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團結一切力量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燉爛的肉湯字數:2162更新時間:24/06/27 03:03:50
“豈可?”崇禎拍着桌子,全身忍不住的顫抖。
重農抑商,乃是大明朝的國之根本。
崇禎氣急敗壞的罵道:“帝王的重要之處在於什麼?在於權衡,所有的一切看似不合理,但這一切都是權衡後的結果。”
關於重農抑商這一點,大明自太祖時期就留下來的祖訓。
不僅僅是大明朝的權衡,更是千百年來就是這麼權衡過來的。
打個簡單的比方,陝西鬧饑荒,商人重利,投機倒把,會比朝廷更加積極的去再去救濟災民。
又是僱傭民夫,又是僱傭護衛,把糧食運進陝西了,成本自然很高,糧價自然也高,但饑民們根本買不起,那只能怎麼辦,自然是只能將田地低價賣給商人。
幾番下來,
大片的土地歸商人所有,留給朝廷的卻是大批沒有土地的流民。
這些流民沒有土地,到處流竄,終究會變成反賊。
在崇禎看來,
朱常淦不重農抑商,以爲依靠商人就可以安撫流民的方法,無異於飲鴆止渴。
只會引發更多的土地兼併,最後造成更多的流民。
“談何救大明,這是在害大明啊!”崇禎氣的臉色烏青,身體都在打顫。
可惜他現在卻在襄王府內,只能無能的咆哮道:“就這一次了,就這一次,不換了,朕再不換了!”
……
錦衣衛的詔獄之內,
駱養性被打的遍體鱗傷,血肉模糊。
睜眼看着眼前這個動手的人,大抵還是個新人,因爲他每打一鞭子,都會去蘸一下鹽水,格外認真。
“嗬~”自己曾多次來過的地方,駱養性苦笑道:“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
他怎麼也想不到有一日自己也能住進這詔獄之中,在當初自己通過世襲進入錦衣衛之時,你曾發誓將駱家發揚光大。
不負皇恩。
自己平步青雲,已經終於攀上了頂峯,但現在才明白自己終究還是忽視了這黑暗的波濤。
只是一個看不起來的小浪花,就將自己給卷了下去。
“還敢笑?繼續給我打!”一個聲音從外面傳了進來,駱養性擡眼看,正是之前巴結自己最厲害的劉二。
當初自己受祖蔭進錦衣衛的時候,他爲了巴結自己,帶着自己上了青樓。
那是自己第一次上青樓……這麼多年自己一直把他當兄弟,將他給提到了千戶實職。
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他手裏握着的是那削成錘狀且包有鐵皮的櫟木做的東西,上面帶着尖利的鉤子,打到人的身上,順勢一扯,還能扯下一大塊,血透後背。
緊隨着,跟着劉二來的兩個錦衣衛擡進來一個鐵牀。
鐵牀上面放着一把把的利刃,這東西……俗稱彈琵琶,就是將利刃攮入人的肋骨間,像彈琵琶那樣,不斷的遊走,直到將肉和骨頭分離開來。
駱養性頭都要炸了,心底發出簌簌寒意,他明白,這是想要了自己的命。
以此來向陛下說明,他劉二和自己壓根沒有什麼勾連,和自己進行切割。
就在劉二準備行刑的時候,一個宦官從外面走了進來,“奉陛下旨意,任何人不得打殺駱養性,着其前往貴州龍場做驛丞。”
“另……錦衣衛指揮使由指揮同知李若璉暫領。”
駱養性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子啪嗒啪嗒的掉在地上,摔成了八瓣,終於猛地呼出一口氣,“能活了,能活了!”
“謝皇上恩典!”
他跪在地上,慟哭流涕,“臣對不起陛下啊!”
小黃門沒有理會駱養性,左右看了看,“李若璉呢?”
“回公公,李同知今日不在。”
李若璉與駱養性私交不錯,不屑於和劉二他們一樣,通過折磨駱養性來證明自己與駱養性關聯。
朱常淦之所以任命李若璉爲錦衣衛指揮使,同樣是因爲他的心性。
或者說他那一句絕命詞。
崇禎在煤山上吊的時候,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堅守崇文門,城破後他作絕命詞:“死矣!即爲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
……
乾清宮內,
王承恩給朱常淦遞上來一張紙條,上面羅列着一個個鉅富商賈的名字。
等將名單遞上去之後,他又不住的看向皇帝。
朱常淦看着長長的一列名字,“好,就依着這些名字,讓御膳房那邊做菜,每一桌坐八個人,正好八桌。”
“陛下,您真的準備請他們吃飯啊?”
“怎麼?還是不信朕?”
王承恩連忙跪下,“內臣不敢。”
他嘴上雖然說的不敢,但其實他的表情卻出賣了自己。
朱常淦沒有理會王承恩的異樣,而是笑着說道:“朕知道你們不相信,但這飯朕還非請不可。”
“不僅要請,而且要大大方方的請,你讓東廠的人挨家挨戶送請帖過去。”
商人地位低下,是階級鬥爭所致,自唐宋以後,無論是交通、人口、手工業的發展,商人致富變的更容易,許多人聚攏了大量財富。
這些人對誰的威脅最大?
無疑對士大夫階層威脅最大,因爲權力、輿論、土地、政權都掌控在士大夫階層的手中。
士大夫家族之中,有人經商,有人讀書,這兩方面的結合在一起,直接將國家地方的經濟命脈給壟斷在了手裏。
商人憑什麼和他們爭利?
他們想獲利,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聯姻。
將自己的女兒嫁進士大夫的家裏爲妾,只能爲妾。
因爲士大夫的正妻不可能是一個商人之女。
歸根結底,無非是拾人牙慧罷了。
即便如此,一旦商人的力量稍微大一點,就會遭到士大夫的強力打壓,就連修築了三分之一南京城牆的商人沈萬三,最後不也是被士大夫們弄死了。
可以說商人集團對於士大夫苦之久矣,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要撩撥起來他們的心思,讓他們爲自己所用,爲拯救大明朝出一份力。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
朱常淦想了想,對王承恩說道:“他們來的時候,你親自去迎接,給足他們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