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晉國的再度興衰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湯加鹽大伯伯字數:4362更新時間:24/06/27 03:38:27
晉悼公謀求霸業的努力,在邢丘會盟時達到了頂峯,標誌晉國在君臣上下的努力下達到了全盛時期。
邢丘在今河南溫縣東,魯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夏五月,晉悼公召集魯季孫宿、鄭簡公、齊大夫高厚、宋將向戌、衛寧殖、邾大夫等人,於邢丘會盟。而在此之前,悼公剛剛召集魯侯、宋公、陳煥、衛侯、曹伯、莒子、邾子等人在會盟,商量援救陳國之事。
陳國的關係與鄭國相類似。春秋早期,陳國依附於鄭國,鄭國甚至左右了陳國君主的廢立。而自鄭莊公去世後,鄭國衰落,楚國漸漸強大,陳國便又開始依附於楚國。城濮之戰後,晉國打敗楚國,晉文公成爲春秋五霸之一,原本親楚的陳國也漸漸倒向晉國。但陳國親晉背楚的行爲遭到了楚國的報復,在楚國的軍事打擊下,陳只得重新依附於楚。但是陳國的行爲又引起了晉國的不滿和打擊。如此一來,陳國也只能像鄭國一樣在兩大強國之間搖擺不定,也因此不斷遭到兩國的侵襲。
魯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晉悼公邀集諸侯在雞澤會盟,原本不在會盟之列的陳國因受不了楚國的極度壓榨,主動派使者到雞澤謁見晉侯,請求議和。楚國得知後,一方面自己發兵進攻陳國,另一方面也授意其盟國從側翼進攻陳。爲了救陳,晉悼公又多次召集諸侯會盟。
兩年之後,楚國再次攻打對其不忠的陳國,悼公則邀集魯、宋、衛等與吳國在戚地會盟,派諸侯各自出兵,合力戍守陳國。
也正是在晉楚兩國爲陳僵持不下之時,北方的山戎無終國(今山西太原東)派遣使節到晉國謁見,向晉侯獻上虎豹之皮,希望能同晉國講和。晉悼公認爲戎狄之人不講禮義、貪婪無度,本想拒絕其講和請求而對其進行討伐。但悼公手下的魏絳十分具有政治遠見,他以夏朝后羿滅亡的事例作爲教訓,告誡悼公不要沉迷於田獵,並詳細地列出了同戎狄講和的五點好處。悼公深以爲然,派遣魏絳爲使,同戎狄各部議和。這樣一來,晉國便解除了南下同楚國爭雄時的後顧之憂。
而除了陳國之外,在晉、楚兩國之間左右搖擺的還有鄭國。晉悼公也一直將服膺鄭國使其加入自己的聯盟作爲中興晉國霸業的重要目標之一。
鄭國被挾持在春秋時期的兩大強國之間,倒向楚國則受晉國討伐,倒向晉國則受楚國攻擊,欲求中立而兩國皆不首肯,因而深受戰爭之苦。後來,鄭國國君聽從臣下建議,乾脆以兩國勢力強弱爲依據,哪一國強就倒向哪一方。
魯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爲了激怒楚國,鄭國派軍隊進犯歸附楚的蔡國,俘虜其司馬公子燮。而這一年恰恰也是晉悼公主持邢丘會盟之年,悼公召集了鄭、齊、宋、衛、邾等國會盟,提出了統一各國朝覲享聘的禮金的標準的要求,要求各國諸侯的大夫聽從命令。而參加會盟的鄭簡公爲了表示對晉國的忠心,將蔡國俘虜當衆獻給悼公,並親自表示此後唯晉國是從。邢丘會盟,服膺鄭國,這成爲晉悼公成就霸業的標誌。
但是,到了這一年的冬天,楚國爲了報復鄭國侵犯蔡歸晉之罪,發兵攻打鄭國。在楚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鄭國統治者內部又發生分歧:大夫子駟(公子騑)、子國(公子發)、子耳(公孫輒)要求歸順楚國,子孔(公子嘉)、子蹻(公孫蠆)、子展(公孫舍之)則建議等待晉國援軍,仍然堅持歸附晉國。最後,鄭國內部降楚派佔據了上風,鄭國最終又皈依了楚國。
於是第二年,晉悼公準備伐鄭,並召集宋、衛、曹、莒、邾齊等國聯合發兵。不久,諸侯的聯軍包圍了鄭國都城,鄭國非常害怕,於是又派人向悼公求和。而此時,晉國君臣內部的觀點也產生了分歧,荀偃主張包圍鄭國同楚國決戰,認爲只有徹底擊敗楚國後才能讓鄭國誠心歸附;而知罃則認爲,兩強相爭,極有可能雙方都遭到削弱,因而不主張同楚國力敵,並爲悼公制定了“疲楚”之法,從鄭國退兵,誘使楚國攻打晉國,晉國則將上、中、下、新四軍分爲三部分,再加上諸侯的軍隊,使其輪番進攻楚軍,楚軍遠道而來,本就疲憊不堪,糧食輜重也無法及時補充,再加上與晉國三軍以及諸侯軍隊輪番作戰,肯定難以長久支撐。
晉悼公聽取了知罃的意見,從鄭國撤兵,稍後在戲與諸侯及鄭會盟。但是,在這次盟會上,鄭簡公沒有全部答應晉國的要求,因而不久之後晉國又率領諸侯軍隊圍攻鄭國。而楚國因爲鄭國參與了晉的盟會,以爲其與晉結盟,於是也發兵攻打鄭國。鄭國處於兩個大國的夾擊之下,狼狽不堪,最後又向楚求和,雙方在鄭國的都城中盟誓罷兵。
晉悼公在此次與楚爭奪鄭國的過程中失利後,並下令暫時息兵,回國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他聽從大臣魏絳的建議,將府庫中積攢多年的糧食布匹都拿出來販售給百姓,不久又命令士族公卿也將自己積聚的貨物糧食貸給百姓,同時帶頭提倡節儉之風,削減公室用度。一年之後,晉國國力大增,國內經濟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而此時,鄭國因爲受命於楚,多年之來充當楚的先鋒連續對外作戰而疲敝不堪,導致民衆最終發生了暴動。暴動的百姓將公子腓、公子發、公孫輒都殺死,國君鄭簡公也被劫持。後來,大夫子產設法平定了叛亂,改由公子嘉執掌國政。
晉悼公趁鄭國禍亂,再次召集諸侯軍隊圍攻鄭國。悼公聽取了魯國的仲孫蔑的建議,在鄭的虎牢和梧、制三地築城戍守,對其進行威懾。不久,鄭國有意攻打晉的盟國宋,晉於是又命令諸侯從四面圍攻鄭,晉悼公與正卿韓厥則在鄭國南門外閱兵,並不斷向鄭國增兵,鄭人終於又向晉屈服。
公元前562年秋天,晉與鄭以及其他諸侯在亳(今河南鄭州)會盟,晉悼公規定:凡是參與同盟需要互相扶助、救濟,不得庇護罪人、收留奸佞,相互之間要互通有無,不能獨佔江河湖之利,要同仇敵愾,戮力輔佐王室。
但不久之後,楚國得到晉的仇敵秦的援助,在其支援下又發兵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只得又違背晉盟,向楚表示屈服。
於是,九月,晉悼公再次率領盟軍攻打鄭國。在晉國盟軍壓逼的危險下,鄭國還是服從了晉。隨後,晉國又在在蕭魚(今河南許昌)主持會盟。這一次,鄭國子展向晉悼公送了厚禮,包括兵車百輛,美女十六人等,晉悼公因此才允許鄭國再次與自己結盟。
至此,多年來在晉、楚之間搖擺不定的鄭國基本確定了依附晉國的趨向,晉悼公在與楚爭奪鄭國的鬥爭中最終取得了勝利。而南方的吳王壽夢也主動前來歸附,要求加入晉國的聯盟。如此一來,楚國在東部邊境上受到牽制,更加不敢輕舉妄動,晉國在晉楚持續百年的爭霸拉鋸中基本獲得了主動權。
可以說,晉悼公的確是一位有才華、有手腕的君主,其在對楚的鬥爭中接連取得勝利,並北結戎狄,使周邊的小國誠心歸附,使晉國走向了復霸之路,達到了歷史上的又一巔峯。
只可惜天妒英才,魯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年輕的晉悼公突然染病,不久便溘然長逝,而悼公薨逝之日,尚不滿三十歲,晉國的復霸之路由此中止。
晉悼公去世後,晉平公即位,第二年晉平公就藉着悼公所建立起來的晉國霸業的餘威,在湨樑(今山西濟源北)大會諸侯,魯襄公、宋平公、鄭簡公等十國君主都到會,而齊國卻指派大夫高厚與會。晉平公先是要求各國歸還相互侵奪的土地,然後在溫地宴請了各國諸侯。
在宴會中,各國大夫按照禮制獻上樂舞,並各自吟誦詩篇表示對盟會的贊同。然而,齊國大夫高厚的詩中卻表現出了對晉國的不滿,晉國的大夫荀偃從中看出了端倪,知道齊國對晉國生了異心,還對人提起了此事。高厚聽說了,擔心晉國會對自己不利,不敢等到盟會結束便倉皇地逃走了。宴會結束之後,各諸侯國的大夫在一起共同盟誓,對於那些不遵王命之人必將聯合起來進行征討。在此次會盟之後,晉國並沒有達到預想的團結起包括齊國在內的各國諸侯的目的,而齊國更是在此後不斷侵擾魯國,使晉國在諸侯間的影響力大爲降低。
就在此次會盟的同一年,晉國出兵伐楚以報復楚國伐宋。晉軍與楚軍雙方在湛阪展開大戰,楚公子格所率領的楚軍戰敗,被晉軍一直追趕至楚國的方城(今河南方城東北)。晉國再一次顯示了其非凡的實力。
因爲此前齊國大夫在湨樑會盟中對晉國的出言不遜以及隨後的齊國伐魯行爲,魯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晉國、魯國、宋國、衛國等國軍隊聯合起來開始進攻齊國,齊靈公則組織齊軍在平陰(今山東平陰東北)阻擊。由於此地無險可守,齊軍大敗,死傷不少。
晉軍元帥範匄對齊靈公使用了疑兵之計,齊靈公聽到晉國有大軍壓境消息,又登城看到了晉人的“聲勢”之後,十分驚恐,便率齊軍趁夜色逃離平陰。晉軍乘勝追擊,先後攻下了齊國的京茲、邿邑(今山東平陰西),並圍住了盧邑(今山東長清西南)。隨後,晉軍與魯軍轉而又進攻臨沂,並把臨沂團團包圍。齊靈公擔心齊都臨淄失守,準備逃亡郵棠,但最終被太子光和大夫郭榮攔住。此後,晉軍又在齊國境內大肆收掠一番之後回國。
第二年的春天,晉國又組織各國諸侯在祝柯(今山東長清東北)結盟,而結盟的誓詞就是“大國不要侵略小國”,尤指齊國入侵魯國之事。在此會上,晉人還懲罰了邾人,把邾國漷水以北的土地劃給了魯國,而原因就是邾人在齊國伐魯時做了幫兇。在晉軍歸國途中,路過魯國的時候,魯襄公特地宴請了晉國的六卿。魯襄公二十年(公元前553年),晉國、齊國、魯國等十三個諸侯國在衛國的澶淵(今河南濮陽西北)舉行盟約,至此齊國與晉國才最終修好,雙方的鬥爭也暫時告一段落。
晉平公執政的前期,晉國還是具有相當強的實力,在各諸侯中仍能稱雄稱霸。然而,晉國在此次對齊國的勝利之後,稱霸的形勢漸漸發生了變化,晉國國內的鬥爭使得晉國再無對外大規模征戰的野心,而這一點在晉平公的後期就已顯現出來。同時,晉平公所做的一些不得人心的事情,更加速了晉國的衰落。
晉平公的母親是杞國人,因而平公借晉國的霸主之勢常常照顧杞國,甚至號召諸侯爲杞國修築城牆。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晉平公讓大夫荀盈也就是知悼子召集各國諸侯大夫商議給杞國修築城牆之事,但是杞國是小國,其他諸侯國誰也不想做這種白白付出人力物力卻收不到回報的事。
於是諸侯大夫們紛紛對晉平公這種假公濟私的行爲進行了強烈的抨擊,鄭子叔還給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拒絕理由:現在周王室衰微,晉國是姬姓諸侯,卻反而去維護夏朝後裔的杞國,並質問晉國:“其棄諸姬,亦可知也已,諸姬是棄,其誰歸之?”此後,晉國在各諸侯國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而晉平公讓魯國歸還杞國的土地,更激發了魯國對晉的不滿。
幾年之後,晉平公娶了齊國的女子少姜爲姬妾,齊國大夫陳無宇護送少姜到了晉國。少姜到了晉國之後,受到了晉平公的寵愛,但由於陳無宇不是卿,由他來送親不符合禮制,於是晉平公就對陳無宇進行責難,並把他抓了起來。少姜爲陳無宇向晉平公求情,但晉平公並不理會,沒有放人。直到叔向勸說道:“君行已頗,何以爲盟主?”晉平公才略有收斂,放了陳無宇。少姜去世後,各國諸侯都派來使臣爲晉平公的寵姬送葬,晉國大夫都感到這樣做太過分了。
在少姜去世的第二年,齊國派晏嬰去晉國請求再送一女給晉平公,以補少姜之缺。晏嬰來到晉國處理完聘禮之事後,受到晉國大臣叔向的宴請。兩人酒宴之間就談起了兩國的國情,晏嬰說齊國現在是:“公棄其民,而歸於陳氏。”叔向說晉國現在則是:“政在家門,民無所依,君日不悛,以樂慆憂。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晏嬰說出了齊國田氏的崛起,國家也將要歸於田氏;叔向則說出了晉平公的腐化墮落以及卿大夫勢力的強盛,晉國的公室已趨於沒落。後來,晉國的卿大夫荀盈去世,而晉平公只顧飲酒作樂,佯裝不知。雖然晉平公想藉此機另立親信,但迫於卿族大夫們的強大勢力,只能認命荀盈之子荀躒爲卿。
此時的晉國君主已經不能左右國內的大事,而在處理諸侯之間的事務上也開始力不從心。魯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靈王殺了蔡靈侯,並發兵圍蔡。晉國邀集各國諸侯大夫相會,共謀救蔡之策,但始終不敢出兵與楚交鋒。最後,晉國只派了使臣向楚國請求饒恕蔡國,然而楚靈王並不答應,並攻下了蔡國,殺了隱太子。
同一年,晉平公去世,晉昭公即位。晉國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而其稱霸的局面也日趨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