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女兒書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三劍書生字數:2166更新時間:24/06/27 04:01:28
    夜無眠拿着紙條出了鋪子,戴上鬼臉面具,入了街市。

    市井之中,夜色泄地,月光流華。所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晚月明如玉盤,照得夜空似琥珀,好看極了。

    舉着火把,儺戲遊街的勢力,鋪蓋了整條南正街,並藉助遊河的舟舫,沿着兩岸,延展過去。

    枕着吳風楚韻的千年古意,襯着燈火下靜靜流淌的萍水長河,萍鄉城,這座小城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根據紙條上地址的指引,夜無眠來到一座昏暗的孔廟旁,正待細探時,一個醜陋的儺面,伸到他眼前,高聲呼道: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那儺面醜陋成何種模樣?

    只見它牙齒重疊,互相擠壓不留空間,額高而凸,有如小丘高聳。鼻孔外露,下雨天恐有嗆水之嫌,眼出三白,自然顯出一股兇戾相。

    那儺人在夜無眠面前舞來蹈去,狀若瘋魔,高聲喊道:“文王既歿,斯文豈不在茲乎?在吾孔丘孔仲尼是也~”

    狂演了一陣,見夜無眠只是冷眼瞧他,渾不搭理,自討了個沒趣,又去其他處癲去了。

    這人所着儺面,與其他人卻是不同。

    其他人皆扮演山鬼精怪、猛將莽勇,他卻扮起了孔夫子。

    夜無眠方纔看得真切,這儺面之相,醜固然醜,卻與各家著述中記載的孔子貌,都能搭上幾分。

    比如《荀子·非相》稱,“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大意是說,孔子長得能夠辟邪。

    目今流傳下來的各種孔子畫像中,除了後世大清的過於離譜,竟紮起了金錢鼠尾辮外,其他的孔子,一般都是着漢人衣冠的萬世師表形象。

    就是顏值不太敢恭維,且多數都是齙牙。

    那個儺面,也算是十分還原了。

    不過,《論語·述而》稱,“子不語怪、力、亂、神。”

    此人戴上這個假面,裝神弄鬼,神祕兮兮,豈不與孔學背道而馳乎?

    夜無眠餘光再看了那人一眼,想起《鄉黨》一篇中,關於孔子的種種行爲描述,搖頭不語。

    孔學流傳至今,要麼淪爲德學僞君子的天假神柄,要麼也邁入神殿,開始神祕化起來。

    或許需要一位聖人,重振程朱以來扭曲的儒風。

    步過孔廟,朱牆映面。

    這裏,卻是一戶殷實人家、書香門第。

    其中迴廊迂閣,碧瓦參差,燈籠掛照。詩書朗朗,不絕於耳。

    所念的字字句句,都是六經經義;涉及的條條框框,皆從四書書摘。朱子理氣之學,是今夜夜讀講義;二程守節之戒,是每日日學浸染。

    時不時,還有關學開創者張子先生“橫渠四句”的高論: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爾爾。

    夜無眠聽得,雞皮疙瘩一時盡起,似乎也被這雄詞激了起來。不願相信,那位有嫌疑的婦人,竟是住在這等地方。

    等把紙條看了又看,確認無誤,面上才露出幾分古怪,使起輕功,輕易翻過紅牆,到了內院之中。

    院中,僕從不多,幾無值守。

    夜無眠穿過垂花門,從一個昏昏欲睡、垂着眼瞼的家丁旁邊,悄無聲息溜進,到達那讀書聲的源頭處。

    這裏是一排廂房,做起了書齋的布用。

    庭中桂花樹一株,花葉早已凋零,縱使澆了些肥水,也耷拉着,了無生機。

    擡頭處,臺閣體正楷字六個,高書匾額之上:

    【克勤克儉之家】

    門旁左右,兩排對聯,皆端正張貼,一絲不苟。

    夜無眠不耐煩去細看楹聯中的字,只聽得書齋中,一位夫子的聲音道:“招弟、盼弟、想弟、來弟,你們四人可止歇了,今夜誦讀就到此。”

    這話一出,讀書聲才停了。

    那夫子又道:“你四人既爲女子,不可只讀聖人經義,自明日起,增添漢時婦人班氏的《女誡》,作爲每日必修讀物。”

    直到這時,夜無眠才聽到,是四個稍顯稚嫩的女聲齊齊道:“夫子恭安。”

    他心道:“怎生盡是女子?方纔這讀書聲,可都是男兒的腔調,莫非是我聽錯了?”

    正疑惑間,書齋門開了,一個五十歲上下、道學嚴謹的先生,邁着端莊的八字步,一腔浩然氣,千年老龜風,從書齋中走出。

    喉嚨一陣聳動,似是要吐痰,見四處無痰盂,硬生生憋住,氣定神閒去找吐痰的地方去了。

    趁他走開,夜無眠指開窗牖,看到書齋中景象,果然是四個女子,各自坐在條凳書案旁邊。

    其中三女扎着頭巾,年歲從七歲到十三歲不等,另一女戴襆頭,大概與洛湘竹同齡,應已是及笄了。

    四女都作男兒操童子業者的打扮,卻也掩不住女兒家的姿態。

    其中那位十三歲左右的女子,突然憤憤道:“爲何我等女兒家的,讀了書卻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這竟是誰人的規定!”

    扎頭巾的其餘二女尚小,還不懂事,不能回答她這問題。

    倒是那十五六歲的襆頭少女,恭順道:“盼弟,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只有男兒身受了聖人教誨,才能在考場裏春蠶食葉、月宮折桂,哪有女兒家去參加科考的道理。”

    十三歲少女盼弟反問道:“從來如此,便對嗎?”

    襆頭少女吃了一驚,忙道:“盼弟,切不可如此反問,倘被先生聽到,你非又得吃板子不可。”

    盼弟道:“招弟姐姐,吾聞湖廣黃梅縣一帶,除卻佛寺鼎盛、坐落着禪宗祖庭而外,又流傳有一摺子奇戲,名爲《女駙馬》。這戲,講的乃是一個女子爲救丈夫,扮做男子模樣,參加科考,最終打敗一衆男兒身的舉子,獨立鰲頭、中了狀元、並迎娶公主的故事。不過,《女駙馬》好雖好,卻終究仍然是向着男兒的故事,要是我來唱這戲,還得再改一改!”

    襆頭少女招弟皺眉道:“盼弟,你這話卻是無稽。《女駙馬》之名,本已是極衝撞天家及倫理綱常的了,你若要還再過分改造,日後我王家,必要因你遭禍。”

    王盼弟不以爲然道:“左右我等女子,在娘的說法中,都是要嫁作別家婦的,既如此,王家有無禍患,又能關我甚事?”

    王招弟花顏失色,正想糾正她,王盼弟又恚怨道:“到時候受禍的,是新來的弟弟。他受禍了,卻又關我們甚事?他不與我們淌着一樣的血,只是娘買來,卻能勝過我們王家自己的女兒,繼承王家的家業,我恨他還來不及,又怎會擔憂他招不招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