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你得誇誇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司馬白衫字數:2542更新時間:24/06/27 04:17:12
    “撲喇”一聲,一條魚兒躍出水面,打破了清晨圓明園的寧靜。

    哎喲,馬季先生抽着煙就去抓魚杆,快樂的跟什麼似的……

    “師傅,我回去想了一晚上,昨天去拜訪您,確實有點唐突,說句心裏話,我可崇拜您了……我小時候聽着您的相聲長大的,您桃李滿天下……沒想到有一天您能讓我跟着您說相聲……”江潯湊到馬季身邊,一邊幫他重新擺好魚杆,一邊說着話。

    “唉,沒你說的那麼好,就是以前培養了幾個不成材的徒弟……”馬季先生一臉的不屑,同時看看一旁的馮鞏,馮鞏作了個鬼臉。

    “嗯?都有誰啊?”江潯很喜歡這種氛圍,清晨,湖面上有一層薄薄的霧氣,遠處,圓明園的遺蹟就氤氳在霧氣裏。

    “姜昆,馮鞏,不在那坐着嗎,趙炎,笑林,劉偉……”

    “您這是謙虛,”江潯笑了,“鞏哥,……就這還不成材?”

    “成材,對,古人說要想成材,得聞雞起舞……”馬季先生笑着比劃着。

    “那我們是聞雞釣魚來了……”江潯馬上接口道。

    嘿,馮鞏一瞅,這兩人又說上了,江潯剛纔這包袱甩的,給他根杆他就能順着往上爬。

    “潯子,大清早的,跟我來釣魚,我一老人了,起得這麼早,你是不是得誇誇我……”馬季先生也很驚訝,這不是表演的本子,純屬大清早兩人在找樂子逗悶子。

    “說吧,您想聽什麼?”江潯也笑了,給師傅拉過一個馬紮。

    “我啊,感覺自己還有些文化,我們得誇得文雅一點,咱們字頭咬字尾。”馬季先生坐下,江潯沒坐,就蹲在他身旁,“就是接成語是嗎?是相聲段子裏的接成語,是這意思嗎?”

    咦——

    馮鞏聽江潯說着,到底是中戲學生,基本功在這兒哪,聽說中戲表演專業的晨功除了背誦繞口令,背誦貫口也是必不可少的。

    表演“貫口”,就要吐字清晰,語言流暢,情緒飽滿而連貫,語氣輕重而適當,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猶如斷線珍珠,一氣呵成。

    其中最主要的技巧,就是“氣口”。氣口也就是換氣的要領。

    只有運用好氣口,背誦起貫口來,才能有節奏感。

    江潯語氣的節奏感明確,發音吐字清晰準確,這就是功力啊!

    他相信,師傅也聽說出來了。

    馬季豈能聽不出來,這樣的學生,他越想就越樂,又掏出煙來,“你知道啊?”

    看馬季先生抽着煙,江潯就想樂,總感覺老頭在說宇宙牌香菸,“那您給我做個示範。”

    “字頭咬字尾,你得說出一句成語來,這成語還得跟我有關係……”馬季先生吐出一口煙來。

    “還得跟您有關係?”

    “哎,比如說,我說馬,你接什麼,馬到成功……”

    “完了是功……”江潯笑道。

    “功成名就,救死扶傷,對不對啊……”

    “明白了,您是想讓我借這些個成語,誇誇您……

    “你非要這麼說我也不能不同意,嗯,其實你也甭誇,你表揚表揚我也行,嗯,別太過了啊,含蓄着點……”馬季先生一本正經道。

    “嘿,這不是一回事兒嗎?”江潯作恍然大悟裝,這表情,真的有喜感!

    ……

    兩人一來一往,嘴皮子都很溜。

    馬季先生只感覺江潯的聲音太好了,按理說他才二十一歲,非常年輕,但他的聲音顯得動聽而又持重,像學過播音似的,又不帶廣播腔……

    站在這處野湖邊上,他的身上還有那麼一種靈動勁兒,這勁頭,馮鞏起初沒有,他還是當初在姜昆身上看到的……

    太陽出來了,照在這年輕人身上,染上了一層桔紅色的光暈……

    “好,尺度你掌握好了,也別把我誇得跟朵花兒似的,咱還得實事求是。”

    江潯一臉無奈地笑,“您看我們從哪開始?得,就從您這馬開始,馬,……”他閉着嘴,好象肚子裏的詞到了嘴邊愣是吐不出來似的,“馬,馬失前蹄……”

    馮鞏一下樂了。

    馬季先生無奈地把手插在褲兜裏,也不看魚杆了。

    “哎,師傅,這個好象不太好,您聽我下面的,下面有好詞,馬失前蹄,蹄,提心吊膽……”江潯一邊小心翼翼地瞅着馬季先生,一邊又說開了。

    馬季先生一下背轉過身去,這是生氣了,嗯,這是說相聲表演時的表情,可是一轉過臉去,馮鞏發現師傅臉上盡是激動。

    得,找到一棵相聲的好苗子!

    江潯的表演多麼自然,生動,一點不陌生,還大大方方穩穩當當的!

    “我幹什麼事了,我提心吊膽,膽……”馬季一下轉過身來。

    “膽顫心驚,驚,驚弓之鳥,鳥盡弓藏,藏頭露尾……”江潯表情就象一個犯錯的孩子,可是嘴裏一直不停。

    “得了,你打住吧,”馬季先生按理說應是一幅惱火的表情,可是臉上此時盡是欣喜,“你哪這麼多詞兒,你再說下去,我是不是該抓起來了,戴上一幅銀手鐲子了……”

    “尾,萎靡不振……”

    “行了,行了……”馬季先生手一揮,“你還是演你的話劇去吧……”

    “可是師傅,你說了,讓我含蓄點,別表揚得太過分……”江潯一臉的委曲。

    “有這麼表揚的嗎?”

    “你得捧着師傅……”馮鞏上來了,“你得這麼說,馬,馬到成功,功,功成名就,就,救死扶傷啊……”

    江潯笑道,“傷……”

    “傷天害理啊……”馮鞏一笑,把包袱甩了出來。

    “得,你們倆大清早起來非要把師傅氣出個好歹來,你們師孃跟你們沒完……”馬季先生氣得一推兩個徒弟,周圍幾個釣魚的看得前仰後合,“老馬,教徒弟哪?”

    “兩個不成才的徒弟,非得把莪氣死不成……”

    哎,藉着晨曦,釣魚的人也認出來了,“這不是王滬生嗎,也來說相聲來了?”

    “對啊,這不是在電視裏沒作夠,從電視裏出來,我就尋摸着再找一人作妖,這不就找着我師傅了嗎?”江潯笑着答道,又把一幫人逗得直樂!

    嘿,這

    小子了!

    馬季先生也樂了!

    這幽默,是天生的!有人再訓練也不成,一句話,他是祖師爺賞飯吃!

    ……

    今天光練嘴去了,釣了一些小魚,捨不得吃,回到馬相衚衕,馬季先生就放水缸裏養着,大魚,又肥又嫩,中午他要做貼餅子熬魚!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灣。

    天津靠海臨河,河網密佈,盛產魚蟹。

    提起天津最有特色的美食,除了煎餅果子就是貼餅子熬小魚了。

    現在你到天津飯館,點這道“貼餅子熬小魚”吃,多數用的都是小鯽瓜子,也有用各種大海魚的魚段亂燉製成。而最地道的做法,是麥穗魚做的熬小魚。

    麥穗魚也叫柳條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野生雜魚,天生長不大,沒什麼經濟價值。在天津的河灣、汊溝子裏到處都是,一撈就是一盆。魚鱗魚肚根本不用收拾,用手把鰓擠掉就行。

    做的時候,熱鍋熱油,蔥姜蒜熗鍋,小魚放進去稍微炸定型,加醬油、料酒、醋、花椒、大料、鹽、糖、水,最後放入天津特產醬豆腐。

    小魚下了鍋,接着就是貼餅子,餅子必須貼在距離魚湯一寸左右的地方,不能高也不能低,餅子的小半截能讓滾沸的魚湯濺到,吸足湯裏的滋味。

    餅子鬆軟焦脆,小魚全身酥爛,不用吐刺,棒子麪的香甜混合着魚的濃香,吃的江潯欲罷不能。

    “潯子,明天還去嗎?”馬季先生今天竟破了例,給自己倒了一杯啤酒。

    “去啊,還得誇您呢。”江潯舉起杯子,笑着跟先生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