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上山,下海,進城,看阿靜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司馬白衫字數:2272更新時間:24/06/27 04:17:12
    渴望十六年的拍攝仍在繼續。

    魯曉威導演說到做到,真的請來了中戲的老師給江潯補習,這樣,江潯一邊拍戲一邊學習,也算是革命生產兩不誤。

    今天來的是朱彤老師,一進攝影棚,他就打了個哆嗦,這哪是攝影棚啊,簡直就是一冰窖,還是放白菜的那種。

    “潯子,你不冷啊?”今天拍的是夏天的戲,江潯連毛衣都不能穿,只能穿着夏天的衣服,臉凍得跟白菜幫似的。

    “不冷,我們琴島到了這個時候,老少爺們都在海水裏泡着。”琴島流行冬泳,江潯到了冬天也能在海水裏撲騰兩下。

    江潯裹上棉大衣準備上場,“朱老師您先坐會兒,待我把這段戲拍完,給您暖水袋。”冬天拍夏天戲份也沒有取暖設備,只能使用暖水袋。

    “別,你用,我不冷。”朱彤還是沒接暖水袋,演員這職業,看起來光鮮,可是背後遭的罪受的苦,別人是看不着的。

    江潯的戲份很快拍完了,他哆嗦着跑到朱彤跟前,“凍死我了,可拍完了,秋衣,我的秋衣呢。”

    “在這呢。”朱彤趕緊手忙腳亂地給他找衣服,“這,你肚子還有塊胎記啊。”

    胎記?我怎麼不知道?

    江潯低頭一看,用手一摸,疼得厲害,唉,讓暖水袋燙起的一片小紅泡!

    好在朱彤找來一根針,把這些紅泡給挑開,讓裏面的水流出來,這樣恢復得快一些。

    “潯子,電話。”

    導播室那邊,有人在喊,“來了。”江潯答應一聲,跑過去接電話。

    電話是廣東臺黃加良導演打來的,把電話打到中戲,人家直接讓找北平電視臺。

    “阿潯,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的公關小姐要上央視了!”

    哦,江潯並不意外,這樣的好電視劇就得讓全國人民都知道。

    前幾天,黃導打過電話,香港亞洲電視購進了《公關小姐》這部戲,當日的《廣東日報》還刊登了一封香港觀衆的來信,這位在國外行醫又頂住迴歸前的移民潮回到香港工作,並且在大陸購置了房產的觀衆熱情稱讚《公關小姐》。

    他說:“在日本電視劇追蹤‘血緣"(比如《血疑》等)、香港電視劇講述個人奮鬥(比如《流氓大亨》等),廣州的電視劇卻帶着清新之風,將目光投向了一個更貼近現實的背景,從而吸引了粵港兩地的觀衆,這也體現了廣東電視工作者的政治遠見。”

    而一直以來,中央電視臺都相當支持廣東臺,《公關小姐》也算是廣東臺給中央臺的一份禮物。

    “阿潯,我現在就在梅地亞中心,晚上一起吃飯……”

    “晚上我請您吃飯。”江潯馬上大聲喊道,對於這位老導演,他很是尊重,“哦,鈕臺長來了?他晚上也來?……”

    放下電話,朱彤就這樣看着他,江潯卻一把抱住朱彤,“老師,我的電視劇,要上央視了,走吧,您賞個臉,給學生陪客去,我給丁志誠打個電話,讓他尋一地方,人家臺長來,這得叫上我們蘇民老師,於院,夏導……”

    當然,他沒忘了楊哲。

    ……

    八十年代末的北平,餐飲界有句話:“上山,下海,進城,看阿靜。”

    上山,指的是山釜餐廳,下海,指的是明珠海鮮,進的城,是王府井的香港美食城,看阿靜呢,則是阿靜粵菜。

    阿靜就在東四地界白塔寺東邊,當朱彤、江潯和左翎到了的時候,江潯忍不住心裏就直埋怨丁志誠,人家鈕臺、黃導是從廣東來的,人家還沒吃過粵菜?

    “潯子,這兒可不便宜。”左翎不知道,可是朱彤太知道了。

    因爲就這幾家飯館,北平人都稱呼它們是“三刀一斧”,光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四家館子就是“刀刀見血,一斧露骨”。

    在這個人均收入並不高的年代,如果有人能經常出入這些地方,那真就絕對的“大款了”。

    “那都來了,嚐嚐,嚐嚐。”江潯知道,北平人愛過最深的一種外埠菜,一定是粵菜,朱彤老師的眼睛就一直沒離過這裏。

    90年代北平生活寶典《我愛我家》,二叔賈志新開皮包公司發了小財,一吃飯就“香港美食城”。

    家裏鬧了耗子,直接跑去隔壁粵菜館拎條蛇回來。

    拎着八千塊帶家人去高級飯店,一定要捏着港臺腔點菜才起範兒。

    而《情滿四合院》裏,傻柱給香港回來的兒子做一桌粵菜,晚上能在院裏吹半天。

    多少年來,北平人對粵菜,始終高看一眼。

    三人進了衚衕,這錯不開身的轎子衚衕,晚上不到五點,竟然有人在等位子了,這在八十年代還真是奇觀。

    “怎麼,這裏還得等位子?”丁志誠來得很快,他跟濮哥是騎着自行車過來的。

    於院、夏導和蘇民老師是打車來的,不多一會兒,楊哲也來了,她身後還跟了一人。

    “介紹一下,我們團的蔣歡歡……”這是她最好的姐妹,比她大着幾歲。

    “你就是潯子吧,常聽楊哲提起你。”雖然是穿着棉服,可是遮掩不住她妖嬈的身段,雖然是黑夜,可是那嬌好的容顏,仍然清晰可辨。

    “歡迎,歡迎,我想起來了,您就是蔣營長,楊哲的領導……”江潯開着玩笑,她是正營,比楊哲還高哪。

    幾人站在衚衕裏,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江潯身上並沒有帶太多現金,不過,今晚這一頓,怕是沒個大幾千下不來。

    拍一部渴望,他的稿費不到四千,怕是今晚一晚就要消費掉。

    “帶錢了嗎?”江潯湊近丁志誠,悄悄道。

    “哪能不帶錢啊,再說,也不能讓你請客,哥哥請,你的電視劇上央視了,算是哥哥的一點心意。”丁志誠拍着胸脯打着保票。

    “潯子,”正說着,蘇民也把江潯叫了過去,拉過江潯的手就塞過錢來,“錢夠嗎,不夠,我這裏還有。”

    蘇民老師也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但今晚談的是正事,遇到的是喜事,他也不能干預,只能在錢上幫襯着自己的學生。

    “老師,我有錢。”有了丁志誠的保證,江潯心裏有了底。

    “我啊,準備弄一裝修隊,你看,現在北平城到處蓋樓……”丁志誠又把江潯拉到一邊,

    “到時我們兄弟一起,一起發財……”

    嗯,正說着,黃加良導演和鈕祖印副臺長就從胡同口溜達了進來,相比江潯前些日子剛去廣東他的愁眉不展,此時他的臉上全是笑。

    “您好您好,於院您好,夏導您好,蘇院您好……”

    “歡迎,鈕臺長,黃導演,歡迎來北平……”

    看着廣東電視臺的臺長和導演跟院裏的院長、導演熱情握手,江潯也笑了,這是什麼樣的緣份,讓這些人聚在一起。

    “你好,你們是廣東來的?”一位一頭短髮的姑娘笑着走過來,說的卻是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