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乞伏鮮卑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釣魚能手字數:3238更新時間:24/06/27 02:22:59
    第168章 乞伏鮮卑

    桓熙拋開了一切不必要的負重,甚至甲仗、糧食都不帶,也註定很難在短時間內抵達涼州。

    古代並非沒有騎兵一日一夜奔襲三百裏的事情,但這樣高強度的行軍速度,註定不可能應用在長途。

    畢竟就算是軍馬經受得住,馬背上的騎士也吃不消。

    桓熙計劃以日行一百五十裏的速度急行軍,雖然比不得後世蒙古騎兵奔襲小亞細亞、花剌子模時日行二百裏的速度,但這已經是桓熙在長途行軍的情況下,拋棄一切輜重後的極限速度了。

    即使如此,也得需要足足十二天才能抵達姑臧。

    桓熙已經派人以六百裏加急的速度往涼州傳遞消息,謊稱自己將統率五萬大軍西巡,以震懾宵小,讓他們產生畏懼心理,不敢妄動。

    當然,桓熙所謂的五萬大軍是包括在秦州州郡兵在內,他自己身邊僅有五千弓騎。

    實際上,朱序早已得知涼州局勢惡化的消息,桓熙不曾下令的時候,他就已經動員了秦州州郡兵,以防不測。

    只是沒有桓熙的命令,朱序不敢自作主張,進入涼州,這是犯忌諱的事情。

    然而,在得到桓熙六百裏加急的指令後,朱序也終於拋開了顧慮,又等待了兩天時間,等隴南州郡兵抵達天水之後,帶着他們北上與沿途隴西、狄道等郡的州郡兵匯合,一同前往涼州。

    河西地區民族成分複雜,其中最強大的一支遊牧部落便是乞伏鮮卑。

    東漢末年,敕勒十二姓之一的吐盧部由貝加爾湖流域南下,與陰山以北的鮮卑乞伏部、斯引部、出連部等三大部落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部落聯盟,也就是如今的乞伏鮮卑。

    三國時期,乞伏鮮卑越過陰山,來到河套地區,又在西晉初年繼續向西南遷徙,來到銀川周邊定居,附近的乞伏山,就是因爲乞伏鮮卑曾經定居於此而得名。

    彼時,乞伏鮮卑擁有部民五萬帳與佔據高平川(今寧夏南部清水河流域),擁有部民七萬帳的鹿結鮮卑爭奪水草,最終,乞伏鮮卑以弱勝強,驅逐了鹿結鮮卑,獨佔西套草原,實力越發強盛。

    只是好景不長,隨着前趙興起,入主關中,乞伏鮮卑被迫西遷,在其首領乞伏述延的帶領下,擊敗生活在苑川,擁有二萬帳的鮮卑莫侯部,據有苑川(今甘肅榆中東北)、勇士川(苑川東,今甘肅榆中大營川),號稱擁衆十萬帳。

    苑川土壤肥沃,有龍馬之沃土的美譽,但隨着後趙控制秦隴,乞伏鮮卑被迫再次遷徙,來到了武威郡的麥田無孤山(今甘肅省靖遠縣北)附近定居,依附於前涼。

    當桓熙與謝艾合兵攻打張祚時,乞伏鮮卑首領乞伏傉大寒畏懼二人的名聲,不敢與他們爲敵,始終恪守中立。

    在桓熙擒殺張祚之後,乞伏傉大寒也第一時間送來書信,表示恭順。

    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桓熙與乞伏鮮卑或許能夠維持羈縻關係,雖然不能徹底控制乞伏鮮卑,但他們也不敢生出事端。

    可偏偏一場五月飛霜,讓涼州百姓認爲這是上天在向他們示警,各地暗流涌動,謀劃推翻桓熙在涼州的統治。

    在趙俱爲桓熙寄去急件不久,乞伏鮮卑最先起事,乞伏傉大寒派遣其子乞伏司繁統率騎兵三萬進攻姑臧城。

    趙俱聞訊,大驚失色,他只是一名文士,有施政的才能,但不擅長指揮作戰。

    如果城中軍民一心,未嘗不能堅守城池,可偏偏因爲天降災禍,弄得涼州人心不穩,讓當地百姓誤以爲是桓熙控制涼州,觸怒了上天。

    在這種情況下,姑臧城又怎麼可能守得住。

    但他終究沒有逃走,趙俱並非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否則在原時空中,他也不會羞愧於同族兄弟戕害忠良,憂憤而死。

    在得知乞伏鮮卑南下之後,趙俱立即派人以六百裏加急將此事呈送桓熙,請求桓熙代爲照顧自己的家小,毫無疑問,他已經抱有了死志。

    但乞伏司繁率領三萬鮮卑騎兵來到姑臧城下,趙俱已經將四千精騎收回城中,並徵發城中丁壯一同守城。

    乞伏司繁並不急於攻城,而是派遣騎卒在城外呼喊,聲稱自己此番南下,是爲將桓熙的勢力逐出涼州,以迎回張曜靈。

    並向城中軍民許諾,自己一定會嚴格約束將士,入城之後,不許騷擾百姓。

    這番話聽得趙俱臉色煞白。

    果然,當天夜裏,前涼舊臣宋澄、劉肅、易揣、張玲等人反叛,擒住趙俱,爲乞伏司繁打開城門,放了鮮卑人進城。

    乞伏司繁果然信守承諾,並沒有爲難城中百姓。

    畢竟他也知道,桓熙好不容易奪取了涼州,不可能會讓自己輕易襲佔。

    要不了多久,桓熙必然出兵西征,要想抵抗他,只能團結涼州軍民。

    至於趙俱,他雖然被俘,卻不改其節,嚴詞拒絕了乞伏司繁的招攬。

    乞伏司繁敬重趙俱這樣的忠義之士,並沒有殺害他,只是將他關押在牢獄之中。

    姑臧城內,宋府。

    宋混看着爲乞伏司繁獻上城池,而受到封賞的弟弟宋澄,惱怒道:

    “爲何不提前與我商量一聲!”

    宋澄無奈道:

    “若是告訴了兄長,兄長必然不許。”

    宋混怒火中燒:

    “所以你就瞞着我,非得拉着我們全家一起去死!”

    宋澄卻反駁道:

    “兄長何出此言,張氏基業,已歷六世,早已深入人心,兄長爲何不出門看看,什麼才叫民心所向!

    “乞伏鮮卑強大,擁衆數萬人,又有上天示警,謝艾的威信更高,莫非還能高過上天的意志!

    “涼州軍民必能共御強敵,保護桑梓,至於乞伏鮮卑人,等擊退了樑軍,自能再想辦法將他們驅逐。”

    宋混不想再與他爭辯,氣憤道:

    “你好自爲之!”

    說着,便轉身回了後院,從此足不出戶。

    然而,事情正如宋澄的料想,在乞伏司繁打出要迎回張曜靈的旗號之後,武威各地百姓受他蠱惑,紛紛歸附,倉鬆、揖次、撲擐、張掖、鸞鳥等城盡皆易幟。

    一如當初桓熙在攻取姑臧之後,這些城池同樣是不戰而降。

    當乞伏司繁整頓兵馬,準備繼續南下,進攻金城、西平二郡的時候,桓熙此前放出的假消息,也終於傳揚開來,各地都在盛傳,桓熙將統率五萬精銳步騎西巡。

    桓熙的五萬精銳步騎,嚇得乞伏司繁不敢有所動作,準備以逸待勞,等待桓熙西行,擊其疲憊之師。

    而金城、西平二郡的軍民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不敢生亂。

    不久,秦州長史朱序統率四萬州郡兵北上,協防金城、西平二郡,總算是穩住了陣腳。

    楊安守西平郡,而朱序則代替涼州主薄牛夷,鎮守金城郡。

    與此同時,在乞伏鮮卑起事之後,位於武威郡與張掖郡之間的西郡同樣發生了叛亂。

    西郡太守本是前涼舊臣,在武威淪陷之後,他也打起了迎回張曜靈的旗號,公然反叛。

    但也不是所有的前涼舊臣都是叛臣,張掖太守索孚、酒泉太守馬岌等人已然在努力維持着治下的穩定,不使張掖、酒泉受到叛亂的波及。

    至於敦煌太守杜胄更是桓熙的親信,至於西海郡,則路途遙遠,暫未知道消息。

    桓熙是在出兵的第四天得知了乞伏鮮卑叛亂的消息。

    他立即改變了計劃,不再直奔涼州,而是繞道前往銀川。

    畢竟他宣稱五萬步騎西行,但那些州郡兵的戰鬥力實在拉胯,帶着這五千槍騎,即使趕到了涼州,也無濟於事。

    桓熙派遣一百親騎護衛謝艾先行一步,快馬加鞭前往銀川,爲他調集八千弓騎。

    臨行前,桓熙對謝艾說道:

    “我知道索遐是你多年的好友,他的爲人,想必伱要比我清楚。

    “對於索遐,究竟是殺、是抓,還是繼續信任他,這些都由你來決定,我只有一個要求,當我抵達銀川的時候,八千弓騎必須在大營待命!”

    謝艾正色道:

    “微臣以性命擔保,索遐絕無二心!”

    正如桓熙所言,謝艾與索遐相交多年,對他很是瞭解。

    且不說一個涼州文士,是否能夠得到匈奴弓騎們的效忠,單說桓熙對索遐委以重任,這一份知遇之恩,索遐就不可能辜負。

    更何況舊主的親族都在長安,自己的家眷也被帶去了長安爲質,索遐怎麼會爲了乞伏鮮卑,鋌而走險,枉害他們的性命。

    桓熙聞言,也終於放下了心,他不是信任索遐,而是信任謝艾。

    既然謝艾敢於拿性命擔保,桓熙就敢篤定,索遐必然不會心生叛意。

    前方塵土飛揚,謝艾已經帶着百騎疾馳而去,桓熙心道:

    ‘涼州亂上一場也好,也能讓我看清楚,究竟誰才是人,誰才是鬼。’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只是趙俱的安危,一直是桓熙所掛念的。

    桓熙暗暗發誓,如果趙俱遭了毒手,他必滅乞伏司繁滿門。

    乞伏鮮卑雖然號稱擁衆十萬帳,但實際並沒有這麼多的人口,能有個六七萬帳就已經頂天,否則,此番南下的就不只是三萬騎兵了。

    下一章在晚上八點

    (本章完)