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補救之法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釣魚能手字數:2188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鴛鸞殿,內臥。
一陣翻雲覆雨之後,桓熙疲憊地從慕容英的身上翻了下來,他枕着胳膊,任由慕容英的手在自己的胸膛處摩挲着。
慕容英帶着滿足,感慨道:
“妾身那女兒實在命苦,繼婚習俗雖然有違人倫,但也不必孤獨終老,現在倒好,劉悉勿祈要將她送來長安,往後的日子又該怎麼熬下去。”
慕容英所說的女兒,自是劉務桓的遺孀,左賢王妃拓跋嫣。
桓熙皺起了眉頭:
“難道沒有男人,日子就不能過了?”
慕容英並不害怕,她嬌聲嬌氣地說道:
“若無桓郎,妾身就算活着,也只是徒具形骸,沒有了生氣。”
桓熙臉色迅速由陰轉晴,雖然慕容英的這番話是爲了討好自己,但他能感覺到,對方多少也帶着點真實情感。
慕容英繼續道:
“如今嫣兒孤苦無依,桓郎若是不嫌棄,不妨將她收入未央宮。”
慕容英主動戳穿這層窗戶紙,她爲了固寵,早就有心將拓跋嫣拉下水。
桓熙十動然拒:
“劉務桓屍骨未寒,我卻圖謀她的遺孀,恐爲天下人所不齒。”
慕容英卻不以爲意道:
“劉務桓因老病而死,並非喪於王事,桓郎又何必心存顧慮。
“況且,夫死改嫁,草原常有之事,若非桓郎,嫣兒亦將委身其子,莫非還真能爲了亡夫守節。”
桓熙沒有吭聲,好半晌,他才開口道:
“這件事情,你沒有辦好,往後不要再自作主張。”
慕容英心裏嘟囔,嘴上卻好奇道:
“若是桓郎出手,又該如何安排。”
桓熙隨即與她耳語幾句,慕容英不知聽說了什麼,一雙眼睛笑得跟月牙似的。
“如此說來,確實是妾身孟浪了。”
說罷,慕容英起身穿好衣服,急着與宮婢吩咐事情去了。
宮婢得了吩咐,直奔劉家兄弟的府邸,去尋劉悉勿祈的妻子。
實際上,說服劉悉勿祈放棄繼婚,並不全是慕容英一個人的功勞,劉悉勿祈的妻子同樣有在背後出力,畢竟這是與她利益相關的事情。
如果劉悉勿祈遵循繼婚習俗,收下嫡母拓跋嫣,那麼左賢王妃只能是拓跋嫣,他原本的妻子也將從正室變爲側室。
因此,劉悉勿祈的妻子如果想要成爲左賢王妃,拓跋嫣無疑是最大的阻礙。
明日一早就將啓程奔喪,劉悉勿祈在與相熟的大臣、郎衛們道別後,回府時,天色已黑。
他在外邊用了晚膳,一進門,便直奔臥房。
明兒要趕早,今晚必須早些休息。
然而,不等劉悉勿祈躺下,妻子便說起了正事。
“慕容夫人命人傳話,說是還需要夫君辦件事情。”
一聽妻子提起慕容英,劉悉勿祈便不由地一陣煩躁。
他有一個祕密,不曾與人提起,便是對嫡母拓跋嫣存有非分之想。
當然,只要劉悉勿祈能夠繼承左賢王的位子,他父親所擁有的一切,也將全部被他佔有,包括女人。
劉悉勿祈便可名正言順的將嫡母收入房中,與她雙宿雙飛。
然而,這一切都被慕容英破壞了。
在劉務桓病危的消息傳入長安時,還不等劉悉勿祈暗自欣喜,慕容英就讓人與他傳話:
自己實在思念女兒,希望能在劉務桓百年之後,將拓跋嫣接來長安居住。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便斷了劉悉勿祈的一切念想。
爭女人,也得看是在和誰爭。
劉悉勿祈可不會天真的認爲慕容英將拓跋嫣接來長安,完全是爲了能與女兒團聚。
倘若是別人垂涎拓跋嫣,劉悉勿祈當然不會甘心將她雙手奉上,可桓熙終究是不同的。
那位權勢滔天的樑公,一句話便可決定左賢王的歸屬,哪怕劉悉勿祈握有劉務桓臨終時的遺命,又是家中長子,也不好使。
他若拒絕慕容英的提議,想必二弟劉衛辰爲了能夠成爲左賢王,一定會欣然同意。
在女人與左賢王之間,劉悉勿祈選擇了後者。
如今慕容英通過他的妻子傳話,劉悉勿祈不清楚對方還會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感覺到心煩意亂。
好在妻子將事情娓娓道來後,得知慕容英還是爲了拓跋嫣的事情,劉悉勿祈心裏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
劉悉勿祈、劉衛辰兄弟二人離開長安以後,街頭巷尾流傳着一種說法,便是劉務桓臨終之際,曾留下遺言,希望桓熙能夠將他的遺孀拓跋嫣收爲側室。
據說這是劉悉勿祈在好友送別時,親口所言。
長安東市,酒肆內。
郭振翅之弟,振羽書坊老闆郭振羽此時正與好友陳元明說起這樁稀奇事。
“這樁傳言聽起來離奇,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匈奴人茹毛飲血,不知禮儀,故有繼婚的陋習,如今劉務桓受晉室冊封,沐浴王化,自然也知道羞恥,怎麼可能願意讓劉悉勿祈收其妻妾。”
陳元明深以爲然的點頭道:
“人死如燈滅,即使劉務桓留下遺命,廢除部落中的繼婚陋習,可一旦拓跋嫣與劉悉勿祈母子之間,真的發生些什麼,劉務桓泉下有知,也只能乾瞪眼。
“與其如此,倒不如將拓跋嫣託付給樑公,劉悉勿祈即使有心,也不敢與樑公爭奪。”
郭振羽突然湊近陳元明,壓低聲音道:
“我聽說樑公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直言劉務桓是在胡鬧,只不過礙於這是劉務桓的臨終囑託,不得不答應下來。”
陳元明輕聲道:
“這話你也信?咱們這位樑公嘴上在說胡鬧,心底肯定對劉務桓讚賞有加,瞧着吧,他虧待不了劉務桓的兩個兒子。”
郭振羽嘿笑道:
“元明兄倒是對咱們這位樑公瞭解頗深,今兒早些時候,樑公就已經下詔,命令銀川單于臺要風光操辦劉務桓的喪禮,更賞賜大量金銀布帛,作爲喪葬之用。”
正當長安民衆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之際,一支來自襄陽的車隊途經藍田縣,正向長安駛來。
其中,最華貴的一輛馬車上,坐着的正是桓熙之母,司馬興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