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上當了?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朱郎才盡字數:2288更新時間:24/06/27 03:30:19
卯時三刻。
大約五點半不到,朱平安起牀洗漱完畢,推開門,又一個清新的早晨降臨了人間。
拂曉時分,天色微暗,東方一點魚肚白,太陽還在地平線下孕育着。
整個京城還沉浸在睡夢中。
聽到開門聲,耳房裏的小丫頭才揉着眼睛,披着衣服出了門,看到已經梳洗完畢準備出門的朱平安,兩個小丫頭吃驚的瞪大了眼睛,下意識的擡頭看了看天,還沒亮呢,怎麼姑爺起這麼早啊。
“早不用準備我的早膳了,我出去一趟。”朱平安點了點頭,然後斜挎着布包出了門。
“姑爺不睡覺麼?”
直到朱平安走出聽雨軒,兩個丫頭才回過神來,看着姑爺離去的背影,張着小嘴對視了一眼,不能理解朱平安爲何睡那麼晚起這麼早。
夜禁才結束不久,外面街道人還很少。
朱平安出了臨淮侯府,順着公侯街往前走,在第二個路口左拐,沿着垂柳依依的小巷子走到另一條街道,右拐之後就看到了一條流水潺潺的內渠。
像以往一樣,朱平安在河邊尋了處好地方,坐在石頭上,背靠着垂柳。
坐下時,太陽已經從地平線下升了起來。
朱平安靠着樹幹,從斜跨的布包裏取出從翰林院借的書,就着浮光躍金的河面,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人的記憶如肝臟一樣,有幾個時間段是效率最高的時候,其中早晨就是一天之中記憶最好的時段。朱平安一直都有晨讀的習慣,早起讀個書看個文,每每都有收穫,晨讀後吃個早飯,一點也不耽誤事。
春天鳥聲,夏日蟬聲,秋天蟲鳴,冬季雪聲,林間柳風聲,溪澗潺潺水聲早晨,不論起多早,都不會孤單的。
當天大亮後,朱平安將書放入布包中,拍了拍衣服上的塵土,起身向着甦醒熱鬧了的街道走去。
街道上已經是人來人往了,街邊的店鋪也都開始營業或在準備營業了。
早餐鋪子的香氣傳的很遠,總有一種味道能勾起行人的味蕾。
“包子嘞,皮薄肉餡的大包子嘞,一口一流油嘞”包子鋪的小夥計守着門前竈上的包子爐,掀開一屜熱騰騰的肉包子,朝着路過的行人吆喝了起來。
“劉爺您來了,新出爐的羊肉呱嗒,您買上幾個帶回家給孩子婆娘嚐嚐,荷葉包上,香上加香”鍋貼呱嗒鋪的小夥計,站在路邊親切的拉着熟客。
其他街道的早餐鋪子,賣餛鈍的、賣燒餅、油炸檜的,酸辣粉、炒肝、肚絲湯、雜碎湯等等,都熱鬧這忙活着,老遠聞着噴香。
朱平安斜挎着布包,站在一家燒餅雜食鋪子前,饒有興致的看着店鋪的老師傅打燒餅。
老師傅幹活很麻利,腰間着一條粗布圍裙,一手麪糰、一手擀麪杖,玩出了花,摔麪糰、擀面劑,擀麪杖有節奏的“打花杖”。
泥爐裏散發出香噴噴的燒餅味兒。
“客官~~裏面坐~~”店夥計看到朱平安站在泥爐前,忙過來招呼。
“咱店裏有什麼?”朱平安問到。
燒餅雖然很香,但若店裏只有燒餅的話,那早餐就缺少混搭的滋味了。
“精面燒餅賤賣倆子兒一個,燒餅大小您來看看除了燒餅,咱店裏還有手工面、混沌、雜碎湯、豆腐腦、豆花、滷煮,應有盡有,您要想吃別的,小的眨眼就給您跑腿買來”店鋪夥計打了個千,熱情的招呼着。
呵呵
都說到這份上了,怎麼能不進呢。
“好,來兩個燒餅,一碗滷煮,多淋麻醬汁,多撒香菜末、韭菜末。”朱平安笑着點了點頭,走進店裏,在靠門口的一張空桌子坐下。
“好勒,兩個燒餅,一碗滷煮,多淋麻醬汁,多撒香菜末、韭菜末嘞”店夥計躬身將朱平安招呼進店,便擡頭向着後廚報到。
後廚一聲應下。
很快,便有一碗熱騰騰的滷煮端上了桌,兩個香噴噴的燒餅也一併送了上來,另外店家還免費送了一疊爽口的小鹹菜。
熱乎的滷煮就着新出爐的燒餅,味道很美,讓朱平安食指大動,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店家送的小菜不如母親陳氏做的好吃。
吃到一半的時候,朱平安聽着店鋪門口一陣騷動,不少食客都扭頭看向門口。
放下筷子,朱平安轉頭往門口看去,只見門口進來一位衣着邋遢的中年漢子,臉色黝黑,鬍子拉碴,頭髮像是有多半個月沒有洗過了,揹着一個竹編籮筐。
“店家,能不能給碗麪吃,昨天進城賣山貨,錢袋丟了,一天沒吃飯了,餓的不行了。”
邋遢中年漢子站在門口,搓了搓手,向着店鋪掌櫃的問道。
門口的店夥計正努力的把他往外拉,拉的漢子衣着更是襤褸了。
也正是這人的出現,引起的騷動。
“騙子”
“假乞丐,都別信。”
“掌櫃的,別信他,這種人見的多了。”
“可別上當,這種騙術太常見了,以前在東直門就見過幾個,在路邊遇見人就借錢,說幾天沒吃飯了,這種人一天掙不少錢呢。”
店鋪裏面的客人,指着門口那人議論紛紛,語重心長的提醒掌櫃還有周邊的人別上當。
“出去出去”掌櫃的稍微看了兩眼,便不耐煩的向着門口揮了揮手。
店夥計得令,往外趕人更用力了。
“等下。”
眼看着那人就要被趕出去了,忽然聽到店鋪內傳來一個少年的聲音。
誰?
怎麼這麼傻?
都提醒了怎麼還上當?
衆人扭頭,就看到了朱平安正向着店夥計招手,衆人見狀不由紛紛嘆息不已。
“做碗麪來,記在我賬上,另外”
朱平安制止了店夥計的趕人,將店夥計叫到身邊,在店夥計耳邊吩咐了幾句。
既然有人付錢,店家自然也就不再趕人了。
很快,就有一碗面端了上來,中年漢子向朱平安道謝後,便坐在桌上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不到一分鐘,就吃完了一碗面,連湯汁都喝淨了。
在中年漢子吃完後,朱平安又從口袋裏摸出了一角碎銀子,約值一百文左右,塞到了漢子手中,讓漢子快些回家,莫讓家人擔憂。
漢子千恩萬謝的謝過。
“你上當了。”
“哎,你被騙了。”
“那是騙子啊,年輕人。”
在漢子離去後,衆人紛紛說朱平安上當了,替朱平安捉急不已。
“剛纔那碗麪,沒讓店家放鹽”朱平安看着中年漢子離去的身影,輕聲說了一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