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送葬揚州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釣魚能手字數:2155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桓熙既然讓郗超代替自己打點與桓溫麾下將佐的關係,當然是信得過他的眼光。
二人一直談論到後半夜,從郗超的口中,桓熙對於楚國的文武,尤其是那些新冒頭的後起之秀,都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翌日,即使睡得很晚,桓熙依舊早早起牀,在靈堂前哭奠後,桓熙徑直前往城外迎接一位前來弔唁的賓客,正是益州刺史周撫。
近十年來,周撫很少離開益州,如今不遠千里而來,當然不單單只是爲了弔唁。
實際上,孔憲的葬禮,又何嘗不是一個交際場,如今是周撫親自來了,而其餘各州刺史,也都派遣了使者前來慰問,只不過有些因爲路途遙遠,還沒有來得及抵達。
“周翁,一別十載,可還識得故人?”
因爲正值喪期,桓熙不能當衆展露笑容,但周撫還是能夠從他的語氣中感受到重逢的喜悅。
“怎敢忘了世子,只恨不能常伴世子左右。”
說着,周撫問起了周幼娘的情況,他對這個孫女的關心,甚至要過於周楚這個兒子。
桓熙答道:
“周翁何必問我,令姜南下,將幼娘也帶在了身邊,過些時日周翁便可與她團聚。”
周撫聞言,點頭道:
“如此,我倒是要在襄陽多停留一些時日,既要看一看孫女,也得相一相桓家的麒麟子。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父祖都是當世豪傑,想必要不了幾年,桓家又能多出一位少年英雄。”
二人寒暄片刻,攜手入城,在楚公府拜奠過孔憲之後,周撫便被桓熙領去了一間密室,桓溫早已在此等候。
“道和(周撫字),一路上辛苦了。”
桓溫說着,示意二人入座。
周撫先行一禮,道:
“還請楚公節哀,保重身體。”
說罷,與桓熙分坐在了桓溫的左右。
這句節哀,桓溫已經聽許多人講過,可喪母之痛,哪是能夠輕易撫平的。
今日桓溫、桓熙父子與周撫在密室相會,並不是要談公事,只是在敘私情,之所以避着外人,也是擔心聊得投入了,一時沒有控制住表情,惹人非議。
桓熙很少插話,基本上都是桓溫與周撫在說。
畢竟周撫是桓溫的部將,從他對桓熙的稱呼就能看出來,喚的不是樑公,而是世子。
桓熙在襄陽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哪怕他再怎麼長袖善舞,也不可能在這種時期,這樣的場合,去結交從遠方前來弔唁的賓客,以及楚國的大臣。
對於他來說,在喪期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盡情的表現出自己對祖母離世的悲痛。
這樣的日子一晃而過,桓熙跟隨桓溫與叔父們迎來送往,答謝了不知多少賓客,也終於盼來了自己的妻兒。
謝道韞一行人是趕在出殯的前一天來到的襄陽,同行的不只有周幼娘,還有謝道韞的父母,謝弈、阮容。
謝弈與桓溫早已冰釋前嫌,二人既是老友,又是親家,如今桓溫喪母,他於情於理都得來一趟。
周撫將幼娘抱在懷中,幼娘有些怕生,她是周楚前往長安以後才降生,自然不認得祖父。
直到桓熙告訴了她眼前之人的身份,周幼娘這才摟住了祖父的脖子。
至於阿滿,則在靈堂裏失聲痛哭,只不過還沒有苻堅那樣的火候,做不到當衆嘔血的地步,但是觀者無不動容,就連桓溫也在私底下對着桓熙感慨道:
“你當初執意將阿滿留在長安,由自己教養,如今看來確實是對的。”
以桓溫的老辣,當然能夠看穿阿滿的悲傷並非出自真心,但是他不在乎。
阿滿究竟孝不孝順,這是桓熙應該考慮的事情,與他桓溫又有何干。
反而是阿滿小小年紀,能夠學到桓熙幾分神韻,這讓桓溫心中很是高興。
他不怕阿滿長大以後城府頗深,就怕阿滿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養成一個柔弱、天真的性子。
將來阿滿是要繼承桓家基業的,怎麼可以沒有城府。
這也是當初桓熙在未央宮時,明知道阿滿是故意哭給自己看,但還是強忍着內心的真實想法,誇讚他是一個‘至誠至孝的好孩子’的緣故。
當然,守江山可不能光憑演技,否則千古影帝楊廣也不會那麼快就葬送了大隋的江山。
所以,桓溫話鋒一轉,又提醒道:
“軍政大事再怎麼繁忙,也千萬不能忽視了阿滿的學業。”
這一點,桓熙心中有數,他頷首應是,又讓人把阿滿帶來,讓桓溫當場出題考校。
桓溫將嫡長孫抱在懷中,親切地問他最近在讀些什麼書,讀到了哪裏,再從中選取題目。
題目並不是很難,可阿滿畢竟還是一個六歲的孩子,有些題目不一定能夠答得上來,但這足以讓桓溫感到滿意。
翌日,便是孔憲出殯的日子,孔憲不會葬在襄陽,送殯的隊伍需要從襄陽趕赴揚州宣城(今安徽宣城市)。
桓溫之父桓彝當年在宣城遇難,由當地人紀世和收其遺骸,葬於城北小鎮東門渡,城內建有桓公祠,受當地民衆香火供奉。
如今孔憲病故,自然是要與桓彝合葬。
古人講究入土爲安,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不會輕易遷墳,唯恐驚擾逝者亡靈。
襄陽註定不可能是桓家未來的統治中心,桓溫不可能先將桓彝遷來襄陽,今後再將他老人家請出來,將棺槨遷往洛陽。
而洛陽現在屬於前線,更是擔心被人打攪了桓彝夫婦的安寧,讓人刨了父母的墳墓。
因此,只能暫且將孔憲葬在宣城,等到洛陽安全了,再與桓彝一併將墳給遷過去。
宣城歸屬揚州,雖然宣城百姓感念桓彝,但是爲了安全起見,自然得要有軍隊護衛,免得桓家的男丁被人給一鍋端了。
當五萬楚國精銳步騎護送着棺槨向揚州進軍的時候,雖說知道這是在爲孔憲送葬,但會稽王司馬昱還是爲此寢食難安,唯恐桓溫趁機攻入建康。
他一面在暗地裏做着戰爭準備,一面派遣使者溯流而上,前往拜謁桓溫,想要摸清楚他的真實想法,而這名使者,正是王坦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