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農夫,縴夫,徭役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睡覺小哥字數:2116更新時間:24/06/28 09:24:52
    江浙一帶爲長江出海口,發源地位於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峯西南側發源於“世界屋脊”,途徑湖南,湖北等地。

    西進走陸路需要的時間與金錢的耗費太高,水路成了唯一的選擇。

    水路的發展造就了縴夫,所謂“縴夫”,是指那些拉纖繩爲生的人。

    河上百舸爭流,煤、木材、農副產品和日用品全靠船隻運進運出,縴夫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兩人看着縴夫們屈着身子,揹着僵繩,步態一瘸一拐的往前邁。

    曾聽人所說,有許多縴夫拉縴的時候是不穿衣服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溫暖的時節多是光着身子,即使面對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就像現在兩人所見。

    兩兄妹真正的接觸到了縴夫,光着的身子,因整日整日的在風吹日曬之中,皮膚黝黑粗糙,整日的拉着纖繩的長滿老繭的手,辛苦勞作的很是瘦弱的身子。

    “老哥,哪裏好髒!又臭死了!”

    韓易世沒有停止腳步。

    甄英蓮雖一臉的不情願,看着韓易世的腳步,但還是跟上韓易世過去了。

    “老哥哥,幹這行多少年了!”說話間,拿出帶的乾糧給到正在休息的縴夫,順勢坐在地上。

    “貴人折煞我了,當不得貴人的如此稱呼,我叫四哥兒,今年19歲,做行當有4,5年了”

    “啊!現才19歲!”這讓甄英蓮不可置信,那縴夫看起來已經4.5十歲了,然後趕忙道歉。

    三人邊吃着乾糧邊聊了起來,縴夫看到兩人這麼有興致,也就多說了幾句。

    縴夫小哥是江邊的平民人家,現在剛好有閒時,就來做縴夫討生活。

    家裏是佃戶,農閒跟這同村的人出來掙點錢補貼家用。

    因爲沒有自己的田地,但是已經成家,有兩個孩子,想要多掙錢。

    說到家人的四哥兒笑了起來,露出了不太白的牙齒。

    “四哥兒,你們怎麼種地的。”甄英蓮好奇的問道。

    “種田很辛苦的,又要交地租,交皇糧……”

    “四哥兒,說說嘛!”

    ……

    晚上,爲了灌溉農作物,需要男人通宵的看着水渠的水,熬得眼睛通紅,血絲瀰漫,往往放好水已經天亮了,白天只能交給女人忙活。

    白天,田裏除草,施肥,除蟲的工作就需要女人操持。

    兩夫妻兩人的艱辛勞作才換來農作物的成長,翠綠綠的農作物爲大地穿上綠衣;風吹過,如波浪般從遠方席捲而來;風吹走,又如波浪走向天慕中不見蹤影。

    看到這場景是好,除了感嘆一聲壯美,農夫勤勞之外,以無其他。

    可惜就是這樣,農夫還是不能養活自己的一家,一年到頭只是喝着稀飯。

    妻子每天都要出去找野菜,就這稀飯才能勉強裹腹;丈夫還要外出找活計,才能維持住生活。

    有了孩子之後,更不用說,長身體時吃的多,壓力亦會更大。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不只是一句諺語,更是親生經歷。

    唯有過年了才能吃上點乾飯,吃上兩塊肉。

    這還是一部分,像什麼水渠要修繕,地要開墾,要播種,收穫,運輸,晾曬……

    “好幸苦啊!好多活要幹啊!”

    “好讓貴人得知,我等交完地租,皇糧本就剩的不多,小吏亦會在其中取些穀子去。”

    “可是收糧官在谷鬥把穀子上面的穀子往地上推,說是損耗。”

    四哥兒點着頭,嘴裏說着對的,對的,沒有憤怒,沒有高興,也沒有悲傷。

    “要留下來年下種子,算計着下個時節的耕種,更不敢多吃,哪怕是沒東西吃也不能吃了糧種。”看着一派車水馬龍的景象,沉默許久的縴夫開口了。

    以前的生活經歷讓她不能想象這樣的生活,世道不應該是這樣的才對的,可是世道它就是這樣,腦瓜子也想不通爲什麼這樣子。

    年景好能多吃點幹的,雖說能吃多點幹的,就是糧食賣不到好價錢;年景不好,交了地租,皇糧也就不剩什麼了,留了糧種還需找地主或者日子好點的鄰居家借點米或者銀錢。

    倉廩實而知禮儀,原先甄英蓮只是想着這些個下里巴人不穿衣服無禮,污穢不堪,不配與我等爲伍。

    聽了四哥兒的話,或許那只是上層人的生活,又或者演變成保暖思淫慾,越有錢有權人一壞對社會的破壞越大,世道更加的不公正。

    上層者然後趾高氣揚的對農夫說,你們不懂國家,你們是懶,蠢;才會這麼卑賤,你們本來就是污穢不堪,一直就是下里巴人,天生的下里巴人。

    或者說我(當權者)搶到的糧就是我的本事(強盜?)。

    ……

    “徭役可重?”韓易世已經不知道怎麼去開口,只能乾巴巴問出這句話。

    “多謝貴人關心,徭役跟往常一樣。”

    徭役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自帶糧草。沒有工錢,死了就死了,心好的給挖個坑,不然就是野狗的吃食。

    而有錢者,可出錢讓人代服徭役,這演變成底層必須承擔的沉重負擔。

    逆江而上,登船的號角吹響,告別了縴夫,上船,甄英蓮的情緒很低落。

    韓易世看出了甄英蓮的心思,跟她說起了三國的故事:

    劉備入川,以及吳蜀夷陵之戰都可看做是沿長江進軍。

    但是此水路是有風險的,必須經過長江三峽,那時候三峽並沒有得到開發,因此走長江三峽是很困難的,只能靠縴夫拉船,緩緩逆流而上。

    諸葛亮率軍西進成都,而趙雲和張飛沿長江西進,攻克巴東,佔領江州後,諸葛亮派遣趙雲進攻江陽(今四川瀘州),派遣張飛平定巴西,德陽。

    劉備入蜀,將其亂世梟雄的形象展露得淋淋盡致。

    而他也藉助着益州肥沃的土地和優越的軍事地理位置,在亂世中成就了了自己的帝業。

    完成從賣涼蓆的小販到一代君王的華麗變身。

    正是我們現在我們走的路線,我們是不是很厲害,以後我們也是大人物。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