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宮內外紛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字數:2672更新時間:24/06/27 03:38:27
    劉炟與劉秀相比,其勇略不足;與劉莊相論,其果決不夠。劉炟從小就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戰事,劉莊也沒有給劉炟多少可以獨當一面的機會。因此可以說,劉炟其實是在親人的庇護下長大的,加上他從小接受詩書禮樂的教化,劉炟其實應該是一個相對比較軟弱的君主。

    劉炟其實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長處在哪裏,自己的不足又在哪裏。俗話說得好,守業更比創業難,漢朝此時早已是江山穩固,作爲一個守成的君主,只要國家不發生內亂,外部邊境相對穩定,國計民生有所改善,自己就算是“功德圓滿”了。而要達成這些目標,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顯然不夠。而他又不能完全信任一般的臣屬,因此,劉炟選擇了自己的親人借爲臂助。於是大肆封賞母后的馬氏家族,讓這些擁有較大實權的親戚們,死心塌地地效忠於自己。

    這年春天,大漢一些州郡再次爆發了嚴重的旱災。有人上書說,因爲對於功臣親屬的封賞不足,上天便降下災難,以發出警示。這當然不能讓劉炟全面相信,畢竟自己也算是一個皇帝,那些上天暗示云云,不過是別有用心之徒爲自己謀利益而找的藉口罷了,更多的時候,是皇朝內部爲維持自己的統治,而採取的愚民手段。但是這一封上書,皇帝竟然採納了其中的意見,很顯然,它爲皇帝封賞外戚重臣們提供了一個契機。

    劉炟畢竟比較年輕,雖然馬氏已經逐漸淡出東漢皇朝權力的中心,但威信可是一點都沒有降低。因此,皇帝要施行封賞外戚重臣的政策,還必須要取得太后馬氏的支持。而馬氏會支持嗎?

    說馬氏是一個看似忠厚卻絕頂聰明的女人,一點也不爲過。從來後宮嬪妃之間的爭寵,就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當初爭奪皇后之位,馬氏能夠從步步危機、層層殺氣的深宮內院之內脫穎而出,成爲母儀天下的唯一女子,又豈是一般女子可以成功的?

    說起馬氏,她從小生於顯貴之家,對於皇宮權力的那些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早已經是司空見慣。而且她從小開始習讀歷朝史書,對於國家興亡、個人禍福的道理,也早就深諳於心。馬氏知道,如果皇帝賦予外戚太大的權力,非國家之福氣。當然,她也許會考慮的更爲狹窄一些:如果將來外戚權力過大,則自己的兒孫們勢必會遭殃;反之如果一旦兒孫們有能力獨當一面,並且認識到外戚權重的害處之時,那自己的那些親戚們也就會禍從天降了。一面是自己的族人,一面是自己的兒孫,無論是誰受到不應該受到的傷害,都是馬氏不希望看到的。

    當然,這之中最讓馬太後恐懼的,還是後者。因爲就在不久之前,馬氏就經歷了外戚權重而招致皇帝削權殺人的慘劇。每念及此,馬氏都會不寒而慄。

    首先是劉莊在位之時,馬氏的父親馬援被害一案。

    馬援本來就已經是皇親國戚,地位顯赫,天下少見。然而他卻依然貪功冒進,招致在關鍵一戰上的大敗。馬援素有貪財之名,所以先帝見其吃了敗仗,就顯得尤其生氣。加上樑鬆的構陷,馬援哪裏還有倖免於難的道理。從這一點,馬氏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家族要想長盛不衰,必須要學會韜光養晦。僅僅憑藉一顆對於皇帝的忠誠之心是遠遠不夠的,因爲那可能會在自己權力達到一定高度之後變質,也可能會在自己“功高震主”之時,爲皇帝所不容,更可能被別有用心的小人所陷害。怎麼樣的作爲才算是韜光養晦呢?

    馬氏認爲,一方面需要在有功勞時不居功自傲,無功勞之時不一味貪功。另一方面,則是要謹防財富權力對人的腐蝕,只有相對地潔身自好,才能夠保證皇帝對於自身的長期信任,才能夠保證自己家族的興旺不衰。

    其次則是陰麗華一家的悲劇。陰麗華一家如果能夠潔身自好的話,又何至於遭受家破人亡的悲劇?曾經陰興、陰識主持家務之時,陰氏家族的聲譽很是不錯,皇帝爲此也甚是高興,然而到了陰就主持家務之後,陰氏一門便開始不奉節守禮,仗着皇室家族對於他們的信任和寵愛,仗着陰麗華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裏,任意妄爲,最終導致陰豐殺死公主的慘劇。陰氏家族自此一蹶不振,就連陰麗華貴爲皇太后,面對當時的處境,也只能望洋興嘆,有心無力。

    多年在陰麗華身邊伺候,馬氏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陰麗華的苦衷,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自己的丈夫劉莊不正是一個比老虎更爲兇狠的君王嗎?多年在劉莊身邊,亦讓馬氏對皇室宮廷內部權貴之間的爭奪甚爲擔憂和恐懼,生怕有一天這種禍患會再次降臨到自己的家族頭上。因此,劉炟欲想封賞外戚的舉動,對馬氏而言,無疑是在她頭上懸起了一柄隨時可能落下的鋒利寶劍。馬氏皇太后,已經四十多歲的人,再去參與皇室內鬥,此刻已經是力有不逮,她只想過些安穩的日子。

    所以當劉炟向皇太后馬氏提及要大肆封賞馬家親戚之時,馬氏沒有任何的高興和激動,反而面色一沉,心中不悅起來。因爲,她知道,這也許會演變成爲一場災難。

    前面劉莊昇天之後,馬氏兄弟便想趁勢進入皇宮,幫助劉炟繼位,進而自己可以青雲直上,爲天子執掌權柄。但都被當時的馬皇後派人阻止。此刻,馬皇後已經變成了馬太後,但是自己的基本原則不會變,因爲她知道,自己家族的馬氏兄弟,馬防、馬光兄弟只是紈絝之徒,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只有馬廖還算有些才能,但都難堪大用。馬氏兄弟仗着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早已經成爲名重一時的大官,如馬廖成了九卿之一的衛尉,馬防做了中郎將,馬光則當了越騎校尉。

    前面司空大人第五倫剛剛奏報劉炟,說當前皇宮內外,羣臣上下對於馬氏兄弟多有不滿。馬氏就開始對自己的這些個兄弟有所警覺,於是派遣下人前去查探,一見之下,甚爲吃驚。自己僕役的穿戴十分樸素,但卻應該是整個京師最爲高貴的待遇了,豈料與馬府僕人的綠衣白衫相比,竟然顯得寒磣之極。這還是馬氏兄弟無法無天的滄海一粟,比這更過分的都不勝枚舉。不久之後,馬太後決意去往別院修養,路過馬家在京師的府邸之時,竟然看見成羣結隊的官員來此拜謁,其間會不會發生什麼欺上瞞下、貪贓枉法的事情,就難以預料了。不過這一切,馬氏都只是隱而不發,因爲暫時她還不想讓事情鬧大,加劇馬家的危機,爲今之計,馬太後只能坐觀事態發展、相機行事。

    直到一次馬府置辦喪事之時,竟然大違祖制,修築高墳。這在當時甚爲尊崇祖制的時代背景之下,此種做法,無疑會惹人非議,指責他們僭越祖制。馬氏聽聞,大驚失色,這一次,無論多大的影響,都需要管一管了。於是,馬氏急忙命人召集馬氏兄弟入宮,陳述其中利害,並對馬氏兄弟做法進行了嚴厲的責問,怎奈他們不但不知悔改,還以孝順之名爲自己的所作所爲辯白。馬氏也只能嘆息一聲,讓他們先行離去,然而她心中的擔憂,卻更加嚴重了。

    由此可見,如若劉炟進一步地重用馬氏三兄弟,則三人必將會難以自重,驕奢放縱的性格也必將會變本加厲,最終使得一向寬容的劉炟也會忍無可忍。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馬氏在世,協調各方,小過可以爲其遮擋,大過亦可以逐步化解,無論如何,馬氏的太后地位無人可以撼動。但這並非長久之計,倘若某天馬氏西去,留下馬家族人,不知節制之下,很難預料會不會重演陰麗華家族的悲劇。

    於是皇太后下定決心,竭力去阻止馬氏家族被賜爵封侯,然而不知爲何,劉炟這次似乎鐵了心要封賞馬氏家族兄弟。太后與皇上之間的第一次爭鬥,逐漸拉開序幕!

    在歷史之上也是難得碰見當朝太后反對當今陛下封賞其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