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規劃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五星造事包字數:2613更新時間:24/06/27 04:31:33
    東陽,盤古基地。

    從燕京回來後,康馳先把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項目給暫停了一下,開始仔細琢磨應該如何提速,並制定一個中期計劃,不然總是需要什麼搞什麼,確實有點過於被動了。

    爲了啓發自己,他甚至還特地看了幾部科幻電影和,再結合目前的實際發展形式,以及華國的軍備發展方向,最終認爲拼資源和經濟的無人化戰場,很可能是未來的趨勢。

    同時這個方向,也能最大程度發揮華國強大而完整的工業體系實力。

    其實在很久以前,無人化戰爭就被各國認爲是未來趨勢,在山地國戰爭中,老M更是率先把戰爭機器人投入了實戰。

    但距離山地國戰爭已經過了足足二十多年,無人化裝備的發展其實並不算快,發展最快的就只有無人機,而且還是那種一次性自爆式無人機居多。

    比起B2、F35、C17這些渾身黑科技的裝備來說,自爆無人機的科技含量說實話也沒太高,它主打的就是一個便宜好使,量大管飽。

    當然,光是憑藉這個優點,其實也足夠它們在戰場上大顯神威了,北邊那場打了這麼久的架,如果不是有這種東西,給人的感覺甚至就和二戰沒啥區別。

    所以光有這種無人機還不夠,其它東西也得跟上才行。

    康馳想象了一個畫面。

    一艘航母,能夠四條彈射器,分別以最高10秒一次的彈射速度,自動從船體內部往外迅速彈射無人機集羣,上層甲板則主要用於回收無人機。

    而無人機的功能和型號,也要比傳統的航母更加豐富多樣。

    除了戰鬥機,預警機,反潛機,還得有轟炸機、空降運輸機、反電磁干擾通訊機、子母機等等。

    如果把假想敵,設爲某個島嶼,這一波打出去,戰鬥機負責保護和格鬥,轟炸機負責高空洗地和打擊防空火力,子母機則負責低空轟炸和精準打擊防空火力,最後空降運輸機像下餃子一樣,往地面灑陸戰機器人,執行地面攻堅和佔領,做到真正的無人化戰爭。

    當然這個無人化,只是指真正的交火一線,在無人機航母上肯定還是要大量的人員,負責維護航母的運轉及遠程操控。

    如果假想敵是一個航母作戰羣,道理也是一樣的,哪怕只有幾個陸戰機器人能夠完成登陸,那號稱核彈都炸不沉的航母,也有了被佔領俘虜的可能性。

    不過實現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一個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通訊技術必須比敵人高出至少一個等級。

    其次才去考慮每一種裝備的實際戰鬥力。

    不然別人一發電磁干擾,整個作戰集羣就歇菜了。

    但單個的問題,對康馳來說都不是問題。

    他目前所面臨的難點是,這整套系統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且大多都是極具革命性和創新性的設計,如果想在短期內實現,他的精通點數將會非常吃緊。

    其次則是研發生產的效率,也不見得能跟上來。

    最後,則是資金問題。

    如果直接問軍方要錢,首先就得拿出一個能夠說服他們的方案,其次,還得考慮他們的預算兜不兜得住……

    不過最後一個問題,康馳倒也不擔心,作爲一家私企,在有着絕對信心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不和軍方提前打招呼,直接自己先掏錢搞。

    等搞出來後,再把裝備賣給軍方,這樣這些技術的所有權還能歸他,就像銀鶴和超級碳纖維材料,他可以授權給別人生產,也能自己商用。

    嗯,

    像造航母本身這種事情,肯定還是得提前打個招呼,說服他們打錢並根據康馳的要求,進行船體的設計和製造。

    不然他自己偷偷摸摸造個航母,像什麼話?

    至於怎麼說服,其實也很簡單,

    只要他先搞出一兩款艦載裝備,就可以開始畫餅要錢了。

    在有了一個大致中長期目標後,接下來無非就是對技術進行一項項的突破了。

    【無人機航母及艦載裝備集羣研發計劃】

    康馳迅速在電腦上打出這一行字,然後進行了裝備和技術羅列,最後重新進行了時間排列。

    因爲涉及到的技術和裝備太多了,整個計劃的週期,哪怕康馳可以開掛,估計也至少需要兩到三年。

    畢竟人家光是研發一款飛機,可能就需要十年甚至幾十年,他如果能在兩年內搞出這套體系,那估計華國至少在未來的五十年內,軍事實力都將成爲當之無愧的全球大哥。

    到時候認清形勢的老M小弟們,估計大部分就立馬跑過來笑着喊華國爸爸,然後主動提議加大合作和貿易力度,大家齊力共討逆賊,爭取做強做大,共創輝煌。

    那啥甄選名單,自然就成了一張廢紙。

    到那時候康馳才能真正享受到,什麼叫做技術收割的快樂。

    在制定完整個計劃後,康馳才重新把目光放在前段時間正在進行的渦扇-3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項目。

    這個項目也被他列爲了整體規劃的第一個項目。

    無論是有人還是沒人的飛機,發動機都是心臟,因此雖然制定了一個更加長遠的計劃,但實際上他該幹嘛還幹嘛,只不過有了個更加清晰的長遠方向和目標後,就沒那麼迷茫了。

    目前華國最先進的兩款發動機,就是渦扇-15和渦扇-20,可能有人覺得渦扇-20的數字更高,又是後推出來的,就覺得這是渦扇-15的升級款,但實際上這兩款發動機完全是兩種平行的同級別發動機。

    渦扇-15是專門爲殲擊機打造的1:4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而渦扇-20則是爲大型飛機制造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扇-20目前有6:1和8:1兩種涵道比的型號。

    這其中最大的區別,發動機的內涵道和外涵道空氣流量的比值大小。

    當空氣進入發動機後,會被分爲兩個部分,一個部分通過內涵道進入燃燒室,進行燃燒產生能量,其餘的則直接進入外涵道,直接加壓後和內涵道噴出的高溫氣體混合後,再噴出產生推力。

    如果涵道高,外涵道的低速冷空氣量越大,內涵道排出的高溫高速氣體,就會得到更大的緩衝和冷卻,這樣就會降低噴嘴的氣流流速,得到更高的推進效率。

    說白了就是油耗更低,續航更遠,但推力也更低,因此更適合大型運輸機、轟炸機甚至民航客機。

    M國的C17運輸機,使用的四臺惠普F117-PW-100也是6:1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和渦扇-20相比,它除了具有反推力裝置,可以實現短距降落,19.5噸的推力也比渦扇-20高了3.5噸。

    其實這就和汽車發動機一樣,在同樣排量下,好的發動機能壓榨出更高的馬力,還能兼顧省油。

    不過渦扇20畢竟只是第一款國產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能夠在短短的十多年裏,實現從零到有,迎頭趕上別人幾十年的技術,解決了航髮卡脖子的問題,已經算是非常難得可貴了。

    何況渦扇20其實也沒有比F117-PW-100差太遠,只要繼續改進,趕上甚至超越F117-PW-100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過康馳立項的渦扇-30,並不是渦扇-20的改進版本,他在學習完渦扇-20的設計原理和技術後,又加入了F117-PW-100的反推力裝置設計,並且還加入了一個更加先進大膽的渦扇發動機技術:

    自然變循環和可變涵道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