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丁憂守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釣魚能手字數:2228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荊州,襄陽,大司馬府的一間靜室內。

    桓溫詢問郗超道:

    “熙兒欲攻河東,邀我增兵長安,景興以爲如何?”

    郗超笑着說道:

    “楚公問我,豈不是多此一舉。”

    以郗超與桓熙的親密關係,如今桓熙有求於桓溫,郗超只會給他敲邊鼓,絕不會橫加阻撓。

    桓溫見他說得毫不避諱,堅持道:

    “景興是我的謀主,這麼大的事情,自然還是要聽一聽你的想法。”

    郗超聞言,收起了笑容,正色道:

    “增兵洛陽,徒耗軍費,於楚國而言,有害無利。

    “但是,楚樑本是一家,世子在河東的安危,也與楚公的霸業成敗息息相關。

    “世子若能順利攻取河東,則天下不久將盡歸桓氏所有。

    “倘若世子兵敗幷州,統一天下的大業必將橫生波折。

    “況且,禮尚往來,此前河西鮮卑叛亂,世子仍以三萬精兵響應楚公北伐,而今若是拒絕世子的請求,臣只擔心會給到居心叵測之人離間父子親情的機會。”

    一番話,說得義正言辭。

    桓溫不滿地說道:

    “莫非老夫不出兵,他還敢心懷怨言不成。”

    郗超不以爲意,他戲謔道:

    “楚公說笑了,世子又怎會把怨言放在心裏,假使微臣所料不差,世子只怕是要徑直與夫人訴苦。”

    桓溫摸了摸鼻子,笑得很勉強:

    “你還真別說,是這孺子能夠幹出來的事情。”

    孺子既指孩童,也可指天子、諸侯、世卿的繼承人。

    桓溫自詡當世英雄,但就是面對司馬興男硬氣不起來。

    “罷了,且不說禮尚往來,正如景興所言,楚樑本是一家,熙兒若能攻取幷州,對老夫的霸業也多有裨益。”

    說着,桓溫問道:

    “景興以爲,出兵多少合適?”

    郗超笑道:

    “自當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桓溫無奈搖頭道:

    “你呀,不知情的,還以爲你郗景興做的是樑國的尚書令。”

    郗超肅容道:

    “無論是在楚國爲官,還是領的樑國俸祿,都是在爲桓氏出力,而楚公,才是桓家的家主。”

    這句話說到了桓溫的心坎裏。

    “景興呀,你可真是巧舌如簧。”

    二人談笑間,院子裏響起急促的腳步聲。

    “阿爺!阿爺!”

    桓溫聽出是第四子桓禕在外邊大呼小叫,起身走出門本欲訓斥,可是在看到桓禕神色驚慌的模樣,桓溫心中不由一緊,指定是家中出了大事。

    這讓桓溫不由聯想到了母親孔憲的病情。

    桓禕見到父親,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阿爺!母親讓你快些回去,祖母,祖母快不行了!”

    桓溫聽得這話,眼前一黑,眼瞅着連站都站不穩了,幸虧跟在身後的郗超眼疾手快,將他扶住,才沒有栽倒在地。

    “回府!快回府!”

    桓溫嘶吼着道。

    相較於能在府上作威作福的司馬興男,桓溫的母親孔憲並沒有多少存在感。

    畢竟有了這麼一個強勢的兒媳,當婆婆的也得退避三舍,否則這後宅可得鬧翻了天。

    當然,這也與孔憲本人的性情有關,中年喪夫以後,她清心寡慾,不願理睬府裏的事情,每天只在自己的院落裏吃齋念佛,爲兒孫祈福。

    桓溫年少時,父親被殺,家道中落,因此與母親的感情格外深厚。

    楚公府,後院。

    桓溫快步來到病房,司馬興男正在榻前抹淚,孔憲看見了桓溫,笑着道:

    “你來了。”

    看起來精神不錯,但桓溫知道,這應該就是迴光返照,否則司馬興男不可能急匆匆將自己喚回來,如今又在旁邊掉眼淚。

    他做到榻前,緊緊握住孔憲蒼老的手,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終於,從眼角滑落下來:

    “母親,是孩兒回來了。”

    孔憲伸手替桓溫抹去淚水,反過來安慰道: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你不要太過悲傷。”

    說着,孔憲的臉上帶着些憂傷道:

    “可惜,兒孫們如今都在外地爲官,臨終之際,也不能與他們見上最後一面。”

    桓溫聞言,愧疚不已。

    當夜,孔憲病逝於襄陽,桓溫爲之悲痛欲絕。

    根據儒家傳統的孝道觀念,父母去世,無論官居何職,都必須立刻辭官,爲父母守孝三年,謂之丁憂。

    丁憂制度始於漢代,到如今,已經深入人心。

    晉朝以孝治天下,哪怕位高權重如桓溫,也得向朝廷上疏,自請解職,否則,必遭世人唾棄。

    當然,當然,法不外乎人情,又何況是制度。

    朝廷可以根據需要,下旨奪情,官員不必遵循丁憂制度。

    可不管朝廷是否奪情,桓溫必須走這一道程序,也就是主動辭去自己的官職。

    桓溫此時哪還有心情理睬這些事情,於是讓郗超代他擬了一道辭官的奏表。

    郗超將奏表呈上:

    “還請楚公過目。”

    桓溫擺擺手,沒有審閱,郗超做事,他是信得過的。

    “可曾通知衆人回來奔喪?”

    郗超答道:

    “都已經安排好了,走的八百裏加急。

    “送往長安的信件,臣還特意提醒世子,務必南下。”

    桓溫點點頭。

    實際上,隨着孔憲一死,桓熙就不可能再去進攻河東。

    畢竟按照禮制,需要上表請辭的可不僅是桓溫一人,他的兄弟桓雲、桓豁、桓祕、桓衝等人都得按照規矩,辭去官職,守孝三年。

    桓熙作爲孫輩,也得跟着請辭,守孝一年。

    哪怕朝廷下旨奪情,桓熙作爲嫡長孫,也必須回到襄陽奔喪,而不是在北方挑起戰事。

    當然,哪怕是辭去官職,也是辭去晉朝的官職,如桓溫的大司馬,桓熙的大將軍,他們已經封邦建國,不可能因爲丁憂而除國。

    至於桓雲、桓豁、桓祕、桓衝等人,荊州、江州、司州是楚國的領土,他們自然是楚國的官員。

    因此,請辭的奏表是寄往襄陽,而不是建康。

    桓溫其實早有計劃,便是由二弟桓雲代替衆兄弟守孝三年,其餘人則留任原職。

    尤其是鎮守洛陽的桓豁以及坐鎮江州的桓衝,這兩個位置太過緊要,必須得是自家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