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天子野望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釣魚能手字數:2155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面對司馬興男的質問,桓溫只感覺心中一緊,連空氣都是窒息的,他忙不迭的叫苦道:
“老奴之心,天地可鑑,若非楚國尚需老奴坐鎮,臣自當與公主同往,爲公主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司馬興男狐疑地打量着桓溫,摸不準這是他的真實想法,還是在糊弄自己,但也知道,桓溫一旦北上,必是興師動衆,勞民傷財。
“罷了,你能有這份心便可。”
桓溫聞言,如獲大赦,他趁司馬興男不注意,心虛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暗自慶幸不已。
毫無疑問,司馬興男前往長安,他又能過上一段時間的逍遙日子。
夫妻之間是這樣的,分別一段時間,便會想念,可在一起久了,又嚮往自由。
司馬興男是個急性子,既然決定了要往關中看望兒孫,自然就要早早啓程。
翌日,桓溫出城相送,一番溫言軟語的道別之後,司馬興男登上甲板,只留下老淚縱橫的桓溫在與她揮手道別。
當船隻緩緩離開渡口,駛向漢水北岸,消失在濃霧中後,桓溫一改方纔悲傷的模樣,催促隨從道:
“速速回城。”
表情切換之快,簡直看呆了衆人。
桓溫的心情好呀,前些時日,廬江太守,龍驤將軍袁真爲了討好桓溫,給他獻上了三名女子。
一人姓薛,一人姓郭,一人姓馬。
如果按照司馬興男此前給桓溫立下的規矩,要是有人給他送來女人,需得送往長安,絕不可留在身邊。
然而,三女相貌美豔,尤其是姓馬的女子,桓溫初見就被她深深迷住,實在捨不得送往長安,交到桓熙的手上,只得金屋藏嬌,偷偷瞞着司馬興男,將她們安置在襄陽。
如今司馬興男離開了,桓溫自是按捺不住,急着與三女尋歡作樂。
袁真出自陳郡袁氏,與桓溫的初代謀主袁喬同族,本是庾翼的部將,擔任尋陽太守,在庾翼死後,追隨謝尚,遷廬江太守。
而今謝尚病重,袁真也在計劃另找靠山,自然就瞄上了權傾朝野的桓溫。
由於當年袁真沒有像大部分的虞氏舊部一樣選擇追隨桓溫,二人之間自然存在芥蒂,因此,袁真這才忍痛割愛,找了這麼三位國色天香的女子獻於桓溫。
且不說桓溫是如何與三女縱情聲色,郗愔在萬衆矚目之中,由章安趕到了建康。
臺城,顯陽殿。
司馬聃打量着風塵僕僕的郗愔,埋怨道:
“卿乃國之幹臣,又正當盛年,如今社稷不寧,局勢艱難,卿又豈可空老於林泉之間。”
郗愔正要解釋,司馬聃卻已經上前將他扶起:
“謝公病重,豫州無主,會稽王舉薦郗卿代之,朕亦深以爲然,豫州,便託付給卿了,卿切莫負朕。”
司馬聃年紀雖小,但好歹也是兩歲就被抱上皇位,接受的也是帝王教育,應付這種場合自然不在話下。
郗愔大受感動:
“臣世受國恩,而今奉召出山,安敢不盡心竭力,以報陛下。”
司馬聃大喜,當夜便在顯陽殿裏設宴,以款待郗愔。
次日,清晨,郗愔入宮向司馬聃辭行,司馬聃親自送他離開建康。
雖然說司馬昱、王坦之、王彪之等人都言之鑿鑿,儘管郗愔之子郗超爲桓氏效力,但郗愔自身絕對忠於晉室,但年輕的小皇帝還是不能完全放心,他這是在用自己的辦法來拉攏郗愔。
司馬聃貴爲天子,親自相送,這在封建社會的君臣關係中,無論如何都能算得上是殊禮。
郗愔與天子同乘,御輦停在了朱雀門外,司馬聃與他牽着手走了下來。
曾經,司馬聃就是與母親被桓家父子逼迫着來到朱雀門接見他們。
故地重遊,司馬聃內心感慨萬千,他對郗愔道:
“這是朕第二次來到朱雀門。”
郗愔雖說此前一直在隱居,但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當然清楚司馬聃第一次來到朱雀門時都遭遇了什麼。
據說樑公的一雙眼睛就沒有離開過當朝太后。
事實上,桓熙當然不可能真的盯着褚太后不放,但奈何他這方面的名聲太臭,有的人就是喜歡無中生有的造黃謠。
好在當日桓熙沒有入建康,否則,只怕連他穢亂宮闈的醜聞都能傳得滿城風雨。
郗愔正色道:
“陛下放心,臣與楚、樑勢不兩立,但凡臣有一息尚存,絕不讓桓氏染指豫州。”
這正是司馬聃希望聽到的,他甚至有心希望通過郗愔,而讓郗超成爲自己的暗子。
正所謂,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
司馬聃覺得,一旦自己與郗愔同時發力,郗超未嘗沒有回頭的可能,這也是他爲何非得如此施恩於郗愔的原因。
然而,司馬聃不知道的是,郗超絕非傳統意義上的愚孝之人。
當然,他與郗超接觸不多,也沒有機會深入瞭解對方,因而才有這種奢望,以爲郗超的立場會因爲父子關系而動搖。
君臣父子,在郗超的心中,桓溫、桓熙才是君,而不是他司馬聃。
這一點,郗愔同樣清楚,因此,當司馬聃在送行時與他隱晦的提起這件事情,郗愔滿口答應下來:
“臣自會對犬子好言相勸,希望他能迷途知返。”
司馬聃暗喜,他並沒有從郗愔的話裏聽出對方盡人事,聽天命的意思,卻已經在盼望郗超迫於君臣、父子之義,而暗中向自己投誠。
郗愔辭別司馬聃,坐上馬車,漸行漸遠。
車廂內,郗愔不禁暗自搖頭,小皇帝的城府還是差了些,喜怒溢於言表,心中藏不住事。
當然了,這並不會改變他爲晉室盡忠的想法。
至於以父親的身份逼迫郗超暗通晉室,郗愔只有瘋了才會這麼幹。
郗超如今官拜楚國尚書令,既是桓溫的謀主,又是桓熙在江南的代表,可以說是深受桓家父子的信任。
如果不是郗超與桓家牽扯太深,郗愔可不會接受朝廷的徵辟,擔任豫州刺史。
自己做晉室的忠臣是一回事,但他可沒想過要將高平郗氏完全推到桓家的對立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