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鯤與親人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活兒該字數:3145更新時間:24/06/27 02:43:42
    宇宙之廣袤,窮盡人類之歲月也無法探究全貌,在火熱的星際大開發時代,出現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便有鼎鼎大名的GF(Giant Flagship)事件,海棠人稱爲中古鯤事件,起因正是隸屬清河三山鳥的宇宙神機在一次探索天然蟲洞的旅行中,發現了一艘古老而巨大的艦船,它的建造工藝有明顯的海棠古文明的特色,三山鳥的工程師甚至在船體上觀測到了中古時代的海棠文字,也就是說,這是毫無爭議的古海棠人遺產。

    原本這應該是一筆讓清河崔,乃至讓整個海棠民族無比振奮的寶貴財富,但結局卻讓人十分扼腕,清河崔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開發“中古鯤”,卻不慎引發了這件古老造物的自毀程序,上萬名技術人員和二十餘位清河崔氏的子弟死於這場爆炸事故。

    “中古鯤”的爆炸,還引發了連鎖反應,某種難以言喻的古老實體從爆炸中解放出來,它會對一切心電發動無差別攻擊,且攻擊手段十分詭異,可以跨越大半個恆星系掐滅生命的心電反應,這引起了人類當局的警覺,最終出動了七架王級別神機,二十多位IV級天官,將這枚天然蟲洞永久堵塞,才算化解了危機,但無數祕密從此被掩埋。

    中古鯤事件後,清河三山鳥一代人青黃不接,一度沉淪,不過,在此後綿延的海棠戰爭中,清河三山鳥卻接連拿出了幾架全新的王級別神機,穩定了搖搖欲墜的戰局。要知道,海棠的王級別神機,哪怕是在最鼎盛的第二共和國時期,滿打滿算也不過才二十幾架而已。

    且在二次革命以後,崔氏門長崔克從積極響應了最高遺產法案,率先捐獻出所有王級別神機作爲海棠國家財產,換取了巨大的政治資源,清河三山鳥重新崛起,那便是後話了。

    不過,即便這枚信標真的指向神祕的古海棠巨船,對現在的谷劍秋來說,也沒什麼實際用途。

    察覺到腳步聲,谷劍秋不緊不慢地把東西收好,朱麗葉果然端着兩碗混沌進門,她把手裏的瓷碗放下,摸着耳朵說:“你嚐嚐。”

    谷劍秋端起瓷碗舀了一勺送進嘴裏,街道上空響起了刺耳的警報聲,幾架直升機從城區掠過,向港口方向飛去。

    朱麗葉向窗外張望着,把窗簾合上,小聲說道:“劍秋,我聽說今天逸園狗場叫人給封了。”

    “嗯,我也聽人說了。”

    她湊過來,悄聲說:“以後,是不是就沒事了?”

    谷劍秋聞言擡頭:“對,沒事了。”

    ……

    兩天後。

    “曹主任,日前,紫精工業已經公開承諾,會足額發放二一五礦難事故的撫恤金。可是你們依然拒絕上工,這是什麼原因呢?”

    反迫害鬥爭委員會主任曹如秋是個面相斯文的白淨書生,說話輕聲細語,帶着一點蘇州腔,他面對記者的閃光燈侃侃而談:“石玉棠小姐曾經在報紙上多次發表不當言論,不僅把工人們污衊爲流氓黑幫,還暗示礦難的責任全部推到了工人一邊,如果她不登報道歉,我們絕不罷休。”

    “您的意思是,只要石董事長願意道歉,委員會就會復工麼?”

    “這只是談判的前提條件。”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許多質問。

    “據我所知,鳳塘礦場的礦工收入已經是江寧平均居民收入三倍還多了,難道這樣的收入,礦場工人們依然不滿足麼?”

    “我聽人說礦工們自己不上工,還逼迫貨工,船工,以及其他作坊的工人不許他們正常上工,是不是真有其事?”

    “你怎麼看待8工過程中工人內部爆發的衝突和流血事件?”

    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曹如秋卻面不改色。

    “在回答各位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句,各位有沒有切實瞭解過江寧的礦工,有沒有和他們交流過?”

    “當然有。”

    一名記者朗聲道。

    “你是晨光日報的記者吧,我記得你們報社的文章,大部分內容還算客觀,那就請你做代表,回答我幾個關於鳳塘礦場的工人的問題吧。”

    “沒問題。”

    對方看上去很年輕,估計當記者也沒有幾年,面對曹如秋的邀請,他沒有絲毫猶豫站了起來。

    “你知道江寧大多數礦工是什麼出身麼?”

    年輕記者有備而來:“一多半是崇島戰爭後涌入江寧,無家可歸的赤貧者,還有一些是周邊的農民。”

    “那一名礦工平均年齡呢?他們能打幾年礦?”

    “最小十幾歲,最大的,能有四十歲吧,能打五年到八年。”

    “那八年之後,他們去幹了什麼?”

    年輕記者頓時猶豫起來,隨即坦然道:“這個我不瞭解。”

    “他們的妻子和兒女做何營生?”

    “不知道。”

    “那我來告訴你,這些人裏還幹得動的,手裏有些本錢的,可以租一艘汽艇做船工,攢不下本錢的,大多做了貨工或者油漆工,他們的妻子或女兒,則做紡織工和鞋工。”

    曹如秋雙手攤開:“假設一個失地的農民或者是逃避戰火的外鄉人拖家帶口來到了江寧,他身強力壯,很快被旅館街上鳳塘礦場的高薪廣告吸引,於是他決定下礦掙錢養家,因爲礦區缺乏保障設備,他要注意碎石激起的粉塵,長期吸入這些粉塵會導致許多呼吸道和肺部的疾病,他還要小心火災,透水,瓦斯,冒頂,塌方,層出不窮的礦難。只要他幹上一年半載,準能親眼見到上一秒還和自己談笑風生的同事下一秒就因爲礦難死於非命死於非命。”

    “就算他足夠幸運,五年來沒出過差錯,肺病也不甚嚴重,但是年紀一大,身體負荷不了高強度的捶石工作,他只能另謀出路,如果有錢辦牌照,他可以去租一艘汽艇,那麼他首先要苦惱的是高達百分之四十的牌照稅,如果他沒有錢,最好的出路是油漆工,如此一來,他就要小心油漆滲出的苯蒸汽,苯中毒導致的血液病變是絕症,幾乎無藥可治。他的妻子做紡織工,每天要工作十二個小時,還要做飯洗衣。如果妻子想多掙一點錢,去做鞋工,鞋膠中同樣含有大量的苯,最壞的情況,夫妻兩個人都會患病,如果家裏早些年生了個兒子,這時候差不多也到了可以下礦的年紀……”

    曹如秋的目光掃過記者們:“現在我可以回答各位的問題了。你們把工人分成礦工,船工,貨工,油漆工,鞋工……好像我們是不同的人羣,但實則不然,如果你肯多做一點調查就會知道,我們從來都是同一羣人,同一羣踏實肯幹的苦命人!江寧礦工的人羣最多,壯勞力最多,力量最大,所以我們才要團結其他工人!我們爲其他工人爭取利益,是爲了以後的自己爭取利益,爲了我們年邁的父母,妻子和兒女爭取利益!”

    頓了頓,他又說:“近日的一些爭端,不過是有別有用心的人組織地痞流氓混入工人隊伍,企圖渾水摸魚,這是某些人的一貫伎倆!我也承認,不是所有工人都理解我們的行爲,工人內部有不同的看法,但絕不存在什麼流血衝突,試問一句,難倒你會對自己的父母妻兒下手麼?”

    不少記者露出動容之色,也有人對身邊拿着小本寫寫畫畫的下屬低語:“記上,曹如秋否認工人內部有衝突。”

    谷劍秋冷眼旁觀,他並非來參加這場反壓迫委員會對記者的招待採訪,只是湊巧這場街頭招待會的位置離醫院不遠,他是來照看大姐谷照雪的。

    谷劍秋這幾天要照顧大姐和母親,於是向湯姆陳請了假,對方也哼哼哈哈哈地答應過去,有點心不在焉。

    今天是國考最後一天,谷天宇正在參加兵事科目的附加考試,所以來不了。

    按大夫的說法,谷照雪這已經算Ⅲ級燒傷,需要植皮,她的傷口很深且病人陷入休克,如果不是送來的及時,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可谷劍秋一進病房,大姐谷照雪正和傅樂梅歡快地攀談着,看她氣色好像已經沒有大礙,只是不能下牀。

    “劍秋,你來了。”

    “啊,謝謝你照顧我大姐。”

    “也沒有,我爹也住院嘛,就順便過來看看。”

    傅樂梅的臉上留下了一道一指長的傷疤,顏色不深,但一眼就能看出來。

    “哦,你們聊。”她轉身面向谷照雪:“大姐,那我先走了。”

    “好,路上慢點,妹子。”

    谷照雪臉色有點蒼白,但是和傅樂梅告別的時候,眼裏直冒光,一點也不像病人。

    “姐,我給你熬了粥。”

    谷劍秋打開飯盒,香菇和雞肉的香味傳了出來,裏面還放了堅果,他舀起一勺,自己先吃了一口,確認溫度沒問題,才送到大姐嘴邊。

    谷照雪張嘴吃了一口,還不忘瞪了一眼谷劍秋:“要是你早點帶樂梅來看我,沒準就沒這事了。”

    “大姐,我跟她也不是你想的那種關係,至於華婷姐就更是沒邊兒的事兒,你別老疑神疑鬼的。”

    沒等谷照雪再開口,谷劍秋率先搶道:“大夫說你要多休息,等你傷好了我們再聊這些,別牽動了傷口。”

    谷照雪咬了咬嘴脣,沒再說話,等吃完了粥,她叫谷劍秋幫自己翻身的時候,才嘆了口氣:“今年真是流年不利,劍秋,你過幾天去廟裏替我求一隻平安籤吧。”

    “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