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8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柳白羊字數:5800更新時間:24/06/27 02:24:38
    此時此刻,作爲觀衆的劉德化

    眼角有點淚滴,澎湃的熱血在胸腔裏流淌着。

    就在葉問,從容赴死,但精神不熄永存的時候。

    此時此刻的葉問。

    就是死了。

    他也活着。

    國術的精神澎湃點燃了情緒,不是精湛的武術表演,而是在精湛的武術下面,所蘊含的不屈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國術。

    這種傳承就是國術。

    不必讓狗屁的什麼傳武大師去做狗屁的宣傳,讓世人認爲功夫就像電視劇裏演的一樣。

    那些觀衆們全部成了葉問。

    活得更加高尚。

    “真正的我做不到如此偉大,如果是我的話,在當初,佐藤大佐讓我選擇,給我一條活路的時候,我會欣然接受,我會爲了妻子和兒子,去選擇一條大不違的道路。”

    只聽得到在旁邊的葉問,他發出的聲音。

    “替我的命運走向另外一條道路。”

    “請問您的國術功夫,如此的精湛正統,是否請教過武術協會的真正的老師呢?”

    有意思的熱度。

    “承蒙誇獎了。”

    這就是葉問。

    “您不是說您的武術是正統的嗎,而華夏武術協會的米蘭芳老師,是葉問弟子的後代,她的詠春拳才是正宗的,而您”

    此時李雲感覺偌大電影院裏已經空無,只有自己還有旁邊的唐裝青年。

    爲此在劉德化的心中,李雲的這部電影,已經從消遣升級爲了優秀。

    但如果李雲自認自己是正統的話,那位武術協會的詠春拳傳人就失去了其正確性了

    敏銳的香江媒體們,一下子就嗅到了這裏面的大料子。

    這裏有一段留白。

    畢竟他不活下來,怎麼拍第二部?

    此時,才看到有媒體在採訪自己。

    曾經麻木不敢反抗的國人們,也掀起了反抗的怒火。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的詠春拳也是正宗的,但並非師承於她。”

    李雲理直氣壯的說道,系統給我爆的詠春拳還能不正宗不成?

    所代表的國術精神。

    除了電影本身帶來的質量之外。

    李雲感覺結束後的電影院又恢復了嘈雜。

    而自己剛剛晃了神。

    “抱歉,剛剛晃神了,有什麼事情要說嗎?”

    他也活下來了。

    當葉問點燃精神的時候,一代宗師的形象就已經立起來了。

    李雲疑惑的說道:“是誰?”

    “你比我更偉大,我的朋友,也謝謝你.”

    而在李雲拍攝的版本裏。

    “武術協會的詠春老師啊。”

    此時李雲也看着電影的落幕。

    非常之立體。

    已經聽不到媒體朋友,還有劉德化的誇讚之聲,也聽不到葉煒信甄子誕他們,對於作品完成度表現的興奮。

    而米蘭芳一直說自己是詠春拳的正統唯一,不承認其他家的正統。

    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

    並非單純肉體上的存活,而是精神上的延續。

    有的搞呀。

    “你比我更加的偉大。”

    其他的地方也是媒體需要發掘的。

    這裏的留白大概就是葉問最後的生存與死亡,和原版的葉問不一樣,原版是明確了葉問活下來了。

    此時這葉問略微有些嘆氣:“所以這是你的選擇,而不是我的,而我只能感謝你,用葉問的名字,去做出了你會做出的抉擇。”

    首日票房也出來了,《葉問》的成績是單日500萬,其實也算是不錯了,但比起《投名狀》首日3000萬的票房,也確實有些小巫見大巫。

    在投資與票房的比例上,《葉問》居然略強於《投名狀》。

    這其實有點讓人始料未及。

    要知道《葉問》的投資也不過三四千萬。

    比起單人片酬就上億的《投名狀》來說,也是小巫見大巫了。

    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投資。

    而此時華夏武術協會,洋洋灑灑的小作文就在微博上流傳。

    “這就不是國術,一點正統性都沒有,既沒得到我們武術協會的授權,事後也並沒有通知我們,我們對此感到憤怒和失望,特別是在看了電影之後,我們就一致的認爲國術不是這樣子的”

    這是一份聯合聲明,來自馬國護,米蘭芳,這些傳統國術大師的聯合聲明,甚至有來自官方的蓋章驗證。

    他們就是武術協會的大師。

    正統的傳人。

    當他們發出聯合聲明的時候,以國術爲噱頭的《葉問》就已經處於輿論上的四面楚歌。

    特別是在他們拿出電影票據作爲留底的時候,就已經完全具備了說服力。

    這些帶着頭銜的國術大師們是真的看過電影的。

    所以才會說這國術不正宗。

    異常的有說服力啊,那些他們的擁簇與粉絲們,也在下面跟着起鬨。

    “幸好我沒有買電影票,不然真的就是浪費錢了,連正統傳人都在說不正宗,那這電影也沒什麼看的意義了,我要去看打鬥,爲什麼不去看更精彩的好萊塢電影?爲什麼不去看《投名狀》呢?”

    “沒有買票加一,幸好幸好,他們那些花裏胡哨的打鬥都是假的,還敢號稱真人真打,連真氣與內功都沒修出來,也敢說自己修的是國術?”

    “不修真氣,老來一場空,那個李雲我知道的,也許外功修的不錯,但沒有真氣功夫,終究是笑話。”

    “真氣功夫,有那麼神奇嗎?”

    此時李連捷正抱着手機哭笑不得的看着微博。

    “我練武練了那麼久,就從來不知道武術還有這玩意兒在,他們是不是把武打片裏的設定當成真實的了。”

    “所以說那幫子國術大師,比起練武功的,更像是舞臺劇演員,而這所謂的爭氣就是他們舞臺劇的設定,但不巧的是,這一場滑稽的喜劇,卻是有着不少人相信。”陳可欣此時嘖嘖道。

    “《葉問》這部電影可是倒了大黴,你說葉煒信那家夥老實給他們一點錢不就好了,現在讓這幫傢伙鬧騰的,李連捷,如果是你的話,伱會怎麼樣?”

    “我可能會現場跟他們練一頓,如果他們能打贏我的話,那我這錢給了又何妨?正好我也想見識見識他們所謂的內功”

    “那到時候你可能真的要出錢了他們那身子骨,可受不了你的打擊。”陳可欣此時調侃道。

    兩人調侃之間。

    也將話題略了過去。

    他們之所以重新關注《葉問》這個電影,就是因爲他的首日票房比例相對於投資是出奇的好。

    這說明宣發和題材都有着受衆。

    這電影是有着起來的趨勢。

    不過體量還是小了《投名狀》太多。

    也算不上是對手。

    只能說這個首日票房有着一看的資本,但也僅此而已,一個老套的導演,老套的製片,加上一個初出茅廬的新銳導演。

    能夠拍出什麼樣的電影來?

    要說有多好吧。

    也肯定好不過帶着好萊塢技術的《投名狀》。

    從商業電影的體量來看。

    這似乎就是一個真實的道理。

    而此時,陳可欣也沉吟緊張。

    畢竟這一次《投名狀》的成功程度,就直接影響到他下一部和華大深度合作的《十月圍城》。

    一部比《投名狀》的體量更大的電影。

    秉承的也是《投名狀》的創作風格,甚至比《投名狀》更高的投資體量。

    更龐大的演員陣容。

    非要說的話,《投名狀》只是一次給十月圍城的試水。

    一個陣容龐大的試水之作,也只有華大影視才玩得起這樣的。

    “希望觀衆能夠吃我們這一套.”

    目前第一波的票房反饋,只能證明宣發還有陣容對粉絲的票房號召力。

    接下來的票房,還有輿論的反饋才是重點。

    直到豆瓣的首日評分出來的時候。

    《投名狀》的分數是7.1。

    一個很符合商業大片基調的分數。

    “這個分數我不會看,你覺得怎麼樣?”李連捷看着陳可欣。

    “還算可以,至少在商業片上,這就是一個還不錯的成績,一般來說能拿到這個成績,回本就應該沒問題了。”陳可欣稍微的鬆了一口氣,回本沒問題。

    對於商業投資來說。

    保本穩了之後才是利潤。

    當口碑出來之後,陳可欣覺得穩了。

    然而稍微看了一眼隔壁.

    卻傻眼了。

    另一邊的《葉問》,他的分數就高的有些離譜。

    8.2分。

    這個首發分數已經比一般的文藝片還要高了。

    一般只有那些叫好不叫座的電影,才能有這種分數,但如今這個分數就出現在了一部商業向的電影上。

    “我沒看錯吧,8.2分?!”陳可欣就對這個分數有些震驚。

    好高的分啊!

    八分的開篇。

    不僅僅如此,在第二天的時候,票房已經翻到了一千萬。

    直接翻倍了。

    《投名狀》的主創這邊傻眼了,而真正破防的還有武術協會的人。

    馬國保還有米蘭芳他們這些所謂的正統傳人們,本來就想看着在深淵的泥潭裏掙扎的《葉問》。

    但人家非但沒有掙扎。

    第二天票房都多了起來。

    “沒道理啊!我們不是都說了,這國術不夠正宗了,怎麼還有那麼多的觀衆?他們是眼瞎了嗎!”

    馬國保就是怒罵這些不懂國術的觀衆,去給這幫子人送錢幹什麼?

    人家那都侮辱中華大地的傳統武術了。

    你們居然還給他們送票錢!

    這是什麼成分?

    還是說這票房是刷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

    在自己這一邊這樣子黑的情況下,《葉問》居然還取得了如此的成績,這就十分的不合理呀。

    此時連米蘭芳也沒想到。

    “這不合理呀。”

    但此時結果就告訴了他們這些傳武大師們。

    《葉問》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甚至次日票房還翻倍了。

    去到了1000萬的。

    千萬的票房成績啊。

    就連葉煒信也想不到有這個票房。

    在各種負面消息的加持之下,是怎麼做到這個票房的。

    就算《葉問》的質量還算不錯,但發酵也不會是這麼的迅速的。

    一般通過質量發酵的週期應該在一週左右。

    但第二天直接發酵,那就不會是因爲質量。

    抑或是還有外部的原因。

    一些不知道的外部原因。

    但很快葉煒信他們就找到原因了,一個從網絡輿論上,絕對有些不可思議的原因。

    這波宣傳的大功臣。

    居然是那幫子傳統國術大師們。

    “這是怎麼回事?你找到的理由就是這個?”元金寶此時愕然道:“他們可一點宣傳沒幫我們,而且還在那邊抹黑着,怎麼可以說功勞都是他們?”

    此時葉煒信就嘴角抽搐道。

    “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他們才是少數派,甚至成爲小丑了.”

    此時時代已經步入了互聯網的時代。

    已經步入了年輕人的時代。

    信息爆炸之間,很多東西都流傳的很快。

    以前馬車很慢,現在的互聯網車道很快。

    人們不傻。

    這些個傳武氣功大師們。

    到底是個什麼成分?!

    他們那一套,還能矇騙人多久?

    甚至不知不覺間他們成了互聯網的小丑,不信任他們的人,遠遠大於信任他們的人,而當他們在抹黑《葉問》的時候。

    其實很多人都在看着笑話。

    甚至有人因爲他們的抹黑而選擇去看這部電影。

    畢竟負負得正嘛。

    你反對的說不定是好東西呢?

    於是乎第二波票房就這麼來了。

    讓人始料未及的來了。

    這讓葉煒信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如果當初答應武術協會這些小丑,說不定就沒有這樣的宣傳效果了。

    他們的否定竟然起了正面的效果。

    這種感覺就略微有些滑稽,甚至可以說是哭笑不得。

    但對於電影來說,就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就是一劑強而有力的強心針。

    就這個票房趨勢下去的話。

    戰一戰那《投名狀》也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現在我們的熱度還在攀升,大家都在討論着《葉問》.”此時葉煒信看着電腦呢喃:“我們貌似,可以可以碰一碰。”

    從豆瓣的評分人數。

    虎撲的評分人數。

    對於《葉問》這部電影的評分參與度是相當高。

    評分高,評分人數多,意味着粉絲粘性高,參與度高。

    從電影裏獲得的情緒更多。

    “現在就讓熱度再飛一會兒”

    對於葉煒信來說,唯一有些遺憾的地方,大概就在於這部電影裏大家的討論方向。

    全部都是李雲啊。

    無論怎麼樣的人,只要沾着這部電影,他們說出口的必然是李雲,這個製片人,兼職導演編劇,貌似就被忘到了一旁去。

    要是換做其他時候,葉煒信甚至會自己實名在網絡上澄清,自己才應該是電影最大的功臣,只有這部《葉問》,葉煒信實在是說不出口啊,從角色的塑造,到最主要的角色有血有肉,其中的功勞。

    文戲和武打戲。

    李雲就是獨樹一幟。

    就像約好的一樣,成事龍和周星星又回到了茶樓,點上最愛吃的鳳爪燒賣,還有一些廣式點心,兩人就似好友敘舊。

    此時成事龍一邊吃着鳳爪,一邊說着。

    “怎麼讓你去看的電影?那位小李有沒有給你驚喜。”

    票房方面的話。

    無論《葉問》還有《投名狀》,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對於成事龍來說都太小兒科了。

    他們都是走到最巔峯的。

    比天王巨星還要強橫許多的。

    國際巨星!

    在成事龍眼裏,李連捷不過是跟隨在他身後的小輩而已。

    “所以你覺得這電影怎麼樣呢?”周星星反問成事龍對於《投名狀》的態度。

    這一次的首映,成事龍就選擇了和周星星截然相反的觀影路線。

    去看了《投名狀》。

    成事龍對於這部電影的態度。

    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我們倆的關係就別跟我打謎語了。”

    “我們倆什麼關係?朋友嗎?”

    “算是吧,對手和朋友,他不一定是對立的不是嗎?”

    “嘿嘿。”此時成事龍,笑了笑繼續說道:“怎麼說呢,這電影從成片質量上我還是認可的,特別是對於我這種上了年紀的看客來說,他就十分的友好,無論是動作戲兄弟情,還是朝堂陰謀的文戲,都相當的過癮,如果讓我給他打分的話,那麼演員的表現是九分,劇本是七分吧。”

    “你給了那麼高的評價基本就七分?”周星星略微感到意外。

    “怎麼說呢,電影也確實是好電影。”

    成事龍摸了摸下巴:“但他的劇本有太多晦澀難懂的地方,很多政治上的戲碼,還有一些夾雜的隱喻,這些信息太多了,對於我這種大老粗來說,就算在看電影的時候仔細思考,也不一定能完全復現電影手表達出的東西。”

    政治隱喻和朝堂紛爭,一部電影裏有這些東西並不奇怪。

    但作爲一部商業電影。

    如果夾雜了太多這些東西,反而會成爲文戲的累贅。

    “那我看了這部《葉問》,就可能是你那《投名狀》的完全相反面了,他並沒有太多的隱喻,就連情緒的表達都直白直接,三歲的小孩都知道,電影所表達的思想是什麼。”

    而此時周星星頓了頓說道。

    “至於李雲的表現。”

    “怎麼說?你看好的那位年輕人。”成事龍已經有點,蠢蠢欲動了,在聽到周星星說電影的表達並不複雜時,他就想去看一看。

    而接下來周星星對於李雲的評價才是讓成事龍大跌眼鏡。

    如果他繼續拍香江電影的話。

    李雲就是下一個天王巨星。

    現在香江藝人界的最高稱號。

    四大天王。

    再加一個人。

    第五天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