是,繼續暫停。

    終於,合作方廣-東臺的節目上場了。

    古臺長開始繼續散煙。

    胡嘯抓緊時間出門上廁所。

    “您看,”江山指着胡嘯的背影說道:“爲什麼人家的節目咱們連句話都捨不得講,而現在……”

    “嗯,”古臺長當然知道區別在哪:“但他們那套我們也學不來。”

    “改革了,開放了,”江山憑良心說話:“咱們不能只盯着飛進來的蒼蠅看,也得看得見別人的好。”

    “你的意思是……?”

    “香江的電視之所以好看,無非也就是精彩的連續劇,流行歌曲,和表演這兩樣的明星。”

    “連續劇我們目前沒精彩的,”古臺很有自知之明:“流行歌曲也不多……”

    江山順着他的話,道:“但明星多少還是有的。”

    而且隨着近期電影的大量拍攝,以後的明星會越來越多。

    “我看你們報社也辦了一個每週一星的欄目,”古臺長笑道:“之前的浦江日報上也有。”

    名字都不帶改的,江山堅持就用“每週一星”的欄目名,他就是要讓人民羣衆有個對比。

    究竟誰才是娛樂板塊的祖宗。

    “最近還有一個叫影視天地的新欄目要上馬,”江山笑眼一雙:“專門用來報導影視節目的新鮮事。”

    前一句古錚錚倒有些興趣,聽到了後面就皺起了眉:“哪有那麼多新鮮事?”

    “多了去了,”

    江山將前兩天在燕京採訪《保密局的槍聲》和皮爾卡丹的模特,仔細對古臺說了一些。

    “包括,咱們前不久拍的可樂廣告,潘紅連噴了幾臉冷水,多敬業。”

    也非常有看點。

    “觀衆能喜歡看這些?”

    “一般人幹得事觀衆沒興趣,但,明星哪怕喝口水,觀衆都得關心一下是什麼水。”

    和後世比起來,這才哪到哪。

    古錚錚往深了想想:“你再把你那些採訪仔細說說。”

    江山立刻挑了些乾貨說與他聽。

    這一會,連胡嘯都不大注意電視了,畢竟從江山嘴裏說出來的,才是他們所熟悉的明星。

    “老古,”胡嘯立刻敏銳的感到:“就小江說的這些烏七八糟,老百姓一定愛看。”

    江山正有此意,見古臺長仍在猶豫。

    立刻指着電視機說道:“知道香江的電視節目爲什麼這麼好看?因爲電視臺之間的競爭。”

    古臺長立刻也意識到了,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內陸各電視臺之間的競爭,也是早晚的事。

    “他們的晚會我肯定學不了,”古臺長琢磨了一會:

    “浦江電視臺馬上會推出一個體育欄目,再推出一個影視節目也應該很受歡迎。”

    “肯定受歡迎,”江山說出了古錚錚最想聽的一句話:“趕在廣-東臺前面,就是第一個,趕緊上馬。”

    “小江,”古臺長這一會最想要的是:“你們報社的採訪內容,可以和我們電視臺相互交換嗎?”

    “呵,”胡嘯呵笑了一聲:“你倒不傻,江山這小子簡直就是順風耳,怎麼哪都有他!”

    江山也在問自己,他這一會正在撥算盤:“只要您需要,我以後的採訪都給電視臺送一份,一個臺下一個臺上,一起播更好。”

    “說的好,”

    古錚錚越想越是這麼個理:“你們報社的新欄目叫……什麼來着?”

    江山:“影視天地。”

    古錚錚大腿一拍:“那我們也叫影視天地。”

    胡嘯和江山差點沒坐穩。

    江山本來想鼓勵對方叫“星光大道”,仔細一琢磨,這個年代取名字還是越直白越好。

    畢竟,人民羣衆還沒有那麼豐富的娛樂聯想。

    “古臺,”想叫就叫吧,先給這棵大樹沾些光:

    “你們臺的《影視天地》,能讓我們報社做冠名權廣告嗎?”

    “什麼叫冠名權廣告?”

    “就比如,”江山比劃到:“在節目播放之前,電視臺會提前播放一句畫外音:本節目由《東方都市報》冠名播出。”

    這一會國內電視臺的廣告,15秒才300塊錢,還不到報紙的一半。

    這便宜要是不佔,天理難容。

    “噢~”古錚錚暗道,原來廣告還能這樣做:“成啊,這事我現在就能答應你。”

    江山的小白牙笑的又亮又白,胡嘯笑着對他使了個眼神。

    這浦江電視臺的覆蓋率,可比那小小的《東方都市報》闊多了。

    從浦江電視臺出來的時候,正趕上午飯的飯點。

    胡嘯呼吸了幾口春天的氣息:“江山你餓不餓。”

    江山一聽,立刻向後一指:“要不咱倆回電視臺吃點再走?”

    “不了,”胡嘯忽然想起個人:“走,上你家看看李翻譯去。”

    “成,都聽您的。”

    浦江城的角角落落,也能稱得上一街一景。

    江山邊走邊瞧,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春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