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追光者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司馬白衫字數:2723更新時間:24/06/27 04:17:12
大幕緩緩拉開。
舞臺全黑,隔十秒鐘,漸明。
這是十年前一個夏天的上午,在周宅的客廳裏。壁龕的帷幔還是深掩着,裏面放着豔麗的盆花。
中間的門開着,隔一層鐵紗門,從紗門望出去,花園的樹木綠蔭蔭地,並且聽見蟬在叫。
右邊的衣服櫃,鋪上一張黃桌布,上面放着許多小巧的擺飾,最顯明的是一張舊相片,很不調和地和這些精緻東西放在一起……
屋中很氣悶,鬱熱逼人,空氣低壓着。外面沒有陽光,天空灰暗,是將要落暴雨的天氣。
鄭天瑋在靠中牆的長方桌旁,揹着觀衆濾藥,她不時地搖着一把蒲扇,一面在揩汗……
魯貴、繁漪、周衝、周萍依次走上這個人藝的舞臺,在幕開幕合與燈光明滅中,故事緩緩展開,至高峯,至回落,至全場的掌聲淹沒了舞臺。
當大幕再一次緩緩地合上,幕後的於是之、夏淳、蘇民等人都忍不住走上前,與一衆青年演員緊緊擁抱。
“祝賀你,你的周萍演得真好。”於是之緊緊地抱住第三代周萍,觀衆的掌聲就是最好的回答,人藝的旗幟終於傳到了年青人手裏。
“不錯,繼續努力。”蘇民沒有跟兒子擁抱,只是輕聲地鼓勵着,幾句話後,他看看舞臺一角的江潯,“後面幾場,可以讓潯子上場。”
濮存晰的目光也在追尋着江潯,他的臉上掛着笑,可是背影卻很落寞。
他答應着父親,這個跟自己弟弟一樣的年輕人,努力了三個月,理應也站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接受觀衆的檢驗。
可是他沒有想到,江潯卻不同意,他說,“觀衆喜歡濮哥的周萍,我就在後面學習……”
這孩子,蘇民笑了,他忘了他是山東人,太倔!
……
雷雨逐漸停了,太陽出來,今天是雷雨的第四場演出。
宛萍嫂子早早送來了牛肉湯,可是濮哥愣是沒喝一口,他要下臺再喝。
“你瞧,潯子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啊。”江潯興致不高,好象大家都看得出來。
“排了三個月,是不高興……”吳剛小聲嘟囔着。
濮存晰沒有回答,人藝的演員上場不分心不分神,他默默地默戲,戲比天大,一切都要演出結束後再說,再講。
當四鳳一人坐在家中,周萍從窗戶跳進屋裏的時候,臺下原本靜默着的觀衆,突然爆發出一陣笑聲。
這笑聲,把鄭天瑋和濮存晰笑愣了,也讓臺後的於是之很是驚訝,他馬上安排舞臺記錄在戲後找觀衆問一下,演到這一段爲什麼笑場了。
好在年青演員們沒有受到多大影響,當大幕又一次緩緩地合上,濮存晰才一臉嚴肅地詢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怎麼前三場演得好好的,觀衆到了這兒爲什麼會笑場。
“濮哥,”人藝的每一場演出都會有舞臺記錄,記錄下觀衆的掌聲次數,也記錄下觀衆的每次反饋,“大家串戲了。”
串戲?
衆人都看着他,“對,您前一陣子不是演過一部電視劇嗎,在裏面扮演一名公安,多麼高大的形象,可是看到您一下從外面跳進窗子,這形象太不搭了。”
舞臺記錄也有點想笑的意思,今晚來的觀衆年輕人居多,笑場的也是年輕人,沒辦法,濮哥的公安形象在熒屏上太深入人心了,讓人看到跳窗子的周萍,一下就感覺不搭了。
濮存晰皺皺眉,他說不上惱怒,也說不上沮喪,任誰一個話劇演員,辛苦排練三個月,遇到觀衆笑場都不好受。
可是這不是演技的問題,更不是舞臺事故,只是觀衆的心理感受,無解。
“要麼讓潯子上場。”蘇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個意見,於是之同意,夏淳同意,濮存晰自己也同意。
十月的晚風中,丁志誠騎車趕到中戲的時候,中戲已經關門,好不容易喊開大門,把這個喜訊告訴江潯,江潯卻沉默了。
他看着大家,大家也都是笑逐顏開,可是他高興不起來,他不知道怎麼樣的榮耀才能配得上一路的顛沛流離。
八八年的那個夏天,不時會在他的夢中出現,跟夏導要角色的那個夥子,好象永遠行走在北平城寬闊的馬路上。
上海,自己一人躲在殷家角上影廠的宿舍裏,是那麼遙遠好象又是那麼近。
黃土高原上的信天游,依舊能穿透他的心房,廣州的艇仔粥,好象現在仍是熱的……
大一,大二,大三,兩年裏,他既爲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也爲上天待自己不薄而感激……
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這路不止要走好,還要讓別人無話可說。
……
今天,大槐樹底下的通告變了模樣,江潯的名字赫然由B角變成了A角。
江潯?
中國戲劇雜誌的主編劉厚生今天也來到了首都劇場,他倒不是因爲江潯而來,而是這些天一直在忙着梅花獎的事兒,今天才倒出時間,來觀看人藝新排的雷雨。
舞臺上的江潯的周萍很有還原感,在形象方面,他能代入這個角色。他有一股少爺的氣質,年齡也很差不多。
演技方面,在面對顧威的周樸園時,他的手指緊貼褲縫,微微彎腰,語氣不過重也不會吐字不清,就是一個懼怕敬畏不敢忤逆父親的長子的樣子。
面對繁漪時,他又能挺直腰板,態度時軟時硬……
對四鳳時,又有些大男子的氣概,也會腆着臉哄逗四鳳,語氣活潑,行爲隨意,象個戀愛中的男人。
不知不覺,戲劇進入尾聲。
當江潯的周萍緩緩倒下,五秒鐘的死亡戲,卻讓這個戲劇界的大佬掏出了手絹。
四鳳的死,他沒有流淚,周衝的死,他也沒有流淚。
可是,當一個人經歷着絕望和恐懼兩種情緒力量的巨大拉扯時,人物的內在卻並沒有斷裂,依然完整合理地存在江潯的身上。
他的背影很是僵硬,除了拿槍的手,他的一半身子彷彿不能動彈,眼裏噙着淚,這個時候的江潯脆弱到令人心碎……
在這樣緊湊的時間中一連串矛盾的情緒起伏如此之大,情緒先爆發再壓抑,然後艱難地從縫隙中冒出來,那種絕望、孤獨、
哀傷和悲涼,從表演中滿溢出來,悄無聲息淹沒你……
“這就是表演張力!”劉厚生長嘆一聲,看了多年的戲劇,他還是頭一次從一個年青演員身上,看到這樣打動人心的張力。
“這孩子,脫胎換骨了。”
演員的內部節奏與外部節奏形成的一種反差感,這種反差感就形成了一種表演的張力,現在江潯的張力,就象一張弓,馬上可以拉斷!
但是箭飛出去,將會一支一支地插在觀看雷雨的觀衆的心裏!
觀衆席上,沉默……可是接着,鼓掌聲就象從每個角落裏躥出,直接涌向舞臺中央……
江潯的周萍的死,用了五秒鐘,現在五秒鐘後,觀衆的掌聲還在繼續。
“這戲,沒法演下去了。”已經死了的吳剛在臺後小聲嘀咕着。
確實,扮演周樸園的顧威和扮演繁光漪龔麗君都不知所措了,掌聲,讓這齣戲沒法結尾了。
大幕合上,又緩緩地拉開。
觀衆席中爆發的掌聲越來越大,夾雜着觀衆的喊聲,像是暴風雨般地把大家都淹沒了。
江潯突然想到了去年在上海,於是之的王掌櫃謝幕的時候,那掌聲是他前世從未體驗過的,像是潮水,那是一個演員爲之生存的時刻。
現在,他感覺自己的雙眼模糊了,他努力擡起頭,看着舞臺上方的燈光,燈光很是炫目,也很是耀眼,讓他眩暈。
這是一種幸福的眩暈,可是眩暈中,他一直知道光在哪裏……
它就在頭頂,也在遠方,在人藝的舞臺上,在戲劇的世界裏。
在這個世界裏,在這個舞臺上,我就是一名——
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