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會戰鴻池(三)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釣魚能手字數:3340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第205章 會戰鴻池(三)
慕容恪又何嘗不知道詐敗誘敵絕非易事,但桓溫、王猛就是打定主意採取守勢,相較於直接衝擊楚樑聯軍的方陣,也只有目前這個辦法了。
如果雙方都採取守勢,毫無疑問,就會像慕容恪所說的那樣,成爲一場僵持戰,雙方每天前來戰場上打個照面,黃昏準時歸營。
桓溫、王猛立足防守,這是騎兵處於劣勢的無奈之舉,同時,時間也站在他們一方。
在周成、呂護已經決定觀望勝負的情況下,以楚國的國力完全能夠支撐起桓溫與敵僵持,再不濟也可以經由商於古道從關西調撥糧食。
桓溫有着不惜一切代價,也得打贏這一戰的決心。
但慕容恪在燕國的地位再怎麼高,整個國家也不是由他當家做主,慕容儁才是燕國的皇帝。
一直拖延下去,慕容儁必然勒令慕容恪退兵,他不會爲了救援洛陽,而掏空燕國國庫。
因此,王猛才會在桓溫問策時表示,上策就是拖,這是必勝之法。
這也註定了在這場會戰之中,慕容恪必須作爲主動進攻的一方。
慕容垂提議道:
“敵軍騎兵置於步兵方陣的保護之下,既然是要詐敗誘敵,依垂之見,不妨進攻敵軍方重甲步兵,阿幹不必全力以赴,只需試探其成色即可。”
慕容恪聞言頷首。
毫無疑問,桓熙的這支重甲步兵,將來註定會經常性的投入到與燕國的戰爭中。
無論怎麼迴避,終歸要面對,不如趁此機會,試試他們的斤兩,摸一摸底,將來再遇上,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慕容恪與慕容垂統一了意見,隨着慕容恪一聲令下,燕軍五萬騎卒壓上,霎時間,揚起漫天灰塵。
王猛見狀,並不慌亂。
樑軍早已佈置好了防禦陣型,刀盾手立盾站在第一排,長槍手站在第二排,第三排則是手持長柄大刀的將士,他們的身後才是步弓手。
當燕軍騎卒頂着樑軍弓手的箭矢衝到陣前,立起的大盾硬扛了騎兵提速後的衝擊。
而長槍手則通過大盾之間的縫隙捅刺被擠到陣前的燕軍人馬。
雖然殺傷有限,但也迫使燕軍騎兵減速,同時保持在安全距離以外。
這也給了刀盾手、長槍兵後撤的機會,隨着王猛的指令被傳達,五千名手持長柄大刀的樑軍將士站在了最前排。
三萬戰兵已經是關隴精銳,而這五千將士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他們手持長柄雙刃大刀,這種武器此前從未面世,但在後世卻鼎鼎大名,正是陌刀。
陌刀通長一丈,即爲三米左右,重達二十斤,兩面開刃,上砍騎卒,下斬馬腿,尤其是面對失去速度優勢的騎兵,無往不利。
由於刀盾手與長槍手已經硬扛住了燕軍的衝鋒,如今正是陌刀兵大展身手的時候。
王猛下令道:
“陌刀軍!衝鋒!”
喧囂的戰場上,陌刀兵當然聽不清楚王猛的命令。
但自有鼓吏擂響姜的鼓點。
五千陌刀兵聞聲,立即發動反衝鋒。
“殺!殺!殺!”
他們吶喊着,如牆推進,揚起手中的陌刀,向前方的人馬砍去。
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同時也沒有了靈活性,對於陌刀兵來說,與他們日常訓練時劈砍的草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面對長達三米的陌刀,燕軍騎卒毫無招架之力。
“退!快退!”
這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中,燕軍在丟下千餘具屍體後,倉惶後退。
陌刀軍中,有人殺得興起,正欲追殺。
但王猛在將士們的歡呼聲中,依然保持了冷靜,阻止追擊。
陌刀軍身穿五十餘斤的甲冑,手持二十斤的陌刀。
且不說他們帶着七十多斤的負重,光靠兩條腿,能否追趕上逃跑的燕軍騎兵。
真要是脫離了步兵方陣的保護,燕軍趁機回身廝殺,陌刀軍獨自面對騎兵衝鋒,必會陷入危險之中。
畢竟沒有刀盾兵與長槍兵爲他們扛住騎兵衝擊,陌刀軍怎麼可能如同砍瓜切菜般的屠戮燕軍騎兵。
隨着王猛勒令陌刀軍迴歸方陣,慕容恪與慕容垂的臉上無不帶着沮喪。
慕容恪倒不是經不起挫折,他曾以優勢兵力面對與冉閔的疲憊之師,十戰十敗,卻依然不曾擊垮慕容恪對於勝利的信心,最終一戰生擒冉閔。
但今時不同往日,慕容恪、慕容垂原本計劃詐敗誘敵,但這一次試探,是真的敗了,完全沒有演戲的成分,偏偏敵軍巋然不動,這也絕了慕容恪詐敗誘敵的心思。
哪怕陌刀軍必須依託步兵方陣,在刀盾兵、長槍兵的配合下,與燕軍騎兵作戰,同樣具備重步兵們固有的通弊,也就是機動性不足。
可如果王猛不肯發起進攻,只是結陣固守,至少在目前來說,慕容恪面對樑軍的重步兵方陣毫無辦法。
偏偏在這一戰中,楚、樑聯軍就是可以放棄進攻,立足防守。
悉羅騰惱道:
“只恨我軍具裝甲騎尚在河北,否則,定能擊破敵陣!”
燕國擁有一支數千人的具裝甲騎,但並未跟隨慕容恪南下。
具裝甲騎能否衝破樑軍的重步兵方陣,猶未可知。
慕容恪沉聲道:
“鳴金!收兵!”
清脆響亮的銅鑼聲傳遍戰場,燕軍悻悻而去。
楚樑聯軍則爆發出了響徹天際的歡呼聲。
慕容恪看着桓溫、王猛並未追來,而是同樣引兵退出戰場,心情更加沉重。
回到大營,慕容恪立即召集衆將會議。
他的目光掃過衆人,問道:
“桓溫抱定主意,堅守不攻,諸位可有計策破敵?”
慕容垂陷入沉思,其餘人則面面相覷,都是無計可施的模樣。
唯有左長史申胤沉吟道:
“能否攻其必救,迫使桓溫出兵。”
慕容恪聞言搖頭,無論是燕軍,還是桓溫,都是在客場作戰。
哪怕慕容恪分兵進攻伊闕關,也不可能斷絕桓溫的退路與糧道,畢竟東南方向還有襄城、潁川二郡,足以使他進退自如。
雙方兵力相差不大,一旦燕軍分兵,正面戰場也將陷入劣勢。
如果選擇避而不戰,等同於給桓溫放開了北上的道路,桓溫大可佔據河橋,反過來切斷燕軍的歸路。
慕容恪注視着桌案上的輿圖,目光落在了高王城與蒲阪之上,對衆人道:
“爲今之計,只能等待苻健的消息,他若是能夠打開進攻關中的道路,王猛必定急而回援。
“只留下桓溫的楚軍,倒是容易對付。”
申胤疑惑道:
“我聽說苻健因苻雄之死而意志消沉,只怕難以將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慕容恪搖頭道:
“如今桓熙在河西會盟諸部,桓溫又在攻取洛陽,如果苻健不思進取,無異於坐以待斃。
“苻健此人素有雄心壯志,哪怕爲了苻雄之死而悲痛,也絕不會因此荒廢大事!”
慕容恪的判斷並沒有錯,苻健並沒有坐以待斃。
只是苻健在高王城下受挫之後,已經絕了進攻關中的心思,如今正領着虞國的精銳,盡數殺去了代國。
也不怪慕容恪沒有預料到苻健進攻代國一事。
因爲代國的實力並不弱,在沒有發生內亂的情況下,苻健冒然進攻,勝負實在難以預料。
即使付出慘重的代價,打敗了代國,一時半會難以恢復元氣,又怎麼去面對桓熙的進攻。
如果進攻不利,則有可能陷入桓熙、桓溫、拓跋鮮卑的三面圍攻。
慕容恪並不知道拓跋寔君與拓跋斤弒君奪權,自然也只以爲苻健刻意放出假消息,是爲了矇蔽留守關中之人。
其目的,終究還是要進攻關西。
慕容恪迫於無奈,只能寄希望於在過去一直專注給桓熙拖後腿的苻健,這一次能夠全力以赴,迫使王猛回援。
與此同時,桓溫的帥帳中,卻是一片歡欣鼓舞的景象。
今日這場會戰,雖然聲勢浩大,雙方在鴻池陂足足聚集了十七萬步騎。
但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千餘人而已。
十足的雷聲大,雨點小。
真正讓聯軍將帥們爲之高興的是燕軍面對專注防守的聯軍,實在束手無策。
帥帳中,樑國大將鄧羌笑道:
“胡人見利則起,無利則止,楚公只需穩固防守,無需太多時日,慕容恪必然退兵。”
衆人紛紛附議。
桓溫臉上也是滿面春風,今日桓氏與慕容氏的洛陽之戰,一如王翦滅楚。
王翦傾秦國之兵六十萬伐楚,卻在楚國境內一整年堅壁不出,甚至每天在軍中比賽投石作爲娛樂,打發時間,硬生生把楚國拖垮。
楚國爲了應對秦國的進攻,到處拉壯丁,這才湊了四十萬大軍。
雙方僵持一整年,秦國自然能夠負擔得起,楚國又怎能繼續堅持,項燕急中出錯,最終給到了王翦一戰破敵的機會。
此前桓溫派遣孟嘉拜營,主動尋求與慕容恪會戰於鴻池。
其實是想要利用樑軍的重甲步兵,打燕國一個猝不及防,期望儘早結束戰鬥,來一場漂亮仗。
既然慕容恪並未上當,又已經暴露了底牌,桓溫也不會再輕易出戰,轉而想要憑藉自己在荊州七年的積累,與慕容恪陷入僵持,打一場消耗戰。
下一章在晚上九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