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玄策第一噴子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非10字數:4270更新時間:24/06/27 03:58:52
    罵人有用嗎?

    說來好似只是在逞口舌之快,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時候的確是有用的。

    不提朝堂上那些爭論到沸騰時偶會摻雜人身攻擊的斯文罵法兒——

    單說兩軍交戰前,便也常會先行祭出“罵陣”,若能派出一員信念感足夠強的罵陣勐將,發揮得力之下,擊垮對方理智,罵亂對方軍心,也是不在話下。

    故而,罵人一事,自古以來便是門學問,若能學以致用,便大有可爲。

    而昔有玄策第一噴子美譽,深諳此道的常闊,此時的破口大罵,也並非只是衝動之下的無腦宣泄之舉。

    果不其然,衆人的注意力肉眼可見地被他這一通輸出給轉移了,那有關“不祥之物”四字帶來的凝重與壓迫之感,便也跟着散了大半。

    比如崔琅就完全被吸引折服了,不可思議地道:“不是都說習武之人不善言辭麼,怎麼這常大將軍罵起人來……竟是如此叫人舒適呢?”

    又不禁看向方纔出手相助的長兄:“說來長兄怎麼只跟常大將軍學那些刀劍拳腳功夫,要我說……這口舌上的,更該好好學一學才是嘛!”

    放着這麼好的技藝不去學,長兄到底行不行!

    崔棠涼涼問:“怎麼,你想看長兄學以致用帶回家中,拿來每日與父親對罵三百回合嗎?”

    崔琅些許期待地點頭:“倒是個好思路……”

    常闊那廂罵得意猶未盡,還要繼續時,一旁的常歲寧暗暗扯了一下他的袍袖。

    常闊立時會意。

    也不能把路堵得太死,終究還是要給那螞蚱留些蹦躂的餘地才行——

    他遂向聖冊帝擡手,正色道:“小女今日受此驚嚇險些喪命,已是飛來橫禍,幸得佛祖與聖人庇佑,才僥倖逃過此劫!初才這般死裏逃生,絕不能夠再平白受人污衊——此事還請陛下明鑑!”

    聖冊帝的視線緩緩落在了他身側的少女身上。

    少女微垂首而立,讓人看不到她此時的表情,但周身的氣勢卻分明無懼無畏——她甚至裝不出來太多受驚之色。

    ‘幸得佛祖與聖人庇佑,才僥倖逃過此劫’嗎?

    不——

    眼前重現了這少女方纔面對神象攻擊時的反應,分明不屬於尋常閨閣女兒家,聖冊帝的語氣叫人聽不出情緒:“神靈在上,朕自不會冤枉無辜之人。”

    常歲寧仍未擡眼,只於心底冷笑一聲。

    這話便極值得深思了——不會冤枉無辜之人,那她是無辜之人嗎?此等玄乎之事,真真假假,誰說了才算?

    說到底,那渾天監監正之言,除了下意識地推諉自身責任之外,亦是在迎合聖心。

    祈福大典被毀,總要有人承擔起這個罪名——否則傳出去便很容易成爲上天降罰的徵兆,會給那些陣營各異的勢力諸多可乘之機,以拿來大做文章。

    聖冊帝自然不會准許此等對自己不利、與自己所想背道而馳的局面出現。

    所以,就很需要一個“替罪羊”了。

    帝王既有所需,自有識趣的臣子適時獻上對策——

    剛巧,作爲被神象攻擊的那個倒黴蛋,她就很適合做這個替罪羊。

    但聖心總還要表現得慈悲憐憫一些,不好過於武斷,所以,便還需那些識趣的臣子們出言坐實“那個少女絕非無辜之人”——

    果然,便有人出聲附和道:“此事的確蹊蹺,而常言道反常必妖……”

    “按說神象不會無故傷人,此舉或有預兆。”

    “自古以來,不祥之人妨礙國運,帶來災禍之先例比比皆是……”

    “沒錯,仲春祈福大典,關乎我大盛國運……陛下,此事決不可大意處置!”

    三人成虎,更何況事關玄學國運,向來不需要太多實際上的證據,而“不祥”之說歷來爲掌權者忌諱之最,寧可錯殺亦不能錯放之下,寥寥數言即可定人生死的先例不勝枚舉。

    那個女孩子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已有深知此理的婦人悄悄向那少女投向了憐憫的目光。

    與巨象相搏也能活下來的少女,此刻卻要被人三言兩語定生死了。

    常闊未再急着多言,但額角青筋跳動,心裏的小冊子已經要記爛了。

    有人將他暫時的沉默視作了動搖,便上趕着嘆氣勸道:“……事關國運,常大將軍當以大局爲重啊。”

    “是啊常大將軍……”

    眼看着那些人就差直說“常大將軍節哀”了,常闊滿口芬芳到了嘴邊,忍得十分辛苦。

    鄭國公夫人段氏早已火冒三丈:“滿口國運大局,卻罔顧禮義廉恥!我呸,一個個人模狗樣的東西!”

    “夫人……”一旁的僕婦聽得膽戰心驚:“您小聲些。”

    “那臭小子愣着幹什麼!他的禮義廉恥也讀進狗肚子裏去了?!”段氏自知言輕,此刻便寄希望於兒子身上。

    魏叔易站在聖冊帝身側,始終並未開口。

    甚至起初那一絲隱晦的擔憂也已消失不見,剩下的只有無聲的好奇——他好奇已成爲衆失之的的那個女孩子,爲何還能這般平靜?

    她站在那裏,對周遭這些冠冕堂皇的惡意彷彿毫不在意。

    她看起來瘦小纖弱,那不合體的玄色披風足以將她整個人都包裹嚴實,在這皇權與天威的審視之下,她儼然已成了一個名爲犧牲品的獵物。

    可她當真不像是一個獵物。

    甚至……恰恰相反。

    因此,他選擇靜觀探究,與她一同靜待着她所等待的。

    見聖冊帝遲遲未語,那些附和聲愈發氾濫。

    此時聖冊帝微側首,問道:“洛兒,你待此事是何看法?”

    “回陛下,臣認爲諸位大人所言不無道理。”明洛看向那祭壇之下的少女,對方垂着眼睛,身上的披風尤爲刺眼——

    她道:“神象從無傷人先例,方纔那般場面,的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既從無先例,足可見此事必有蹊蹺。”

    有青年沉定有力的聲音響起,是崔璟上了前,站在了常家父女身前。

    明洛怔怔看着他。

    崔璟面色肅然擡手:“此番大典生此變故,亦是崔璟失職,故請陛下容臣詳查此事,半日之內,崔璟必將真相查明——”

    言畢,視線掃向衆人:“待到那時,諸位大人再行予人定罪不遲。”

    衆官員聽的面色各異。

    這崔家小子怕不是在陰陽他們!

    可他究竟懂不懂其中真正的利害關係?

    他崔璟開口,分量自與其他人不同,這不是擺明了讓聖人爲難嗎?

    而有崔璟開了頭,旋即又有一人站了出來:“陛下,臣自請與崔大都督共同詳查此事!”

    看着那站出來的人,四下有片刻的嘈雜。

    這個姚翼又湊的哪門子熱鬧,平日大理寺的桉子還不夠他查的是吧?

    “是大伯父!”姚夏卻喜得跳起來,眼神激動拜服——大伯父真是秉公無私!

    姚歸眼底也有觸動——日後若能入仕,他定也要做一個像大伯父一樣爲公正而請命的好官!

    這話也就是姚翼聽不到了,但凡聽着些,定要回上一句:大可不必,沒有的事,別來沾邊。

    姚冉的心情也固然有慶幸,但此時她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身側母親的情緒波動之上——

    早在姚翼站出來的那一刻,裴氏的眼神便已經冰冷到了極點。

    姚翼此人,雖稱得上是個清官,但絕不是毫無頭腦的耿直之輩,他處事謹慎,方能一步步穩紮穩打走到今日……他應該比誰都清楚,此時聖意難測,且毫無頭緒線索之下,並不是站出來逞英雄的好時機。

    可他還是站出來了!

    爲了那個小賤人!

    那小賤人還真是命硬,竟能一次又一次全身而退,周頂沒能殺得了她,巨象也沒能殺得了她……

    但今日……無論如何她也不會讓那賤種活着離開!

    她偏要姚翼親眼看着這賤種在他眼前被處置——

    她倒要瞧瞧,他究竟能爲那小賤種做到哪一步!

    幻想着那即將到來的一幕,裴氏眼底現出名爲報復的快意。

    看着先後站出來的兩名重臣,聖冊帝一時未語,似在權衡着什麼。

    “陛下,奴認爲,崔大都督與姚廷尉所言極有必要。”此時,伴在聖駕身側的喻增也開了口,道:“若說常家娘子爲神象所不容,是爲不祥之兆,可方纔奴瞧着,那頭年歲更長些的母象待常家女郎卻甚是親近,並不像是感應到了不祥之物的反應——”

    聖冊帝並不看他,只語氣莫辨地道:“倒甚少聽你開口爲誰說話。”

    喻增的身形又矮了些,低聲道:“這常家女郎,實是當年先太子殿下託付與奴與常大將軍的孤女……奴確有些許私心在。”

    他這般坦言,叫聖冊帝眼神微動。

    她再次看向那少女,卻是問:“常家女郎,你可有自辨之詞?”

    那聲音從祭壇上方傳來,如同遙遠而威嚴的天音。

    常歲寧這才緩緩擡首,對上了那張帶着審視的聖顏。

    “回陛下——”常歲寧緩聲道:“臣女認爲,若大盛國運會被一介小小女郎影響毀壞,那我朝國運,也不過如此了。”

    四下驟然一靜,而後驚怒聲無數。

    “這是什麼話……”

    “妄議我朝國運……簡直放肆!”

    “她懂什麼叫國運……”

    明洛眼底也現出一絲冷笑。

    偏那少女面不改色,繼續道:“臣女斷定自己不是會毀壞國運的不祥之人,在場其他人也不會是——”

    這罪名,不該被強加到任何一個無辜之人身上。

    崔璟微側首,看向身側少女。

    她面頰上有着不少擦傷,在白皙的臉上十分醒目,渾身上下唯獨一雙眼睛絲毫不顯狼狽。

    不同於臣子們的憤怒,聖冊帝卻只看着那少女,問:“朕想聽一聽,你如何能斷定自己並非不祥之人?”

    “諸位大人有一句話至少說得很對,神象不會無故傷人。”常歲寧道:“神象身上有傷,或是有人刻意而爲,意欲毀壞祈福大典。”

    替人羅織罪名這種事需趁早爲之,對此,她也是很在行的。

    “神象……身上有傷?”聖冊帝眸光微斂,視線從少女面孔上移開,看向象奴。

    跪在那裏的幾名象奴交換了一記眼神,皆是驚駭不定,爲首者將頭磕在地上:“奴並未發現神象有受傷之處!”

    常歲寧:“傷在頸部褶皺處,傷口又極爲細小,故而不易被發現,但應是刺入了極鋒利之物——”

    少女語氣篤定,爲首的象奴不覺間冷汗淋漓:“這……怎麼會?”

    然而仔細回想,那頭公象自昨晚起,的確偶有煩躁之態,但他們餵養時確實未曾發現傷處啊!

    且更爲緊要的是,大典在即,他們日夜看守,根本不敢鬆懈大意,誰能有機會近身傷到神象!

    也因此,才只當那公象只是又犯了些無傷大雅的小脾氣,而未曾仔細想過受傷的可能。

    崔璟道:“常家娘子所言是真是假,使人一驗便是。”

    聖冊帝微頷首。

    身爲外姓女子之身,能走到今日,她自然不會是自覆耳目的昏聵庸主,祈福大典被毀,需要有人爲此擔責,但這並不代表無需思考其它可能。

    在任由臣子們出言爲那少女定下不祥之罪之際,她亦在觀望思量。

    玄學國運之說,縱無人可以反駁,但與可拿證據說話的真相相比,在服衆一事之上,自然還是落了下乘。

    且她此時也需要瞭解真相。

    象奴抱着將功贖罪之心道:“奴願上前查看神象身上是否有傷!”

    有官員看向祭池的方向,提醒道:“可神象此時這般狂躁,怕是不好近身。”

    話音落,即有一名內侍領着一名醫官快步而來。

    那內侍行禮罷,道:“魏侍郎,您要的麻沸散取來了,只這麼些,不知夠是不夠?”

    方纔見勢不對,魏叔易未能上前,便想到了以麻沸散制服大象的辦法,遂命內侍去尋醫官取要。

    象奴領會到了這重用意,連忙點頭:“應當夠了!”

    縱不至於將神象藥翻過去,但令其鎮靜下來即可。

    幾名象奴接過那麻沸散,在玄策軍的協助下,下了祭池。

    離得遠些不敢靠近的女卷,只聽着公象的叫聲逐漸弱了下來,便知是成了。

    很快,象奴即與醫官一同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