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商鞅變法的利弊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湯加鹽大伯伯字數:3262更新時間:24/06/28 05:34:33
秦孝公三年,商鞅被任命爲左庶長,施行變法。秦孝公十年,商鞅又被提拔爲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國二十個等級爵位中的第十六級,可以說是朝廷中實打實的高官大吏了,可見秦孝公很倚重商鞅。
秦孝公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戰勝魏國。商鞅被提升爲大良造後,在秦孝公的授意下親自領兵攻打魏國,搶佔其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地區。此次戰役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它向歷史宣告:魏國已不再是秦國的對手。
秦孝公十二年,秦國遷都咸陽。咸陽在舊國都雍地的東面,此地佔據山川之險的同時更加接近魏國。
此時的魏國仍然以強國自居,還未把秦國放在眼裏。但變法後的秦國早已不是當年時常敗於魏國的秦國了,秦國用十年的功夫積蓄力量,已經能夠和魏國匹敵。
遷都咸陽後,爲了火速超越並戰勝魏國,商鞅開始施行第二次變法。
第二次變法是第一次變法的補充。變法仍然圍繞國家利益,以打擊落後王族,提升新興勢力爲主。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男子都要自食其力。商鞅在第一次變法中規定,凡是成年男子不分家的,可以通過繳納雙倍賦稅的方式彌補。在第二次變法中,秦國百姓的天倫之樂已經被徹底踐踏了,商鞅徹底斷絕了秦國百姓不分家的後路。至此,商鞅將百姓當做實現秦國富強的工具已經是不言而喻。商鞅禁止言論,百姓敢怒不敢言。怒氣被壓抑,一旦爆發,商鞅必然難以善後。
第二,合併鄉鎮,統一以縣爲單位編制全國的行政制度。編制後的秦國共有31個縣,每個縣都有縣令和縣丞,縣令是主要責任人,縣丞是縣令的副手。第一次變法時,商鞅統一編制戶籍,便於管理百姓;而在第二次變法中商鞅編制縣制,以地域爲單位管理全國。
經過兩次變法,秦國百姓受到戶籍和地域的雙重限制,個人自由被約束。商鞅屢次約束百姓,目的只有一個,讓百姓以“耕、戰”爲本,杜絕 經商、學習、遊說和私鬥等不利於中央集權的活動。中國的大統一和中央集權是由秦國開創的,商鞅改革的貢獻很大。
第三,整治全國土地,以統一尺度劃分土地,鼓勵開墾。作爲法家的傑出代表,商鞅力求實現一套標準尺度。如果以全國統一的尺度劃分土地,國家的賦稅徵收就有嚴格且統一的標準。賦稅是國家財力的主要來源,一旦賦稅有保證,秦國作戰就有經濟實力保障。
第四,統一度量衡,爲國家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商鞅改革前,秦國的測量尺度有鬥、桶、權衡和尺等,名目繁多,不利於市場交易和國家稅收。經過改革,全國都用一套標準,更便於交易。
第一次改革,秦國走向富強的道路;第二次改革,秦國走向中央集權的道路。秦國由弱國變成強國,商鞅功不可沒。經過兩次改革,秦國已經像一匹能征善戰的千里馬。商鞅希望自己的千里馬能夠踏平其他諸侯國,實現全國的統一就像實現秦國度量衡的統一。
新法剛剛使秦國走向稱霸的大道,又有人居心不良觸犯新法。商鞅有改革家的大無畏精神,不爲太子留情面,更不會爲其他人留情面。
上次太子觸犯新法,他的監督官公子虔被罰,公子虔恨商鞅入骨。第二次變法施行四年後,公子虔再度犯法。商鞅操起大刀闊斧,毅然決然地處公子虔劓刑。劓刑,就是削割掉鼻子。爲了變法,商鞅整得公子虔面目全非,這更加深公子虔的怨毒之心。
公子虔是太子的監督官,負責太子的道德品行,如果太子行爲不合道德要求,他有權責指正。商鞅削公子虔的鼻子,在太子的道德監督官上動刀,就是削道德監督官的臉面。
商鞅兩度懲治太子的人,毫不顧忌太子的顏面,使太子對商鞅心存忌恨,這也爲商鞅埋下了禍根。
改革法令頒佈後,商鞅宣佈:以法爲教。按新法行事的溫順百姓,商鞅大賞特賞。被賞賜的人多是耕田種地優秀,出軍作戰勇敢者。
在商鞅變法的時期,如果想獲得升遷,必須有實際的功勞,比如耕田種地優秀,又比如作戰勇猛。有賞便有罰,遵循新法可以獲得賞賜,觸犯新法便要遭受處罰。
面對觸犯新法的人,商鞅決不姑息。有一次,700多個囚徒觸犯新法,商鞅手起,700多顆人頭馬上落地,血濺鬧市。
秦國一天天強大,魏國卻一天天削弱,秦國需要抓住機會對付魏國。秦孝公十七年,即商鞅第二次變法施行5年後,魏國大敗於馬陵,將軍龐涓被斬,國力大衰。
第二年,商鞅獻計獻策,建議秦孝公趁魏國元氣大傷出征魏國。魏國緊挨周國,是衆諸侯爭奪的焦點,一旦國力衰微,許多諸侯國便對其虎視眈眈。
商鞅對秦孝公說,魏國地理位置關鍵,對秦國而言,它就像心腹之患,如果秦國不吞併魏國,魏國就要滅亡秦國。
從地理環境看,魏國佔據安邑,西有山川的險要作爲護國屏障,東有肥沃的土地。魏國如果強盛,可以向西入侵秦國,如果疲弱,可以退守東邊。
此時魏國剛剛敗給齊國,實力大削,現在正是對付魏國的最佳時機,所以商鞅建議秦孝公出軍,驅趕魏國到東邊,搶佔黃河和崤山的險要地勢,以作爲保護國家的屏障。
秦國在西部,土地沒有中原的肥沃,還不時受到西邊少數民族的侵擾。如果秦國想稱霸中原,必然向東發展。在東方,魏國實力不小,首當秦國進軍中原的要衝。無論如何,只要秦國向東發展,就必須搬開魏國這塊大頑石。
前些年,秦國屢受魏國侵擾,因爲魏國害怕秦國向東發展。經過改革,秦國實力大增,必然會對正在衰弱的魏國垂涎不已。
秦孝公很倚重商鞅,所以再次命商鞅領軍征戰。商鞅是文官而非武將,秦孝公兩次都讓商鞅帶軍出征,可見秦國缺乏大將。商鞅不是將軍,不擅打仗,讓他領兵征戰,他只能憑智謀取勝。
魏國曾經敗給商鞅,聽說此次又是商鞅領大軍入侵,於是派公子卬領軍迎敵。“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魏國是昔日的大國,大軍開動,仍然軍威嚴整,氣勢駭人。
兩軍相遇,魏軍佈陣嚴謹,法度大開大闔,很有大國風範。秦軍將士勇猛異常,人人精神抖擻,渴望擎旗斬將,殺敵立功。然而,秦軍佈置鬆散,沒有使士氣扭成一股繩,幾乎是各自爲戰。
放眼秦軍,只見兵將的個人勇猛,不見整體的軍威。商鞅看見魏軍威武嚴整,如同一片千年古林,立刻尋思用計。
利用曾經在魏國待過一段時間的經歷,商鞅寫了一封信給魏軍主將公子卬。商鞅說,他和公子卬交好,兩人都是主將,不忍心互相攻殺,希望見公子卬一面,杯酒言和,盡興而歡,興盡而散。
剛剛敗給齊國,又得罪其他諸侯國,魏國如果同秦國開火,相當於引火自焚。如果其他諸侯國利用魏、秦大戰之機,趁火打劫,相續出兵攻打魏國,魏國就會滅亡。
挑釁者主動言和,公子卬求之不得,便一口答應。
此次秦國大軍出動,耗費不小,商鞅當然不會僅憑感情因素就輕易撤軍,何況他一向講究的是法和理性。再說,當年公叔痤舉薦商鞅,魏惠王有眼無珠,罷而不用,這點傷已經清除了他對魏國的懷戀。
公子卬爽爽快快地前來赴宴,連一點防範意識都沒有。面對敵人,應該時刻警惕着,如果稍稍放鬆,必然犯下不可補救的錯誤。商鞅與公子卬在座上飲酒敘舊,暗地裏卻已經佈置大將衝擊魏軍。公子卬相信商鞅,遭遇的卻是商鞅的扣留。
主將被扣留,生死未卜,面對秦軍的突然攻擊,魏軍大亂。如果單個作戰,魏軍士氣不如秦軍,只會輸,不會贏。魏軍威武駭人的軍陣被衝亂後,秦軍大舉殺入,如虎狼撲入羊羣,橫行無阻,所向無敵。商鞅的法令強調,斬殺敵首者能被封功拜爵。爲了功名爵位,秦兵作戰個個勇猛無比。
魏惠王見魏軍大勢已去,於是請求割地議和。主將無謀,國君懦弱,這是國家敗亡的徵兆。
秦孝公要求收回河西之地,魏國同意歸還。
佔據河西之地,一切如商鞅所料,秦國爭霸中原的大門被叩開了。河西之地指黃河以西地區,秦國佔有後,離魏國更近了,魏國的首都安邑就非常危險。
如果秦軍渡過黃河,安邑必然一鼓而破。一旦都城被破,魏國必然徹底消失。秦國就如一隻虎視眈眈的猛虎,佔據高 崗,隨時都可能撲向安邑。
面對強敵,魏惠王無能,只會隱忍退讓。割讓河西之地後,魏惠王又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向東遷都。魏國這次將都城遷到了邊遠的大梁。因爲遷都一事,魏惠王也被稱爲梁惠王。
魏國先敗給齊國,接着再敗給秦國,原本就與魏國有恩怨的其他諸侯國很想趁火打劫,恨不能生吞魏國。勢力衰弱後,原本處於中原寶地的魏國感到背腹受敵,西有如狼的秦國,東有如虎的齊國。衰弱的魏國,已經陷入生存的困境,向西要捱打,向東也要捱打。
生存在激烈競爭的戰國,如果錯失人才,就等於丟棄了自己的未來。魏國拋棄商鞅,一個大國立刻衰落;商鞅輔助秦孝公,一個大國迅速崛起。商鞅的生存證明了一個道理,人才強國。
面對秦國的崛起,魏惠王說了一句傷感的話:“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史記·商君列傳》)
秦孝公收回河西之地,萬分高興,封商鞅於、商之地。古人愛以地名稱呼人,商鞅中的“商”就來源於商地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