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忘年之交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3412更新時間:24/06/27 04:07:22
    “誰找我?”

    孟紹原打了一個哈欠,伸了一個懶腰。

    “不知道,就說自己叫是孫青生,說有要事求見。”

    孫青生?

    不認識啊。

    孟紹原在那想了想:“帶進來。”

    進來的是個四十來歲的漢子,一看打扮,就是江湖人士。

    一抱拳:“請問可是孟老闆?”

    “是我。”

    “見過孟老闆。”孫青生客客氣氣說道:“我是鏡湖老太爺門下徒孫。”

    鏡湖老太爺?

    張仁奎?

    這不才把他的人放了嗎?

    孟紹原也蠻客氣:“原來是鏡湖老太爺門下,失敬了。”

    他對這位張仁奎還是蠻敬重的。

    他老先生抗戰爆發之後,曾在上海灘上演了最後一段江湖傳奇。

    日寇矢野堯一爲打擊張仁奎的不屈意志,迫使他不再爲抗戰出力,派人向範園送了一份比武戰書。

    年近八旬的張仁奎爲滅日寇氣焰,最後一次提起隨他征戰一生的大鐮刀。

    在矢野殺氣騰騰的挑釁下,老太爺鎮定不動,霹靂而行,用刀柄連擊矢野腕部穴位,只兩個回合就迫使對方撒手棄刀。

    矢野鎩羽而去後,依舊賊心不死,之後他多次對張仁奎威逼利誘,許與官職,但老太爺不爲所動,每次都以疾言厲色將日寇叱之門外。

    “鏡湖老太爺久慕孟老闆名聲,每欲拜見,皆無機遇。今日遣我前來,鏡湖老太爺想要找個時間略備薄酒,宴請孟老闆,不知孟老闆何時有空?”

    說到這裏,孫青生急忙又補充一句:“若是孟老闆公務繁忙,抽不開身,老太爺將親自登門拜訪。”

    想來是爲了之前自己釋放了他的門下,向自己表示感謝吧?

    孟紹原想了一下,看了看時間:“就現在吧。”

    “現在?”

    孫青山一怔。

    這都中午10點多了啊。

    隨即趕緊說道:“如此甚好,我這就去回稟老太爺,稍作準備。”

    “準備什麼?”

    孟紹原笑着站了起來,從抽屜裏拿出兩包東西:“走,走,無需驚動他老人家,咱們現在就一起走。”

    “這……”

    孫青生一臉爲難:“這恐怕……”

    “沒什麼不好的。”孟紹原笑着說道:“老太爺若是責怪起來,就說是我逼着你這麼做的。”

    ……

    張仁奎從軍界隱退之後,一直在上海的“範園”之中居住。

    光是在範園大門口,就站着八個門生。每個都是短打裝扮,敞開衣襟,腰間的寬皮帶上,一邊插着一把匕首,一邊插着一把左輪。

    張仁奎防的不是江湖人士,而且日本人。

    “孫三哥回來了。”

    一看到孫青山,那領頭的立刻上來恭恭敬敬說道。

    孫青山拉過他,低低耳語幾句。

    那人面色一變,也是滿臉錯愕。

    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急匆匆大聲叫道:

    “開正門!”

    正門打開,八個保鏢分兩排站立,領頭的大吼一聲:

    “貴客到!”

    孫青山一伸手:

    “孟老闆,請!”

    ……

    張仁奎在院子裏架着一張小桌子,正準備吃飯,忽然聽到一個接着一個聲音不斷接力傳來:

    “開正門!”

    老太爺也是怔住。

    誰那麼大的膽子敢擅自開正門?

    誰那麼大的面子能開正門?

    要知道當年杜月笙來拜訪,也不過開了偏門。

    記得最近一次開正門,還是淞滬會戰時,陳誠便裝在戰鬥空暇來拜訪自己,這才開了一次正門。

    今天這幫徒子徒孫怎麼那麼大的膽子,彙報都不和自己彙報一聲,就把正門開了?

    隨即,就看到孫青山率先來到院子:

    “上海特別辦公室,孟紹原孟長官到!”

    啊?

    張仁奎再次一怔。

    孟紹原?

    怎麼他會這個時候來了?

    怪不得,自己特別交代過孫青山,宴請孟紹原那天,一定要打開正門。

    趕緊站起,狠狠瞪了孫青山一眼:“瞎胡鬧,爲什麼不提前打個招呼?”

    “老太爺,你可錯怪孫三哥了,是我不讓他向你彙報的!”

    孟紹原笑着在後面走了進來,拎着兩包東西抱了抱拳:“孟紹原見過老太爺。”

    “哎呀呀,孟長官。”

    張仁奎趕緊迎上:“孟長官能夠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只是實在打了我各措手不及。”

    孟紹原笑道:“我一聽說老太爺要請我吃飯,趕緊屁顛屁顛的就跑來了。”

    “好,好,孟長官豪氣!”

    孟紹原的性格,大對張仁奎的胃口:“來人,吩咐廚房裏準備好菜!”

    “別。”孟紹原阻止道:“老太爺不正吃上了?有酒有菜,還特別準備什麼?”

    那小飯桌上一大盆的飯,一個冬筍肉片,一個涼拌黃瓜,一個蘑菇湯,一小壺酒,甚是簡單。

    張仁奎臉露難色:“這點菜哪裏能夠宴請孟長官?”

    “老太爺,此言差矣。”孟紹原毫不在意:“這喝酒啊,得看人。人對了,沒菜也是滿桌佳餚。可人要是不對,山珍海味,也是寡然無味。”

    “好,好!”

    張仁奎大喜過望:“孟長官妙人,說的都是妙語。我張仁奎活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遇到孟長官這樣的妙人。請,請。準備碗筷,把我藏的那罈子好酒給我拿出來!”

    孟紹原坐下,把手裏兩包東西打開:“老太爺,我這可還帶着下酒菜呢。一包是正經的紹興茴香豆,這包,是冠生園的蜜餞,正好下酒。”

    “對,對。”

    張仁奎喜不自禁。

    他縱橫江湖大半輩子,人人對他又是尊敬又是敬畏,說話時候也是倍加小心,哪裏遇到過孟紹原這樣沒把他當鏡湖老太爺,就當一個普通朋友的?

    這第一次見面,就好像是認識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般。

    張仁奎江湖地位之高,黃金榮杜月笙尚且遠遠不如,說話時候都是小心謹慎,就生怕說錯了一句話惹得老太爺不高興。

    孟紹原的這份隨意,那是真真切切對了張仁奎的心思。

    他的那些徒子徒孫們,也是一個個的面面相覷。

    老太爺平時節儉,可但凡有客人來了,那是一定盡全力招待,有時候連上八道涼菜,十八道熱菜,尚且讓老天爺不滿意,覺得怠慢客人。

    今天倒好,茴香豆配蜜餞喝酒,還是客人自己帶來的?

    一大罈子的酒端了上來,孫青山倒了兩個淺盅,張仁奎一舉酒盅:“孟長官,請!”

    萬萬沒有想到,孟紹原連酒盅都沒舉:“不喝!”

    孫青山大驚。

    這是不給老太爺面子啊!

    張仁奎卻是饒有興趣問道:“不知道什麼地方惹得孟長官不高興了?”

    “老太爺,你這一口一個孟長官,那是沒把我當朋友啊。孟長官孟長官的,我乾脆回辦公室,聽我那些部下這麼叫我得了。”

    張仁奎“哈哈”一陣大笑:“對,對,倒是我的不對了。孟老弟,紹原老弟,請!”

    “請!”

    孟紹原這才舉起酒盅,一飲而盡。

    我的媽呀!

    孫青山叫苦不迭。

    老太爺叫了一聲“孟老弟”,這還得了?

    這不是擺明了孟長官和老太爺一個輩分了?

    這江湖上,現在誰還敢和老太爺稱兄道弟的啊?

    孫青山是張仁奎的徒孫,按照老太爺的這個叫法,他得管孟紹原叫爺爺了。

    老太爺這麼稱呼倒他不在乎,可是傳了出去,孟紹原在江湖上的身份那可不一般了啊!

    孟紹原眼珠子亂轉,打蛇隨棍上:“您叫我一聲孟老弟,我呢,也別叫您老太爺了,這都把人給叫老了。您要是不生氣,咱們論個忘年之交,我叫您一聲老哥哥吧。”

    “甚好,甚好。”

    張仁奎滿口答應下來。

    滿江湖誰敢這麼對他說話?

    和他鏡湖老太爺平起平坐?

    可他老太爺自己心裏別有打算。

    孟紹原一來就特別對他的胃口,再者,他想着孟紹原是政府的人,又是如此年輕,那些江湖規矩一定不懂,他就認了這個忘年之交又有何妨?

    他卻不會想到,孟紹原是頂頂狡猾之人,從接到張仁奎邀請的第一分鍾開始,就打定了主意。

    常玉清是青幫“通”字輩的。

    當年,青幫內部爲了統一劃分輩分,制定了所謂的家譜,這個家譜一共排列了24代,分別爲“清淨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來自性,圓明行禮,大通悟覺”。

    到了民國時期,上海的青幫已經傳到了最後四個字,即“大通悟覺”。

    杜月笙是“悟”字輩的,常玉清的輩分比他還高,也正是如此,他才可以靠着自己的這個身份被日本人所器重,組建了黃道會禍害上海。

    孟紹原經略上海,各方各面混得順風順水,可就幫派這一塊,一直沒有怎麼重視,幫派分子讓着他害怕他,無非是因爲他的軍統特務身份。

    黃道會事件,讓本來打心眼裏瞧不起幫派分子的孟紹原,也開始活動起了心思。

    他需要一個機會。

    而現在這個機會,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張仁奎!

    縱橫軍界,幫派元魁!

    就目前的上海灘誰的身份比他還高?

    委員長、黃金榮、杜月笙可都是拜他爲師的啊。

    所以,一聲“孟老弟”,一聲“老哥哥”,這事就算成了。

    張仁奎江湖上待了大半輩子,什麼樣的人沒見過?今天卻着了孟紹原這個無賴的道。

    “老哥哥,既然這麼說了,那紹原我再敬你一盅!”

    “請,請,今天我們這對忘年交一定要喝好喝痛快了才準離開這!”

    孫青山這孫子……輩的,此時此刻那才真真正正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