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外的改變了奧斯卡歷史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趙墨涵字數:3466更新時間:24/06/27 04:28:39
    今年的奧斯卡還蠻有意思的,因爲《勇敢的心》的缺席,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因爲曝出梅爾·吉布森性*侵案和辱猶事件,導致《勇敢的心》在奧斯卡上一個提名都沒拿到。

    當然,caa和影片的製片發行公司都放棄了這部影片。

    雖然明面上不說,雖然是小吉伯特正義的執行,但作爲影片主要投資方的派拉蒙還是對小吉伯特有很大的意見。

    不過這種意見並沒有表達出來,因爲把梅爾·吉布森驅逐出好萊塢,已經成爲一個共識。

    派拉蒙母公司維康姆亞集團內部也有不少猶太人高管,他們當然支持小吉伯特的行爲,所以派拉蒙還不能報復。

    照理來說,一個人整走,那另外一個人得付出一定的代價。

    但小吉伯特不僅沒有付出代價,反而因爲這件事,在女性羣體和猶太裔那裏地位大升。

    回到奧斯卡,因爲《勇敢的心》退出奧斯卡的角逐,使得奧斯卡的形勢變得撲朔迷離。

    小吉伯特知道前世《勇敢的心》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現在這五項大獎都落別家。

    這其中,獲利最大的是影片《死囚漫步》,還有《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是華人導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自從來到好萊塢之後,經過努力的李安取得了在好萊塢發展的機會。

    和一路順風順水的小吉伯特不同,李安在好萊塢的發展可謂相當艱難,他要付出相當多的東西,才能獲得執導的機會。

    因此李安相當的珍惜機會,對影片製作精益求精,力求不失敗,讓自己留在好萊塢。

    如果《理智與情感》失敗,李安就會迅速失去好萊塢電影公司的信任,最後不得不回到太平洋對岸那邊去。

    其實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不止是李安一個,在港島影壇建立自己招牌的白鴿吳也來到了好萊塢發展。

    和走藝術電影路線的李安不同,白鴿吳走的是商業片路線,這條路線比起藝術電影路線更爲艱難,承擔不起任何失敗。

    不過白鴿吳能力還是有的,製作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終極標靶》由尚格·雲頓主演,票房將近4000萬美元。

    就在2月初,由白鴿吳執導的《斷箭》也在北美上映,票房情況不錯,看樣子北美票房突破五千萬美元,全球破一億美元票房不是問題。

    執導出一部過億美元票房的影片,白鴿吳在好萊塢也算站穩腳跟了。

    情況在三月份又有了改變,在三月二十五號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理智與情感》在小吉伯特造成的一系列蝴蝶效應影響下,破天荒的拿到了最佳影片。

    消息一出,北美這邊倒是反應平淡,最多有媒體爲其他影片鳴不平,認爲《理智與情感》並不如其他提名的電影,不應該獲得最佳影片。

    但在寶島和港島那邊,影響可就大了。

    李安執導的影片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消息,瞬間讓兩地影壇炸鍋。加上白鴿吳和程龍成功打入好萊塢,使得更多的港島和寶島電影人振奮。

    而華人導演和演員的連續成功,也讓好萊塢掀起一股華人熱潮。不說那些巨頭公司,最起碼二線的製片公司對華人導演和演員的興趣空前的大。

    程龍把自己的北美經紀業務交給了希娜·布恩,成爲國際藝術家管理公司旗下的首個華人演員。

    希娜·布恩很看重程龍在好萊塢的發展,小吉伯特當然知道程龍在好萊塢最知名的系列是什麼。

    《尖峯時刻》系列,一共拍了三部,可以說是程龍在好萊塢生涯的巔峯輝煌之作。

    一個系列電影能拍三部,就代表一件事,那就是這部電影肯定是賺錢的。

    要不然第一部電影結束,程龍就該回港島了,而不是後來繼續拍了第二部第三部。

    小吉伯特雖然不會擔任導演,但香瓜工作室可以投資製作,畢竟是一個賺錢的系列。

    得知小吉伯特的規劃後,希娜·布恩專程和程龍談了一次,這個大鼻子演員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

    也不由得他不感興趣,畢竟在好萊塢機會難得,他要把握機會才行。

    此時的程龍正忙着《警察任務4超級警察》和《一個好人》等項目的製作,等結束這些項目之後,他就會正式來到北美。

    等他來北美的時候,《尖峯時刻》系列就可以開始籌備了。

    九十年代到新世紀初,是華人幫在好萊塢勢力最鼎盛的時候,小吉伯特也算順應潮流了。

    這屆奧斯卡其他方面,最佳導演被《死囚漫步》的導演蒂姆·羅賓斯拿下,這同樣是一個原本屬於梅爾·吉布森的獎項。

    男主角毫無意外,尼古拉斯·凱奇憑藉《離開拉斯維加斯》拿到這個獎項,他的演員事業達到了最巔峯。

    票房代表作有《勇闖奪命島》,自己也獲得了奧斯卡影帝,獎項票房雙豐收。

    只要注意一些,尼古拉斯·凱奇肯定星途順遂。

    但事情往往就是那麼奇妙,誰想到尼古拉斯·凱奇後來一度破產,不得不大量接爛片來還債,把自己的人氣和口碑一朝散得乾乾淨淨。

    另外一個更有意思的是,斯嘉非常喜歡的那部《小豬寶貝》電影,因爲《勇敢的心》缺席,居然拿下兩個獎項,一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視覺效果。

    造成這個意外,小吉伯特也沒想到。

    最佳視覺效果獎能拿到很正常,畢竟《小豬寶貝》在視效方面做得確實不錯,但這最佳攝影,這……不太好評價。

    奧斯卡過後,距離暑期檔的日子就越來越近了。

    小吉伯特在三月底就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最終版的剪輯工作,整個影片時長高達兩小時四十九分鐘。

    製片人查爾斯·羅文看過之後,建議小吉伯特最好把影片時長壓縮在了兩個半小時內。

    這樣院線排片的時候,一天能多出一場。

    但小吉伯特最終拒絕了這樣做,因爲他要保證影片的完整性,繼續刪減時長會使得影片缺失一部分東西。

    剪輯上,小吉伯特沒有採用過往《勇闖奪命島》和《生死時速》上採用的剪輯手法,而是以傳統的剪輯手法來進行剪輯。

    保留了大量的長鏡頭,以及類似紀錄片的搖晃鏡頭。

    配樂方面,小吉伯特找了和斯皮爾伯格經常合作的約翰·威廉姆斯來製作配樂。

    對方本來不想和小吉伯特合作,但小吉伯特請斯皮爾伯格幫忙,約翰·威廉姆斯最終同意製作配樂。

    效果不錯,放在影片裏相得益彰。

    剪輯師梅赫迪和小吉伯特討論影片風格的時候,就和小吉伯特說:“小吉伯特,如果你想在明年的奧斯卡上拿到幾個獎項,就必須製作的更加符合奧斯卡的口味。

    減少戰爭場面,增加個人內心世界的展現,放慢敘事的節奏。”

    但小吉伯特果斷拒絕:“這不行,這部影片首要的目標是放在暑期檔。影片的節奏已經夠慢了,還有大量的文戲。

    如果再放緩影片節奏,減少戰爭戲份,觀衆去電影院裏看什麼?發呆嗎?”

    梅赫迪無語,半晌才說道:“如果按照這個樣子,你很難獲得奧斯卡。”

    “沒關係,奧斯卡不認可我,我會逼得它認可我。”小吉伯特看向遠方,似乎看向遙遠的未來:“這次不行,還有下一次,我不需要權威的認可,我就是權威。”

    對小吉伯特來說,奧斯卡雖然不是可有可無,但只是起到一個錦上添的作用而已。

    他和很多人癡迷奧斯卡不一樣,從始至終都以商業利益爲目的。

    否則他大可以照着奧斯卡歷年獲獎的名單來拍戲,變成一個衝獎狂魔。

    如果是那樣,他可不會有每年一部電影的執導機會。

    那些獨立影片的導演往往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才能獲得一次執導的機會,不是因爲他們不想執導影片,而是因爲上一部影片需要收回成本實現盈利。

    如果沒有實現盈利,那就無法說服投資商投資電影。

    所有後期工作完成之後,小吉伯特封存了所有素材,結束了影片全部製作工作。

    但一部電影來說,如果沒有和觀衆見面,就不算完成了全部的工作,因此小吉伯特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首先就是影片的評級,雖然迪士尼和華納影業,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等極力爭取,但影片最終還是定爲r級。

    根據分級委員協會的說法,本來這部影片他們是想定在ng-17級的,但爲了讓更多人看到這部人文情懷濃厚的影片,才定爲r級。

    小吉伯特倒也沒有失望,《勇闖奪命島》那樣的驚喜不可能隨時都有。

    分級之後,《拯救大兵瑞恩》舉辦了院線試映會和影評人試映會,也開啓全面的宣發。

    在小吉伯特徹底證明自己在暑期檔的威力後,似乎沒有人敢挑戰他,把自己影片的檔期都挪得遠遠的。

    《拯救大兵瑞恩》在五月六日登陸全美院線,正好五月八日是二戰勝利紀念日,一個不錯的檔期。

    二戰勝利紀念日各個國家都不同,北美及其他西方國家大多是都是五月八號,這一天是歐洲勝利的日子。

    而少部分國家則是在九月三號,這一天是太平洋上那條蟲子投降的日子。

    因爲影片具有紀念意義,小吉伯特曾建議把首映禮放在諾曼底。

    取得支持後,影片將在卡昂和平紀念館舉行首映禮。

    雖然對美國人不感冒,但法國政府對《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還是挺欣賞的。

    不止如此,今年夏天的戛納電影節還邀請《拯救大兵瑞恩》劇組出席戛納電影節。

    對影片宣傳有利,小吉伯特也沒拒絕,答應出席戛納電影節。

    正好蘇菲·瑪索一直說要給他介紹法國美女,小吉伯特也想見識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