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升大司馬(下)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軍師中郎將字數:2242更新時間:24/07/04 19:35:34
曹魏佔據北地半壁江山,天下州郡大半在其手中,戶數人口遠勝季漢和東吳,有這等厚實的底蘊,國中涌現出來的人才也比漢吳兩國繁盛。
現如今魏國朝堂可以稱得上是人才濟濟,華歆、陳羣、陳矯、孫資、劉放、劉曄、蔣濟等人無一不是智慧超羣的當世大才。
他們或擅長治國理政,或精通兵法韜略,或擅長出謀劃策,或精通人心測算,才能各一,衆賢盈朝,無論曹叡有什麼疑慮,都能找到可以爲他答疑解惑之人。
按理說朝中人才雲集,作爲皇帝的曹叡應該十分高興才是,可他在高興之餘對目前的這種現況卻隱隱有着一絲擔憂。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爲魏國朝中重臣絕大多數是外姓人的緣故,曹操曹丕時代諸曹夏侯人才輩出的盛況已不復存在。
現如今就只有曹真、曹泰、夏侯儒等寥寥數人尚堪大用,其餘之輩早已沉溺在富貴溫柔鄉中不可自拔,不是變成了奢靡享受的紈絝之弟,就是變成了崇尚玄談的浮華人士,完全承擔不了爲國出力的重任。
曹叡面對這種情況既感到痛心疾首,又覺得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時間能改變一切,他心中已有計較,一旦日後諸曹夏侯家族有好苗子出現,就會着重培養、大力提拔,畢竟和其父曹丕一樣,相較於外姓大臣,他還是更信任曹真他們這些血脈偏遠的宗室親貴。
當然眼下曹叡心中最信任的人就是曹真了,尤其在曹休死後,曹叡更是視曹真這個宗室第一名將爲最大的臂助,他之所以想召曹真入朝輔政,除了看重曹真的軍事才能外,還藏有改變朝堂格局的心思。
目前魏國朝堂大權十之七八都掌握在外姓大臣手中,縱然曹叡也對華歆陳羣陳矯等人極爲信任和器重,更有孫資劉放兩個心腹執掌內朝,內外朝皆被他牢牢地掌控在手裏,幾乎沒有滋生權臣的可能。
但他還是不太放心,畢竟這些人大多出身於世家大族,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地方都有着莫大的根基,一旦讓他們執掌朝政過久,恐有效仿自家覬覦帝位者出現。
所以曹叡打算召回曹真這個自家人,以分走外姓重臣的權力,讓二者相互制約,形成穩固的朝堂平衡。
這種帝王心術曹叡自是不會對臣子言說,但華歆和陳羣皆是心思剔透之人,稍一思索,就已隱隱猜到曹叡的真實目的。
不過猜到雖猜到,但他二人也不會傻到點破此事,相反,爲了自證清白,表露自己大公無私之心,他二人還要對召回曹真表示踊躍贊同。
「陛下,臣以爲此時召回大將軍沒有任何問題,蜀賊雖對關中虎視眈眈,但才犯境不久,目前他們已退,短時間之內是不會進犯的,有數萬精兵鎮守關中,足以自保無虞。」華歆首先言道。
曹叡點了點頭:「朕儘管也是這個看法,但關中不容有失,若無大將軍這等能征善戰之將坐鎮,怕是會給蜀賊可乘之機,一旦蜀賊再來犯境,潼關以西恐不復國家所有啊。」
曹魏接連丟失涼州、隴右兩塊地盤,目前只剩關中一地還在手中,且就是這唯一的一塊地盤也還不是完整的,汧水、武功以西的城池已盡數落入漢軍手中,魏軍只能依靠長安、漆縣兩座堅城據守。
一旦讓漢軍拿下整個關中,曹魏在北地的版圖就會大減,與季漢的國力差距也會進一步縮小,到那時魏國面臨的壓力也會更大,因此曹叡是絕不能坐視關中全部落入漢軍手中的。
「陛下,這一年多以來蜀賊數次犯邊,趁我不備僥倖佔據隴右、涼州等地,其雖連戰連捷,然國力衰微,軍資靡費甚大,臣料諸葛亮一年之內定然沒有力量大舉進犯。
而有了這一年的寶貴時間,我大魏足以對關中加強防備,蜀賊再也不能像之前那般打我等一個措手不及了
。
因此陛下可先召回大將軍,另選一位良將統率關中諸軍,若蜀賊來時其人抵擋不力,陛下再派大將軍趕去關中支援也是來得及的。」陳羣拱手道。
見兩位重臣都支持自己召回曹真,曹叡心下自是大定,微笑道:「有二位卿家這番話,朕總算可以下定決心了。只是大將軍回朝,關中諸軍又該讓何人統領呢?」
華歆、陳羣聞言均腹誹不已,心想你都把那夏侯儒擢升爲徵西大將軍了,何必要多此一舉、明知故問,難道還真能有人看不出你的用意麼?
「臣以爲徵西大將軍夏侯儒精通兵法、韜略不凡,足可接替大將軍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華歆道。
陳羣也趕緊附和道:「臣附議,夏侯將軍之前就曾在關西征戰過,熟知那裏的地理風物,由他統率關中諸軍定能擋住蜀賊的進犯。」
「嗯,夏侯儒軍旅多年,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這樣吧,下次朝議的時候二位卿家就順便提提此事,讓衆臣都議議。」曹叡道。
這是要我倆做那個推舉之人,以便堵住羣臣的口,看來陛下是鐵了心要把夏侯儒推到西線統帥的位置上去,都不惜親自下場給他鋪路了,真是用心良苦啊!
華歆、陳羣二人心有靈犀地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出了幾分酸苦之意,皇帝終究還是對他們這些外姓臣子不夠放心,終究還是更相信諸曹夏侯他們這些自家人啊。
不過他倆已來不及心寒,曹叡還等着回覆,但聽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道:「謹遵陛下之意。」
曹叡聞言很是滿意,心中一塊石頭落地,整個人都覺得輕鬆了不少,一臉笑意地道:「二位卿家能夠公忠體國,朕心甚慰,我大魏有二位卿家這樣的賢臣,何愁不能興旺?何愁不能剿滅吳蜀二賊?何愁不能一統天下?」
「臣等願誓死追隨陛下,掃滅逆賊,混一宇內,立不世之功!」華歆、陳羣站起身來,彎腰說道。
曹叡道:「二位卿家有此雄心,朕很是高興,不必多禮,快快坐下。」
華歆、陳羣各自歸座,君臣三人又對邊防之事談論起來,議到子時,方纔結束。華、陳二人出宮回家,曹叡則在一衆宮人的侍候下向皇后寢殿趕去。
三日後,曹叡大聚文武,升殿坐朝,定下了召曹真回朝接任大司馬一事。至於關中諸軍此番損兵折將、丟城失地,曹叡並未責罰有過之人,反而還下詔褒獎他們忠心爲國、擊退漢軍。
詔旨傳到關中,曹真、郭淮、費曜等人無不大受感動,軍中士氣亦得以振奮,一掃之前的沮喪之氣,上至將領,下至小卒,人人感念皇恩浩蕩,誓要以死報之。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