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會戰鴻池(二)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釣魚能手字數:2291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第204章 會戰鴻池(二)
兵者,詭道也。
若非慕容恪制止,燕軍正面進攻樑軍重步兵,必然會迎來慘敗。
此前建議慕容恪追擊的悉羅騰,如今回想起後果,心頭還是一陣後怕。
“江南鼠輩!卑鄙無恥!昨夜還說什麼要以堂堂之陣,分出勝負,如今卻在戰場上使用詭計!”
悉羅騰爲此忿忿不平。
慕容恪並沒有因爲看穿敵軍的圈套,而沾沾自喜。
相反,他的臉色越發凝重,那些從地上爬起來的樑軍,他們全身包裹的鎧甲,在正午的陽光下,是如此的晃眼。
與此同時,佯裝屍體的伏兵已經退回到了樑軍陣型之中,王猛的臉色同樣難看。
樑軍已經暴露了此前一直隱藏的底牌,也就是重步兵的存在。
在行軍時,爲了遮掩消息,王猛甚至一直用黑布蓋住車輛,就是擔心被燕軍斥候看到了那些厚重的鎧甲。
可惜一番辛苦,燕軍並沒有上當。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雖然僅僅只是後撤了三十步,就被王猛及時叫停,但也對重步兵的體力造成了毫無意義的消耗。
樑軍重步兵統一使用的是鎖子甲。
公元前五世紀,生活在黑海北部的遊牧民族斯基泰人最先發明了鎖子甲,此後由西域傳入中國。
時至今日,經由中土工匠們的改良,鎖子甲已經具備了很高的品質。
《晉書·呂光傳》就曾記載:鎧如環鎖,射不可入。
鎖子甲對於防禦箭矢,有着極爲出色的效果,近戰時的表現則較爲一般。
即便如此,鎖子甲對刀槍的防禦力,還是要優於燕軍的弓騎與步兵裝備的輕甲。
畢竟重量擺在那裏,雖然不如北宋時期,重達六七十斤的步人甲,但由於樑軍鎖子甲屬於是全身甲,連帶頭盔、面罩,也有五十多斤的重量。
這負重還不包括將士們使用的大刀、長槍等武器,以及部分士兵還攜帶着大盾。
因此,重步兵的每一絲體力都顯得彌足珍貴,不應該被浪費在這種毫無疑問的奔跑中。
當然,如果慕容恪真的上當,率軍追擊,則另當別論。
王猛對此頗爲懊惱。
昨夜與桓溫商議之時,面對桓溫提出的詐退之計,自己就不應該抱有僥幸心理。
之所以提出留下千餘將士佯裝死屍,則是王猛爲桓溫查漏補缺,迷惑敵將的同時,埋作伏兵。
如今計謀不成,反倒提前暴露了自己的底牌,並且白白損耗了將士們的體力,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不過,王猛還是很快調整好了情緒,事已至此,再去悔恨也沒有了用處。
由於樑軍後撤三十步,而燕軍又並未跟進,雙方之間的距離已經拉開到了一百三十步,這已經超出了雙方弓箭的射程。
戰場上劍拔弩張的氣氛得以緩解。
不久,隨着慕容恪的令旗招展,燕軍徐徐後退,暫時與楚樑聯軍拉開距離。
慕容恪此舉,並非是要退出戰鬥,而是要切換陣型。
雁行陣的優勢在於充分利用兩翼的箭矢壓制敵方,但不利於短兵相接的白刃戰。
眼下燕軍的箭矢無法對樑軍造成有效殺傷,自然不能繼續保持雁行陣,需得改變陣型。
慕容恪麾下有九萬步騎,這麼多的軍隊重新進行部署,必將引發混亂。
如果就在樑、楚聯軍的眼皮子底下變陣,王猛、桓溫又怎可能放過這個時機,一定會燕軍自亂陣腳,掩殺而來。
因此,燕軍必須先往後撤。
當然,如果樑楚聯軍從身後跟了上來,那無疑是正中慕容恪的下懷。
燕軍可以一直往後退,直到樑軍的重步兵體力耗盡爲止,便可回身衝鋒。
王猛自然清楚這一點,眼見燕軍後退調整陣型,他趕忙讓將士們原地坐下,抓緊時間恢復體力。
同時又派遣信使與桓溫、鄧遐取得聯系,向二人道出自己猜測的燕軍主攻方向,即鄧羌的騎兵方陣。
原因很簡單,楚樑聯軍分爲三部,呈品字形。
位於最前方的樑軍方陣已經暴露了底牌,慕容恪不可能去硬撼一支重步兵方陣。
而桓溫依託車輛,結陣固守,同樣難以突破。
因此,慕容恪要改變兵力部署,只可能是仗着騎兵優勢,主攻鄧羌所率領的騎兵方陣。
當燕軍重新佈置兵力,再度靠近之時,王猛站在指揮臺上,遠遠望見燕軍的陣型,果真如自己猜測的一樣。
慕容恪將近戰騎兵安置在左翼,而將弓騎兵集結在右翼。
此舉,自然是要以左翼的近戰騎兵進攻原本品字形中,位於樑軍後方右側的鄧羌騎兵方陣。
以右翼的弓騎兵騷擾品字形中,位於樑軍後方左側的桓溫步兵陣營。
但在燕軍調整兵力部署的同時,桓溫、鄧羌也完成了陣型的調整。
楚樑聯軍不再呈品字形佈陣,而是分爲了前、中、後三軍。
樑軍重步兵依舊在前,鄧羌的騎兵居中,桓溫的車陣在後。
燕軍當時正在遠方重新部署兵力,調整陣型,自然給到桓溫將車陣向斜後方移動的時間,使得楚軍步卒的陣型與王猛的重步兵方陣、鄧羌的騎兵方陣形成一條直線。
樑、楚步卒都結方陣,將弓手護在方陣內。
又由各自陣中的弓手,負責保護位於步兵方陣之間的騎卒。
如果慕容恪的近戰騎兵進攻楚軍騎兵方陣,則將暴露在樑、楚步兵方陣的箭矢之下。
一旦燕軍騎卒頂着箭矢發動衝鋒,突擊楚軍騎卒,只要被楚軍騎卒纏住,輕易就能被樑、楚步兵方陣包圍。
畢竟陣型是死的,人是活的。
放着鄧羌的騎兵不管,他又可以避開燕軍近戰騎兵,由左、右兩個方向出擊、騷擾。
慕容恪眉頭緊縮,心中思索着破敵之策。
實際上,楚、樑聯軍這個陣型,防守固然穩固,但不利於追擊與進攻。
慕容恪對身邊的慕容垂說道:
“若是強攻敵陣,必然死傷慘重,爲今之計,若是不能引蛇出洞,以詐敗誘敵,只怕兩軍將要在此長期僵持。”
慕容垂聞言頷首,卻擔心道:
“此前敵軍以詐敗誘我,如今我軍故技重施,只怕難以奏效。”
更新晚了一點,這一戰實在不好寫,反反覆覆修改太多了,我今晚再請個假,重新梳理一下,明天把這場大戰結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