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會(6)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扶搖微影字數:2968更新時間:24/06/27 02:27:17
    天文十四年(1546)年3月30日辰時八刻,三十三間堂。

    大友義鎮率領大友軍撲入三十三間堂中,留守的少數齋藤軍立刻撤離。臨走前,甚至沒有把旗幟摘下,就把還燃起着不少火苗的三十三間堂讓給了大友軍。

    「取下齋藤家的旗幟,把我們大友家的杏葉插在三十三間堂最高處!」田口鑑親興奮地指示着武士們就要往本堂衝,卻被戶次鑑連一把攔了下來。

    「藏人佐,還請稍安勿躁。」戶次鑑連眯着眼睛看了眼三十三間堂內的旗幟,隨後轉向大友義鎮道:「少主,在下建議不妨留下這些旗幟。齋藤家的旗幟還在,南軍其餘各部可能就不知道三十三間堂已經易主,我們就有機會繼續偷襲。」

    「怎麼可能?」田口鑑親聞言就反駁道,「這麼大的事情,齋藤家早就派人通知友軍了,怎麼可能瞞得住?」

    「不,如果齋藤軍真的通知了友軍,那南軍必不可能放任我們打下這一要地,肯定會派人來換防。」戶次鑑連到底是經驗老到,冷靜異常地推測出了正確情況,「那既然沒有人到此,說明齋藤軍肯定是隱瞞了軍情。畢竟南軍內部勾心鬥角,有欺瞞友軍的情況也毫不意外。」

    「太異想天開了吧。」老成持重的齋藤長實也反駁道:「萬一是敵人的詭計又怎麼辦?」

    「以南軍之間脆弱的信任度,不可能施展任何複雜的計謀。」戶次鑑連再次斬釘截鐵地判斷道,「而且就算有詐,我們不拔掉齋藤家的旗幟,也不會有任何壞處。如果敵人真有算計,在這地形複雜、視野狹窄的京都裏,肯定也是以一些明顯可被各方觀察到的信號作爲發起的指令。那麼,大友家的旗幟替換了齋藤家的旗幟——很有可能就是他們約定的信號。既然如此,我們就更不應該畫蛇添足。」

    「但這本來是揚我大友家軍威的最好時機啊……」田口鑑親還是有些不甘,「我們分明是北軍首個反擊拿下據點的一番,不立起旗幟,豈不是把功勞拱手讓人。」

    「沉下心來,還有更大的功勞等着少主。」戶次鑑連揚手一指——那是南方東福寺武田晴信的馬印,和更南的伏見稻荷大社——南軍總大將細川晴元所在,「而且,他們毫無防備。」

    「就依戶次左衛門之諫。」大友義鎮聞言欣然採納,揮手示意部下道,「不準插旗,不準吶喊,不準慶賀,也不必滅火。稍作整頓後,繼續向南進發。」

    ·

    與此同時,南軍在東福寺的指揮陣地。

    武田晴信擡頭看着太陽的光景,估計着遠在音羽山東北的今川軍的動向——按照約定的計劃,他們在這個時間點應該已經迂迴到位,準備突然切入京都的鴨川東岸了。既然如此,南軍就應該儘可能地把更多的北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給今川家的突襲創造空間。

    於是,武田晴信將淺井軍的3000人和若狹武田軍的3000人拍向西岸,讓他們渡過東山橋,進駐長福寺。隨後,淺井軍繼續向西,經過隨林寺進入東寺,援護朝倉軍戰鬥。若狹武田軍直接北上,支援願教寺一帶的六角軍。朝倉家和淺井家是脣齒相依的盟友,而若狹武田家和六角家則是姻親,彼此之間配合默契,不會有太多私心。讓他們兩家各自的鐵桿盟友助陣,勢必能讓朝倉家和六角家在對陣大內家和尼子家的戰鬥裏獲取優勢,從而逼迫北軍也將作爲預備隊的援軍投入西岸。

    理論上,這樣的佈置已經足夠,可敏銳的戰場嗅覺卻讓武田晴信不得不對鴨川東岸的戰局感到困惑:

    「奇怪了。」武田晴信越看三十三間堂的方向越覺得奇怪,可是卻也說不出什麼個所以然,「織田家打下三十三間堂後,沒有通報動向也沒有滅火,就繼續行動了…考慮到是織田信長那家夥,也沒什麼奇怪的。但之後的齋藤

    家接手後……同樣沒有滅火,而且齋藤家也沒有通報織田軍的動向……齋藤家隱瞞盟友動向以避免我們坑害倒是可以理解,但齋藤家明明自己待在三十三間堂內,爲何不滅火?任由煙霧薰嗆士兵而毫無作爲,必然會招致士兵不滿、士氣波動……」

    武田晴信越想越是不對,直到他意識到了一種可能:齋藤軍也根本沒有停留在三十三間堂內,而是離開了。可是三十三間堂周圍煙霧繚繞,實在是看不清楚。他本想派出一隊斥候,去實地考察一下局面,可是那敏銳的戰場嗅覺讓他莫名地感到了危機和時間的緊迫。於是,他轉而直接向部隊下令道:

    「派筒井軍立刻北上三十三間堂,接替齋藤軍的防區。如果齋藤軍在,就下令他們北上六波羅蜜寺。如果齋藤軍不在,立刻整頓防務,同時搜索齋藤軍和織田軍的下落。」武田晴信有些不安地從馬紮上站了起來,看向了煙霧瀰漫的北方,「做好戰鬥準備,提防敵人。」

    ·

    作爲佛國大名,筒井家代代經營着大和國興福寺,同時致力於擴張自身的領地。在現任當主筒井順昭手中,筒井家的領地幾乎達到了最大。無論是先前的木澤長政之亂,還是細川晴元和細川氏綱的對立,筒井家都有參與其中。雖然筒井順昭也積極用兵,但其軍略卻並無太多出彩之處,攻城略地也大多是依靠着筒井家雄厚的實力,以勢壓人。他蠻橫的擴張引起了大和國內不少國人衆的不滿,即使已經被迫臣服於筒井家,卻仍然陽奉陰違。

    近年來,剛過二十的筒井順昭本應正當年富力強之時,卻數度染病。還未留下男丁的他,不僅讓人擔憂其筒井家的後繼之事。不少筒井家旁支的一門衆和筒井家的重臣們爲此都是心懷鬼胎,致使筒井家內部的矛盾更加劇烈,軍隊戰鬥力也一落千丈。因此,此役筒井家雖然率領了足足6000人出陣,卻並不爲細川晴元、太原雪齋等人所看重。

    然而,武田晴信此時手上可供選擇的預備隊並不多。管領細川晴元的20000人遠在後方,不是他能請得動的。另一個選擇是北畠家的4000人,但北畠晴具也是弓馬嫺熟的名將,留着他拱衛本陣顯然更加重要。

    筒井軍領命離開後,武田晴信難得地有些緊張,不祥的預感一直在心頭揮之不去。他於是來到東福寺後的慧日山山頂,居高臨下地瞭望着筒井軍的動向。但是筒井軍馬上就要抵達瀧尾神社,自那之後就會進入建築密集的京都城區,屆時,無論站得多高,也看不清軍隊的走向了。

    不過武田晴信馬上就發現自己想多了,他不會丟失筒井軍的動向。因爲筒井軍的先鋒剛踏入瀧尾神社,就被從裏面打了出來——跟在狼狽逃竄的筒井軍背後的,是打着大友杏葉紋的九州精銳!

    ·

    「什麼情況?」筒井順昭本來正策馬在中軍核心位置,但轉眼間戰線就幾乎要席捲到他身前。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呼嘯而出的大友軍就幾乎把筒井軍的先鋒擊垮了——北面的三十三間堂上不是飄着齋藤軍的旗幟嗎?爲什麼大友軍會從那個方向殺來?

    在筒井軍北上的同時,剛剛佔領三十三間堂的大友軍也在暗中潛行南下。兩邊的隊伍,正巧在瀧尾神社撞個正着。區別是,大友軍全副武裝,早已做好了爆發遭遇戰的準備。而筒井軍還在以行軍隊列不緊不慢地前進,部分戰兵甚至還未披甲——要不是武田晴信事先囑咐了一句做好戰鬥準備,恐怕披甲的人還會更少。

    於是,毫無疑問的,筒井軍的前軍一觸即潰。各家國人和直轄武士們都想着在混亂裏保住自己的部曲,並未有人拼死抵抗。而另一邊,悍不畏死的九州士卒們卻是嗷嗷叫地帶頭衝鋒。幾年來打慣了順風仗的筒井軍何時見過這種架勢,敗退的潮流很快席捲到筒井順昭的馬印,逼得他也不得不向後退卻。

    「大友軍?」東福寺內的武田晴信見狀大吃一驚,他有想到齋藤軍會瞞報軍情,卻萬萬想不到敵人都摸到鼻子底下了,三十三間堂的齋藤軍的旗幟卻還立着。

    幾個呼吸後,武田晴信已經使自己鎮定下來,甚至重新坐回了他的小馬紮上。瀧尾神社距離本陣東福寺不過3-4裏的距離,一旦筒井軍完全崩潰,整個南軍的指揮系統和傳令兵線路都會瓦解。對於大兵團作戰而言,本陣和馬印的移動都將帶來致命的負面影響,讓全軍在短時間內失去指揮、軍心動搖。

    於是,武田晴信並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立刻把手頭最後剩下的北畠軍派去協助筒井軍收拾敗軍,阻擋大友軍的進攻。同時,立刻派出大量的探馬、忍者、斥候,去找尋織田軍和齋藤軍的下落,看看他們究竟在哪裏。

    至於還在圍攻新日吉神宮的北條軍——武田晴信並沒有通知他們的興趣。他還巴不得北軍迂迴到智積院,切斷北條軍的後路,把北條家全殲在新日吉神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