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架天路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五星造事包字數:2358更新時間:24/06/27 04:31:33
解析完突擊者後,康馳又利用大腦意識聯想提取器,對原本的設計圖進行了優化調整,然後拷貝出來交給了嚴輝。
“照着圖紙,先造一百個出來。”
“呃……好的。”
接過硬盤後,嚴輝猶豫了片刻後忍不住問道:“迅龍項目什麼時候才能重新啓動?”
“不急,等十月份的軍演結束後再說。”
“軍演你不上迅龍嗎?”
康馳對把鵬城和羊城作爲試點提出了質疑,肯定不是對這兩個城市有偏見,
康馳大致過了一遍後,便擡頭問道:“昌河那邊現在交付多少架了?”
但對於很多山區來說,低空經濟就是架起了山區和城市的‘天路’。
順着這個思路一想,張晴頓時就打開了思路,眼睛也越想越亮。
“嗯,不過你也不用一刀切,直接就放棄了鵬城和羊城,只不過分幾架新增一個試點,看看實際效果怎麼樣,我們畢竟是商業公司,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的正常盈利。”
對啊,爲什麼非要在經濟發達的地方搞試點?
“這個你放心,商業歸商業,慈善歸慈善,這兩點我還是分得清的……對了,說到慈善這事,過兩天技能發展學院的首批學員就要畢業了,你要不要抽空過去一趟,親自給學生頒發結業證書?”
這似乎不知不覺,已經成爲了包括她在內,所有人的思維定式。
康馳聽後,不禁露出了有些複雜的表情,
你這全給招了,
算哪門子慈善?
康馳聽後,頓時忍不住看了看時間,然後不禁感嘆道:“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半年又過去了……這屆的技發學院效果怎麼樣?”
康馳點了點頭:“這產能也差不多了……不過我看到你們的方案,試點是放在鵬城和羊城,原因是什麼?”
張晴微微愣了愣。
“你覺得有什麼不妥嗎?”
真變成公司的崗前培訓了……
嚴輝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
“沒事,我已經習慣了……”
“那倒沒有。”康馳搖了搖頭,“大灣區的人口密度高,經濟發達,確實適合搞低空飛行經濟,但有沒有想過,爲什麼所有的前沿技術試點,都一定要放在這些一線城市?”
原因方案上其實已經寫了,所以康馳這麼問,肯定是有原因的。
而是對她把商用版銀鶴的試點,安排在經濟發達的地方,有一定的異議。
但低空經濟最能發揮作用和就價值的地方,其實無非是滿足一個點:
當康馳從嚴輝的辦公室出來後,一名在外等候多時的警衛立即迎上來道:“康總,張女士半個小時前已經到了,正在會客室等您。”
其實對付這場軍演,也確實用不着迅龍。
“20架,後續每個月都能交付至少20架,預計到明年產量可以提升至50。”
太大炮打蚊子了……
城市裏有低空飛行器,無非就是增效罷了。
比康馳畫圖紙的時間還久……
“如果他們的裝備主要以飛行器爲主,把制空權搶了怎麼辦?”
康馳這才突然想起,昨天張晴就和他約好,今天下午過來進行工作匯報,主要討論的內容,就是關於‘大宋低空交通公司’的成立和發展。
張晴無所謂地搖了搖頭,然後直接把手裏的資料遞給康馳。
“明白了,我回去馬上對試點進行重行篩選和考察。”
雖然嚴輝的技術水平已經很高了,但依然用了足足一個多小時才勉強理解完。
“不好意思,剛剛一忙就把這事給忘了。”
其實剛剛張晴問康馳有什麼不妥的時候,就已經在順着康馳問題,反思這個問題了。
“那就把他們的飛行器都打下來。”康馳無所謂地笑了笑,“總價值十億,他們肯定也只能出動一些便宜的無人機,這東西對無畏戰車構不成威脅。”
張晴沉思了片刻,才開口道:“前沿技術的成本比較高,只有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才能消費得起,而且一線城市的人比較喜歡時尚科技的新事物,包容性強,相對容易技術普及……”
“你說的都沒問題,但如果把眼界再拔高點,想想我們的飛行器什麼地方最需要,最能發揮它的價值……有沒有新的想法?”
反過來說,就是他想安排在經濟欠發達的地方。
“而且陸地上的軍事演習,無非就是據點的爭奪戰,或者對抗殲滅戰,哪怕制空權直接給了他們,地面打不過我們也白搭。”
“沒必要。”康馳搖了搖頭,“軍方規定裝備的總價值不能超過十個億,上迅龍我們其它裝備就變少了,而且迅龍畢竟只能進行戰略打擊和爭奪制空權,局限性也比較大,也會拖累我們搞陸戰裝備的進度。”
他問這個問題,其實主要還是捨不得迅龍的項目,
畢竟他在這個項目上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和期盼,早就迫不及待想看到它制霸天空的那天。
“嗯。”
“效果非常好。”張晴說到這個,也忍不住讚歎道,
“在我們的激勵和競爭策略下,489名學員有足足459人通過了前面的四輪考覈,結業率高達93.9%,因爲這個基數比較大,所以最終完成六輪全程培訓的是115人。”
這也是康馳作爲一個從山區走出來的人,最直觀的感受。
談話的過程中,嚴輝已經用電腦把突擊者的圖紙打開了,爲了加快他的效率,康馳直接當面向他講解起了突擊者和無畏戰車,最主要的技術區別及難點。
康馳很快就來到了會客廳,看到了正在看資料的張晴。
“因爲集團一直都在急速擴張,需要大量的員工,所以我們把通過四輪考覈的459名學員,基本都吸納進了集團,只不過比起能通過第六輪的,他們的崗位和待遇會低很多。”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從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用銀鶴架起的這一條條天路,也能對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緩解地區經濟發展極度失衡的問題。
地面交通不便!
而最符合這種場景的,一個是交通擁堵的城市,一個是交通落後、道路崎嶇的山區。
其中城市因爲經濟發達,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搞軌道交通,其實對低空經濟的依賴性,還真不見得比山區強。
一旦這條路架起來了,那完全可以說是完全離不開的存在。
不過肥水不流外人田,畢竟是自己親自培養出來的,知根知底,張晴忍不住把他們招進來也很正常。
“行吧,到時候我會過去參加畢業典禮,既然效果不錯,那後續可以繼續加大力度,順便看看能不能拉幾個有合作關係的企業過來,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