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逼迫出仕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釣魚能手字數:3225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第217章 逼迫出仕

    冶城驛館,廂房內,燭火搖曳,昏暗不明。

    以郭振翅爲首的三人,面色如霜。

    他們遵奉桓熙之命,不遠萬里來到江東,誠邀謝安出山,桓熙甚至特意給王羲之捎了一封信,請他作爲說客。

    不曾想,哪怕有王羲之代爲遊說,也不能改變謝安的心意。

    其中一人不忿道:

    “謝安石妄自尊大,竟敢拒絕樑公徵辟,我等來時言之鑿鑿,如今無功而返,必爲他人恥笑!”

    在過去,不是沒有人拒絕過桓熙的招攬,但那也是王猛、謝艾這樣的人物,王猛自必不說,如今貴爲樑國羣臣之首,功勳卓著,而謝艾更是名聲在外,被世人所推崇。

    至於謝安,與他深交之人,自然清楚他的才能。

    可是,就連江東士族,都還有人認爲謝安不過是沽名釣譽之徒,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又何況是初次來到南方的郭振翅等人。

    另一人也憤慨道:

    “謝安石自矜身份,不識擡舉,倘若就此離去,唯恐世人輕視樑公。”

    郭振翅知道,事情的後果並沒有這麼嚴重,怎麼可能真的會有人因爲謝安拒絕桓熙的徵辟,而輕視桓熙。

    “郭某離開姑臧時,樑公曾賜我一錦囊,假使王內史不能遊說謝安石出山,囑咐我拆開錦囊,依計行事。”

    郭振翅等人是桓熙尚在涼州時,派遣南下,自然是從姑臧而來。

    說着,郭振翅從懷中摸出一個藍色錦囊。

    二人見狀大喜,趕忙催促郭振翅拆看。

    郭振翅看罷,臉色詭異。

    夜色漸深,謝安已經準備歇息了,他每每出遊,必帶歌妓,身邊自然不會缺人侍寢。

    還未寬衣解帶,就有奴僕拍門通稟,原來是王羲之的親隨帶了三名陌生人前來求見。

    謝安無奈對歌妓嘆息道:

    “必是關西來客不甘放棄,想要當面勸說,逸少礙於人情,不能拒絕,只得派人將他們帶了過來。”

    說罷,謝安吩咐奴僕將來人引去驛館正廳,自己則重新整理了衣冠,前往會客。

    來到正廳,最先引得謝安矚目的,便是郭振翅手中提着的那個食盒,這讓謝安有了一絲不妙的預感。

    謝安不容三人開口,當先回絕道。

    “三位壯士深夜造訪,有失遠迎,可如果是要遊說謝某出仕,還請打住。

    “樑公相招,謝某感激不盡,但是人各有志,謝某慵懶閒人,無欲無求,只願遊山玩水,寄情其中,相信樑公必能體諒。”

    在過去,司馬昱、桓溫都曾邀請謝安出山任職,被他拒絕之後,不曾逼迫,但桓熙註定沒有這樣的雅量。

    郭振翅並不急於答話,而是打開食盒,只見裏面空空如也。

    謝安當即皺起了眉頭,說道:

    “何至於此。”

    關於荀彧之死,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憂慮而亡,出自前四史之一的《三國志》。

    其二是曹操賜以空盒,荀彧被迫服毒自殺,出自《魏氏春秋》與前四史之一的《後漢書》。

    其中,《魏氏春秋》由桓溫的幕僚孫盛所著。

    孫盛雖然貪財,但是無需懷疑他的史德,他曾將桓溫的枋頭之敗如實記錄在《晉陽秋》中,引得桓溫惱羞成怒,以殺身滅族相威脅,逼迫孫盛改史。

    孫盛拒不屈服,堅持按實書史,桓溫無可奈何,只得作罷。

    也就是碰上了寬宏大量的桓溫,否則,孫盛全家只怕難以保全。

    孫盛能將荀彧服毒而死記在《魏氏春秋》中,可見此事確有依據,謝安博覽羣書,亦有耳聞。

    如今桓熙命人提來一個空食盒,擺明了就是在效仿魏武帝逼迫荀彧自盡一事。

    郭振翅轉述道:

    “樑公有言,還請謝公洗耳恭聽:

    “‘先生有匡世濟民之才,若不能爲我所用,自當儘早除之,以免日後成爲朝廷的中流砥柱,與我爲敵。

    “‘既然先生意在山水,後世子孫,亦當效仿,但凡桓氏掌權一日,先生後裔,自當永不錄用。

    “‘桓謝兩家,份屬姻親,爲兩家的情誼考量,還請先生稍作等待,在回去會稽郡之後,擇日服毒,以洗脫桓某嫌疑。

    “切記,今日之事不可聲張,否則桓、謝兩家反目成仇,此皆先生之過也。’”

    說罷,郭振翅躬身道:

    “言盡於此,還請謝公好自爲之,郭某告退。”

    其餘二人也隨他行禮,準備離開。

    “且慢!”

    謝安出言阻止道。

    此時的謝安,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從容,桓熙這是在赤裸裸的威脅他,得不到,就要毀滅。

    即使謝安不願自盡,恐怕桓熙也會派遣刺客代勞。

    萬般無奈之下,謝安只得答應道:

    “明日一早,老夫便與三位同行。”

    謝安知道,這是桓熙逼迫自己出山的手段,但他不敢冒險,去試探桓熙在這件事情上的決心。

    代價實在太大,這不是謝安所能承當的。

    對於謝安來說,終究是要以宗族利益爲先,否則原時空中,謝安也不會在謝尚、謝弈先後病逝,而謝萬北伐失敗的情況下,以四十多歲的高齡出山,穩定陳郡謝氏的地位。

    正如桓熙所言,如果因爲桓熙逼死謝安,導致桓、謝兩家反目,謝安便是宗族的罪人。

    桓熙因此有恃無恐,既然說盡好話,都不能勸說謝安出山,倒不如使些強硬手段,逼迫他北上。

    等謝安到了關中,有的是機會修復關係。

    哪怕謝安長期消極怠工,桓熙也能忍受,這樣的大才,桓熙可以不用,但不能讓他爲朝廷出力,站到自己的對立面。

    郭振翅三人見謝安答應出山,心中大喜,也趕忙將提來的空食盒收了回去。

    翌日,謝安向王羲之辭行。

    聽說謝安將要前往長安,爲桓熙效力,王羲之大爲不解,畢竟昨天謝安的態度還是那樣的堅決。

    他私底下詢問郭振翅,很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才會讓謝安回心轉意。

    郭振翅豈敢照實回答,他敷衍道:

    “不過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罷了。”

    王羲之當然不信郭振翅的鬼話。

    只是謝安將要離去,王羲之也沒有了遊興,便與他一同返回會稽郡,謝安的家人都在會稽,自然要接了他們一同前往長安。

    其中,就包括了跟在謝安身邊接受其教導的謝氏子弟。

    謝安同時也派人快馬前往烏衣巷,將自己響應桓熙徵辟一事,告知兄長謝弈。

    謝弈的妻子,謝道韞、謝玄姐弟二人的母親阮容得知此事,勸說丈夫道:

    “叔郎將往長安,如今令姜、羯兒皆在,夫君何不同行,哪怕不爲樑臣,在長安一家團聚,總好過天各一方。

    “況且,夫君也該爲令姜考慮,父親與阿舅交惡,身爲女兒,又是兒媳,夾在你們二人之中,左右爲難。”

    謝弈這些年來,一直賦閒在家,不曾出仕。

    期間,不是沒有好友向朝廷舉薦謝弈,但謝弈是桓熙的岳父,司馬昱不敢對他委以重任。

    當年謝弈就是因爲在桓溫麾下不受重用,這才憤而離去,又怎麼會答應朝廷給的一些卑不足道的官職。

    如今阮容勸說謝弈北上,謝弈沉吟不語,阮容並沒有催促,而是安靜的等待着丈夫的決定。

    許久,謝弈終於答應舉家遷往長安,但他還是強調道:

    “老夫前往關中,是爲與兒女團聚,並非是要在樑國求得一官半職。”

    阮容笑着應道:

    “當然,當然。”

    阮容並不關心丈夫是否會出仕,她關心的是謝道韞能否坐穩桓熙正妻之位,別看阿滿、香孩兒先後出世,但桓溫與謝弈之間的惡劣關係,終究是個隱患。

    如今舉家遷往長安,等同於是謝弈主動邁出了與桓溫和解的第一步,二人早晚有一天能夠冰釋前嫌,重修舊好。

    永和十年,臘月,臘日。

    所謂臘日,原本沒有固定的時間,而是稱呼在臘月祭祀的那一天爲臘日。

    直到漢代,才確定在臘月第三個戍日。

    桓熙先後在樑國宗廟與未央宮中祭祀。

    祭祀對象爲桓氏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即: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

    祈福過後,桓熙來到尚書臺,詢問王猛有關遷民的安置工作,在得知百姓都已安置妥當,雖然有少數人被凍傷,但並沒有出現凍死人的情況,桓熙也鬆了一口氣。

    雖是冬季,也不可能一直風雪不止。

    從十月到臘月,每到雪化之時,王猛就會安排牛車、馬車,將部分民衆遷往弘農。

    時至今日,三萬戰兵及其家眷以及另外的一萬戶百姓,都已經被送去了弘農郡,由弘農太守鄧羌主持重新爲衆人分田。

    隨後,桓熙又過問有關涼州的賑濟工作,王猛總攬庶政,桓熙自然事事都來問他。

    也正是因爲王猛身上的擔子實在太重了,桓熙才會想要邀請謝安出山。

    桓熙自己樂得清閒,卻不想讓王猛爲他積勞成疾。

    以謝安的才能,如果能夠爲桓熙效力,自然可以替王猛分擔部分政務,減輕王猛的負擔。

    權翼雖然智謀出衆,體貼上意,但治國理政,實在非他所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